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結尾,當珍妮坐在家裏的樓梯上,打開牛津大學的回複函時,所有觀眾的心都跟著她一起提了起來。
一百零五分鍾的放映,讓觀眾陪伴著她經曆了一場成長的代價,也讓觀眾們不由自主的把感情投入到了珍妮這個角色身上。他們和珍妮的家人一樣,期盼著這個重新找回自我的少女,能夠有個圓滿的結局。
大熒幕上,珍妮展開了折疊的信函,嘴角若有若無地微微抽動了一下,抬頭看向麵前忐忑不安的父母。
鏡頭在這裏由遠及近,給了她的臉部一個特寫。
所有觀眾的目光,都被珍妮那雙似乎蘊含了千言萬語的眼睛所吸引,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從其中讀出她現在的感受,是喜悅還是悲傷。
鏡頭繼續推進,在珍妮隱含著水光的眼睛中,大屏幕回歸黑暗,電影落下了帷幕。
直到最後,萊亞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局。
屏幕上開始播放演職員名單,觀眾們這才意識到一小時四十五分鍾的電影已經結束。不少觀眾隨著電影中人物的感情起起伏伏,現在眼睛裏已是蘊滿了淚水。
顧不得擦拭眼中的淚水,全場觀眾,包括記者、影評人、明星,紛紛起立鼓掌,為呈現給他們這場精彩的電影的所有演職員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掌聲經久不息,萊亞和第一排觀影的主創們轉身麵對全場觀眾,不得不再三鞠躬致謝。
觀眾們的肯定,是對他們最高的讚許。
影片首映當天僅在英國本土和愛爾蘭共516家影院,就收獲了170萬英鎊的票房,打破了英國電影首映的票房紀錄。
《泰晤士報》:“影片把觀眾帶回了那個搖擺而真實的六十年代,扣人心弦。”
《每日郵報》:“電影中所有演員的表演都能夠用真實來形容。在觀影過程中,很容易忘記這僅是一場電影,而不是真實發生在你眼前的情境。”
《衛報》:“弗萊亞·諾伊斯、嘉瑪·沃森、湯姆·希德勒,每個人的表現都令人驚豔!很難相信這三個人的平均年齡還不到二十歲!”
《每日電報》:“作為弗萊亞·諾伊斯指導的第一部電影,《搖擺倫敦》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和尼克·霍爾特、麥克·拜利、漢娜·穆雷、約瑟夫·戴浦西這些在《皮囊》中大放異彩的青年演員一樣,在弗萊亞的鏡頭下,嘉瑪.沃森和湯姆.希德勒的表演堪稱完美。”
《世界新聞報》:“弗萊亞.諾伊斯和她的《搖擺倫敦》足以向奧斯卡金像獎發出衝擊!”
和這些報紙對電影的讚美相比,《太陽報》顯然更關注弗萊亞本身。她走紅毯的照片被放大刊登在了第二天發行的報紙上,占據了首頁的整個版麵。
由於尚未挖到萊亞的任何八卦,《太陽報》的編輯們為了編造出狗血十足的噱頭可謂絞盡腦汁。
最終,他們決定狗血地將萊亞和嘉瑪湊成一對兒。
由於兩人尚未成年,《太陽報》在文章裏雖然沒有明確的指出兩人的戀愛關係,卻給出了各種露骨的暗示。
在文章的配圖裏,一張照片是電影放映時萊亞和嘉瑪在第一排低頭私語,本就黑乎乎一片的照片被《太陽報》故意處理的更加模糊,兩人看起來像是在接吻一樣。
另一張則是紅毯上兩人遙遙對視,看起來目光傳情的照片。萊亞一身黑色打扮帥氣十足,嘉瑪則是白色紗裙清新可人,單從這照片來看,兩人的確很是般配。然而,這張照片完全是《太陽報》的編輯經過ps合成的。萊亞在紅毯上忙於給粉絲簽名合影,和嘉瑪根本沒有任何眼神交流。
觀眾和媒體的一致好評,讓這部影片在聖誕周期間場場爆滿。
影院在放映的第二天開始增加放映場次,此前一些並未排片的院線也後悔不跌地趕緊與wtf聯係。
聖誕周七天,《搖擺倫敦》票房持續走高,僅在英國本土就席卷了一千五百萬英鎊的票房。
萊亞的粉絲量再次激增,一時間成為了英國青少年的“精神領袖”。各類脫口秀、報刊、雜誌、網站的專訪邀約也是紛至遝來。
作為湯姆的經紀人,文森最近也是忙到□□乏術,無暇為萊亞處理這些事務。萊亞幹脆把這些全推給了諾蘭,由他全權處理。
諾蘭在過濾過所有的邀請後,為她接了一個《時代周刊》的專訪以及和湯姆、嘉瑪一起參加的晨間脫口秀。
在脫口秀上,主持人向萊亞搞了一個突然襲擊,讓她措手不及。
他在談論電影創作的間隙,突然向萊亞詢問,她現在是否有男友。
萊亞和湯姆對了一下眼色,遲疑了兩秒鍾,還是點頭承認了。
想象了一下迪恩在家通過電視得到這一消息後的反應,萊亞和湯姆兩人在接下來的節目中都有點心不在焉。旁邊心知肚明的嘉瑪不得不打起精神來,為兩人善後。
錄完節目從電視台出來,為了躲避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萊亞和湯姆在時隔一周後,再次開啟了“倫敦閑晃”模式。兩人在街邊隨便找了一家劇場進去,心驚膽戰地待到了晚上將近十點鍾,才不情不願地回家。
進家門前,一路上沉默不語的萊亞突然向湯姆問道:“你還記得今天劇場裏演的是什麽嗎?”
“......”湯姆這才發現,忐忑不安下他根本對看了一天的舞台劇毫無印象:“貌似是出喜劇?”他遲疑地回答道。
“......我怎麽記得是悲劇?”
“......”
“我覺得,我們兩個還是對好口供比較好。”
“同意。”
兩人將車停在樓下,坐在車裏對了半天口供。從萊亞和諾蘭是怎麽認識的,到湯姆是什麽時候發現的,再到兩人為什麽沒有及時告訴迪恩,以及剛剛兩人去幹什麽了,事無巨細地過了三遍,直到感覺能夠應對迪恩提出的任何問題了,兩人才從車裏出來,先後進了家門。
雖然已經將近11點,迪恩依然抱著筆記本在客廳的沙發上處理公務。他半個小時前就聽到了湯姆停車的動靜,沒想到那兩個蠢萌的慫貨磨嘰到現在才敢進屋。
出乎萊亞和湯姆的預料,迪恩隻是很平淡地看了他倆一眼,語氣隨意地問道:“幹什麽去了?怎麽現在才回來?”
“去看舞台劇了。”萊亞一邊回答,一邊和湯姆眼神交流:這麽平靜?不會這麽幸運吧?!難道迪恩他沒看早上的節目?!!
兩人控製不住激動的心跳,佯裝正常地脫外套換拖鞋,實則屏息靜待迪恩接下來的反應。
迪恩看了看牆上的掛鍾,揉揉眉心,合上了筆記本電腦:對著萊亞說道:“時間不早了,趕緊去洗漱睡覺。”
“嗯嗯~~”萊亞忙不迭地答應,“哥哥晚安~~”
她在迪恩的臉頰上留下一個晚安吻,飛奔上樓,湯姆緊隨其後。
“湯姆等等,我有話和你說。”迪恩在他的手剛剛抓到樓梯扶手的時候,繼續慢條斯理語氣平淡地說道。
“......”
“......”
湯姆和萊亞都被這句話給凍結在了原地。遲疑了不到三秒鍾,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萊亞頭也不回地衝回了臥室,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門,將湯姆哀怨控訴的眼神關在了門外。
迪恩無視了兩人的互動,將手中的筆記本放到了麵前的茶幾上,發出了清脆的“啪嗒”聲。
湯姆在這聲“啪嗒”聲的催促下,步伐緩慢地挪到了離迪恩最遠的沙發上,等待“審判”。
迪恩又捏了捏發脹的眉心,低聲道:“你見過那小子了嗎?”
湯姆:果然......犯錯的明明另有其人,可為什麽被算賬的總是我......
他抿了抿嘴唇,措辭謹慎地回答道:“還沒,我本來準備跟你商量後再做打算的。”
“我已經見過了。”麵對湯姆驚訝的神色,迪恩繼續補充道:“在電影首映上。”
“怎麽可能?萊亞說她特意把你們倆的座位分開很......”
湯姆眨眼無辜笑:居然又說漏嘴了!!!
迪恩被他臉上的笑容感染,也跟著笑了起來。他總是拿湯姆和萊亞沒有辦法,這兩人都知道在什麽情況下該用什麽樣的招數對付他。
“我不是反對她找男朋友。”迪恩手肘抵在沙發扶手上撐住額頭,“事實上,她這個年紀也到了該談戀愛的時候。”
“沒錯。”湯姆趕緊點頭附和,“多談幾次戀愛才不會在以後的關係中因為經驗不足而吃虧。”他向迪恩所在的方向傾了傾身體,詢問道:“那你在擔心什麽?”
“我擔心的是她現在戀愛的對象。”
“諾蘭?”
“諾蘭.休斯。他在入場前主動過來跟我打過招呼,不過沒提他和萊亞的關係,隻是說曾經在矽穀的一次電子通信技術討論會上見過我。”
“這有什麽問題?”
“他是休斯公司現任董事長洛德.休斯的外孫,也是他唯一的繼承人。洛德.休斯近年來深居簡出,對休斯公司的控製力日趨減弱,有傳言說他的身體可能就要不行了。諾蘭.休斯在五歲那年才被他從孤兒院找回來的,在他身邊呆了五年後被送來了英國。休斯公司內部的利益集團和圍繞在洛德.休斯身邊為他管理財產‘□□’,都注定了在洛德.休斯去世後,我們這位小休斯先生的日子不會好過。除非,有人在背後支持他。”
“你的意思是?”想到迪恩話裏隱含的意思,湯姆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我和萊亞名下都有從父親那裏繼承的休斯公司的股權。雖然股份不高,但父親當年是在阿瑟叔叔的建議下和幾個好友一起投資的休斯公司。所以,休斯公司的部分董事會成員都和他有一定的交情。”
“......”湯姆沉默了半晌,才開口道:“或許,這隻是個巧合。”
“但願。”迪恩低聲說道,“否則......”
剩下的話迪恩沒有說出口,可是不妨礙湯姆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迪恩會將任何膽敢傷害萊亞的人,趕盡殺絕。
一百零五分鍾的放映,讓觀眾陪伴著她經曆了一場成長的代價,也讓觀眾們不由自主的把感情投入到了珍妮這個角色身上。他們和珍妮的家人一樣,期盼著這個重新找回自我的少女,能夠有個圓滿的結局。
大熒幕上,珍妮展開了折疊的信函,嘴角若有若無地微微抽動了一下,抬頭看向麵前忐忑不安的父母。
鏡頭在這裏由遠及近,給了她的臉部一個特寫。
所有觀眾的目光,都被珍妮那雙似乎蘊含了千言萬語的眼睛所吸引,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從其中讀出她現在的感受,是喜悅還是悲傷。
鏡頭繼續推進,在珍妮隱含著水光的眼睛中,大屏幕回歸黑暗,電影落下了帷幕。
直到最後,萊亞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局。
屏幕上開始播放演職員名單,觀眾們這才意識到一小時四十五分鍾的電影已經結束。不少觀眾隨著電影中人物的感情起起伏伏,現在眼睛裏已是蘊滿了淚水。
顧不得擦拭眼中的淚水,全場觀眾,包括記者、影評人、明星,紛紛起立鼓掌,為呈現給他們這場精彩的電影的所有演職員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掌聲經久不息,萊亞和第一排觀影的主創們轉身麵對全場觀眾,不得不再三鞠躬致謝。
觀眾們的肯定,是對他們最高的讚許。
影片首映當天僅在英國本土和愛爾蘭共516家影院,就收獲了170萬英鎊的票房,打破了英國電影首映的票房紀錄。
《泰晤士報》:“影片把觀眾帶回了那個搖擺而真實的六十年代,扣人心弦。”
《每日郵報》:“電影中所有演員的表演都能夠用真實來形容。在觀影過程中,很容易忘記這僅是一場電影,而不是真實發生在你眼前的情境。”
《衛報》:“弗萊亞·諾伊斯、嘉瑪·沃森、湯姆·希德勒,每個人的表現都令人驚豔!很難相信這三個人的平均年齡還不到二十歲!”
《每日電報》:“作為弗萊亞·諾伊斯指導的第一部電影,《搖擺倫敦》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和尼克·霍爾特、麥克·拜利、漢娜·穆雷、約瑟夫·戴浦西這些在《皮囊》中大放異彩的青年演員一樣,在弗萊亞的鏡頭下,嘉瑪.沃森和湯姆.希德勒的表演堪稱完美。”
《世界新聞報》:“弗萊亞.諾伊斯和她的《搖擺倫敦》足以向奧斯卡金像獎發出衝擊!”
和這些報紙對電影的讚美相比,《太陽報》顯然更關注弗萊亞本身。她走紅毯的照片被放大刊登在了第二天發行的報紙上,占據了首頁的整個版麵。
由於尚未挖到萊亞的任何八卦,《太陽報》的編輯們為了編造出狗血十足的噱頭可謂絞盡腦汁。
最終,他們決定狗血地將萊亞和嘉瑪湊成一對兒。
由於兩人尚未成年,《太陽報》在文章裏雖然沒有明確的指出兩人的戀愛關係,卻給出了各種露骨的暗示。
在文章的配圖裏,一張照片是電影放映時萊亞和嘉瑪在第一排低頭私語,本就黑乎乎一片的照片被《太陽報》故意處理的更加模糊,兩人看起來像是在接吻一樣。
另一張則是紅毯上兩人遙遙對視,看起來目光傳情的照片。萊亞一身黑色打扮帥氣十足,嘉瑪則是白色紗裙清新可人,單從這照片來看,兩人的確很是般配。然而,這張照片完全是《太陽報》的編輯經過ps合成的。萊亞在紅毯上忙於給粉絲簽名合影,和嘉瑪根本沒有任何眼神交流。
觀眾和媒體的一致好評,讓這部影片在聖誕周期間場場爆滿。
影院在放映的第二天開始增加放映場次,此前一些並未排片的院線也後悔不跌地趕緊與wtf聯係。
聖誕周七天,《搖擺倫敦》票房持續走高,僅在英國本土就席卷了一千五百萬英鎊的票房。
萊亞的粉絲量再次激增,一時間成為了英國青少年的“精神領袖”。各類脫口秀、報刊、雜誌、網站的專訪邀約也是紛至遝來。
作為湯姆的經紀人,文森最近也是忙到□□乏術,無暇為萊亞處理這些事務。萊亞幹脆把這些全推給了諾蘭,由他全權處理。
諾蘭在過濾過所有的邀請後,為她接了一個《時代周刊》的專訪以及和湯姆、嘉瑪一起參加的晨間脫口秀。
在脫口秀上,主持人向萊亞搞了一個突然襲擊,讓她措手不及。
他在談論電影創作的間隙,突然向萊亞詢問,她現在是否有男友。
萊亞和湯姆對了一下眼色,遲疑了兩秒鍾,還是點頭承認了。
想象了一下迪恩在家通過電視得到這一消息後的反應,萊亞和湯姆兩人在接下來的節目中都有點心不在焉。旁邊心知肚明的嘉瑪不得不打起精神來,為兩人善後。
錄完節目從電視台出來,為了躲避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萊亞和湯姆在時隔一周後,再次開啟了“倫敦閑晃”模式。兩人在街邊隨便找了一家劇場進去,心驚膽戰地待到了晚上將近十點鍾,才不情不願地回家。
進家門前,一路上沉默不語的萊亞突然向湯姆問道:“你還記得今天劇場裏演的是什麽嗎?”
“......”湯姆這才發現,忐忑不安下他根本對看了一天的舞台劇毫無印象:“貌似是出喜劇?”他遲疑地回答道。
“......我怎麽記得是悲劇?”
“......”
“我覺得,我們兩個還是對好口供比較好。”
“同意。”
兩人將車停在樓下,坐在車裏對了半天口供。從萊亞和諾蘭是怎麽認識的,到湯姆是什麽時候發現的,再到兩人為什麽沒有及時告訴迪恩,以及剛剛兩人去幹什麽了,事無巨細地過了三遍,直到感覺能夠應對迪恩提出的任何問題了,兩人才從車裏出來,先後進了家門。
雖然已經將近11點,迪恩依然抱著筆記本在客廳的沙發上處理公務。他半個小時前就聽到了湯姆停車的動靜,沒想到那兩個蠢萌的慫貨磨嘰到現在才敢進屋。
出乎萊亞和湯姆的預料,迪恩隻是很平淡地看了他倆一眼,語氣隨意地問道:“幹什麽去了?怎麽現在才回來?”
“去看舞台劇了。”萊亞一邊回答,一邊和湯姆眼神交流:這麽平靜?不會這麽幸運吧?!難道迪恩他沒看早上的節目?!!
兩人控製不住激動的心跳,佯裝正常地脫外套換拖鞋,實則屏息靜待迪恩接下來的反應。
迪恩看了看牆上的掛鍾,揉揉眉心,合上了筆記本電腦:對著萊亞說道:“時間不早了,趕緊去洗漱睡覺。”
“嗯嗯~~”萊亞忙不迭地答應,“哥哥晚安~~”
她在迪恩的臉頰上留下一個晚安吻,飛奔上樓,湯姆緊隨其後。
“湯姆等等,我有話和你說。”迪恩在他的手剛剛抓到樓梯扶手的時候,繼續慢條斯理語氣平淡地說道。
“......”
“......”
湯姆和萊亞都被這句話給凍結在了原地。遲疑了不到三秒鍾,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萊亞頭也不回地衝回了臥室,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門,將湯姆哀怨控訴的眼神關在了門外。
迪恩無視了兩人的互動,將手中的筆記本放到了麵前的茶幾上,發出了清脆的“啪嗒”聲。
湯姆在這聲“啪嗒”聲的催促下,步伐緩慢地挪到了離迪恩最遠的沙發上,等待“審判”。
迪恩又捏了捏發脹的眉心,低聲道:“你見過那小子了嗎?”
湯姆:果然......犯錯的明明另有其人,可為什麽被算賬的總是我......
他抿了抿嘴唇,措辭謹慎地回答道:“還沒,我本來準備跟你商量後再做打算的。”
“我已經見過了。”麵對湯姆驚訝的神色,迪恩繼續補充道:“在電影首映上。”
“怎麽可能?萊亞說她特意把你們倆的座位分開很......”
湯姆眨眼無辜笑:居然又說漏嘴了!!!
迪恩被他臉上的笑容感染,也跟著笑了起來。他總是拿湯姆和萊亞沒有辦法,這兩人都知道在什麽情況下該用什麽樣的招數對付他。
“我不是反對她找男朋友。”迪恩手肘抵在沙發扶手上撐住額頭,“事實上,她這個年紀也到了該談戀愛的時候。”
“沒錯。”湯姆趕緊點頭附和,“多談幾次戀愛才不會在以後的關係中因為經驗不足而吃虧。”他向迪恩所在的方向傾了傾身體,詢問道:“那你在擔心什麽?”
“我擔心的是她現在戀愛的對象。”
“諾蘭?”
“諾蘭.休斯。他在入場前主動過來跟我打過招呼,不過沒提他和萊亞的關係,隻是說曾經在矽穀的一次電子通信技術討論會上見過我。”
“這有什麽問題?”
“他是休斯公司現任董事長洛德.休斯的外孫,也是他唯一的繼承人。洛德.休斯近年來深居簡出,對休斯公司的控製力日趨減弱,有傳言說他的身體可能就要不行了。諾蘭.休斯在五歲那年才被他從孤兒院找回來的,在他身邊呆了五年後被送來了英國。休斯公司內部的利益集團和圍繞在洛德.休斯身邊為他管理財產‘□□’,都注定了在洛德.休斯去世後,我們這位小休斯先生的日子不會好過。除非,有人在背後支持他。”
“你的意思是?”想到迪恩話裏隱含的意思,湯姆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我和萊亞名下都有從父親那裏繼承的休斯公司的股權。雖然股份不高,但父親當年是在阿瑟叔叔的建議下和幾個好友一起投資的休斯公司。所以,休斯公司的部分董事會成員都和他有一定的交情。”
“......”湯姆沉默了半晌,才開口道:“或許,這隻是個巧合。”
“但願。”迪恩低聲說道,“否則......”
剩下的話迪恩沒有說出口,可是不妨礙湯姆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迪恩會將任何膽敢傷害萊亞的人,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