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澤尼當然不會滿足隻是在一個朋友圈子裏向眾人介紹他心愛的少女,同好圈子之外就是其他的朋友。雖然這些朋友們可能並沒有那些專業素養極高的收藏家評論家能夠細數瓷瓶的每一個優美之處,卻是坦然而真誠的感歎她的美麗。
美好的藝術作品就是平凡的老百姓也能一眼就覺得好看。
勳爵先生的朋友們有的在知名的社交網站上發表了長篇評論,那帶著照片的評論被連番轉載。和這隻瓷瓶一起,徐久照的名字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裏邊如同漣漪一般慢慢的擴散。
蔣忻並不知道這會兒特拉澤尼正在接二連三不斷的邀請人參加他的聚會,他現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布置針對鄭凱龍的對弈當中。
蔣忻發現了鄭凱龍,同時也暴露在了他的眼前,一場明爭暗鬥不可避免。
然而,蔣忻公司所在的領域,和鄭凱龍所在的房地產,完全八竿子打不著。但是,這並不妨礙雙方想要把對方鬥倒的心思。
蔣忻的公司名叫銳豐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蔣忻大學期間。
高中時期受限於所處的環境,蔣忻就能利用有限的資源和不多的外出時間為自己賺到了第一桶金。等到上了大學做了幾筆大的之後,蔣忻就開始不滿足於這種小打小鬧。
作為一個僅僅大二的金融係學生,他就注冊成立了投資公司。
蔣忻的眼光毒辣,是個天生的投機者和奸商。幾次以小博大,成功的投資之後,慢慢的蔣忻名氣就越來越大,很多有錢的富豪專門投錢加入他的項目跟著一起賺錢。
蔣忻充分抓住這種能夠分攤風險又能夠壯大自己的機會,迅速的從一眾小投資公司當中脫穎而出,高速的發展起來。
到他大學畢業的時候,銳豐投資的盈利豐厚的讓人眼紅,而就在那個時候蔣忻卻從台前轉到了幕後。接手博古軒,回到上海遙控銳豐。
在上海北京兩頭跑的幾年裏,銳豐初期投資的項目正是處於爆發式的回報期,蔣忻分別在海外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尋找更多的投資項目。
蔣忻玩弄般的過程就成立了一個現如今發展成為了龐然大物的金融公司,而鄭凱龍繼承的卻是靠著實業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宏灣集團。房地產撈錢是快,但是比起來好像印鈔機一樣的投資公司也毫不遜色。
在資本上銳豐投資和宏灣集團不相上下,以流動資金來說銳豐還多呢,隻不過比起三十年老牌公司,銳豐欠缺的是深厚的根基和人脈。
一個投資公司和房地產公司怎麽鬥呢?並不重疊的業務範圍,甚至讓雙方毫無交集。
蔣忻並不著急,現在急的是對方。他就等著鄭凱龍遍尋不到方法,貿然進入他的領域,然後慢慢的……坑死他!
做這些事情,蔣忻沒有隱瞞徐久照。術業有專攻,除了燒瓷隻會點職場鬥爭的徐久照是一點也幫不上忙,隻能給予鼓勵和支持。
開春之後,各地市場忙碌起來,紛紛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當中。封窯鎮大體的事物和框架已經搭建好,王朝臣自己就能搞定,蔣忻就舒服的陪著徐久照悠閑的享受了一段輕鬆的日子。
比利時的訂單數量大,徐久照打算分幾次完成然後在約定的時間一次性把成品交付。
最近一段時間一股寒流肆虐,天氣不好不能開窯,徐久照就一直待在位於“藝術”村的工作間裏寫寫畫畫的設計今年準備參加法國國際雙年展的作品。
他認真工作的時候蔣忻並不打攪,他會自己打發時間。有的時候抱著筆記本處理一些公務,有的時候就看看書,看看電視劇,看看徐久照。
一旦進入工作狀態,徐久照的集中力驚人,很多次蔣忻撐著下巴在一邊看了他半天,他都沒有發覺。
每當這種時候,蔣忻就會覺得自己無可救藥的迷戀徐久照專注的神情,都說認真的男人最迷人,果然是這樣。
手上的圖紙告一段落,徐久照伸了一個懶腰,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
“畫完了?”蔣忻出聲說道。
徐久照已經完全習慣他會默不作聲的在一旁看,他轉頭看坐在單人沙發上的膝蓋上擱著一本書的蔣忻。
“嗯,這一張算是完稿了。要看嗎?”徐久照衝蔣忻笑。
蔣忻站起身,把書放到一旁的圓桌上,走過來拿起圖紙看。這上邊是一張非常現代的插瓶,有著徐久照一貫的優雅精致風格,很漂亮。
“很不錯啊。”蔣忻誇獎。
徐久照搖頭說道:“完全不行——”
蔣忻不解的把圖紙放到桌麵上,走過抱住徐久照:“怎麽不行了?”
徐久照一臉憂鬱的表情:“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這種指定命題的展覽,主題也太過抽象了。”
蔣忻同情的摸摸他的腦袋,愛莫能助的說:“慢慢來吧,展覽日期是10月份開展,距離參展投遞截止日期還早呢。”
大型的國際展覽並不是送什麽就展覽什麽,而是要符合展覽的舉辦主題。本次法國國際雙年展的展覽主題是“感性:我現在的生活”。
麵對這種抽象到完全無法理解的主題,徐久照沉默了好幾天。
雖然有著能夠得獎的技藝,可是看不懂命題有什麽用?!
徐久照已經畫了滿滿一抽屜的圖紙,可是讓他自己覺得能夠符合這個莫名其妙的主題的一個都沒有。
“要不然,請鄒老幫你分析一下?”蔣忻建議道。
徐久照搖頭說道:“吳淼給過我提議,讓我盡力表達對現在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就行。”
這麽唯心的命題也許對於現在充滿感性的藝術家來說很簡單,可是對於徐久照來講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表達了。
以往他也不是沒有做過這種對主題有要求的瓷器,可是那些瓷器要求表達的要麽是合家歡樂、五穀豐登、龍鳳呈祥……這種具體要求的。
他對現在生活的感想也不是沒有,可是震驚、驚奇、便利、快捷這種複雜的情緒怎麽用瓷器來表達出來呢?
“算了,暫時先別想了。”蔣忻柔聲的說,“休息一會兒,咱們要勞逸結合。”
徐久照知道蔣忻一直在擔心他,於是順從的坐在一旁的休閑沙發上。
徐久照伸展了一下隨著長高而開始顯得筆挺修長的雙腿,抬眼看著蔣忻勤快的整理被他弄的亂糟糟的工作台。
這些天盡管進展不順,徐久照也沒有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思考這個命題上,過猶不及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工作台上除了紙筆各種作圖工具外。還擺著幾個晾幹的素陶,是他試驗新瓷泥搭配的時候隨手製造的。
蔣忻拿起其中一個小巧的筆筒,這個筆筒是模仿樹根的造型,不過卻不是全然的寫實。樹根上有門有窗,還有一根纖細的晾衣繩上搭著的衣服,底下站著一個小小的包著頭巾穿著短裙的女孩。
蔣忻知道徐久照這大概是用《拇指姑娘》的故事來創作的這個筆筒。自從做了《七兄弟》後,徐久照那段時間對於兒童故事非常的感興趣,買了不少書籍回來看。並且時不時的做點童話主題的素陶小擺件出來,讓蔣忻覺得他這個興趣非常的可愛。
“你喜歡那個?”
見他愛不釋手的拿著那個筆筒看,徐久照站起身走過來。
蔣忻抬手舉起手中的筆筒:“我正好還少一個筆筒。”
徐久照輕笑一聲,他這邊隨手製作的東西,很多得了蔣忻的青睞,就被拿去放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各種顯擺。
“那下一批一起送燒好了。”徐久照把台子上擺著的幾個都拿過來,“你還喜歡哪個?”
這一批裏蔣忻就最喜歡這個:“別的不要了?”
徐久照說:“嗯,隻要不燒,這些加水還可以反複使用。”
蔣忻幫他把那些素陶放進了粉碎池裏。然後徐久照拿了一塊調和好了的瓷泥,對他說:“你要不要試試?”
“好啊。”蔣忻立刻就答應了,他早就對這個很感興趣了,隻不過平常徐久照都在忙著,蔣忻從來不會去做那種相當於是搗亂的事情。
徐久照把蔣忻按在椅子上,自己另外拖了一把凳子坐在他旁邊。
拉坯機轉起來,徐久照淋了水在泥坯上,蔣忻就迫不及待的把雙手放到了圓柱形的泥坯上。
隻不過平常看著徐久照做的非常的輕鬆,蔣忻自己剛把手放上去,圓柱立刻變的七扭八歪。
“你不要那麽用力。”徐久照忍著笑,拉著蔣忻的手,慢慢的把變形的泥坯又從新變回圓柱形,“我們拉一個盤吧?”
蔣忻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徐久照一步一步的教給蔣忻。等確定蔣忻把基本的要領都學會了,就鬆開了手。
徐久照親自手把手的教,蔣忻又聰明,很快就能自己進行造型。
泥坯非常的柔軟,拉坯的動作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手部的動作也很重要,拉坯機轉的飛快,手上有一點不對就能在泥坯上拉出一道道的痕跡。
蔣忻再怎麽聰明也隻是一個初學者,結果最後沒有拉出一個盤,而是一個胎體挺厚的淺盆。
以蔣忻的厚臉皮,看著自己的淺盆,再看看徐久照給他做示範的盤子,也有點不好意思了。
“很不錯,第一次能做成這樣已經很棒了。”徐久照沒有吝嗇他的誇獎,低頭在蔣忻的額頭上親了一下。
最後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淺盆被徐久照上了釉色擺在自己的工作台上專門盛放那些小零碎的工具。
三月的時候,蔣衛國突然打電話給蔣忻。
“阿忻,北京的一位藏友前一陣子去世。他的後人要變賣他的收藏,你去看看,有合適的就收回來擺到博古軒。”
美好的藝術作品就是平凡的老百姓也能一眼就覺得好看。
勳爵先生的朋友們有的在知名的社交網站上發表了長篇評論,那帶著照片的評論被連番轉載。和這隻瓷瓶一起,徐久照的名字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裏邊如同漣漪一般慢慢的擴散。
蔣忻並不知道這會兒特拉澤尼正在接二連三不斷的邀請人參加他的聚會,他現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布置針對鄭凱龍的對弈當中。
蔣忻發現了鄭凱龍,同時也暴露在了他的眼前,一場明爭暗鬥不可避免。
然而,蔣忻公司所在的領域,和鄭凱龍所在的房地產,完全八竿子打不著。但是,這並不妨礙雙方想要把對方鬥倒的心思。
蔣忻的公司名叫銳豐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蔣忻大學期間。
高中時期受限於所處的環境,蔣忻就能利用有限的資源和不多的外出時間為自己賺到了第一桶金。等到上了大學做了幾筆大的之後,蔣忻就開始不滿足於這種小打小鬧。
作為一個僅僅大二的金融係學生,他就注冊成立了投資公司。
蔣忻的眼光毒辣,是個天生的投機者和奸商。幾次以小博大,成功的投資之後,慢慢的蔣忻名氣就越來越大,很多有錢的富豪專門投錢加入他的項目跟著一起賺錢。
蔣忻充分抓住這種能夠分攤風險又能夠壯大自己的機會,迅速的從一眾小投資公司當中脫穎而出,高速的發展起來。
到他大學畢業的時候,銳豐投資的盈利豐厚的讓人眼紅,而就在那個時候蔣忻卻從台前轉到了幕後。接手博古軒,回到上海遙控銳豐。
在上海北京兩頭跑的幾年裏,銳豐初期投資的項目正是處於爆發式的回報期,蔣忻分別在海外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尋找更多的投資項目。
蔣忻玩弄般的過程就成立了一個現如今發展成為了龐然大物的金融公司,而鄭凱龍繼承的卻是靠著實業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宏灣集團。房地產撈錢是快,但是比起來好像印鈔機一樣的投資公司也毫不遜色。
在資本上銳豐投資和宏灣集團不相上下,以流動資金來說銳豐還多呢,隻不過比起三十年老牌公司,銳豐欠缺的是深厚的根基和人脈。
一個投資公司和房地產公司怎麽鬥呢?並不重疊的業務範圍,甚至讓雙方毫無交集。
蔣忻並不著急,現在急的是對方。他就等著鄭凱龍遍尋不到方法,貿然進入他的領域,然後慢慢的……坑死他!
做這些事情,蔣忻沒有隱瞞徐久照。術業有專攻,除了燒瓷隻會點職場鬥爭的徐久照是一點也幫不上忙,隻能給予鼓勵和支持。
開春之後,各地市場忙碌起來,紛紛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當中。封窯鎮大體的事物和框架已經搭建好,王朝臣自己就能搞定,蔣忻就舒服的陪著徐久照悠閑的享受了一段輕鬆的日子。
比利時的訂單數量大,徐久照打算分幾次完成然後在約定的時間一次性把成品交付。
最近一段時間一股寒流肆虐,天氣不好不能開窯,徐久照就一直待在位於“藝術”村的工作間裏寫寫畫畫的設計今年準備參加法國國際雙年展的作品。
他認真工作的時候蔣忻並不打攪,他會自己打發時間。有的時候抱著筆記本處理一些公務,有的時候就看看書,看看電視劇,看看徐久照。
一旦進入工作狀態,徐久照的集中力驚人,很多次蔣忻撐著下巴在一邊看了他半天,他都沒有發覺。
每當這種時候,蔣忻就會覺得自己無可救藥的迷戀徐久照專注的神情,都說認真的男人最迷人,果然是這樣。
手上的圖紙告一段落,徐久照伸了一個懶腰,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
“畫完了?”蔣忻出聲說道。
徐久照已經完全習慣他會默不作聲的在一旁看,他轉頭看坐在單人沙發上的膝蓋上擱著一本書的蔣忻。
“嗯,這一張算是完稿了。要看嗎?”徐久照衝蔣忻笑。
蔣忻站起身,把書放到一旁的圓桌上,走過來拿起圖紙看。這上邊是一張非常現代的插瓶,有著徐久照一貫的優雅精致風格,很漂亮。
“很不錯啊。”蔣忻誇獎。
徐久照搖頭說道:“完全不行——”
蔣忻不解的把圖紙放到桌麵上,走過抱住徐久照:“怎麽不行了?”
徐久照一臉憂鬱的表情:“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這種指定命題的展覽,主題也太過抽象了。”
蔣忻同情的摸摸他的腦袋,愛莫能助的說:“慢慢來吧,展覽日期是10月份開展,距離參展投遞截止日期還早呢。”
大型的國際展覽並不是送什麽就展覽什麽,而是要符合展覽的舉辦主題。本次法國國際雙年展的展覽主題是“感性:我現在的生活”。
麵對這種抽象到完全無法理解的主題,徐久照沉默了好幾天。
雖然有著能夠得獎的技藝,可是看不懂命題有什麽用?!
徐久照已經畫了滿滿一抽屜的圖紙,可是讓他自己覺得能夠符合這個莫名其妙的主題的一個都沒有。
“要不然,請鄒老幫你分析一下?”蔣忻建議道。
徐久照搖頭說道:“吳淼給過我提議,讓我盡力表達對現在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就行。”
這麽唯心的命題也許對於現在充滿感性的藝術家來說很簡單,可是對於徐久照來講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表達了。
以往他也不是沒有做過這種對主題有要求的瓷器,可是那些瓷器要求表達的要麽是合家歡樂、五穀豐登、龍鳳呈祥……這種具體要求的。
他對現在生活的感想也不是沒有,可是震驚、驚奇、便利、快捷這種複雜的情緒怎麽用瓷器來表達出來呢?
“算了,暫時先別想了。”蔣忻柔聲的說,“休息一會兒,咱們要勞逸結合。”
徐久照知道蔣忻一直在擔心他,於是順從的坐在一旁的休閑沙發上。
徐久照伸展了一下隨著長高而開始顯得筆挺修長的雙腿,抬眼看著蔣忻勤快的整理被他弄的亂糟糟的工作台。
這些天盡管進展不順,徐久照也沒有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思考這個命題上,過猶不及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工作台上除了紙筆各種作圖工具外。還擺著幾個晾幹的素陶,是他試驗新瓷泥搭配的時候隨手製造的。
蔣忻拿起其中一個小巧的筆筒,這個筆筒是模仿樹根的造型,不過卻不是全然的寫實。樹根上有門有窗,還有一根纖細的晾衣繩上搭著的衣服,底下站著一個小小的包著頭巾穿著短裙的女孩。
蔣忻知道徐久照這大概是用《拇指姑娘》的故事來創作的這個筆筒。自從做了《七兄弟》後,徐久照那段時間對於兒童故事非常的感興趣,買了不少書籍回來看。並且時不時的做點童話主題的素陶小擺件出來,讓蔣忻覺得他這個興趣非常的可愛。
“你喜歡那個?”
見他愛不釋手的拿著那個筆筒看,徐久照站起身走過來。
蔣忻抬手舉起手中的筆筒:“我正好還少一個筆筒。”
徐久照輕笑一聲,他這邊隨手製作的東西,很多得了蔣忻的青睞,就被拿去放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各種顯擺。
“那下一批一起送燒好了。”徐久照把台子上擺著的幾個都拿過來,“你還喜歡哪個?”
這一批裏蔣忻就最喜歡這個:“別的不要了?”
徐久照說:“嗯,隻要不燒,這些加水還可以反複使用。”
蔣忻幫他把那些素陶放進了粉碎池裏。然後徐久照拿了一塊調和好了的瓷泥,對他說:“你要不要試試?”
“好啊。”蔣忻立刻就答應了,他早就對這個很感興趣了,隻不過平常徐久照都在忙著,蔣忻從來不會去做那種相當於是搗亂的事情。
徐久照把蔣忻按在椅子上,自己另外拖了一把凳子坐在他旁邊。
拉坯機轉起來,徐久照淋了水在泥坯上,蔣忻就迫不及待的把雙手放到了圓柱形的泥坯上。
隻不過平常看著徐久照做的非常的輕鬆,蔣忻自己剛把手放上去,圓柱立刻變的七扭八歪。
“你不要那麽用力。”徐久照忍著笑,拉著蔣忻的手,慢慢的把變形的泥坯又從新變回圓柱形,“我們拉一個盤吧?”
蔣忻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徐久照一步一步的教給蔣忻。等確定蔣忻把基本的要領都學會了,就鬆開了手。
徐久照親自手把手的教,蔣忻又聰明,很快就能自己進行造型。
泥坯非常的柔軟,拉坯的動作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手部的動作也很重要,拉坯機轉的飛快,手上有一點不對就能在泥坯上拉出一道道的痕跡。
蔣忻再怎麽聰明也隻是一個初學者,結果最後沒有拉出一個盤,而是一個胎體挺厚的淺盆。
以蔣忻的厚臉皮,看著自己的淺盆,再看看徐久照給他做示範的盤子,也有點不好意思了。
“很不錯,第一次能做成這樣已經很棒了。”徐久照沒有吝嗇他的誇獎,低頭在蔣忻的額頭上親了一下。
最後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淺盆被徐久照上了釉色擺在自己的工作台上專門盛放那些小零碎的工具。
三月的時候,蔣衛國突然打電話給蔣忻。
“阿忻,北京的一位藏友前一陣子去世。他的後人要變賣他的收藏,你去看看,有合適的就收回來擺到博古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