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許文英和趙麟也都因為聽到響動而出了房門,看到魏臻在問那夥計,便也湊了上來。最初那夥計不願意說閑話招惹是非,但看眼前站著這幾位瞧著就非富即貴的不是一般人,權衡一下,還是把實情說了出來。
“旁邊那院子原本是趙家的宅子,後來趙家搬走,那宅子被一對夫妻給買了下來。說起這對夫妻,這……”夥計猶豫了一下,這才又說道:“他們可不是做正經營生的,常常出門十天半月不會來,回來的時候身邊總帶著那麽一兩個麵生的小孩子,這大家都是街坊鄰居,瞧見了幾次,大家也都心裏麵有數,這兩口子多半是做那拐子營生的。”
眾人聽罷麵色都不大好看,許文英因為自個兒小時候的經曆,養成了個妒惡如仇、好打抱不平的性子,聽了這話臉色最難看不過,問道:“如此惡人,你們都沒有報官嗎?”
夥計一咧嘴,苦笑道:“客官,我們這小鎮是歸太德縣管的,往常也隻有收稅的時候能見到縣衙派來的人,平素都是歸裏長管轄,最初也有街坊鄰居看不過去找裏長去理論,結果那裏長不知道收了這夫婦什麽好處,一概不理的,反叫我們不要疑神疑鬼多管閑事,我們都是平頭百姓,又不是苦主,大家大多都心裏麵感慨一下罷了,又能怎麽樣呢?”
夥計這話說完,許文英便也收斂了些怒氣,打發夥計離開,他心裏麵已經打定了主意要管一管這個閑事,這時候璟軒也已經穿戴整齊,剛剛夥計說的話他自然也聽到了,見麵前的三人都有打抱不平的神色,璟軒點了點頭,對三人說道:“既然咱們住到這兒,遇上了閑事,便管一管罷。”
正如那夥計所說,旁邊那宅院住著的,果真是對做拐子營生的夫婦,如今養在那院子裏的有三個女孩子,年歲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七、八上下,小的那個看著也就三、四歲,這夫妻乍一見闖進來幾個年輕的小夥子,都嚇了一跳,隨即疾言厲色的嚷嚷了起來,手裏抄起門邊的木棍。
許文英畢竟做了這麽多年的水匪,哪裏怕他這個,他不動手還好,這一動手正中了許文英的下懷,沒兩下的功夫便把這外強中幹的男人給製住了。那夫妻才知道提到了鐵板,轉而連連求饒,直賭咒發誓日後再不做這個營生,改邪歸正。
璟軒眉頭一挑:“隻怕我們明兒走了,後兒你們就重操舊業了。這件事,我若不管也便罷了,既然管了就要永絕後患。”
眾人都是這個想法,此時那些被拐來的女孩子已經被帶回了客棧安置。因為此次去揚州少說也要待上一、二年的功夫,因此璟軒把原先周氏府上的嬤嬤、丫鬟等得用的人都帶到了身邊,此時剛好把這些女孩子安置在她們那邊。
瞧著三個女孩子被嚇得怯生生的模樣,嬤嬤們沒少咒罵那拐子喪盡天良,安撫了女孩子們一通,細細問話,那最大的女孩子如今八歲,打小兒就被拐子拐來了,早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還有一個如今七歲的,是三年前才被拐來的,最初因為被拐子打怕了不敢說,後來見嬤嬤們都和藹可親,這才“哇”的一聲哭出來,隻不過她被拐的時候才剛四歲,還不怎麽記事,隻記得自己家住金陵,姓甄名英蓮,家附近有個有名的葫蘆廟,具體的事情便一概不知。
最小的那個如今才三歲,是剛被拐子給拐來的,剛剛璟軒他們聽到的哭聲,便是這女孩子的,她更是因為年紀太小,除了知道自己小名叫嬌娘,便什麽都不知道了。
那甄英蓮的事最好解決,璟軒在金陵的那段時間也是聽說過葫蘆廟的,到時候派人過去打探一下便知道了,剩下那兩個的事看來還需要時間,左右一切都得到揚州城裏解決,璟軒便把這些事都按下,那兩個拐子被五花大綁關在車裏,一並帶到揚州去清算。
路上無話,這一日終於到了揚州,如今便宜老爹林如海任職巡鹽禦史,官邸就在揚州;榮威鏢局招牌還沒換但內裏已經易了主,也算是璟軒的產業;再加上上皇那個老小孩兒秘密到了揚州,璟軒一盤算,還真有些頭疼先去哪一處。
正此時,遠遠的卻見老熟人迎了過來,璟軒一瞧,不是薛蟠和五娘還是哪個?如今薛蟠與五娘訂了親,按理說應該避嫌才是,哪知道五娘的性子素來我行我素慣了,薛蟠也是個不按牌理出牌之人,兩個人倒還是整日的膩在一起,五娘打理鏢局以及薛家的生意更是一切照舊,雖然惹來了不少風言風語,這二位卻是毫不在乎的。
薛太太氣得肝疼,奈何當家老爺薛明義看著薛家越來越大的產業,以及越來越曉事的兒子對這五娘是千個喜歡、萬般滿意,薛太太也無可奈何,隻等著金五娘過了門,才好拿起婆婆的架子好好教一教她規矩。
如今薛蟠雖然長進多了,奈何璟軒給他的陰影實在很難消下去,因而見了璟軒還是不由得有些冒涼氣,五娘對此又好氣、又好笑,也不管他,徑自過來見過了璟軒,笑道:“鏢局上上下下都盼著大公子來呢,可算是把你們給盼來了!”
璟軒瞧五娘的神色,便知道內裏有下文,當街也沒多問,點點頭,便帶著所有人隨著五娘、薛蟠一路先行去了鏢局。
待進了鏢局,瞧著在座的人,其中一個是璟軒所熟悉的餘樺,想必是桓諶派來保護上皇的,還有一個看著麵生璟軒並不認得,但看他的衣著打扮就是個讀書人的模樣,想必十有*是林府的人。璟軒見狀心中暗道,怪道呢,論理來說,自個兒到了揚州,要麽先去見過上皇,要麽先去林府,無論如何都沒有先來鏢局的道理,卻原來是林家和上皇那邊都派了人在鏢局這兒,轉念一想,璟軒便也想通了,準是上皇那邊和林家達成了什麽共識,多半是為了鹽政的事。
璟軒所料半點兒不錯,上皇秘密來了揚州,自然是要盡量的掩人耳目,但為了能把璟軒接過去和他一起住,旁的人能瞞,林如海卻是不能瞞,加上林如海是欽此的巡鹽禦史,告知林如海自己的行蹤倒還出不了大紕漏,因而整個揚州城,知道上皇秘密來此之人,就隻有林如海一個了。
未免人多口雜,偌大的林府知道這個消息的也隻有林如海夫婦以及林如海最近頗為信任的幕僚賈雨村,這賈雨村曾經也是金榜題名之人,還外放做過官,按照他對林如海的說辭,是被上峰擠兌、同僚暗害,才落了個罷官的下場。
林如海和他談古論今,覺得此人有大才,愛惜他的才華和誌氣,又想著如今調查鹽務手上正缺人,便把他留了下來,一則可是為女兒做個啟蒙的老師,二來更是可以收為幕僚協助他處理鹽政的事,可謂一舉兩得。這賈雨村正恐沒地方施展他的“才華”,見林如海賞識,便欣然應下,倒是頗得林如海的信任。
這賈雨村對林府這位很有傳奇性的大少爺還是頭一回見到,不免多看了兩眼,但他是胸有城府的人,很快便收斂了表情,奈何璟軒最是敏銳不過,早就察覺了他的神色,璟軒這人心思敏銳又喜怒皆隨本心,凡事還看中個眼緣,他若瞧著這人順眼便還罷了,若是不順眼,少不得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今兒璟軒就瞧著這賈雨村分外的不順眼了,連個眼神對他都欠奉,隻想快點把他打發了,好和餘樺敘話。
於是璟軒耐著性子問了他兩句林府的事,便打發他道:“你先回去吧,待我這邊兒得了空自會去府中。”
賈雨村自然也感受到了璟軒的不耐煩,他也知趣,聞言便作揖離開了,誰知道剛剛走到門口,偏巧見到從馬車裏被抱下來的三個女孩子,賈雨村的目光落到英蓮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些錯愕的神色,叫旁邊人見到了,便留了意,問道:“怎麽,賈先生認得?”
賈雨村忙搖頭,那人也沒多問,待賈雨村離開,才來告訴了璟軒,璟軒點頭表示知道了,便先把這件事放在了一邊,先問餘樺道:
“上皇怎麽突然跑到揚州來了?皇上的口信裏說的含含糊糊,倒頗讓人費解。”璟軒問餘樺道。
餘樺歎了口氣,這才和璟軒說了原委:“都是鹽政一事鬧得,近來鹽政上的稅收每況愈下,皇上得到消息,江南這邊不少官家和鹽商勾結,熬製私鹽販售中飽私囊,其中不少都是曾經數次接駕的人家,上皇當年許他們插手鹽政,未嚐沒有默許他們利用此事填補虧空的意思。
就因為這個原因,皇上與上皇口角了幾句,上皇堅持這些老臣有苦衷情有可原,皇上則認定他們是借著皇恩中飽私囊,上皇賭氣這才離京到了揚州,定要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才罷休。”
璟軒聽了額頭直跳,這種事還需要查麽?填補虧空?這販私鹽的油水可是不少,這麽多年下來,再多的虧空也填滿了。這由子倒是好用,隻怕這些人從鹽務上得了油水,第一時間想到的可不是什麽填補虧空!
上皇在位這麽多年,這點子事不可能看不透,可見是這父子兩個脾氣太像、說話又較真,話趕話趕到了這個地步,就再也收不回了,還真是……璟軒無奈歎氣。
先隨著餘樺去見了上皇,上皇還真是把微服一事進行得徹底,連住的地方都選在了鏢局的後宅,穿戴也都和富貴人家的老員外無異,璟軒乍一看到這樣的上皇,還有些錯愕,再一看,三年的時間,上皇眼見著更添了些老態,不過精神頭十足,眼睛還炯炯有神,一看便知道身子骨還硬朗著呢。
老頭也盼著見璟軒,見著寶貝孫子,兩眼更是倍兒亮,拉著璟軒上一眼、下一眼的看,滿意得點頭:“長高了不少,身子骨也結實了,不錯不錯。”
璟軒歎了口氣:“您也真是,大把的年紀了還跑來這揚州,就不怕那些人狗急跳牆,萬一有個好歹,可如何是好?”
上皇一吹胡子:“他們敢!”
璟軒拿看小孩兒的眼神看他,把上皇看得扁了扁嘴,摸鼻子服軟了:“我也知道那臭小子準沒錯,不過他也太不給我這個做父皇的留麵子了!這次我準得親手揪出那些忘恩負義的家夥,才有臉麵回京!”
得,還真是置上氣了!璟軒頭疼的歎了口氣,轉身問餘樺道:“鏢局的人手隨你調配,務必要保護好這裏的安全。”
餘樺點頭:“皇上派了暗衛隨行,也是力保上皇的安全。”
上皇裝作沒聽見,抬頭看天上的白雲,璟軒又好氣又好笑,派人煮了茶,和上皇在院子裏下了幾盤棋,這才把這老小孩兒給哄開懷了不少。
待從上皇這邊離開,按理璟軒也該去林府走一遭,想到剛剛賈雨村看那三個女孩子的神色,璟軒一琢磨,便讓隨行的嬤嬤把那女孩子們也帶上,一道去了林府。
先去見了林如海,父子兩個“相敬如冰”的聊了聊閑話,林如海的宗旨自然是要璟軒在伴駕的時候謹言慎行,璟軒都應了後,父子二人也沒什麽話可說,林如海便擺擺手:“去看看你妹妹吧。”
璟軒到了後宅,小黛玉正在賈敏的屋子裏等著見哥哥,璟軒這一回也給她帶了不少禮物,都讓嬤嬤們先帶了過來,璟軒進屋的時候,賈敏正和嬤嬤們說話,小黛玉的身邊也擺滿了他帶來的這些禮物。
見到哥哥,小黛玉的眼睛也一下子亮了,雖然兄妹兩個三年沒見,但小黛玉還是一眼就認出了眼前的這人是哥哥,而小娃娃的變化可是要大得多,璟軒一見黛玉,這妹妹三年沒見,出落得越發的好了,心裏麵也有些歡喜。
閑話了一陣,璟軒這才把路上偶然救了三個女孩子的事說了一番,賈敏一聽忙叫那三個女孩子進來,賈敏原本就心腸軟,如今為人母後更是如此,見這三個女孩子小小年紀就被拐子拐走和父母分離,心裏麵自然多了份不忍,再一看這三個女孩子怯生生的模樣,越發的心生同情,便對璟軒說道:
“你如今還有事情要做,帶著這三個女孩子到底也不方便,便留在我身邊,我派出人去尋一尋她們的親生父母,若老天開眼尋到了自然是好事,若實在是人海茫茫,我便留在身邊認個幹親,總叫她們有個著落。”
賈敏此舉正中璟軒的下懷,有林府出麵自然是好的,而賈敏有多同情這幾個女孩子,就有多憎惡那拐子,那拐子夫妻自然也被移交給了林府,由巡鹽禦史大人出麵,揚州府的府尹如何不重視這件事,這拐子夫妻立馬被判了個流放邊疆。
沒幾日,璟軒便從林府那邊得了消息,那甄英蓮的親人找到了,而其中賈雨村還功不可沒。原來,那日賈雨村見著英蓮便心生疑竇,畢竟這女孩兒額上的朱砂痣委實太過引人注意,待到這三個女孩子都被送到了林府,這額上朱砂痣的女孩兒自稱叫甄英蓮,家在金陵葫蘆廟旁,這賈雨村便認定了她的身份,這女孩子便是金陵甄士隱家的女孩兒。
隻是當年他離開金陵進京趕考的時候,這女孩兒還被甄家嬌生慣養著,怎麽忽的就被從拐子手裏救出來了,賈雨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有他從旁佐證這英蓮的身份,事情便好辦了,比起英蓮的記憶,賈雨村無疑是更可靠的,林如海派人去金陵一查,這才知道,原來自從這孩子被拐子拐走,孩子的父親甄士隱也忽然失蹤了,他們家也因為葫蘆廟的一場大火家產盡失,如今那甄家的太太封氏已經回了娘家,日子過得也頗不如意。
好不容易找到了這甄太太封氏,乍聞女兒被找到了,封氏不由得恍如夢中一般不敢相信,直到見到了女兒,這母女連心,雖然分離了三年,但封氏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女兒,那英蓮也是二話不說撲到母親懷裏泣不成聲,一旁賈敏看了,不由得也落下了眼淚。
賈雨村得知了甄士隱家的情況,也是捶胸頓足,講說了一番甄士隱對他的知遇之恩,又言明會將封氏當做親嫂子、英蓮當做親侄女一般看待,央求林如海給她們母女在揚州尋個落腳的地方,一應花銷全都由他承擔。
林如海讚了賈雨村知恩圖報一番,賈敏更是把母女兩個安排在了林府住下,封氏推脫不過,千恩萬謝的應了,賈敏同情她們家的遭遇,見這英蓮年紀不大卻十分聰穎,便想著讓她與黛玉做個伴兒,這英蓮果然聰慧,識文斷字也很有悟性,與黛玉也頗為投緣,封氏見狀便也漸漸斷了回去金陵的念頭。
至於剩下那兩個女孩子,她們實在是記不得自己的身世,尋找她們的親人就猶如大海撈針,這茫茫人海從何找起,賈敏也一視同仁,封氏更是感同身受,把她們當做親生女兒一般自然不在話下。
這些消息傳到璟軒耳朵裏,見救出來的這些女孩子終於算是有了著落,他便也放下了這一段事,倒是對那個被便宜老爹稱讚知恩圖報的賈雨村,璟軒心裏麵越發的鄙夷了,若真是個知恩圖報的,怎的恩人家出了事過了三年他才知道?若不是這一次發生了英蓮的事,隻怕這賈雨村一輩子都不會想起所謂的恩人吧?
此等虛偽的小人也能被稱讚,璟軒冷哼一聲,果然桓諶對於林如海的評價還真是正中要害。正想著,門口傳來腳步聲,璟軒抬頭一看,就見金三娘正站在門口,臉上的表情可是豐富多彩極了。
這三娘原本就是個媚氣的,如今年紀見長又越發的添了幾分風韻,當初還是水寨的當家人就不知道引得多少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如今更是引得那些個男子趨之若鶩,她和早早就定下的妹妹五娘不同,三娘這些年卻是一個看對了眼的都沒有,平素和那些個男人嬉笑怒罵,但想要占便宜的卻一個個都铩羽而歸,有那不長眼的企圖動手動腳,都被三娘教訓了一番。
誰也不知這是因為三娘心裏麵存了番心事,打從那一年見著了魏臻開始,三娘的心裏麵就裝不下旁人了,她的這番心事,大抵隻有許文英猜到了,原本他是樂見其成,一麵是自己最敬佩的魏大哥,一麵是三姐,若真成了一家人,他自然是拍手稱快的。
可惜這一次許文英親眼見了魏臻和璟軒的事,心裏麵自然有了番計較,這次到了揚州見到了三姐的麵,許文英權衡了一番,還是把這件事與三娘分說清楚了。按照魏大哥的脾氣,認準了就是一輩子的事,隻怕三娘是斷無機會的,與其白白的消耗青春,還不如當斷則斷才好。
三娘最初聽了這消息整個人都呆了,她雖然隱隱的感覺到了魏臻心裏麵似乎有人,但也沒想到那人會是璟軒,三娘可是消化了好一陣才接受了這個消息,偏巧這榮威鏢局的賬目又讓她查出了問題,左右得與璟軒分說,裝了這麽多日鴕鳥的三娘這才到了璟軒的門口。
話到了嘴邊饒了三饒,感性的女人還是把正事放到了最後,張口就先說了一句:“我原隻道魏大哥是個呆的,卻沒想到是輸給了你。罷了罷了,任輸給了誰,我都不服氣,隻除了你,輸給了你,我是心服口服了。”
璟軒臉一黑,魏臻的爛桃花!
“旁邊那院子原本是趙家的宅子,後來趙家搬走,那宅子被一對夫妻給買了下來。說起這對夫妻,這……”夥計猶豫了一下,這才又說道:“他們可不是做正經營生的,常常出門十天半月不會來,回來的時候身邊總帶著那麽一兩個麵生的小孩子,這大家都是街坊鄰居,瞧見了幾次,大家也都心裏麵有數,這兩口子多半是做那拐子營生的。”
眾人聽罷麵色都不大好看,許文英因為自個兒小時候的經曆,養成了個妒惡如仇、好打抱不平的性子,聽了這話臉色最難看不過,問道:“如此惡人,你們都沒有報官嗎?”
夥計一咧嘴,苦笑道:“客官,我們這小鎮是歸太德縣管的,往常也隻有收稅的時候能見到縣衙派來的人,平素都是歸裏長管轄,最初也有街坊鄰居看不過去找裏長去理論,結果那裏長不知道收了這夫婦什麽好處,一概不理的,反叫我們不要疑神疑鬼多管閑事,我們都是平頭百姓,又不是苦主,大家大多都心裏麵感慨一下罷了,又能怎麽樣呢?”
夥計這話說完,許文英便也收斂了些怒氣,打發夥計離開,他心裏麵已經打定了主意要管一管這個閑事,這時候璟軒也已經穿戴整齊,剛剛夥計說的話他自然也聽到了,見麵前的三人都有打抱不平的神色,璟軒點了點頭,對三人說道:“既然咱們住到這兒,遇上了閑事,便管一管罷。”
正如那夥計所說,旁邊那宅院住著的,果真是對做拐子營生的夫婦,如今養在那院子裏的有三個女孩子,年歲都不大,最大的也就七、八上下,小的那個看著也就三、四歲,這夫妻乍一見闖進來幾個年輕的小夥子,都嚇了一跳,隨即疾言厲色的嚷嚷了起來,手裏抄起門邊的木棍。
許文英畢竟做了這麽多年的水匪,哪裏怕他這個,他不動手還好,這一動手正中了許文英的下懷,沒兩下的功夫便把這外強中幹的男人給製住了。那夫妻才知道提到了鐵板,轉而連連求饒,直賭咒發誓日後再不做這個營生,改邪歸正。
璟軒眉頭一挑:“隻怕我們明兒走了,後兒你們就重操舊業了。這件事,我若不管也便罷了,既然管了就要永絕後患。”
眾人都是這個想法,此時那些被拐來的女孩子已經被帶回了客棧安置。因為此次去揚州少說也要待上一、二年的功夫,因此璟軒把原先周氏府上的嬤嬤、丫鬟等得用的人都帶到了身邊,此時剛好把這些女孩子安置在她們那邊。
瞧著三個女孩子被嚇得怯生生的模樣,嬤嬤們沒少咒罵那拐子喪盡天良,安撫了女孩子們一通,細細問話,那最大的女孩子如今八歲,打小兒就被拐子拐來了,早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還有一個如今七歲的,是三年前才被拐來的,最初因為被拐子打怕了不敢說,後來見嬤嬤們都和藹可親,這才“哇”的一聲哭出來,隻不過她被拐的時候才剛四歲,還不怎麽記事,隻記得自己家住金陵,姓甄名英蓮,家附近有個有名的葫蘆廟,具體的事情便一概不知。
最小的那個如今才三歲,是剛被拐子給拐來的,剛剛璟軒他們聽到的哭聲,便是這女孩子的,她更是因為年紀太小,除了知道自己小名叫嬌娘,便什麽都不知道了。
那甄英蓮的事最好解決,璟軒在金陵的那段時間也是聽說過葫蘆廟的,到時候派人過去打探一下便知道了,剩下那兩個的事看來還需要時間,左右一切都得到揚州城裏解決,璟軒便把這些事都按下,那兩個拐子被五花大綁關在車裏,一並帶到揚州去清算。
路上無話,這一日終於到了揚州,如今便宜老爹林如海任職巡鹽禦史,官邸就在揚州;榮威鏢局招牌還沒換但內裏已經易了主,也算是璟軒的產業;再加上上皇那個老小孩兒秘密到了揚州,璟軒一盤算,還真有些頭疼先去哪一處。
正此時,遠遠的卻見老熟人迎了過來,璟軒一瞧,不是薛蟠和五娘還是哪個?如今薛蟠與五娘訂了親,按理說應該避嫌才是,哪知道五娘的性子素來我行我素慣了,薛蟠也是個不按牌理出牌之人,兩個人倒還是整日的膩在一起,五娘打理鏢局以及薛家的生意更是一切照舊,雖然惹來了不少風言風語,這二位卻是毫不在乎的。
薛太太氣得肝疼,奈何當家老爺薛明義看著薛家越來越大的產業,以及越來越曉事的兒子對這五娘是千個喜歡、萬般滿意,薛太太也無可奈何,隻等著金五娘過了門,才好拿起婆婆的架子好好教一教她規矩。
如今薛蟠雖然長進多了,奈何璟軒給他的陰影實在很難消下去,因而見了璟軒還是不由得有些冒涼氣,五娘對此又好氣、又好笑,也不管他,徑自過來見過了璟軒,笑道:“鏢局上上下下都盼著大公子來呢,可算是把你們給盼來了!”
璟軒瞧五娘的神色,便知道內裏有下文,當街也沒多問,點點頭,便帶著所有人隨著五娘、薛蟠一路先行去了鏢局。
待進了鏢局,瞧著在座的人,其中一個是璟軒所熟悉的餘樺,想必是桓諶派來保護上皇的,還有一個看著麵生璟軒並不認得,但看他的衣著打扮就是個讀書人的模樣,想必十有*是林府的人。璟軒見狀心中暗道,怪道呢,論理來說,自個兒到了揚州,要麽先去見過上皇,要麽先去林府,無論如何都沒有先來鏢局的道理,卻原來是林家和上皇那邊都派了人在鏢局這兒,轉念一想,璟軒便也想通了,準是上皇那邊和林家達成了什麽共識,多半是為了鹽政的事。
璟軒所料半點兒不錯,上皇秘密來了揚州,自然是要盡量的掩人耳目,但為了能把璟軒接過去和他一起住,旁的人能瞞,林如海卻是不能瞞,加上林如海是欽此的巡鹽禦史,告知林如海自己的行蹤倒還出不了大紕漏,因而整個揚州城,知道上皇秘密來此之人,就隻有林如海一個了。
未免人多口雜,偌大的林府知道這個消息的也隻有林如海夫婦以及林如海最近頗為信任的幕僚賈雨村,這賈雨村曾經也是金榜題名之人,還外放做過官,按照他對林如海的說辭,是被上峰擠兌、同僚暗害,才落了個罷官的下場。
林如海和他談古論今,覺得此人有大才,愛惜他的才華和誌氣,又想著如今調查鹽務手上正缺人,便把他留了下來,一則可是為女兒做個啟蒙的老師,二來更是可以收為幕僚協助他處理鹽政的事,可謂一舉兩得。這賈雨村正恐沒地方施展他的“才華”,見林如海賞識,便欣然應下,倒是頗得林如海的信任。
這賈雨村對林府這位很有傳奇性的大少爺還是頭一回見到,不免多看了兩眼,但他是胸有城府的人,很快便收斂了表情,奈何璟軒最是敏銳不過,早就察覺了他的神色,璟軒這人心思敏銳又喜怒皆隨本心,凡事還看中個眼緣,他若瞧著這人順眼便還罷了,若是不順眼,少不得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今兒璟軒就瞧著這賈雨村分外的不順眼了,連個眼神對他都欠奉,隻想快點把他打發了,好和餘樺敘話。
於是璟軒耐著性子問了他兩句林府的事,便打發他道:“你先回去吧,待我這邊兒得了空自會去府中。”
賈雨村自然也感受到了璟軒的不耐煩,他也知趣,聞言便作揖離開了,誰知道剛剛走到門口,偏巧見到從馬車裏被抱下來的三個女孩子,賈雨村的目光落到英蓮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些錯愕的神色,叫旁邊人見到了,便留了意,問道:“怎麽,賈先生認得?”
賈雨村忙搖頭,那人也沒多問,待賈雨村離開,才來告訴了璟軒,璟軒點頭表示知道了,便先把這件事放在了一邊,先問餘樺道:
“上皇怎麽突然跑到揚州來了?皇上的口信裏說的含含糊糊,倒頗讓人費解。”璟軒問餘樺道。
餘樺歎了口氣,這才和璟軒說了原委:“都是鹽政一事鬧得,近來鹽政上的稅收每況愈下,皇上得到消息,江南這邊不少官家和鹽商勾結,熬製私鹽販售中飽私囊,其中不少都是曾經數次接駕的人家,上皇當年許他們插手鹽政,未嚐沒有默許他們利用此事填補虧空的意思。
就因為這個原因,皇上與上皇口角了幾句,上皇堅持這些老臣有苦衷情有可原,皇上則認定他們是借著皇恩中飽私囊,上皇賭氣這才離京到了揚州,定要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才罷休。”
璟軒聽了額頭直跳,這種事還需要查麽?填補虧空?這販私鹽的油水可是不少,這麽多年下來,再多的虧空也填滿了。這由子倒是好用,隻怕這些人從鹽務上得了油水,第一時間想到的可不是什麽填補虧空!
上皇在位這麽多年,這點子事不可能看不透,可見是這父子兩個脾氣太像、說話又較真,話趕話趕到了這個地步,就再也收不回了,還真是……璟軒無奈歎氣。
先隨著餘樺去見了上皇,上皇還真是把微服一事進行得徹底,連住的地方都選在了鏢局的後宅,穿戴也都和富貴人家的老員外無異,璟軒乍一看到這樣的上皇,還有些錯愕,再一看,三年的時間,上皇眼見著更添了些老態,不過精神頭十足,眼睛還炯炯有神,一看便知道身子骨還硬朗著呢。
老頭也盼著見璟軒,見著寶貝孫子,兩眼更是倍兒亮,拉著璟軒上一眼、下一眼的看,滿意得點頭:“長高了不少,身子骨也結實了,不錯不錯。”
璟軒歎了口氣:“您也真是,大把的年紀了還跑來這揚州,就不怕那些人狗急跳牆,萬一有個好歹,可如何是好?”
上皇一吹胡子:“他們敢!”
璟軒拿看小孩兒的眼神看他,把上皇看得扁了扁嘴,摸鼻子服軟了:“我也知道那臭小子準沒錯,不過他也太不給我這個做父皇的留麵子了!這次我準得親手揪出那些忘恩負義的家夥,才有臉麵回京!”
得,還真是置上氣了!璟軒頭疼的歎了口氣,轉身問餘樺道:“鏢局的人手隨你調配,務必要保護好這裏的安全。”
餘樺點頭:“皇上派了暗衛隨行,也是力保上皇的安全。”
上皇裝作沒聽見,抬頭看天上的白雲,璟軒又好氣又好笑,派人煮了茶,和上皇在院子裏下了幾盤棋,這才把這老小孩兒給哄開懷了不少。
待從上皇這邊離開,按理璟軒也該去林府走一遭,想到剛剛賈雨村看那三個女孩子的神色,璟軒一琢磨,便讓隨行的嬤嬤把那女孩子們也帶上,一道去了林府。
先去見了林如海,父子兩個“相敬如冰”的聊了聊閑話,林如海的宗旨自然是要璟軒在伴駕的時候謹言慎行,璟軒都應了後,父子二人也沒什麽話可說,林如海便擺擺手:“去看看你妹妹吧。”
璟軒到了後宅,小黛玉正在賈敏的屋子裏等著見哥哥,璟軒這一回也給她帶了不少禮物,都讓嬤嬤們先帶了過來,璟軒進屋的時候,賈敏正和嬤嬤們說話,小黛玉的身邊也擺滿了他帶來的這些禮物。
見到哥哥,小黛玉的眼睛也一下子亮了,雖然兄妹兩個三年沒見,但小黛玉還是一眼就認出了眼前的這人是哥哥,而小娃娃的變化可是要大得多,璟軒一見黛玉,這妹妹三年沒見,出落得越發的好了,心裏麵也有些歡喜。
閑話了一陣,璟軒這才把路上偶然救了三個女孩子的事說了一番,賈敏一聽忙叫那三個女孩子進來,賈敏原本就心腸軟,如今為人母後更是如此,見這三個女孩子小小年紀就被拐子拐走和父母分離,心裏麵自然多了份不忍,再一看這三個女孩子怯生生的模樣,越發的心生同情,便對璟軒說道:
“你如今還有事情要做,帶著這三個女孩子到底也不方便,便留在我身邊,我派出人去尋一尋她們的親生父母,若老天開眼尋到了自然是好事,若實在是人海茫茫,我便留在身邊認個幹親,總叫她們有個著落。”
賈敏此舉正中璟軒的下懷,有林府出麵自然是好的,而賈敏有多同情這幾個女孩子,就有多憎惡那拐子,那拐子夫妻自然也被移交給了林府,由巡鹽禦史大人出麵,揚州府的府尹如何不重視這件事,這拐子夫妻立馬被判了個流放邊疆。
沒幾日,璟軒便從林府那邊得了消息,那甄英蓮的親人找到了,而其中賈雨村還功不可沒。原來,那日賈雨村見著英蓮便心生疑竇,畢竟這女孩兒額上的朱砂痣委實太過引人注意,待到這三個女孩子都被送到了林府,這額上朱砂痣的女孩兒自稱叫甄英蓮,家在金陵葫蘆廟旁,這賈雨村便認定了她的身份,這女孩子便是金陵甄士隱家的女孩兒。
隻是當年他離開金陵進京趕考的時候,這女孩兒還被甄家嬌生慣養著,怎麽忽的就被從拐子手裏救出來了,賈雨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有他從旁佐證這英蓮的身份,事情便好辦了,比起英蓮的記憶,賈雨村無疑是更可靠的,林如海派人去金陵一查,這才知道,原來自從這孩子被拐子拐走,孩子的父親甄士隱也忽然失蹤了,他們家也因為葫蘆廟的一場大火家產盡失,如今那甄家的太太封氏已經回了娘家,日子過得也頗不如意。
好不容易找到了這甄太太封氏,乍聞女兒被找到了,封氏不由得恍如夢中一般不敢相信,直到見到了女兒,這母女連心,雖然分離了三年,但封氏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女兒,那英蓮也是二話不說撲到母親懷裏泣不成聲,一旁賈敏看了,不由得也落下了眼淚。
賈雨村得知了甄士隱家的情況,也是捶胸頓足,講說了一番甄士隱對他的知遇之恩,又言明會將封氏當做親嫂子、英蓮當做親侄女一般看待,央求林如海給她們母女在揚州尋個落腳的地方,一應花銷全都由他承擔。
林如海讚了賈雨村知恩圖報一番,賈敏更是把母女兩個安排在了林府住下,封氏推脫不過,千恩萬謝的應了,賈敏同情她們家的遭遇,見這英蓮年紀不大卻十分聰穎,便想著讓她與黛玉做個伴兒,這英蓮果然聰慧,識文斷字也很有悟性,與黛玉也頗為投緣,封氏見狀便也漸漸斷了回去金陵的念頭。
至於剩下那兩個女孩子,她們實在是記不得自己的身世,尋找她們的親人就猶如大海撈針,這茫茫人海從何找起,賈敏也一視同仁,封氏更是感同身受,把她們當做親生女兒一般自然不在話下。
這些消息傳到璟軒耳朵裏,見救出來的這些女孩子終於算是有了著落,他便也放下了這一段事,倒是對那個被便宜老爹稱讚知恩圖報的賈雨村,璟軒心裏麵越發的鄙夷了,若真是個知恩圖報的,怎的恩人家出了事過了三年他才知道?若不是這一次發生了英蓮的事,隻怕這賈雨村一輩子都不會想起所謂的恩人吧?
此等虛偽的小人也能被稱讚,璟軒冷哼一聲,果然桓諶對於林如海的評價還真是正中要害。正想著,門口傳來腳步聲,璟軒抬頭一看,就見金三娘正站在門口,臉上的表情可是豐富多彩極了。
這三娘原本就是個媚氣的,如今年紀見長又越發的添了幾分風韻,當初還是水寨的當家人就不知道引得多少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如今更是引得那些個男子趨之若鶩,她和早早就定下的妹妹五娘不同,三娘這些年卻是一個看對了眼的都沒有,平素和那些個男人嬉笑怒罵,但想要占便宜的卻一個個都铩羽而歸,有那不長眼的企圖動手動腳,都被三娘教訓了一番。
誰也不知這是因為三娘心裏麵存了番心事,打從那一年見著了魏臻開始,三娘的心裏麵就裝不下旁人了,她的這番心事,大抵隻有許文英猜到了,原本他是樂見其成,一麵是自己最敬佩的魏大哥,一麵是三姐,若真成了一家人,他自然是拍手稱快的。
可惜這一次許文英親眼見了魏臻和璟軒的事,心裏麵自然有了番計較,這次到了揚州見到了三姐的麵,許文英權衡了一番,還是把這件事與三娘分說清楚了。按照魏大哥的脾氣,認準了就是一輩子的事,隻怕三娘是斷無機會的,與其白白的消耗青春,還不如當斷則斷才好。
三娘最初聽了這消息整個人都呆了,她雖然隱隱的感覺到了魏臻心裏麵似乎有人,但也沒想到那人會是璟軒,三娘可是消化了好一陣才接受了這個消息,偏巧這榮威鏢局的賬目又讓她查出了問題,左右得與璟軒分說,裝了這麽多日鴕鳥的三娘這才到了璟軒的門口。
話到了嘴邊饒了三饒,感性的女人還是把正事放到了最後,張口就先說了一句:“我原隻道魏大哥是個呆的,卻沒想到是輸給了你。罷了罷了,任輸給了誰,我都不服氣,隻除了你,輸給了你,我是心服口服了。”
璟軒臉一黑,魏臻的爛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