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不聽令的那些宮奴全都嚇得跪在地上,額頭伏地,嬴政轉身坐回跪塌上,對明芝姑姑說道:“明芝姑姑,政還有事,您先回吧。”然後又看向我,“阿房,你送一下明芝姑姑。”
“是。”我應道。
明芝姑姑也一委身,道:“公子既有事,那明芝便先告退了。”
說著她伸手牽了我的小手,道,“公子,明芝讓阿房隨我一道去見見太後。”
嬴政聞言,瞥了我一眼,道,“可。”
既然得了嬴政的允許,我便隨明芝姑姑一道走了。
走到半路時,我才問道,“明芝姑姑,您讓我去見太後,所為何事呢?”明芝姑姑不會突然說讓我去見太後的,何況我今天才剛過來伺候嬴政,難不成太後覺得這是個錯誤的決定,準備將我要回去?
“等見到太後了,自會與你說。”明芝姑姑並沒有答我的話。
好吧,明芝姑姑不說,那我肯定怎麽問都問不出來,我不由地隨明芝姑姑加快了腳步。
待到太後宮中,看到華姬太後熟悉的身影,我突然有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跟美人在一起就了,才大半天不見,我就想她了。“太後,阿房想你了。”
華姬太後聽了,笑顏綻放,招手讓我到她身邊去,我快步走了過去,走到她身邊,讓她摸摸我的發頂,然後聽她笑道:“還是這麽調皮。”
“阿房,你伺候了政公子大半天了,政公子如何?”華姬太後說完我,就直接問正事了。
我一聽,詫異地抬頭,問道華姬太後,“太後,阿房隻伺候了政公子半天呢,公子是個好人呀。”
“才半天,本宮就聽說你挑撥政兒打罰了一個宮奴。”太後笑著說道。
“太後,方才我剛到公子住處時,夏太妃也在,正與政公子對峙僵持著,想要打殺這個小呆子。”明芝姑姑不甘寂寞地插了一句嘴。
我眼皮跳跳,就聽到華姬太後笑出了聲,道,“阿房,你在本宮這裏都不曾這般惹事,怎的換了個地方,才半天就鬧了這麽多事呢?”
我聞言,馬上低頭,“太後,這並非阿房所想,隻是剛好遇上了。公子打罰的宮奴對公子不敬,並非阿房挑撥,隻剛好那個宮奴是夏宮的人,公子落了夏宮的麵子,夏太後欲為宮奴出頭,阿房恰好讓她瞧見,便差點挨罰了。”
我認為我純粹是躺槍而已,夏太後剛好需要一個發泄口,而我撞到她眼裏。
華姬太後聽了我的話,微凝眉,複又笑道,“夏氏仍是這般上不了台麵。明芝,你是不是將王上欲冊封趙姬為王後,政兒為太子之事告知了夏氏?”
“是,太後,什麽都瞞不過您。”明芝姑姑坦率地說道。
“嗬嗬,”華姬太後低聲地笑了兩句,“那夏氏恐怕又要睡不著了。”
我聽到太後這麽說,想到以夏氏的性格,恐怕真的如華姬太後說的那樣,她為了這事夜不能寐。想著也覺得好笑。夏氏總認為子楚是她的親生兒子,當上秦王後又封了她這個親生母親為太後,便認為她的地位比華姬太後要高多了。
但是事實上是,夏氏隻有一個太後的名頭罷了,華姬太後才真正擁有秦宮王室的太後權力。這種權力,有政治上的意義,甚至若子楚在不能理政的時候,太後有權決定一些軍國大事。當然以夏太後的見識,她對這些並沒有太多的認知。而秦王子楚也並沒有將這事告訴夏太後,或許就是防範自己親生母親因為無知而犯錯吧。
子楚也許是為了自己的母親好,可是夏氏並不一定能夠理解他的用心良苦。
華姬太後又問了我一些關於政公子的事,隻是我並沒有答出所以然來,一是剛接觸他,我並不是很了解嬴政,二是我畢竟現在已經是嬴政的下屬,待會我回去,嬴政肯定也會問我在華姬太後這裏說了什麽。我心裏這麽想著,便也就守口如瓶。
華姬太後見我沒說出什麽,也不為難我,隻是食指輕點了我額頭,嗔了我一句,“阿房現在心裏隻有政兒了。”
我的臉感覺有些發紅,忙道,“阿房也喜歡太後啊,還喜歡明芝姑姑。“
好不容易才從華姬太後的宮殿中出來,回到了嬴政的住處。我發現那些宮奴並沒有被趕走,現在一個個嚴肅謹慎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讓我很好奇,嬴政在我不在的時候,到底是怎麽調,教了這些宮奴。
待我進去見過了嬴政,他手裏拿著竹簡和刻筆,右手邊則有豪筆沾水,他正在學字,他頭也沒抬,隻是聽到他說:“阿房,過來看看我這個字寫對了麽?”
我聽了過去,看他正在描著竹簡上一個篆書法字,一筆一劃寫得有力,但很快水跡就幹了,那個法字半隱不見。“公子這個法字寫得很好。”
“唔。”他低聲應了一句。
然後就再也沒有說話了,我等了很久,就不見他問我去華姬太後宮裏到底有什麽事,我心想難道就不好奇嗎?
於是我一直在等他問,而他一直都專心地在練字,我在想我到底該不該和他說的時候,時間就這麽流逝了。
一直到了晚上,嬴政已經沐浴完,坐在床頭在玩著擺在一遍的小型編鍾的時候,我察覺他一直都沒有想睡的意思,才忍不住對他說道,“公子,阿房到太後宮殿裏,太後問阿房有沒有盡心伺候您,還問阿房珠兒被打罰的事。”
嬴政聞言,望著我翹起嘴角,道:“阿房,我又沒問你,你怎麽憋不住話呢?”
我見他這樣說,顯然是他不問而一直在等我自己說,現在我說了,他好像很高興,便說道:“阿房覺得該告訴公子,阿房現在是伺候您的啊。”
“嗯,你明白就好。”嬴政故意板著臉望著我,那張極好看的臉在我眼前放大,我聽他的話想也沒想就點頭。
“阿房知道,阿房有什麽事都不會瞞著公子。”我答應道。
“那太後祖母有沒有說什麽?”嬴政這才問道。
“太後說公子做得對,對以下犯上目無主子的宮奴要嚴懲,讓阿房不得放肆。”我早想好了措辭,回答道。
嬴政這才笑了道,“好,我要就寢了。阿房你到外間去吧。”
“是,公子。”我心裏呼了一口氣,果然我主動把事告訴他是做對了。
自明芝姑姑說王上欲立嬴政為太子的事後,過了兩日,王上終於下了冊封王後和太子的旨意。
趙姬被封為王後,而嬴政則正式被冊封為太子。
聽到旨意,我非常高興,嬴政不僅被冊封為太子,子楚甚至連嬴政當太子的師,保教導的人都已經選好了,證明他之前確實是已經在為立嬴政打算。
相比冊封王後,反而顯得沒有嬴政被封太子那麽隆重受子楚看重。趙姬甚至在冊封旨意到後,過來看了嬴政一次,對子楚對她的不重視表示了不滿。
但不論如何,這對於才歸秦國不久的她和嬴政來說,這都是異常重大的喜事。身為王後,她已經可以和華姬太後平起平坐,而她的兒子會是下一任秦王。
嬴政卻比趙姬要更坐穩得住,在冊封大典還未舉行時,他知道自己的教導之人,便已提前讓宮奴去請,隻為能夠學得更早,更多學。
他的好學,讓我也受到感染,日日陪同他一起看書練字。甚至開始嚐試讓他接受一些我的想法,包括我們在討論竹簡的笨重時,我提出了紙張這種東西。
“公子,如果能夠換一種亦攜帶的物品記載這些文字,比如匈奴那邊有人用羊皮製成的羊皮卷那樣的東西,這種物品比羊皮卷更輕更薄卻能書寫,你覺得怎麽樣?”我問了嬴政道。
“有這種東西?”他聞言望向我,很感興趣地問道。
“這隻是阿房的一個設想,竹簡畢竟太笨重了。”我說道,又將紙的好處說給嬴政聽。
紙方便簡潔,亦攜帶,對文字的記載和一些傳承有極重的作用。我不知道紙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隻是有些籠統的印象,知道木材是材料,需要熬製罷了。也知道它還不該出現在這個朝代,而如果我真的要為了記載寫字輕便,想要將紙製出來,那麽需要多長時間,我也不能肯定。
但是嬴政聽了我的想法和提議,卻很讚同,並支持我,絲毫不怕浪費人力財力物力,鼓動我去做。
我們就在這種歡快的氣氛中等待冊封大典的到來。
立儲之事,大秦宮有人歡喜有人愁,子楚在朝事後,就被夏太後尋了過去。夏太後雙眼紅紅地,以帕拭淚,對兒子道:“王上,母親知道我不及華姬,但為何立後立王儲之事您不曾與我說過一聲,反而要我從華姬身邊的掌事明芝口中得知?”
“王上,你置母親於何地?”夏太後又哭訴道,“再說那個趙姬,她不過是王上在趙國時的陪伴的人,何德何能王上欲立她為王後?嬴政小兒隻六歲,立儲又能看出他有何資質?”
子楚聽得夏太後的話,簡直就是頭有兩個大,“母親,立後與王儲乃是政事,並非母親該管之事,示意寡人並不曾與您提起。”
“胡說!那為何華姬你卻與她說!”夏太後立刻說道!
子楚被噎得無言,不知該如何與夏太後解釋,他終於有些後悔給母親一個太後封號了,而在給之前他也並沒有讓母親知道,她的太後封號與華姬太後真正的區別。
正在子楚想著該如何說的時候,突然大白天,屋裏變暗了,猛地就聽到殿外守著的宮奴大呼,“不好了,大日被食!不好了,大日被食!”
隻見天空中之前還在照耀大地的太陽,正慢慢地慢慢地缺了,暗了,就像被什麽給吞食了去,天地也跟著變暗了下來。
“是。”我應道。
明芝姑姑也一委身,道:“公子既有事,那明芝便先告退了。”
說著她伸手牽了我的小手,道,“公子,明芝讓阿房隨我一道去見見太後。”
嬴政聞言,瞥了我一眼,道,“可。”
既然得了嬴政的允許,我便隨明芝姑姑一道走了。
走到半路時,我才問道,“明芝姑姑,您讓我去見太後,所為何事呢?”明芝姑姑不會突然說讓我去見太後的,何況我今天才剛過來伺候嬴政,難不成太後覺得這是個錯誤的決定,準備將我要回去?
“等見到太後了,自會與你說。”明芝姑姑並沒有答我的話。
好吧,明芝姑姑不說,那我肯定怎麽問都問不出來,我不由地隨明芝姑姑加快了腳步。
待到太後宮中,看到華姬太後熟悉的身影,我突然有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跟美人在一起就了,才大半天不見,我就想她了。“太後,阿房想你了。”
華姬太後聽了,笑顏綻放,招手讓我到她身邊去,我快步走了過去,走到她身邊,讓她摸摸我的發頂,然後聽她笑道:“還是這麽調皮。”
“阿房,你伺候了政公子大半天了,政公子如何?”華姬太後說完我,就直接問正事了。
我一聽,詫異地抬頭,問道華姬太後,“太後,阿房隻伺候了政公子半天呢,公子是個好人呀。”
“才半天,本宮就聽說你挑撥政兒打罰了一個宮奴。”太後笑著說道。
“太後,方才我剛到公子住處時,夏太妃也在,正與政公子對峙僵持著,想要打殺這個小呆子。”明芝姑姑不甘寂寞地插了一句嘴。
我眼皮跳跳,就聽到華姬太後笑出了聲,道,“阿房,你在本宮這裏都不曾這般惹事,怎的換了個地方,才半天就鬧了這麽多事呢?”
我聞言,馬上低頭,“太後,這並非阿房所想,隻是剛好遇上了。公子打罰的宮奴對公子不敬,並非阿房挑撥,隻剛好那個宮奴是夏宮的人,公子落了夏宮的麵子,夏太後欲為宮奴出頭,阿房恰好讓她瞧見,便差點挨罰了。”
我認為我純粹是躺槍而已,夏太後剛好需要一個發泄口,而我撞到她眼裏。
華姬太後聽了我的話,微凝眉,複又笑道,“夏氏仍是這般上不了台麵。明芝,你是不是將王上欲冊封趙姬為王後,政兒為太子之事告知了夏氏?”
“是,太後,什麽都瞞不過您。”明芝姑姑坦率地說道。
“嗬嗬,”華姬太後低聲地笑了兩句,“那夏氏恐怕又要睡不著了。”
我聽到太後這麽說,想到以夏氏的性格,恐怕真的如華姬太後說的那樣,她為了這事夜不能寐。想著也覺得好笑。夏氏總認為子楚是她的親生兒子,當上秦王後又封了她這個親生母親為太後,便認為她的地位比華姬太後要高多了。
但是事實上是,夏氏隻有一個太後的名頭罷了,華姬太後才真正擁有秦宮王室的太後權力。這種權力,有政治上的意義,甚至若子楚在不能理政的時候,太後有權決定一些軍國大事。當然以夏太後的見識,她對這些並沒有太多的認知。而秦王子楚也並沒有將這事告訴夏太後,或許就是防範自己親生母親因為無知而犯錯吧。
子楚也許是為了自己的母親好,可是夏氏並不一定能夠理解他的用心良苦。
華姬太後又問了我一些關於政公子的事,隻是我並沒有答出所以然來,一是剛接觸他,我並不是很了解嬴政,二是我畢竟現在已經是嬴政的下屬,待會我回去,嬴政肯定也會問我在華姬太後這裏說了什麽。我心裏這麽想著,便也就守口如瓶。
華姬太後見我沒說出什麽,也不為難我,隻是食指輕點了我額頭,嗔了我一句,“阿房現在心裏隻有政兒了。”
我的臉感覺有些發紅,忙道,“阿房也喜歡太後啊,還喜歡明芝姑姑。“
好不容易才從華姬太後的宮殿中出來,回到了嬴政的住處。我發現那些宮奴並沒有被趕走,現在一個個嚴肅謹慎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讓我很好奇,嬴政在我不在的時候,到底是怎麽調,教了這些宮奴。
待我進去見過了嬴政,他手裏拿著竹簡和刻筆,右手邊則有豪筆沾水,他正在學字,他頭也沒抬,隻是聽到他說:“阿房,過來看看我這個字寫對了麽?”
我聽了過去,看他正在描著竹簡上一個篆書法字,一筆一劃寫得有力,但很快水跡就幹了,那個法字半隱不見。“公子這個法字寫得很好。”
“唔。”他低聲應了一句。
然後就再也沒有說話了,我等了很久,就不見他問我去華姬太後宮裏到底有什麽事,我心想難道就不好奇嗎?
於是我一直在等他問,而他一直都專心地在練字,我在想我到底該不該和他說的時候,時間就這麽流逝了。
一直到了晚上,嬴政已經沐浴完,坐在床頭在玩著擺在一遍的小型編鍾的時候,我察覺他一直都沒有想睡的意思,才忍不住對他說道,“公子,阿房到太後宮殿裏,太後問阿房有沒有盡心伺候您,還問阿房珠兒被打罰的事。”
嬴政聞言,望著我翹起嘴角,道:“阿房,我又沒問你,你怎麽憋不住話呢?”
我見他這樣說,顯然是他不問而一直在等我自己說,現在我說了,他好像很高興,便說道:“阿房覺得該告訴公子,阿房現在是伺候您的啊。”
“嗯,你明白就好。”嬴政故意板著臉望著我,那張極好看的臉在我眼前放大,我聽他的話想也沒想就點頭。
“阿房知道,阿房有什麽事都不會瞞著公子。”我答應道。
“那太後祖母有沒有說什麽?”嬴政這才問道。
“太後說公子做得對,對以下犯上目無主子的宮奴要嚴懲,讓阿房不得放肆。”我早想好了措辭,回答道。
嬴政這才笑了道,“好,我要就寢了。阿房你到外間去吧。”
“是,公子。”我心裏呼了一口氣,果然我主動把事告訴他是做對了。
自明芝姑姑說王上欲立嬴政為太子的事後,過了兩日,王上終於下了冊封王後和太子的旨意。
趙姬被封為王後,而嬴政則正式被冊封為太子。
聽到旨意,我非常高興,嬴政不僅被冊封為太子,子楚甚至連嬴政當太子的師,保教導的人都已經選好了,證明他之前確實是已經在為立嬴政打算。
相比冊封王後,反而顯得沒有嬴政被封太子那麽隆重受子楚看重。趙姬甚至在冊封旨意到後,過來看了嬴政一次,對子楚對她的不重視表示了不滿。
但不論如何,這對於才歸秦國不久的她和嬴政來說,這都是異常重大的喜事。身為王後,她已經可以和華姬太後平起平坐,而她的兒子會是下一任秦王。
嬴政卻比趙姬要更坐穩得住,在冊封大典還未舉行時,他知道自己的教導之人,便已提前讓宮奴去請,隻為能夠學得更早,更多學。
他的好學,讓我也受到感染,日日陪同他一起看書練字。甚至開始嚐試讓他接受一些我的想法,包括我們在討論竹簡的笨重時,我提出了紙張這種東西。
“公子,如果能夠換一種亦攜帶的物品記載這些文字,比如匈奴那邊有人用羊皮製成的羊皮卷那樣的東西,這種物品比羊皮卷更輕更薄卻能書寫,你覺得怎麽樣?”我問了嬴政道。
“有這種東西?”他聞言望向我,很感興趣地問道。
“這隻是阿房的一個設想,竹簡畢竟太笨重了。”我說道,又將紙的好處說給嬴政聽。
紙方便簡潔,亦攜帶,對文字的記載和一些傳承有極重的作用。我不知道紙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隻是有些籠統的印象,知道木材是材料,需要熬製罷了。也知道它還不該出現在這個朝代,而如果我真的要為了記載寫字輕便,想要將紙製出來,那麽需要多長時間,我也不能肯定。
但是嬴政聽了我的想法和提議,卻很讚同,並支持我,絲毫不怕浪費人力財力物力,鼓動我去做。
我們就在這種歡快的氣氛中等待冊封大典的到來。
立儲之事,大秦宮有人歡喜有人愁,子楚在朝事後,就被夏太後尋了過去。夏太後雙眼紅紅地,以帕拭淚,對兒子道:“王上,母親知道我不及華姬,但為何立後立王儲之事您不曾與我說過一聲,反而要我從華姬身邊的掌事明芝口中得知?”
“王上,你置母親於何地?”夏太後又哭訴道,“再說那個趙姬,她不過是王上在趙國時的陪伴的人,何德何能王上欲立她為王後?嬴政小兒隻六歲,立儲又能看出他有何資質?”
子楚聽得夏太後的話,簡直就是頭有兩個大,“母親,立後與王儲乃是政事,並非母親該管之事,示意寡人並不曾與您提起。”
“胡說!那為何華姬你卻與她說!”夏太後立刻說道!
子楚被噎得無言,不知該如何與夏太後解釋,他終於有些後悔給母親一個太後封號了,而在給之前他也並沒有讓母親知道,她的太後封號與華姬太後真正的區別。
正在子楚想著該如何說的時候,突然大白天,屋裏變暗了,猛地就聽到殿外守著的宮奴大呼,“不好了,大日被食!不好了,大日被食!”
隻見天空中之前還在照耀大地的太陽,正慢慢地慢慢地缺了,暗了,就像被什麽給吞食了去,天地也跟著變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