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下雨


    ……


    銀花上輩子不能有孩子,對孩子們就格外上心,雖心裏不舒服,睡了一覺後就把不好的事兒都壓到了心底,並不做樣子讓孩子們跟著擔驚受怕,每日照常勞作。


    “何三妹子,你家還有沒有那半大的小母雞?”


    “有呢!”銀花把院子門打開,擦幹淨手上的水應道。


    銀花兩輩子加起來會的東西除了那些個羞人的,就是農活兒,要供何家駿讀書,平日裏隻能想盡法子從地裏扣錢。


    這養雞何老娘說了好些遍,就怕鬧雞瘟虧大發。


    這幾年每年春秋有母雞要抱窩的時候,銀花妹紙雞都放十幾個雞蛋,專門把後院空出來種了一院子那種一月結一次草籽的野草,也不養太多,維持三十到五十多的數量。


    農人家裏養幾隻、十幾隻母雞都是留著下蛋的,誰家也舍不得殺,在村子裏豬肉也不是天天買得到的,來了客人有舍不得殺家裏正下蛋的母雞的就到銀花這裏抓一隻半大的小母雞,也就是兩三斤肉的價格。


    銀花當然也怕雞生病,每天都會仔細的清掃雞舍;食巣和水巣也定期用專門的陶罐煮沸消毒;挖回來的地龍要先用清水洗幹淨,在煮上幾分鍾,剁碎後攪拌了碎菜葉、糧食殼子並少量的最次等糧食*食;雞都關在院子裏不放出去,除了固定喂食,就啄食草芽、草籽,少了糧食,這樣養出來的雞長得都不快,也不怎麽肯下蛋,專門就賣半大的雞,除了鄰近村子的人偶爾來抓一隻,大多還是送去縣城幾家酒樓,比地裏的作物可掙得多。


    “您自己挑,挑中了我給您抓!”


    價都是一樣的,二十文一隻,雞其實也都長的差不多,但銀花總讓買的人自己選他們認為最大最肥的,從沒有人抓了又反悔的。


    銀花打開到後院的們,在雞舍前撒了一小把糧食,“咕咕”的喚了幾聲,雞群很快從四麵八方鑽了出來低頭啄食。


    不一會兒後院就響起了一陣雞叫……


    等銀花送走了客人,屋裏才傳來響動,是文年安和何傳禮醒了。


    今天天陰沉的厲害,銀花快手快腳的把衣服洗了掛在了屋簷下,又把屋簷下晾著的幹豆角、幹茄子等各種菜幹收到了廚房裏,省的一會兒雨來了來不及。


    文年安兩個自己洗漱好了,又把何傳文鬧起來,好一會兒三兄弟才做到桌子旁。


    銀花抱了滿倉出來,母子幾個才一起吃早飯,盡管銀花已經起了有大半個時辰了。


    滿倉已經開始自己會抓東西往嘴裏塞了,他下麵牙板上冒了一點點白點兒,就喜歡往嘴裏塞東西磨牙板,銀花專門給他準備了磨牙棒,不過那東西顯然沒有吃的磨得舒服又有味。


    何傳文與滿倉都養的潑辣,幾個月大就開始吃五穀雜糧,啥都不挑嘴,隻架不住娃娃還小,吃不得,銀花把一片醃黃瓜在嘴裏把鹹味兒和辣椒都吸了,咬了一小塊下來塞到滿倉嘴裏,他這才老實了,靠在銀花懷裏不停的蠕動嘴巴,不一會兒下巴上就多了幾條水跡。


    銀花有相熟的酒家固定送醃菜、菜幹等,因此夏日菜蔬多的時候不管是醃的、泡的還是曬得都準備的非常多,除了自家地裏的,甚至還找同村人買了一些回來做,地窖裏擺了十幾個大水缸,都是醃菜。


    何家駿講究“食不言”,幾個孩子都已經養成了這好習慣,全家人就銀花喜歡吃飯的時候交代事情。


    “娘,今天還要挖地龍不?”何傳禮把碗筷放下,擦幹淨了嘴才問道。


    文年安與何傳禮每日除了完成何家駿走之前布置的任務,還要幫銀花幹活,除此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到處挖地龍回來喂雞。


    “看樣子要下雨,先別出去,等雨停了你們去跟小夥伴們將,十條地龍換一小片肉幹或一粒糖。”


    “噢耶!”文年安忍不住歡呼了一聲。


    何傳禮也忍不住笑開了。


    銀花已經養了幾年的雞了,文年安與何傳禮已經清楚了規律,開始叫村子裏的小孩子幫忙找地龍就是要為過冬做準備,有了那麽多人幫忙,他們哥兒倆就不必每日完成硬性任務了。


    銀花碗還沒洗好,豆大的雨點就打了下了,到了中午才小了些,天邊還是黑壓壓的,屋裏根本看不清字,點了油燈也不管用,銀花隻得叫三個孩子停一日。


    十月已經有了陣陣涼意,三個小子半點兒不畏懼,傘也不撐,鬥笠也不戴,冒著雨就衝了出去。


    不一會兒就有孩子用破陶罐裝著撿來的蚯蚓來換東西。


    這些個小子大多生的機靈,估摸著這幾日銀花就又該收蚯蚓了,一下雨看到有蚯蚓爬出來就撿著。


    “一定要用皂角把手搓幹淨才能吃東西啊!”銀花一麵拿吃食出來,一麵一遍又一遍的交代。


    銀花看了好幾回,有孩子剛抓了地龍的手拿了肉幹就迫不及待的塞到嘴裏。


    “沒有皂角,嬸嬸這裏有胰子,洗了再吃!”


    小孩子們嘴裏應著,大多還是眼巴巴的看著肉幹或糖粒。


    “啊!”


    有孩子手上髒兮兮的,幹脆就張開了嘴。


    銀花哭笑不得直接把一片肉幹放在他嘴裏。


    還有小孩兒就舉了手給銀花看,示意自己洗過了。


    不等這一陣孩子走完,雨又大了起來。


    銀花趕緊招呼大家到屋裏避雨,“快進來,坐會兒再走!”


    孩子們卻紛紛拿了東西,抱著自己的破碗或破罐子直接衝了出去。


    “啊,下大啦,下大啦!”


    兄弟三個大叫著跑了回來,淋得落湯雞似的。


    屋裏的滿倉聽到哥哥們的聲音也興奮的叫了起來。


    “快去擦一擦,換件衣服!”


    銀花一人給了一個爆栗。


    三兄弟小狗一般用力甩了甩頭發,水珠飛得到處都是。何傳文小些,一個站不穩還原地打了好幾個轉。


    躺在搖籃裏玩自己的小腳的滿倉也被波及到了,新奇的瞪大了眼睛,不見有什麽不舒服,就“咯咯”的笑開了,努力坐起來想看哥哥們都在做什麽。


    三兄弟這才老實的拿了各自的巾子脫了衣服胡亂的擦身上的水珠……


    等到了下晌,雨點還是打得霹靂拍啦響,屋簷下的地上很快就有了一排小+洞+洞。


    銀花冒著雨先去後院查看了雞舍,確定沒有漏雨,又去看種了沒多久的冬菜,眉頭就皺了起來,再這樣下下去菜園子可就不妙了。


    老天似乎看不得人過好日子,風調雨順了幾年,大田村大多數人家多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今年就開始鬧幺蛾子。


    這場瓢潑大雨下了幾天幾夜,中間就停了那麽幾刻鍾連讓莊稼喘口氣的時間都不夠。


    村裏幾口井裏打上來的水都是渾濁的,隻能先沉一沉再倒到水缸裏將就著用……


    大家夥紛紛冒著雨去自家地裏看了好些遭,每每回來歎氣聲就一次比一次長。


    大田村偏北,雨水並不多,今年這樣下一場雨就該鬧災了。


    雨停了後,銀花也顧不得泥濘先去地裏把還沒衝走的莊稼苗扶起來種好,能補種的補上;接著是菜園子,把砸的稀爛的白菜苗等撿還能要的洗出來留著,又重新種了一批菜,如此今年過冬恐怕就不定能長好了;最難辦的就是幾畝藕田。


    往年那條河流到了秋冬季水量就開始減少,銀花挖了好幾條溝渠排水,今年這一場雨叫河流直接漫到了藕田裏,遠遠看著就是水茫茫的一片,根本分不清哪是藕田。


    何老頭、何大伯、何二伯都來幫忙想辦法,說來說去也隻能等過幾日看天晴了水能不能退下去些。


    “咳咳、咳咳……”


    遠遠的就聽見有院子裏傳出咳嗽聲,接著就是煙霧冒出來。


    銀花平日就會積攢足夠多的柴火還好,不少人家下了幾天的雨早就斷了火,隻能冒雨弄些*的樹枝回來,燒的滿屋滿村的煙。


    不料雨停了兩日,連陰雲都沒有完全散盡,這日夜裏又落起了雨點,一下就是好幾天日夜不分。


    “三兒在那邊住的好不好,這樣下雨可還能不能回來?”何老娘一邊擦著臉上身上的水一邊問道。


    她老人家專門冒著大雨過來,就是要打聽何家駿的事兒。


    “不打緊,他爹肯定還留在府城看書,絕不會挑了雨天上路,那邊一直就住在年安他們家鋪子裏,青磚紅瓦的屋子哩,肯定淋不到雨!”銀花一遍又一遍的跟何老娘保證著,自己心裏卻也是七上八下的。


    連著下了三場雨後,到地裏補苗的農人已經很少了,菜園子基本上也不做指望,今年貓冬就是一個難熬的冬季了,不至於餓肚子,但沒有蔬菜一樣讓人難受,更不說開了春麥收會怎麽樣了。


    好容易太陽露了半邊臉,銀花趕緊把屋裏的褥子、厚衣服包括桌椅都搬出來晾曬,又推了獨輪車急匆匆的去縣城準備過冬的日子。


    村裏人都怕了,不約而同打著一樣的注意,縣城各色物品都漲了價。


    銀花先跟相熟的酒家一一打了招呼,醃菜和母雞都不先不送了,眼下自家人過冬最重要。


    銀花一連跑了三四次縣城,不管價格把油鹽肉布匹棉花等要用的都買夠了的決定是再正確不過了。


    天就真正晴了兩日,接著陰沉了兩三日,又開始下雨。


    “熱水鍋裏有,趕緊洗洗把衣服換了!”何老娘幫銀花把一車橫七豎八的樹枝推到偏廈裏,催著銀花去換衣服。


    過冬要燒炕,要點火盆,今年氣候也不正常,這樣的水量,結了冰還不知道到什麽時候才能化完。柴火準備越多越好!


    銀花瞅著雨下小點兒就出去砍了一車回來。


    何老娘牽掛何家駿,怕銀花一個人準備不好過冬的東西,這幾日都在這邊幫忙。


    銀花換了衣服,喝了一碗薑湯,就開始收拾弄回來的樹枝。


    何老娘用井水把銀花的衣服稍微吐了兩遍,放在土爐子上慢慢的烤。


    劉木匠專門訂了用來架著衣服在爐子或火盆上烤的木架子,銀花怕自己紮的不穩,幹脆買了幾個回來,一家人的衣服就靠這樣烤幹了。


    這樣的濕柴不好燒,每次燒飯銀花就仔細的把柴火棒子一根根的放在灶門口烤幹。


    “也不知道三兒走到哪兒了?”何老娘把衣服掛好久又嘀咕起來。


    “那官道邊上都有茶水棚子和客棧,要下的大他爹肯定會躲一陣子!”銀花重複道。


    “就是,就是,我們三兒打小就聰明伶俐,肯定沒問題……”何老娘說著就雙手合十拜起了各路天神。


    現在天氣已經轉涼了,幸而銀花身體底子好才淋了好幾場雨都沒事兒。


    這天天終於徹底放晴了。


    村裏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裏晾滿了各種衣物。


    銀花一早交代了何傳文給何老娘幫忙,背著簍子就出了門,準備到山上多挖些野菜回來。


    雖然後來銀花又補了幾次蔬菜,也不過活了幾根蘿卜,因為種的晚了,根本沒長蘿卜,到時候最多隻能收些蘿卜櫻子,遠遠不夠吃一冬。


    冬日山上最多的就是薺菜和蕨菜。現在的薺菜不像春季那樣嫩綠,葉子是發紅的,蜷縮在一起,口感也不好,但今年雨水足,長得倒比往年好許多。


    山上到處是砍柴或挖野菜的人。


    銀花找了一塊沒人的山坡,撥開枯黃的野菜,下麵貼著地長得密密麻麻都是比銅錢大不了多少的薺菜。


    文年安和何傳禮拖著車過來幫忙砍柴,兩男孩子情願幹這出力的活兒也不願意挑野菜。


    銀花動作利索,小半日就得了一簍子,又去跟兩個孩子一起砍柴。


    “三弟妹,快回去呀,你家來了貴客!”何二嫂老遠就喜氣洋洋的叫了起來。


    幾年前何二伯一場傷掏空了家底子,這幾年才慢慢緩過來,何二嫂總算又看開了些,隻何大嫂提了幾回才分了幾次把借的一兩銀子還給了他大伯,銀花這邊的幾百文,銀花不說她就裝作不知道一直沒提還錢的話。


    “是誰來了,二嫂?”銀花直起腰問道。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博飯家常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江月並收藏種田博飯家常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