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徐久照的打算。馮忠寶隻是幫他報名給把作品快遞了過去,鄒衡新隻是知道他這一次參加了景德鎮傳統陶瓷藝術創新展,以為他隻是去增加資曆。而那個時候蔣忻遠在國外,徐久照隻是提了一句,蔣忻忙暈了頭就給忘記到了腦後。
等到這會兒知道他的作品入圍了,這些親友們才高興了起來。
當然,以徐久照的水平獲獎是十拿九穩,不獲獎才是奇怪的事情。
徐久照這次的作品說是一個針對馬秀山的圈套也不為過,隻不過這個圈套要發揮作用,徐久照自己辦不到,還是告訴給了蔣忻,讓他把餘下的計劃進行下去。
蔣忻聽了之後,埋怨他怎麽早點不說,不過現在開始推動也還來得及。
這個創新展比起上一次的全國聯展,等級和層次要高一些,沒有一定水平、隻是來混資曆的都被刷了下去。做評委的都是來自全國美協的老藝術家和藝術評論人。因為這個圈子比較小,往往沾親帶故,所以作品評選的時候是匿名評比,就隻是為了盡量的公平公正。
馬秀山也是評委之一,不過話語權顯然沒有上一次來的響亮,隻能跟在別人的身後投投票而已。
徐久照跟蔣忻一起抵達了景德鎮,行程太過短暫,他近鄉情怯的情懷來不及發酵就已經到了。徐久照感慨萬千的看著這個完全現代化的城市,一點點以前記憶中的樣子都沒有。
“久照?”蔣忻疑惑的看著站在原地一臉複雜的徐久照,“怎麽了?”
徐久照眨眨有點濕潤的眼睛:“沒,就是沒想到景德鎮現在是這個樣子的。”
蔣忻笑了一下,說道:“現代化的城市發展的都很快,10年不回來就變了一個樣。”
徐久照勉強笑了一下,跟在他的身後上了出租車。他伸著頭,從車窗往兩旁張望著,試圖找到一點點記憶當中的建築物,最終卻一無所獲。
在他的那個時候,景德鎮大大小小有千座瓷窯,人口近百萬。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商人來往,讓這裏非常的興旺發達。
“晝間白煙掩蓋大空,夜則紅焰燒天。”說的就是那個時候的盛況。隻可惜,現代柴窯都屬於禁燒的範圍,沒有特殊批準,這麽汙染環境的生產方式,環保局不讓。
不過現在的景德鎮顯得更加的有生機有活力,徐久照失落的情緒慢慢的淡去,看著現代化的街道和房屋,整齊的路燈,心裏也高興了起來。
抵達之後,徐久照和蔣忻倆人沒有去會展地址,因為第二天才要評獎。來了景德鎮怎麽能不去參觀禦窯廠遺跡,蔣忻就帶著徐久照去了景德鎮禦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走到這邊,徐久照才恍惚的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等到看到禦窯廠門牌樓,他一下子激動了起來。
他以為這個城市已經徹底的麵目全非,卻沒想到禦窯廠遺址竟然會被完整保存了下來。甚至有些外部的建築是全新翻建,跟以前的一模一樣!
“怎麽樣?是不是很震撼?”蔣忻背著手笑看徐久照的背影,難得看到他這麽情緒外漏的樣子,果然久照會喜歡這裏,“咱們進去看看。”
“嗯。”徐久照迫不及待的點頭。
買了門票倆人進了門,裏邊的樣子並沒有外邊那麽光鮮,有的地方完全被防護棚遮擋,而有的地方正在修建,還沒有完工。
徐久照不在乎這些,隻是用懷念的目光看著公園內的一切。這裏他非常的熟悉,雖然有些地方的結構不太一樣了,但是大體位置是沒有變的。
蔣忻請了一個導遊給倆人介紹,徐久照悶不吭聲的在導演的介紹下舊地重遊了一番。
跟曆史這個龐然大物相比,他實在是太過渺小了。不隻是他存在的痕跡,甚至就連他同時代的窯師官員們都沒能留下痕跡。
徐久照興奮的情緒漸漸的被悵然若失所替代,蔣忻不經意間注意到他精神不高。
“累了?”蔣忻站在原地擔心的看他,“要不然咱們回酒店去休息?”
徐久照搖頭:“沒事,參觀完了再回去吧。”
倆人站住腳,導遊也隻好不走。徐久照強打精神快步的走了起來,接下來誰也沒心情再好好的參觀,草草的轉了一圈之後,就返回了酒店。
蔣忻實在擔心他,就跟著一起回到了房間當中。
“久照,你怎麽了?”蔣忻憂心又關切的望著徐久照,彎腰看他的臉。
徐久照坐在床沿上,沉重的心情因為蔣忻而稍微好了點。他抬頭微笑:“我沒事。”
蔣忻摸摸他的頭發:“怎麽這麽沒精神,那會兒還好好地。”
徐久照隻得說道:“我就看那場地裏邊的遺跡,遙想當年的盛況。然後就覺得世事變幻,那些原先繁華的事物都消失在曆史當中,如今卻沒留下一點痕跡,覺得感慨而已。”
蔣忻意外的揚眉,徐久照從來都不是這麽一個悲春傷秋的性格,怎麽這會兒這麽多愁善感?
他小心的安慰道:“怎麽會沒有留下痕跡,雖然很多人都默默無聞,可是從這個禦窯廠出品的陶瓷依舊被精心的保管在各個博物館和收藏家的手裏邊。這不都是他們留下的東西嗎?”
徐久照被這麽一說,恍然:“倒是我鑽牛角尖了。”然後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我餓了,咱們去吃飯吧。”
徐久照這點小傷感來的快去的也快,蔣忻摸不到頭腦,見他心情真的好了起來,也就不再在意。
第二天,倆人趕到景德鎮傳統陶藝創新展的展覽地點,就見人很多,不過場地的秩序維持的很好,有人問了徐久照的姓名,就把他帶到了前幾排的位置就坐。
後邊的記者和看熱鬧的圍觀者,就隻能站著。
徐久照一眼就看見了馬秀山,隻不過馬秀山那一排的座位在他前邊,對方卻是沒有看見他。
他們來的還算是早,各位領導上前連番的祝賀講話,慶祝這次的展覽圓滿成功。講話的時間簡直占去了三分之二,徐久照到後來覺得坐著也是一件讓人疲憊的事情。
時間到了11點,終於進入了整體,頒獎開始了。首先辦法的是三等獎,這位獲獎者是一位陶瓷學校的教授,年紀四十來歲,獲獎作品是一件瓷板畫。
接著就是二等獎,獲獎作品是一件屏插,得獎者是一個留著一頭長發,蓄著胡須非常有藝術範的三十多歲男子。
等到要揭曉一等獎的時候,上邊的主持人笑容可掬的說道:“我們祝賀這位得獎者。這件青花故事圖蘿卜瓶雖然沿用了傳統的製作工藝,繪畫的表現方式也非常的古典,具有明代時期顯著的特征。不過在故事的取材上卻做出了大膽的突破和創新。對於這種突破和創新,我們是非常鼓勵還有支持的。評委們對於這件作品的評價都非常高,認為這是新時代傳統陶藝發展的新方向!”主持人在工作人員的示意下對著徐久照所在的方向抬起手:“現在我們請一等獎獲得者徐久照先生上台!”
低下響起一陣不太大的掌聲,徐久照站起身,內心緊張表麵上卻平靜的慢慢走了過去。
他從來沒有經曆過頒獎,雖然剛才已經有人給他介紹過流程,可是真到現場了卻緊張的手腳都有點僵硬。
主持人驚訝的看著徐久照,不由的說道:“我們的這位獲獎者真是年輕,當真是後生可畏!”徐久照走上了台,主持人對他說道:“恭喜你獲得了本次創新展的一等獎,現在你的心情怎麽樣?”
這樣的問話雖然老套,可是觀眾偏偏就是愛聽,直到形成慣性模式,不愛聽、聽膩了也得聽。
徐久照深吸一口氣,極力鎮定的說道:“很緊張。”
主持人笑了笑,說道:“看得出來……”
就算是緊張,主持人也不能讓徐久照就這麽三個字打發過去。就在主持人在台上跟徐久照倆人互動的時候,坐在下邊的馬秀山已經又驚又怒的傻眼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那件獲獎的作品竟然會是徐久照,他不僅僅說了很多誇獎的話,甚至在昨天晚上應人邀請,寫了一片誇的花團錦簇的評論文章。
馬秀山臉色鐵青的坐在當場,台上徐久照慢慢的鎮定下來,談話順利的進行了下去。
“你是怎麽想到這次的創作題材呢?”主持人問道。
徐久照瞥了台下的馬秀山一眼,說道:“我的老師當初在教導我的時候告訴我,傳統陶瓷藝術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那些老的經典的樣式和圖案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喜愛,必定是有過人之處。美的東西在任何的時候都不過時,我們隻要稍微做出改變,就能繼續讓它被世人所喜愛。這次的參展作品我起名為《七兄弟》。題材是取自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動畫節目,不過表現手法卻用傳統的工藝繪畫手法,現在看來這種嚐試還是成功的。”
主持人笑道:“沒錯,可以說是相當成功。說實話,當初我看到那隻青花蘿卜瓶上的故事圖竟然是葫蘆兄弟的時候真的非常驚奇,到現在我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從來沒有想過現代創作的故事被搬到青花陶瓷上也能夠表現的如此的美,不得不說你的繪畫功底很深厚。”
主持人又誇獎了一番,徐久照鎮定而沉穩的站在原地微笑,表現的寵辱不驚,不卑不亢,很讓人有好感。
頒獎結束之後,馬秀山趕緊離開會場打電話給昨天約稿的人:“把那篇稿子拿回來!快給我拿回來!我不發了,我退你錢!!”
那人詫異而不解的說道:“可是已經發出去了啊。”
馬秀山腦袋一暈,跌坐在地:“完了,全完了。”
等到這會兒知道他的作品入圍了,這些親友們才高興了起來。
當然,以徐久照的水平獲獎是十拿九穩,不獲獎才是奇怪的事情。
徐久照這次的作品說是一個針對馬秀山的圈套也不為過,隻不過這個圈套要發揮作用,徐久照自己辦不到,還是告訴給了蔣忻,讓他把餘下的計劃進行下去。
蔣忻聽了之後,埋怨他怎麽早點不說,不過現在開始推動也還來得及。
這個創新展比起上一次的全國聯展,等級和層次要高一些,沒有一定水平、隻是來混資曆的都被刷了下去。做評委的都是來自全國美協的老藝術家和藝術評論人。因為這個圈子比較小,往往沾親帶故,所以作品評選的時候是匿名評比,就隻是為了盡量的公平公正。
馬秀山也是評委之一,不過話語權顯然沒有上一次來的響亮,隻能跟在別人的身後投投票而已。
徐久照跟蔣忻一起抵達了景德鎮,行程太過短暫,他近鄉情怯的情懷來不及發酵就已經到了。徐久照感慨萬千的看著這個完全現代化的城市,一點點以前記憶中的樣子都沒有。
“久照?”蔣忻疑惑的看著站在原地一臉複雜的徐久照,“怎麽了?”
徐久照眨眨有點濕潤的眼睛:“沒,就是沒想到景德鎮現在是這個樣子的。”
蔣忻笑了一下,說道:“現代化的城市發展的都很快,10年不回來就變了一個樣。”
徐久照勉強笑了一下,跟在他的身後上了出租車。他伸著頭,從車窗往兩旁張望著,試圖找到一點點記憶當中的建築物,最終卻一無所獲。
在他的那個時候,景德鎮大大小小有千座瓷窯,人口近百萬。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商人來往,讓這裏非常的興旺發達。
“晝間白煙掩蓋大空,夜則紅焰燒天。”說的就是那個時候的盛況。隻可惜,現代柴窯都屬於禁燒的範圍,沒有特殊批準,這麽汙染環境的生產方式,環保局不讓。
不過現在的景德鎮顯得更加的有生機有活力,徐久照失落的情緒慢慢的淡去,看著現代化的街道和房屋,整齊的路燈,心裏也高興了起來。
抵達之後,徐久照和蔣忻倆人沒有去會展地址,因為第二天才要評獎。來了景德鎮怎麽能不去參觀禦窯廠遺跡,蔣忻就帶著徐久照去了景德鎮禦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走到這邊,徐久照才恍惚的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等到看到禦窯廠門牌樓,他一下子激動了起來。
他以為這個城市已經徹底的麵目全非,卻沒想到禦窯廠遺址竟然會被完整保存了下來。甚至有些外部的建築是全新翻建,跟以前的一模一樣!
“怎麽樣?是不是很震撼?”蔣忻背著手笑看徐久照的背影,難得看到他這麽情緒外漏的樣子,果然久照會喜歡這裏,“咱們進去看看。”
“嗯。”徐久照迫不及待的點頭。
買了門票倆人進了門,裏邊的樣子並沒有外邊那麽光鮮,有的地方完全被防護棚遮擋,而有的地方正在修建,還沒有完工。
徐久照不在乎這些,隻是用懷念的目光看著公園內的一切。這裏他非常的熟悉,雖然有些地方的結構不太一樣了,但是大體位置是沒有變的。
蔣忻請了一個導遊給倆人介紹,徐久照悶不吭聲的在導演的介紹下舊地重遊了一番。
跟曆史這個龐然大物相比,他實在是太過渺小了。不隻是他存在的痕跡,甚至就連他同時代的窯師官員們都沒能留下痕跡。
徐久照興奮的情緒漸漸的被悵然若失所替代,蔣忻不經意間注意到他精神不高。
“累了?”蔣忻站在原地擔心的看他,“要不然咱們回酒店去休息?”
徐久照搖頭:“沒事,參觀完了再回去吧。”
倆人站住腳,導遊也隻好不走。徐久照強打精神快步的走了起來,接下來誰也沒心情再好好的參觀,草草的轉了一圈之後,就返回了酒店。
蔣忻實在擔心他,就跟著一起回到了房間當中。
“久照,你怎麽了?”蔣忻憂心又關切的望著徐久照,彎腰看他的臉。
徐久照坐在床沿上,沉重的心情因為蔣忻而稍微好了點。他抬頭微笑:“我沒事。”
蔣忻摸摸他的頭發:“怎麽這麽沒精神,那會兒還好好地。”
徐久照隻得說道:“我就看那場地裏邊的遺跡,遙想當年的盛況。然後就覺得世事變幻,那些原先繁華的事物都消失在曆史當中,如今卻沒留下一點痕跡,覺得感慨而已。”
蔣忻意外的揚眉,徐久照從來都不是這麽一個悲春傷秋的性格,怎麽這會兒這麽多愁善感?
他小心的安慰道:“怎麽會沒有留下痕跡,雖然很多人都默默無聞,可是從這個禦窯廠出品的陶瓷依舊被精心的保管在各個博物館和收藏家的手裏邊。這不都是他們留下的東西嗎?”
徐久照被這麽一說,恍然:“倒是我鑽牛角尖了。”然後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我餓了,咱們去吃飯吧。”
徐久照這點小傷感來的快去的也快,蔣忻摸不到頭腦,見他心情真的好了起來,也就不再在意。
第二天,倆人趕到景德鎮傳統陶藝創新展的展覽地點,就見人很多,不過場地的秩序維持的很好,有人問了徐久照的姓名,就把他帶到了前幾排的位置就坐。
後邊的記者和看熱鬧的圍觀者,就隻能站著。
徐久照一眼就看見了馬秀山,隻不過馬秀山那一排的座位在他前邊,對方卻是沒有看見他。
他們來的還算是早,各位領導上前連番的祝賀講話,慶祝這次的展覽圓滿成功。講話的時間簡直占去了三分之二,徐久照到後來覺得坐著也是一件讓人疲憊的事情。
時間到了11點,終於進入了整體,頒獎開始了。首先辦法的是三等獎,這位獲獎者是一位陶瓷學校的教授,年紀四十來歲,獲獎作品是一件瓷板畫。
接著就是二等獎,獲獎作品是一件屏插,得獎者是一個留著一頭長發,蓄著胡須非常有藝術範的三十多歲男子。
等到要揭曉一等獎的時候,上邊的主持人笑容可掬的說道:“我們祝賀這位得獎者。這件青花故事圖蘿卜瓶雖然沿用了傳統的製作工藝,繪畫的表現方式也非常的古典,具有明代時期顯著的特征。不過在故事的取材上卻做出了大膽的突破和創新。對於這種突破和創新,我們是非常鼓勵還有支持的。評委們對於這件作品的評價都非常高,認為這是新時代傳統陶藝發展的新方向!”主持人在工作人員的示意下對著徐久照所在的方向抬起手:“現在我們請一等獎獲得者徐久照先生上台!”
低下響起一陣不太大的掌聲,徐久照站起身,內心緊張表麵上卻平靜的慢慢走了過去。
他從來沒有經曆過頒獎,雖然剛才已經有人給他介紹過流程,可是真到現場了卻緊張的手腳都有點僵硬。
主持人驚訝的看著徐久照,不由的說道:“我們的這位獲獎者真是年輕,當真是後生可畏!”徐久照走上了台,主持人對他說道:“恭喜你獲得了本次創新展的一等獎,現在你的心情怎麽樣?”
這樣的問話雖然老套,可是觀眾偏偏就是愛聽,直到形成慣性模式,不愛聽、聽膩了也得聽。
徐久照深吸一口氣,極力鎮定的說道:“很緊張。”
主持人笑了笑,說道:“看得出來……”
就算是緊張,主持人也不能讓徐久照就這麽三個字打發過去。就在主持人在台上跟徐久照倆人互動的時候,坐在下邊的馬秀山已經又驚又怒的傻眼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那件獲獎的作品竟然會是徐久照,他不僅僅說了很多誇獎的話,甚至在昨天晚上應人邀請,寫了一片誇的花團錦簇的評論文章。
馬秀山臉色鐵青的坐在當場,台上徐久照慢慢的鎮定下來,談話順利的進行了下去。
“你是怎麽想到這次的創作題材呢?”主持人問道。
徐久照瞥了台下的馬秀山一眼,說道:“我的老師當初在教導我的時候告訴我,傳統陶瓷藝術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那些老的經典的樣式和圖案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喜愛,必定是有過人之處。美的東西在任何的時候都不過時,我們隻要稍微做出改變,就能繼續讓它被世人所喜愛。這次的參展作品我起名為《七兄弟》。題材是取自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動畫節目,不過表現手法卻用傳統的工藝繪畫手法,現在看來這種嚐試還是成功的。”
主持人笑道:“沒錯,可以說是相當成功。說實話,當初我看到那隻青花蘿卜瓶上的故事圖竟然是葫蘆兄弟的時候真的非常驚奇,到現在我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從來沒有想過現代創作的故事被搬到青花陶瓷上也能夠表現的如此的美,不得不說你的繪畫功底很深厚。”
主持人又誇獎了一番,徐久照鎮定而沉穩的站在原地微笑,表現的寵辱不驚,不卑不亢,很讓人有好感。
頒獎結束之後,馬秀山趕緊離開會場打電話給昨天約稿的人:“把那篇稿子拿回來!快給我拿回來!我不發了,我退你錢!!”
那人詫異而不解的說道:“可是已經發出去了啊。”
馬秀山腦袋一暈,跌坐在地:“完了,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