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簡單的話語,諸如“每天吃的怎麽樣?工作累不累?”之類,雖然簡單,可聽在蘇芩的耳朵裏,卻是極為的親切和熟悉。
前世裏,她從外地回到奶奶家,奶奶也是這樣的問她。
“您在京城怎麽樣?身子還好嗎?”
蘇芩問道。
老太太盯著她,忽然就不說話了。
蘇芩心頭咯噔一聲,麵上神色卻是沒有絲毫的變化。
都說最為親近的人,是最能識別出原主和現主的差別。她是不是被發現了?
蘇芩內心天人交戰,正想著說些什麽來錯開老太太的注意力,就聽到老太太開口道:“阿芩,你還不是還在生祖母的氣?”
蘇芩全身拉起的警戒,瞬間便是消失了。
還好……不是識破了她。
“祖母,怎麽會呢?”
她柔聲道。
老太太歎了口氣,“你從進門到現在,才叫了我一聲,若不是我提起,你隻怕是不會喊我的吧。阿芩,你生氣也是應該的。”
“祖母,我沒有生你的氣。”蘇芩定定的看著老太太,說道。
老太太也瞧著她,臉上揚起笑容,點頭道:“嗯,祖母知道了,你沒有生氣,你要是真的生祖母的氣,笑也不會對祖母笑的。是不是在外頭累了?”
蘇芩點頭,“是有些累。”
老太太急了,“那你快回去好好休息,別在這裏陪著我了。翠兒,你替我把阿芩送回院子裏。”
“祖母,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是了。”蘇芩笑著搖頭道。
“你要是自己回去,準的去書房處理這些日子壓下來的公文,祖母不放心,讓崔媽媽送你回去,看著你上床歇息了,祖母才放心。”
“吱呀”一聲,堂屋門被推開,崔媽媽,也就是之前出來迎蘇芩的婦人走了進來,笑著對老太太道:“老夫人放心,老奴一定將三少爺送回院子裏。”
“辛苦你了崔媽媽。”蘇芩說道。
兩人先後從堂屋裏出來,蘇芩對老太太揮了揮手,帶著柳兒快步離開。
……
崔媽媽送蘇芩回了她住的外院青鬆園,這便是回了靜心苑複命。
“老夫人,您就放心吧,老奴看著三少爺上床歇息了。”
崔媽媽走到老夫人身邊,笑著說道。
老夫人點了點頭,也笑著說:“阿芩從小就是個孝順的孩子。”
“是啊,三少爺不僅孝順,為官更是清廉,老奴們常聽百姓們說少爺的好。”
聽崔媽媽說這個,老夫人臉上的笑容便是止也止不住,不過,想起另外的一件事情,她臉上的笑容漸漸地消減了幾分,“大哥那邊現在怎麽樣?”
“老夫人,恕老奴多嘴了,大老爺上次讓老夫人您辦的事情,實在是強人所難了。大少爺蘇亮是什麽樣的性子,外人不知道,咱們還能不知道嗎?貪銀子、愛美色,這樣的人要是為官,準的鬧出大事情來,到時候害了百姓們不說,還會連累了咱們三少爺。”
“唉……”
老太太長長的歎了口氣,“崔媽媽,你說的對,是我糊塗了。”
“老夫人,往後大老爺要是再來同您說這事,您可是前往不能夠在答應了。要不然,三少爺多難辦!”
老夫人點了點頭,“我心裏有數。阿芩從小便是沒了爹娘,咱們蘇家也不是什麽顯赫的大家,阿芩能有今日的成就,全是靠了自己。咱們家裏人沒幫上她,到了如今,更是不能拉她的後退,叫禦史們彈劾她。”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
上將軍府的書房內,麵無表情的男子立於書桌後,食指輕輕的扣著桌麵,良久無聲。
書桌前,幾個一身黑衣的男人恭敬的跪在地上。
主上從皇宮裏回來之後,進到書房裏,便是一直沉默到了現在。
“嘶。”
有輕微的聲音從頭頂傳過來。
眾人抬頭看去,隻見男子伏在桌案上,雙手快速的在白紙上移動。
“啪。”
一封墨跡未幹的請柬被扔了下來,為首的一個男子立刻將其接住。
“送到蘇府。”
“……是,主上。”
盡管心頭滿是霧水,一身黑衣的男人卻是立刻的執行男子的命令。
“你們聽著,沒我的吩咐,按兵不動。”
男子對其餘人道。
眾人心領神會,抱拳齊聲回應,“是,主上。”
男子站起身,負手而立。
眾人見狀,一個個快速的從書房內退出。
“你們說,主上這是要幹什麽?”
從書房裏退出的幾人,小聲的開口問道。
“主上隻有主上的安排,我等聽命行事就是。”
眾人齊齊點頭,皆是放棄了思考這樣一個費腦筋的問題。
不過,書房裏,負手而立的男子卻還是在思考。
皇宮內,蘇丞相竟然沒有對皇上說起他,到底是蘇丞相忘記了他呢,還是蘇丞相心內另有打算?
若是忘記了他,這對他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若是另有打算,那蘇芩此人,城府也太過深刻,他,留他不得!
……
“大人,上將軍府送來了一張帖子。”
蘇芩小睡了半個時辰,過到書房那邊去的時候,便是聽站在書房外頭的清清道。
蘇芩推門進入書房內,清清順其自然的跟上。
蘇芩眼角餘光掃了他一眼,對於清清在蘇府和蘇相心中的地位,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書桌上,放著一張紅底黑字的請柬。
蘇芩將請柬給展開,瞪大了眼睛。
“這個上將軍是什麽人?”入京城的路途中,蘇芩未曾聽柳兒說起過關於上將軍的點滴,也不曾聽沿途的百姓說起什麽上將軍,便是當心大膽的問起了清清。
在這個重視練習毛筆字,講究字如其人的時代,請柬的主人將字寫成這個樣子,也的確是一朵罕見的奇葩。
歪歪扭扭,不知道的,還以為寫著請柬的隻是三歲的孩童。
“回稟大人,這上將軍名叫展沐風,十年前離開京城,今早才回到京中。”
蘇芩點了點頭,竟然是與她同一天到京城的。
清清接著道:“上將軍今年雙十,自幼癡傻,聽今日在城門口見到他的百姓說,這十年過去,上將軍依舊一如十年之前。”
“一個癡兒,怎的卻是上將軍?”
前世裏,她從外地回到奶奶家,奶奶也是這樣的問她。
“您在京城怎麽樣?身子還好嗎?”
蘇芩問道。
老太太盯著她,忽然就不說話了。
蘇芩心頭咯噔一聲,麵上神色卻是沒有絲毫的變化。
都說最為親近的人,是最能識別出原主和現主的差別。她是不是被發現了?
蘇芩內心天人交戰,正想著說些什麽來錯開老太太的注意力,就聽到老太太開口道:“阿芩,你還不是還在生祖母的氣?”
蘇芩全身拉起的警戒,瞬間便是消失了。
還好……不是識破了她。
“祖母,怎麽會呢?”
她柔聲道。
老太太歎了口氣,“你從進門到現在,才叫了我一聲,若不是我提起,你隻怕是不會喊我的吧。阿芩,你生氣也是應該的。”
“祖母,我沒有生你的氣。”蘇芩定定的看著老太太,說道。
老太太也瞧著她,臉上揚起笑容,點頭道:“嗯,祖母知道了,你沒有生氣,你要是真的生祖母的氣,笑也不會對祖母笑的。是不是在外頭累了?”
蘇芩點頭,“是有些累。”
老太太急了,“那你快回去好好休息,別在這裏陪著我了。翠兒,你替我把阿芩送回院子裏。”
“祖母,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是了。”蘇芩笑著搖頭道。
“你要是自己回去,準的去書房處理這些日子壓下來的公文,祖母不放心,讓崔媽媽送你回去,看著你上床歇息了,祖母才放心。”
“吱呀”一聲,堂屋門被推開,崔媽媽,也就是之前出來迎蘇芩的婦人走了進來,笑著對老太太道:“老夫人放心,老奴一定將三少爺送回院子裏。”
“辛苦你了崔媽媽。”蘇芩說道。
兩人先後從堂屋裏出來,蘇芩對老太太揮了揮手,帶著柳兒快步離開。
……
崔媽媽送蘇芩回了她住的外院青鬆園,這便是回了靜心苑複命。
“老夫人,您就放心吧,老奴看著三少爺上床歇息了。”
崔媽媽走到老夫人身邊,笑著說道。
老夫人點了點頭,也笑著說:“阿芩從小就是個孝順的孩子。”
“是啊,三少爺不僅孝順,為官更是清廉,老奴們常聽百姓們說少爺的好。”
聽崔媽媽說這個,老夫人臉上的笑容便是止也止不住,不過,想起另外的一件事情,她臉上的笑容漸漸地消減了幾分,“大哥那邊現在怎麽樣?”
“老夫人,恕老奴多嘴了,大老爺上次讓老夫人您辦的事情,實在是強人所難了。大少爺蘇亮是什麽樣的性子,外人不知道,咱們還能不知道嗎?貪銀子、愛美色,這樣的人要是為官,準的鬧出大事情來,到時候害了百姓們不說,還會連累了咱們三少爺。”
“唉……”
老太太長長的歎了口氣,“崔媽媽,你說的對,是我糊塗了。”
“老夫人,往後大老爺要是再來同您說這事,您可是前往不能夠在答應了。要不然,三少爺多難辦!”
老夫人點了點頭,“我心裏有數。阿芩從小便是沒了爹娘,咱們蘇家也不是什麽顯赫的大家,阿芩能有今日的成就,全是靠了自己。咱們家裏人沒幫上她,到了如今,更是不能拉她的後退,叫禦史們彈劾她。”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
上將軍府的書房內,麵無表情的男子立於書桌後,食指輕輕的扣著桌麵,良久無聲。
書桌前,幾個一身黑衣的男人恭敬的跪在地上。
主上從皇宮裏回來之後,進到書房裏,便是一直沉默到了現在。
“嘶。”
有輕微的聲音從頭頂傳過來。
眾人抬頭看去,隻見男子伏在桌案上,雙手快速的在白紙上移動。
“啪。”
一封墨跡未幹的請柬被扔了下來,為首的一個男子立刻將其接住。
“送到蘇府。”
“……是,主上。”
盡管心頭滿是霧水,一身黑衣的男人卻是立刻的執行男子的命令。
“你們聽著,沒我的吩咐,按兵不動。”
男子對其餘人道。
眾人心領神會,抱拳齊聲回應,“是,主上。”
男子站起身,負手而立。
眾人見狀,一個個快速的從書房內退出。
“你們說,主上這是要幹什麽?”
從書房裏退出的幾人,小聲的開口問道。
“主上隻有主上的安排,我等聽命行事就是。”
眾人齊齊點頭,皆是放棄了思考這樣一個費腦筋的問題。
不過,書房裏,負手而立的男子卻還是在思考。
皇宮內,蘇丞相竟然沒有對皇上說起他,到底是蘇丞相忘記了他呢,還是蘇丞相心內另有打算?
若是忘記了他,這對他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若是另有打算,那蘇芩此人,城府也太過深刻,他,留他不得!
……
“大人,上將軍府送來了一張帖子。”
蘇芩小睡了半個時辰,過到書房那邊去的時候,便是聽站在書房外頭的清清道。
蘇芩推門進入書房內,清清順其自然的跟上。
蘇芩眼角餘光掃了他一眼,對於清清在蘇府和蘇相心中的地位,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書桌上,放著一張紅底黑字的請柬。
蘇芩將請柬給展開,瞪大了眼睛。
“這個上將軍是什麽人?”入京城的路途中,蘇芩未曾聽柳兒說起過關於上將軍的點滴,也不曾聽沿途的百姓說起什麽上將軍,便是當心大膽的問起了清清。
在這個重視練習毛筆字,講究字如其人的時代,請柬的主人將字寫成這個樣子,也的確是一朵罕見的奇葩。
歪歪扭扭,不知道的,還以為寫著請柬的隻是三歲的孩童。
“回稟大人,這上將軍名叫展沐風,十年前離開京城,今早才回到京中。”
蘇芩點了點頭,竟然是與她同一天到京城的。
清清接著道:“上將軍今年雙十,自幼癡傻,聽今日在城門口見到他的百姓說,這十年過去,上將軍依舊一如十年之前。”
“一個癡兒,怎的卻是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