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歸來
……
銀花一會兒沒搖,歪瓜又有要哭起來的趨勢。
何家駿把娃娃接過去,站起來慢慢走動,“這可是位小祖宗。”
“花兒,有‘諳於世事’,但還有‘嫉惡如仇’,麥子還小!”
銀花睡前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何傳文那擰巴性子的事兒,何家駿如是說道。
“娘,我來抱四弟。”何傳文先輕輕敲了敲門,低聲在外頭說道。
“不用了,你快去睡,睡不好,以後可長不高的。現在歪瓜已經鬧得沒那麽厲害了。”銀花在屋裏應道。
歪瓜已經有五個月大了,能對外界的聲音和撫~慰有反應,夜裏鬧騰總算好了些,先前,一家子大大小小夜裏都甭想睡好,得輪流伺候這小祖宗。
何傳文側耳聽了一小會兒,確實沒聽到哭聲,才應了一聲回去睡下了。
銀花打到這裏過活,每年五月都是多事之秋。
今年剛進入五月,何老娘就病的臥床不起,這事兒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何老娘雖然有了年紀,過冬也鬧過身體不適,但開了春就跟以前一樣四處蹦躂,連年齡比她老人家更大、早兩年過冬就病歪歪的高老爹都沒事。高老爹帶著小孫子在女兒這兒住了足足一個半月,幫忙放了一個月的牛,把那頭水牛養的膘肥體壯,今春就能下地了才回去。
銀花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就住到了何大伯那兒,跟蘭花輪流照顧老人。
何大嫂險險的挺著個大肚子,自身就七歪八扭的,更何況照顧老人。
“人家是秀才娘子哩,我這村婦自然是比不上了!”
何二嫂隻有人來喊才去搭把手,有人半開玩笑的問起,就是這句話。
歪瓜難帶,銀花幾個月夜裏都沒睡個囫圇覺,人都瘦了一大圈,又接著伺候何老娘伺候了半個月,現在站起來就眼前金星亂竄。
何家三兄弟早就分了家,也沒有出嫁的女兒,何老娘的身後事辦起來就格外順利。
“我這老婆子這輩子最好的三件事就是生了三兒這個秀才兒子;再就是瞧上了老三家的這樣好媳婦兒,供我兒子念書,叫我死前也沒遭半點兒罪;最後是得了蘭花個能幹孫媳婦兒,我們老何家幾代都有福了……我死了後,喪事就跟村東頭王婆子一樣,可不能因老三是秀才就亂耍花頭……”
何家駿去縣城請了個大夫在家住著,隨時給何老娘診脈開藥,瞧著就這一天兩天的事兒了,三兄弟並幾家近支親密的親戚都在房裏守著,就怕老人家有留什麽遺憾。
何老娘臨終前這話當然傳了出去,有人歡喜有人愁。
“娘,娘……”
“爹,快來呀,娘……”
滿倉嚇得“哇”的哭了出來。
何家駿匆匆從前頭跑到靈棚,幾個幫忙的嫂子已經扶著銀花做到了銀子上,幾個孩子都麵色惶惶的圍在邊上。
“灌點兒糖水下去!弄點兒糖水來!”有經驗的老嬸子連連喊道,“一看就是累著了,灌點兒糖水叫她休息一下就好了。”
婆媳自古是冤家。何大嫂在大山成親前就心存不滿,蘭花一嫁過來,何大嫂就恰好懷著身子,更是心思敏感,左也覺得刺眼右也覺得不順眼。何老娘臨終前說了幾句話,半點兒沒提何大嫂,何大嫂這些年自問奉養兩老、拉扯小叔子。操持家務並無半點兒不妥的地方,自然心裏不爽利,借口胎不穩,把喪禮一應事情都甩了出去。
何家駿是秀才,他娘沒了,雖不在他家辦喪禮,遠近有交情的也都送了一份禮叫下人或主人家親自來上了一炷香。這些客人隻得何家駿在前頭招待,偶爾有帶了女眷的,則是銀花在靈棚接引人上香。
銀花喝了糖水,不一會兒就轉醒了,隻是身上還沒力氣。
“花兒,你歇著,我叫大搜去幫忙了。”何家駿按住銀花說道。
銀花眼皮動了動,又掉了下去。
“走了,走了,小叔子,快點兒,要出發了……”外頭傳來何二嫂尖利的叫聲。
何家具捏了捏銀花的手,快步走了出去——已經到了抬棺木下葬的時間,孝子孝孫都該去的。
何傳禮帶著孝布跟在後麵。滿倉還小,去不得;何傳文則要幫忙帶歪瓜,不能去——歪瓜已經認人了,除了自家幾個人別人都不肯要。
何老娘這一去,何家駿該守孝三年。鄉裏人家本來沒那麽多事,大多過了百日也就罷了,隻何家駿是讀書人,格外看重這條,明年的鄉試是真正不能去了。
銀花早早的起來,清點雞蛋,等一下有專門拉客的牛車幫忙帶到縣城給高小舅。
拉牛車的是另一個村子的人,就姓牛,家裏隻有兩畝薄地,主要收入就靠那頭老黃牛,牛大叔每日在路口等著,拉人去縣城,大人一人一文錢,小孩子看著收,帶的多了才另收一文。
銀花不方便總往外跑,遂跟他說好了,隔一日專門繞到自家門口把雞蛋帶過去,一個月給他二十文車費。現在天熱,雞不大肯下蛋,但雞蛋也不經放,隻能還是照著以前一樣送的勤快點兒。
外頭傳來“得得”的聲音。
銀花把用稻草隔好,裝的整整齊齊的雞蛋籃子提出來。
“嬸嬸!”
聽到這聲音,銀花才抬頭,“年安,你回來了!怎麽也沒提前給一封信?”
文年安隻是看著銀花笑,這少年開春沒多久就去了府城,到現在才回來,足足有四個月。少年正是長身體和大變樣的時候,幾個月不見,文年安身形愈發挺拔了,已經快跟銀花一般高了,臉上的幾絲稚氣完全脫去,眉宇間多了幾分堅毅,再不能當小孩子看了。
“快進來,還沒吃飯吧?我給你煮碗麵疙瘩!”銀花把籃子放在籬笆根下,領著文年安往裏走。
文年安是坐馬車回來的,銀花把人帶進去,端了茶水出來,又急急忙忙的出來幫車夫安置馬匹。
村裏已經有人注意到了,幾個小孩子正圍著馬車瞧稀罕。
銀花抓了一把幹貨出來,哄著小孩子去別處玩,把兩扇籬笆門完全拉開,讓車發把馬車趕到院子裏。
學堂裏有讀書聲,學子們還沒來,何家三兄弟已經在早讀了。
銀花麻利的和了麵,用葷油煮了一鍋麵疙瘩,放點兒小青菜在裏麵,陪著自家的醃菜和醬,文年安吃了兩大碗,連湯都喝的幹幹淨淨。
“好吃!”
四歲的滿倉本來就是跟著兩個半玩半學,這會兒聽到聲響,讀完了一段三字經,早就跑了出來,蹭著文年安吃了一個麵疙瘩喝了幾口麵湯,樂的沒辦法。
何家駿等傳禮、傳文讀的告一段落,父子三個一起到了後院。
“先生。”
文年安從剛到大田村,喊銀花就嬸嬸,而何家俊確實敬味十足親密不足的“先生”。
“這次回來有什麽打算?”何家駿點點頭問道。
文年安正襟危坐,麵上的表情一肅,“我想跟傳禮弟弟一起去遊學,到鬆山書院去考學。”
鬆山書院銀花聽何家駿說過,是當朝大儒的一位弟子開辦的,那名弟子廣為人知的隻有“青鬆道人”這個號,因名字犯了忌,不能參加科舉,滿腹才華無處施展,潦困到中年忽而振作起來,在鬆山山腰建了一座學堂,不過十餘年出了六位進士、舉人秀才若幹,名聲大噪,現在整個鬆山都是學院的地盤,求學的人實在太多,遂衍生了“考學”,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入學考試。
何家駿沉默了一下,“這是好事。”
銀花忍了忍,沒有插口。
何家駿考了這些年也不過得了一個秀才身份,文年安再跟著學下去確實無所長益。
文年安這次回去,打聽清楚文家、周家兩家情況,又收買了幾個老仆打探出兩個姑娘平日裏性情後,選了他後娘那邊的侄女。文老爺先是對大兒子還很有幾分父子情,隻再厚的情誼經不起時間的打磨,一個常年不在眼前音訊全無,一邊環繞膝下,立見高低。文年安後娘生的大兒子才十三歲,文老爺日日帶在身邊,手把手的教鋪子裏的事,儼然就是下一代繼承人,小兒子在府城書院讀書,還有一個女兒,也是心肝寶貝的疼著。文年安答應了親事,又立下字據成親後立馬分家出去,他後娘也稍稍放鬆了警惕,答應等他十八歲後再成親,隻小定是早就放了,親事算是鐵板釘釘的。
文老爹雖說默許了妻子的行徑,等文年安要走的時候,卻也悄悄送了幾百兩銀子的銀票,還特特吩咐派了一輛馬車。
兩個都是年輕人,何傳禮知道後隻有高興的,至於前路未卜的擔憂、路途艱辛的懼怕半點也無。
鬆山書院並不在本郡,而是在南方,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那邊沒有大田村這樣冷的不能出門的冬季……
……
^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不會拖這麽久的,愚蠢的作者忍無可忍的啟動了小黑屋,結果把自己關住了,期間各種犯蠢不想說,但是今天、這一刻起更新開始定時,每天中午十一點更新,請相信,因為下一章已經在存稿箱了,隻要不抽,今天上午十一點準時跟大家見麵!以後都保證更新!不然蠢作者被小黑屋關半個月!!!!
……
銀花一會兒沒搖,歪瓜又有要哭起來的趨勢。
何家駿把娃娃接過去,站起來慢慢走動,“這可是位小祖宗。”
“花兒,有‘諳於世事’,但還有‘嫉惡如仇’,麥子還小!”
銀花睡前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何傳文那擰巴性子的事兒,何家駿如是說道。
“娘,我來抱四弟。”何傳文先輕輕敲了敲門,低聲在外頭說道。
“不用了,你快去睡,睡不好,以後可長不高的。現在歪瓜已經鬧得沒那麽厲害了。”銀花在屋裏應道。
歪瓜已經有五個月大了,能對外界的聲音和撫~慰有反應,夜裏鬧騰總算好了些,先前,一家子大大小小夜裏都甭想睡好,得輪流伺候這小祖宗。
何傳文側耳聽了一小會兒,確實沒聽到哭聲,才應了一聲回去睡下了。
銀花打到這裏過活,每年五月都是多事之秋。
今年剛進入五月,何老娘就病的臥床不起,這事兒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何老娘雖然有了年紀,過冬也鬧過身體不適,但開了春就跟以前一樣四處蹦躂,連年齡比她老人家更大、早兩年過冬就病歪歪的高老爹都沒事。高老爹帶著小孫子在女兒這兒住了足足一個半月,幫忙放了一個月的牛,把那頭水牛養的膘肥體壯,今春就能下地了才回去。
銀花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就住到了何大伯那兒,跟蘭花輪流照顧老人。
何大嫂險險的挺著個大肚子,自身就七歪八扭的,更何況照顧老人。
“人家是秀才娘子哩,我這村婦自然是比不上了!”
何二嫂隻有人來喊才去搭把手,有人半開玩笑的問起,就是這句話。
歪瓜難帶,銀花幾個月夜裏都沒睡個囫圇覺,人都瘦了一大圈,又接著伺候何老娘伺候了半個月,現在站起來就眼前金星亂竄。
何家三兄弟早就分了家,也沒有出嫁的女兒,何老娘的身後事辦起來就格外順利。
“我這老婆子這輩子最好的三件事就是生了三兒這個秀才兒子;再就是瞧上了老三家的這樣好媳婦兒,供我兒子念書,叫我死前也沒遭半點兒罪;最後是得了蘭花個能幹孫媳婦兒,我們老何家幾代都有福了……我死了後,喪事就跟村東頭王婆子一樣,可不能因老三是秀才就亂耍花頭……”
何家駿去縣城請了個大夫在家住著,隨時給何老娘診脈開藥,瞧著就這一天兩天的事兒了,三兄弟並幾家近支親密的親戚都在房裏守著,就怕老人家有留什麽遺憾。
何老娘臨終前這話當然傳了出去,有人歡喜有人愁。
“娘,娘……”
“爹,快來呀,娘……”
滿倉嚇得“哇”的哭了出來。
何家駿匆匆從前頭跑到靈棚,幾個幫忙的嫂子已經扶著銀花做到了銀子上,幾個孩子都麵色惶惶的圍在邊上。
“灌點兒糖水下去!弄點兒糖水來!”有經驗的老嬸子連連喊道,“一看就是累著了,灌點兒糖水叫她休息一下就好了。”
婆媳自古是冤家。何大嫂在大山成親前就心存不滿,蘭花一嫁過來,何大嫂就恰好懷著身子,更是心思敏感,左也覺得刺眼右也覺得不順眼。何老娘臨終前說了幾句話,半點兒沒提何大嫂,何大嫂這些年自問奉養兩老、拉扯小叔子。操持家務並無半點兒不妥的地方,自然心裏不爽利,借口胎不穩,把喪禮一應事情都甩了出去。
何家駿是秀才,他娘沒了,雖不在他家辦喪禮,遠近有交情的也都送了一份禮叫下人或主人家親自來上了一炷香。這些客人隻得何家駿在前頭招待,偶爾有帶了女眷的,則是銀花在靈棚接引人上香。
銀花喝了糖水,不一會兒就轉醒了,隻是身上還沒力氣。
“花兒,你歇著,我叫大搜去幫忙了。”何家駿按住銀花說道。
銀花眼皮動了動,又掉了下去。
“走了,走了,小叔子,快點兒,要出發了……”外頭傳來何二嫂尖利的叫聲。
何家具捏了捏銀花的手,快步走了出去——已經到了抬棺木下葬的時間,孝子孝孫都該去的。
何傳禮帶著孝布跟在後麵。滿倉還小,去不得;何傳文則要幫忙帶歪瓜,不能去——歪瓜已經認人了,除了自家幾個人別人都不肯要。
何老娘這一去,何家駿該守孝三年。鄉裏人家本來沒那麽多事,大多過了百日也就罷了,隻何家駿是讀書人,格外看重這條,明年的鄉試是真正不能去了。
銀花早早的起來,清點雞蛋,等一下有專門拉客的牛車幫忙帶到縣城給高小舅。
拉牛車的是另一個村子的人,就姓牛,家裏隻有兩畝薄地,主要收入就靠那頭老黃牛,牛大叔每日在路口等著,拉人去縣城,大人一人一文錢,小孩子看著收,帶的多了才另收一文。
銀花不方便總往外跑,遂跟他說好了,隔一日專門繞到自家門口把雞蛋帶過去,一個月給他二十文車費。現在天熱,雞不大肯下蛋,但雞蛋也不經放,隻能還是照著以前一樣送的勤快點兒。
外頭傳來“得得”的聲音。
銀花把用稻草隔好,裝的整整齊齊的雞蛋籃子提出來。
“嬸嬸!”
聽到這聲音,銀花才抬頭,“年安,你回來了!怎麽也沒提前給一封信?”
文年安隻是看著銀花笑,這少年開春沒多久就去了府城,到現在才回來,足足有四個月。少年正是長身體和大變樣的時候,幾個月不見,文年安身形愈發挺拔了,已經快跟銀花一般高了,臉上的幾絲稚氣完全脫去,眉宇間多了幾分堅毅,再不能當小孩子看了。
“快進來,還沒吃飯吧?我給你煮碗麵疙瘩!”銀花把籃子放在籬笆根下,領著文年安往裏走。
文年安是坐馬車回來的,銀花把人帶進去,端了茶水出來,又急急忙忙的出來幫車夫安置馬匹。
村裏已經有人注意到了,幾個小孩子正圍著馬車瞧稀罕。
銀花抓了一把幹貨出來,哄著小孩子去別處玩,把兩扇籬笆門完全拉開,讓車發把馬車趕到院子裏。
學堂裏有讀書聲,學子們還沒來,何家三兄弟已經在早讀了。
銀花麻利的和了麵,用葷油煮了一鍋麵疙瘩,放點兒小青菜在裏麵,陪著自家的醃菜和醬,文年安吃了兩大碗,連湯都喝的幹幹淨淨。
“好吃!”
四歲的滿倉本來就是跟著兩個半玩半學,這會兒聽到聲響,讀完了一段三字經,早就跑了出來,蹭著文年安吃了一個麵疙瘩喝了幾口麵湯,樂的沒辦法。
何家駿等傳禮、傳文讀的告一段落,父子三個一起到了後院。
“先生。”
文年安從剛到大田村,喊銀花就嬸嬸,而何家俊確實敬味十足親密不足的“先生”。
“這次回來有什麽打算?”何家駿點點頭問道。
文年安正襟危坐,麵上的表情一肅,“我想跟傳禮弟弟一起去遊學,到鬆山書院去考學。”
鬆山書院銀花聽何家駿說過,是當朝大儒的一位弟子開辦的,那名弟子廣為人知的隻有“青鬆道人”這個號,因名字犯了忌,不能參加科舉,滿腹才華無處施展,潦困到中年忽而振作起來,在鬆山山腰建了一座學堂,不過十餘年出了六位進士、舉人秀才若幹,名聲大噪,現在整個鬆山都是學院的地盤,求學的人實在太多,遂衍生了“考學”,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入學考試。
何家駿沉默了一下,“這是好事。”
銀花忍了忍,沒有插口。
何家駿考了這些年也不過得了一個秀才身份,文年安再跟著學下去確實無所長益。
文年安這次回去,打聽清楚文家、周家兩家情況,又收買了幾個老仆打探出兩個姑娘平日裏性情後,選了他後娘那邊的侄女。文老爺先是對大兒子還很有幾分父子情,隻再厚的情誼經不起時間的打磨,一個常年不在眼前音訊全無,一邊環繞膝下,立見高低。文年安後娘生的大兒子才十三歲,文老爺日日帶在身邊,手把手的教鋪子裏的事,儼然就是下一代繼承人,小兒子在府城書院讀書,還有一個女兒,也是心肝寶貝的疼著。文年安答應了親事,又立下字據成親後立馬分家出去,他後娘也稍稍放鬆了警惕,答應等他十八歲後再成親,隻小定是早就放了,親事算是鐵板釘釘的。
文老爹雖說默許了妻子的行徑,等文年安要走的時候,卻也悄悄送了幾百兩銀子的銀票,還特特吩咐派了一輛馬車。
兩個都是年輕人,何傳禮知道後隻有高興的,至於前路未卜的擔憂、路途艱辛的懼怕半點也無。
鬆山書院並不在本郡,而是在南方,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那邊沒有大田村這樣冷的不能出門的冬季……
……
^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不會拖這麽久的,愚蠢的作者忍無可忍的啟動了小黑屋,結果把自己關住了,期間各種犯蠢不想說,但是今天、這一刻起更新開始定時,每天中午十一點更新,請相信,因為下一章已經在存稿箱了,隻要不抽,今天上午十一點準時跟大家見麵!以後都保證更新!不然蠢作者被小黑屋關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