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看著跪下的宗令,臉上帶笑,望向之前一力反對嬴政為儲的宗室大臣和那些貴族,說道:“如政兒所言,爾等信監天令甚於寡人。自謠言起,寡人便欲諸卿自行分辨其中道理,不想諸卿仍負寡人之心。”
宗室大臣,貴族等人聽到子楚的話,全都嚇得跪了下來,原來監天令的預言王上一直都心裏有數,他王上根本從一開始就不曾想要廢儲,而是要借日食之事為政公子掃清為儲障礙。
嬴政立在堂下,呆呆地望著他的父王,原來父王竟然為他做到了這種地步。他原本以為父王這些天都在考慮廢儲一事,卻沒想到父王隻是為了等看清所有反對他為儲的人。
他的心中不由地湧起一股激蕩的情懷,父王其實自始至終都心裏都有他這個長子。
“諸位愛卿,平身吧。監天令疏忽職守,玩弄天意,寡人已將他下罪,爾等亦是受其蒙蔽之人,下朝後需自省三日。”子楚見堂下黑壓壓跪滿了人,他手裏把玩了一下王印,等見有人已額頭沁汗,才又開口。“關於立儲大典,自這日食一事已受推延,宗令,待新任監天令受任,卜出吉日,宗祠務必將立儲大典辦好。”
“是,王上!”宗令頭上的汗水沿著臉頰滴落到地上,可是他擦都不敢擦,他應道,又轉頭對嬴政磕了個頭,“公子,臣先時言語冒犯了公子,還望公子恕罪!”
嬴政見他當著眾位大臣如此說,哪裏會不知道他是怕自己當上了王儲以後找他麻煩,想趁眾大臣皆在,得自己一個見諒,果然打的好主意。
他還未開口,就見父王已給了他一個眼色,那些少兒氣盛的話他吞回了肚子裏,朗聲道:“宗令大人與諸卿也是一時受謠言蒙蔽,如今業已明白,政便不追究了。可若有下回,再有此等狹言逼君之事,政必不答應。”
“公子放心,萬無下回。”先時反對嬴政的人皆俯首應是。
子楚見嬴政仍是帶有小兒之氣,卻也算做得很好了,便也道,“眾位愛卿,政兒是寡人認定的王儲,爾等謹記。”
說著,子楚微揚右手,宦者便高唱,“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下朝了,子楚已起身,嬴政隨子楚一道離去。一路,父子無話,直到回到了大正宮,曆代秦王的所住的宮殿,子楚揮退了宮奴,內殿隻剩父子二人。
嬴政看著父王如山一樣的背影,忽的跪了下去,聲音帶著哽咽道:“父王!”政兒一直都不知道您為政兒做了這麽多。他心裏說道,卻說不出口。
子楚轉身,俯身將他扶起來,“政兒,你今日做得很好。”
“政兒,你知道嗎?這次也是父王對你的考驗。”子楚坐到榻上,讓嬴政可以與他平視,才說道,“父王從決定立你為儲時就從未想過廢棄你,隻是父王想知道政兒有沒有對太子之位必得的心,能不能靠自己麵對此事。”
“父王,兒……”嬴政開口想說他有這個心,但被父王打斷了。
“政兒,寡人還在趙為質,未遇呂相前,朝不保夕,日夜想回大秦,但那時隻覺是奢望,遇上呂相後,縱然寡人心知呂相亦不過是為奇貨可居,但對於寡人卻是唯一翻身機會。在趙籌謀回國,寡人為了讓呂相安心立了你母親夫人,你的降生其實並不在寡人預計之內。因為寡人不想自己的孩子亦受在趙國為質之苦,然而你出生了,出生在秦趙兩國最是交惡之時,寡人時刻會遭趙國坑殺,心中惶然時,寡人聽到你出生時的啼哭,欲放棄的心又堅定下來。”
“後來,你四歲時,大秦又與趙國交戰,趙已決定派兵將為質的寡人處死,倉促之下,寡人逃了回來,而卻將你與你母親托付於你母親的母族。寡人最不希望自己的子嗣在趙為質,可是你最終卻仍與寡人一樣受這種苦。寡人歸國後,最想的便是成為王儲,成為秦王,這樣,趙國便不敢輕易動你,寡人也可以以國名義將你和你母親接回國。”
“在歸國後,給寡人最大恩德的便是華姬太後,若非她認寡人為繼子,寡人便不可能有今日。縱使寡人又封了親生母親為夏太後,但依舊感激她。寡人即位後,華姬太後也不曾擅權,在寡人為政之初,若遇到難題,太後亦是先王留下的可與寡人參詳政事之人。”
嬴政聽著父王認真地在與他說那些他從來都不知道的事,感動之餘緊緊地拉著父王的手,他知道父王也在趙為質過,但不曾知道父王所受過的那些苦,更不知道其實他在父王心中的地位。
“政兒,寡人最遺憾便是為王儲時間短,為王所需學的,你的祖父並沒有來得及教導寡人,而寡人一切都在自己摸索。寡人不希望政兒也是如此,受寡人吃過的苦頭,所以如今便立你為儲,多跟在寡人身邊,多看多聽多問,寡人也不會替政兒將前路全然鋪好。政兒,不要讓寡人失望。”
“父王,政兒不會讓你失望!”嬴政終是忍不住,幼小的身軀伏在子楚懷裏,淚染濕了子楚胸襟。
子楚拍了拍嬴政的背,輕聲哄道,“好了,政兒是男兒,莫做小女兒狀。父王還有一事欲與你說,原監天令不能為寡人所用,已經下罪。新的監天令,寡人欲讓阿房以天女身份擔當。”
“為何要讓阿房任監天令?”嬴政一聽,立刻抬頭,反對道:“父王,阿房是政兒宮奴,且大臣不會同意讓一個七歲稚女擔任監天令!”
阿房本就年紀小,冒然讓她擔任監天令,隻會將她推到眾人麵前用火烤!雖然他認為阿房肯定比原監天令要有本事得多。但是阿房是他一個人的,他一點都不想讓阿房去當什麽監天令。
“政兒,你為何如此反對?寡人曾說過,你不能將阿房當一般宮奴對待,關鍵時候,她可以為你所用。”子楚望著反對他決定的兒子,對他說道,“在阿房預言地動那一年,先王便欲讓阿房進玉樓,隻是太後以阿房年紀小推了。這次日食,寡人知道阿房給你說的關於日食的那些事,便可確定她與玉樓有緣,足可擔任監天令。”
“何況,政兒,若寡人可一意孤行,將阿房一稚兒推至監天令一職,眾臣卻無人敢再反對,寡人才可稱真正大權在握。”子楚用力地按了一下嬴政的肩膀,“寡人欲政出必行,阿房任監天令,也是寡人對朝中各方的試探。”
“父王,阿房隻是您的一顆棋子。”嬴政看著子楚,皺著眉頭道,他一點都不喜歡這樣的感覺,父王為了製衡朝中大臣,大權在握,阿房變成了他試探各方反應的棋子。阿房是他看重的人。“父王,政兒不想阿房任監天令,她是政兒的宮奴。”
嬴政並沒有讓步,而是與子楚對視,監天令雖然可以讓阿房脫離宮奴身份,但也讓阿房可以不再跟著他,他不想失去阿房。而若父王並沒有讓阿房成功當上監天令,阿房的下場隻會連宮奴都不如,甚至連他現在都保不住她。
子楚聽到嬴政的話,突然望著他笑了,隻聽他道:“政兒,阿房才伺候你多久?”
“回父王,已有半旬之久。”嬴政想了想,說道。
“你很喜歡她?”子楚又問道。
嬴政聞言毫不回避,直接道,“政兒喜歡阿房,她是除了父王,母親,對政兒最好的人。”雖然他不會那麽輕易相信人,也不知道阿房為何對他那麽好,但他能察覺到阿房是真心為他的,他希望自己可以不辜負任何一個真心為他著想的人。
“哈哈哈哈,政兒,你還小。你現在還不懂,待你成為了父王這樣的人後,你就會知道,就算再喜歡的人,總有一天你需要舍棄的時候,也會選擇舍棄。”子楚低沉地笑了,“就像父王當初無法帶走年幼的你一樣。”
嬴政定定地看著子楚的眼睛,道,“父王,不要再提起已經過去的事。政兒現在在您身邊了。”
子楚聞言,伸手摸了摸嬴政的額頭,笑道:“寡人還記得政兒剛回國時,見到寡人有如刺蝟一樣。”
說著,他又道,“罷了,既然你喜歡阿房,就讓她跟著你吧。監天令寡人再另擇人選。”
“政兒謝過父王。”嬴政聞言,立刻笑了。
“好了,你該回去了,有空也可去見見你母親。”子楚看著嬴政,又摸摸了他的發頂,無奈地笑了。
“是,政兒一會就去見母親。”嬴政應道。
待嬴政離開大正宮後,貼身宦者明林進來,子楚對他才搖頭歎道,“政兒還是太小了。”
大秦宮的太監並不稱呼為太監,有地位的稱之為宦人或宦者,普通的則喚寺人。明林是一位很老的宦者,他伺候過先昭襄王,先孝文王,亦是先孝文王駕崩前留給子楚的人,子楚對他也非常信任。
“王上,太子還有您看著,總有一天他會明白您的苦心。”明林低聲說道。
“明林,寡人身有暗疾,此事隻有你與丞相知道。從今日之事可看出政兒雖出色,但他還有幼兒懵懂天真。寡人不知自己是否能等到政兒成人,若哪一日寡人突然駕崩,政兒還不可主宰整個大秦,屆時必會受製於人。政兒即位,趙姬為太後,她才德並不如華姬太後,在政兒未成年時按製由她監國,寡人並不放心。到時政兒倉促長大,明白有許多事是他無法掌控的時候,寡人不知他可否接受得了。”子楚又低歎道。“或者就此毀了自己,亦或者最後成為真正的王,這是對與政兒來說這樣的經曆太痛太難,他從小就受了那麽多苦,寡人不忍心看他無人可依靠時遇到那樣不可掌握的事。隻希望能夠在現在看著他經曆這些,寡人就在一旁,時刻可以教導他。”
“所以王上此次也是為了考驗太子?”明林是早已知道子楚罷黜監天令,欲將阿房推出做筏子的人。
“阿房是終究是華姬太後的人,雖太後對大秦沒有壞心,但她對華氏一族有私心。她打什麽主意,寡人也清楚。阿房若不能在這麽短的日子得政兒喜愛與信任,寡人也不舍得將她推出來。因太後對寡人恩德,華氏一族在大秦朝中勢力,寡人一直未動亦受此轄製,寡人不希望政兒日後也受此影響。隻不過,寡人已答應政兒不讓阿房任監天令,寡人亦不能食言。”子楚說道。
“那王上又何必再為此事煩惱。”明林道。
“寡人矛盾,隻盼政兒長大,又不欲政兒對寡人失望。”子楚笑道,“可寡人不得不讓政兒明白,在他羽翼未豐還不可隨心所欲前,他要學會如何應對。”
“王上已有決定了?”明林平靜地問道。
“是,寡人不會對政兒食言,但會讓政兒親手將阿房推到監天令的位置。”子楚望著窗外綠色,沉聲說道。“大秦未來的王,不可讓人左右,亦要懂得舍棄。”
宗室大臣,貴族等人聽到子楚的話,全都嚇得跪了下來,原來監天令的預言王上一直都心裏有數,他王上根本從一開始就不曾想要廢儲,而是要借日食之事為政公子掃清為儲障礙。
嬴政立在堂下,呆呆地望著他的父王,原來父王竟然為他做到了這種地步。他原本以為父王這些天都在考慮廢儲一事,卻沒想到父王隻是為了等看清所有反對他為儲的人。
他的心中不由地湧起一股激蕩的情懷,父王其實自始至終都心裏都有他這個長子。
“諸位愛卿,平身吧。監天令疏忽職守,玩弄天意,寡人已將他下罪,爾等亦是受其蒙蔽之人,下朝後需自省三日。”子楚見堂下黑壓壓跪滿了人,他手裏把玩了一下王印,等見有人已額頭沁汗,才又開口。“關於立儲大典,自這日食一事已受推延,宗令,待新任監天令受任,卜出吉日,宗祠務必將立儲大典辦好。”
“是,王上!”宗令頭上的汗水沿著臉頰滴落到地上,可是他擦都不敢擦,他應道,又轉頭對嬴政磕了個頭,“公子,臣先時言語冒犯了公子,還望公子恕罪!”
嬴政見他當著眾位大臣如此說,哪裏會不知道他是怕自己當上了王儲以後找他麻煩,想趁眾大臣皆在,得自己一個見諒,果然打的好主意。
他還未開口,就見父王已給了他一個眼色,那些少兒氣盛的話他吞回了肚子裏,朗聲道:“宗令大人與諸卿也是一時受謠言蒙蔽,如今業已明白,政便不追究了。可若有下回,再有此等狹言逼君之事,政必不答應。”
“公子放心,萬無下回。”先時反對嬴政的人皆俯首應是。
子楚見嬴政仍是帶有小兒之氣,卻也算做得很好了,便也道,“眾位愛卿,政兒是寡人認定的王儲,爾等謹記。”
說著,子楚微揚右手,宦者便高唱,“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下朝了,子楚已起身,嬴政隨子楚一道離去。一路,父子無話,直到回到了大正宮,曆代秦王的所住的宮殿,子楚揮退了宮奴,內殿隻剩父子二人。
嬴政看著父王如山一樣的背影,忽的跪了下去,聲音帶著哽咽道:“父王!”政兒一直都不知道您為政兒做了這麽多。他心裏說道,卻說不出口。
子楚轉身,俯身將他扶起來,“政兒,你今日做得很好。”
“政兒,你知道嗎?這次也是父王對你的考驗。”子楚坐到榻上,讓嬴政可以與他平視,才說道,“父王從決定立你為儲時就從未想過廢棄你,隻是父王想知道政兒有沒有對太子之位必得的心,能不能靠自己麵對此事。”
“父王,兒……”嬴政開口想說他有這個心,但被父王打斷了。
“政兒,寡人還在趙為質,未遇呂相前,朝不保夕,日夜想回大秦,但那時隻覺是奢望,遇上呂相後,縱然寡人心知呂相亦不過是為奇貨可居,但對於寡人卻是唯一翻身機會。在趙籌謀回國,寡人為了讓呂相安心立了你母親夫人,你的降生其實並不在寡人預計之內。因為寡人不想自己的孩子亦受在趙國為質之苦,然而你出生了,出生在秦趙兩國最是交惡之時,寡人時刻會遭趙國坑殺,心中惶然時,寡人聽到你出生時的啼哭,欲放棄的心又堅定下來。”
“後來,你四歲時,大秦又與趙國交戰,趙已決定派兵將為質的寡人處死,倉促之下,寡人逃了回來,而卻將你與你母親托付於你母親的母族。寡人最不希望自己的子嗣在趙為質,可是你最終卻仍與寡人一樣受這種苦。寡人歸國後,最想的便是成為王儲,成為秦王,這樣,趙國便不敢輕易動你,寡人也可以以國名義將你和你母親接回國。”
“在歸國後,給寡人最大恩德的便是華姬太後,若非她認寡人為繼子,寡人便不可能有今日。縱使寡人又封了親生母親為夏太後,但依舊感激她。寡人即位後,華姬太後也不曾擅權,在寡人為政之初,若遇到難題,太後亦是先王留下的可與寡人參詳政事之人。”
嬴政聽著父王認真地在與他說那些他從來都不知道的事,感動之餘緊緊地拉著父王的手,他知道父王也在趙為質過,但不曾知道父王所受過的那些苦,更不知道其實他在父王心中的地位。
“政兒,寡人最遺憾便是為王儲時間短,為王所需學的,你的祖父並沒有來得及教導寡人,而寡人一切都在自己摸索。寡人不希望政兒也是如此,受寡人吃過的苦頭,所以如今便立你為儲,多跟在寡人身邊,多看多聽多問,寡人也不會替政兒將前路全然鋪好。政兒,不要讓寡人失望。”
“父王,政兒不會讓你失望!”嬴政終是忍不住,幼小的身軀伏在子楚懷裏,淚染濕了子楚胸襟。
子楚拍了拍嬴政的背,輕聲哄道,“好了,政兒是男兒,莫做小女兒狀。父王還有一事欲與你說,原監天令不能為寡人所用,已經下罪。新的監天令,寡人欲讓阿房以天女身份擔當。”
“為何要讓阿房任監天令?”嬴政一聽,立刻抬頭,反對道:“父王,阿房是政兒宮奴,且大臣不會同意讓一個七歲稚女擔任監天令!”
阿房本就年紀小,冒然讓她擔任監天令,隻會將她推到眾人麵前用火烤!雖然他認為阿房肯定比原監天令要有本事得多。但是阿房是他一個人的,他一點都不想讓阿房去當什麽監天令。
“政兒,你為何如此反對?寡人曾說過,你不能將阿房當一般宮奴對待,關鍵時候,她可以為你所用。”子楚望著反對他決定的兒子,對他說道,“在阿房預言地動那一年,先王便欲讓阿房進玉樓,隻是太後以阿房年紀小推了。這次日食,寡人知道阿房給你說的關於日食的那些事,便可確定她與玉樓有緣,足可擔任監天令。”
“何況,政兒,若寡人可一意孤行,將阿房一稚兒推至監天令一職,眾臣卻無人敢再反對,寡人才可稱真正大權在握。”子楚用力地按了一下嬴政的肩膀,“寡人欲政出必行,阿房任監天令,也是寡人對朝中各方的試探。”
“父王,阿房隻是您的一顆棋子。”嬴政看著子楚,皺著眉頭道,他一點都不喜歡這樣的感覺,父王為了製衡朝中大臣,大權在握,阿房變成了他試探各方反應的棋子。阿房是他看重的人。“父王,政兒不想阿房任監天令,她是政兒的宮奴。”
嬴政並沒有讓步,而是與子楚對視,監天令雖然可以讓阿房脫離宮奴身份,但也讓阿房可以不再跟著他,他不想失去阿房。而若父王並沒有讓阿房成功當上監天令,阿房的下場隻會連宮奴都不如,甚至連他現在都保不住她。
子楚聽到嬴政的話,突然望著他笑了,隻聽他道:“政兒,阿房才伺候你多久?”
“回父王,已有半旬之久。”嬴政想了想,說道。
“你很喜歡她?”子楚又問道。
嬴政聞言毫不回避,直接道,“政兒喜歡阿房,她是除了父王,母親,對政兒最好的人。”雖然他不會那麽輕易相信人,也不知道阿房為何對他那麽好,但他能察覺到阿房是真心為他的,他希望自己可以不辜負任何一個真心為他著想的人。
“哈哈哈哈,政兒,你還小。你現在還不懂,待你成為了父王這樣的人後,你就會知道,就算再喜歡的人,總有一天你需要舍棄的時候,也會選擇舍棄。”子楚低沉地笑了,“就像父王當初無法帶走年幼的你一樣。”
嬴政定定地看著子楚的眼睛,道,“父王,不要再提起已經過去的事。政兒現在在您身邊了。”
子楚聞言,伸手摸了摸嬴政的額頭,笑道:“寡人還記得政兒剛回國時,見到寡人有如刺蝟一樣。”
說著,他又道,“罷了,既然你喜歡阿房,就讓她跟著你吧。監天令寡人再另擇人選。”
“政兒謝過父王。”嬴政聞言,立刻笑了。
“好了,你該回去了,有空也可去見見你母親。”子楚看著嬴政,又摸摸了他的發頂,無奈地笑了。
“是,政兒一會就去見母親。”嬴政應道。
待嬴政離開大正宮後,貼身宦者明林進來,子楚對他才搖頭歎道,“政兒還是太小了。”
大秦宮的太監並不稱呼為太監,有地位的稱之為宦人或宦者,普通的則喚寺人。明林是一位很老的宦者,他伺候過先昭襄王,先孝文王,亦是先孝文王駕崩前留給子楚的人,子楚對他也非常信任。
“王上,太子還有您看著,總有一天他會明白您的苦心。”明林低聲說道。
“明林,寡人身有暗疾,此事隻有你與丞相知道。從今日之事可看出政兒雖出色,但他還有幼兒懵懂天真。寡人不知自己是否能等到政兒成人,若哪一日寡人突然駕崩,政兒還不可主宰整個大秦,屆時必會受製於人。政兒即位,趙姬為太後,她才德並不如華姬太後,在政兒未成年時按製由她監國,寡人並不放心。到時政兒倉促長大,明白有許多事是他無法掌控的時候,寡人不知他可否接受得了。”子楚又低歎道。“或者就此毀了自己,亦或者最後成為真正的王,這是對與政兒來說這樣的經曆太痛太難,他從小就受了那麽多苦,寡人不忍心看他無人可依靠時遇到那樣不可掌握的事。隻希望能夠在現在看著他經曆這些,寡人就在一旁,時刻可以教導他。”
“所以王上此次也是為了考驗太子?”明林是早已知道子楚罷黜監天令,欲將阿房推出做筏子的人。
“阿房是終究是華姬太後的人,雖太後對大秦沒有壞心,但她對華氏一族有私心。她打什麽主意,寡人也清楚。阿房若不能在這麽短的日子得政兒喜愛與信任,寡人也不舍得將她推出來。因太後對寡人恩德,華氏一族在大秦朝中勢力,寡人一直未動亦受此轄製,寡人不希望政兒日後也受此影響。隻不過,寡人已答應政兒不讓阿房任監天令,寡人亦不能食言。”子楚說道。
“那王上又何必再為此事煩惱。”明林道。
“寡人矛盾,隻盼政兒長大,又不欲政兒對寡人失望。”子楚笑道,“可寡人不得不讓政兒明白,在他羽翼未豐還不可隨心所欲前,他要學會如何應對。”
“王上已有決定了?”明林平靜地問道。
“是,寡人不會對政兒食言,但會讓政兒親手將阿房推到監天令的位置。”子楚望著窗外綠色,沉聲說道。“大秦未來的王,不可讓人左右,亦要懂得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