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來池影就一直心神不定,唉聲歎氣的。岷月捧著漱盆進來,見池影沒精打采的樣子坐在妝奩前,便上前道:“別家的主子要是晉了位份,哪個不是歡天喜地的,怎麽到了小主這兒就跟掉了幾大百的銀子似的!”
岷月見過,上一回池影這樣的時候,就是因為不見了一錠銀子,可蔫兒上了大半天。
“別說了......一想起來我就心肝兒肺都疼得慌!”池影捧心道。
岷月挑了件白底綃花衫子和一條寶藍緞子菊花刺繡馬麵裙,給池影換上。
“小主病半年沒去請安了,這回去還晉了位份的,要是嫻妃給小主不痛快了,小主可千萬別逞一時嘴快。”岷月一麵叮囑著,一麵幫池影梳上頂撲通的如意髻,如今她最怕嫻妃找她的不自在,看她哪兒都像幺蛾子,索性朝素裏打扮,連釵子都沒插幾支,隻戴了個常戴的沉香木簪子。
說起這大齊的後宮,那形勢,就是大齊朝堂的翻版。以周家為首的人位高權重、氣焰囂張;以王家為首,乃是文岩帝多年以來一手扶植的心腹之臣,有皇上做靠山。黨派相爭,也不乏明哲保身之人,不與為好也不與為敵,卻多是一些,手無實權,官小勢微之人。
嫻妃雖然權勢逼人,可她是皇帝容不下的人,既然池影想讓皇後幫她出宮,那就得與嫻妃為敵。
池影這次為了勾結皇後完成出宮大計,沒少打聽這些。
“雨後天涼,小主仔細受了風。”岷月拿了件兒朱紅團花披風跟上來,一主一仆二人行了約摸有大半個時辰,終於到了嫻妃住的華陽宮。
主殿之外已經聚集了七八個宮嬪,等了不到一刻鍾,又看見三個盛裝的宮嬪結伴而來。眾人都一齊迎上去行禮,池影長期臥病平清宮,不是很識得人,便隻能跟著照做了。
“臣妾給淑貴嬪娘娘、容華小主、順儀小主請安。”池影混在眾行禮的妃嬪,低聲囫圇道,好不容易把話給含糊了過去。
淑貴嬪點點頭,道:“妹妹們起來吧!”
出聲兒的定是三人中位份高的淑貴嬪,另外兩個就是一個容華、一個順儀了。池影瞧瞧抬頭,記下三人麵貌,免得往後出錯。
華陽宮正殿的大門被宮人拉開,走出嫻妃身邊的掌事姑姑花容:“娘娘請各位主子.小主進殿。”說話間掃了眼一眾妃嬪,神色並未有變化。又領著眾妃進殿,隨侍的宮女留在殿外。
池影解下披風遞給岷月,岷月有些擔憂,池影隻道讓她放心,轉身和眾人走進正殿。
“臣妾給嫻妃娘娘請安,娘娘萬福”。淑貴嬪領著眾人向嫻妃行萬福。
嫻妃放下茶杯,抬手道:“嗯,都坐著吧!”
池影先打量了兩側擺放的座椅,走到右列舒美人身邊坐下。抬眼看了看嫻妃,她與明湘皇後一般大,可眉眼嬌媚許多,在後宮之中久有潑辣之名。
“寧貴嬪呢?”嫻妃掃了眼空著的右側首位,問道。
淑貴嬪接過話:“臣妾也不知道,昨日臣妾瞧著寧妹妹都還是好好的。”
花容俯在嫻妃耳旁說:“奴婢遣人去瞧瞧。”嫻妃點點頭,轉頭看向池影,道:“這位是瑋嬪麽?”池影聞言起身,向嫻妃行禮。
“臣妾平清宮瑋嬪,見過嫻妃娘娘,娘娘玉體金安。”神色恭敬,禮儀周到,處處妥帖,可池影心裏卻響如鼓捶。
“快起來吧!規矩是不錯。身子都大好了吧?”嫻妃未作多言,抬手讓池影起身。
“勞娘娘掛心,臣妾已無大礙。”
“嗯,那便好。既然瑋嬪得了皇上愛重,今後就更要多加保重身體,與眾姐妹同心,好好服侍皇上,盡力為皇家開枝散葉才是。”
“臣妾謹遵嫻妃娘娘教誨。”嫻妃隻說了幾句例行的教導,並未多言,池影鬆了口氣,施禮退回。
淑貴嬪起了話頭與眾人閑話,約摸過了大半個時辰,眾妃都準備起身告辭。殿外跑進個太監,跪到嫻妃跟前道:“奴才啟稟嫻妃娘娘,寧貴嬪今晨出門突然暈倒,太醫請過脈,說貴嬪娘娘懷了兩個月的身孕。因身體虛弱,現下還沒醒來。”
殿裏頓時炸了鍋,花容見嫻妃不快地皺起眉,便上前大聲道:“各位主子、小主且先靜一靜。”
待大家都安靜下來,嫻妃才掛上喜悅的笑容對回稟的太監說:“這是件大喜事,快去回了皇上。”
“宮裏也好久沒出這樣的喜事了,淑貴嬪隨本宮去瞧瞧。”說罷挽了淑貴嬪一同向錦雲宮去。不少伶俐的也跟著一道去了,池影覺得去了也是無趣,況且她連人都認不全,去了豈不是露怯,便喚過岷月回了平清宮去。
嫻妃剛在錦雲宮裏坐上不到兩刻鍾,皇上就匆匆趕了過來。腳步剛踏進暖閣裏,嫻妃便堆起笑意迎上去,福身道:“臣妾恭喜皇上。”皇上卻敷衍地扶了她一把,徑直往內室去。
“皇上。”寧貴嬪眼波朦朧地看向皇上,麵露喜色,眸中輕含水霧,脈脈動人,楚楚可憐。皇上握住她的手,安撫道:“愛妃辛苦了。”又對跪在榻邊的太醫顧謙道:“起來回話。寧貴嬪身子可有大礙?”
顧謙垂下肩,恭敬地回答:“回皇上,貴嬪娘娘沒有大礙。腹中胎兒也很平安,隻是娘娘身子弱,臣開些溫和滋養的補藥,靜心調理著,也能好起來。”
皇上頷首,喚過常寧道:“傳朕旨意,晉寧貴嬪為從二品昭容,免晨昏定省。”
寧昭容急忙要起身謝恩,皇上攔住她,替她掖上被角:“不必多禮,你且好生歇息,朕在這兒陪著你。”
嫻妃聞言,向皇上施禮道:“既然有皇上陪著妹妹,臣妾就不打擾了。先行告退。”
剛走出錦雲宮,花容就迎上來,低聲在嫻妃耳旁說:“奴婢倒沒見池貴人同哪個妃子交好,娘娘剛走,她便自己回宮了。”嫻妃隻點點頭,然後回頭望了眼就連底下掃撒院子的粗使奴才都一個個麵露喜色的錦雲宮,一拂寬大的袖擺,恨聲道:“皇後都較不過本宮,何況你們。”
岷月見過,上一回池影這樣的時候,就是因為不見了一錠銀子,可蔫兒上了大半天。
“別說了......一想起來我就心肝兒肺都疼得慌!”池影捧心道。
岷月挑了件白底綃花衫子和一條寶藍緞子菊花刺繡馬麵裙,給池影換上。
“小主病半年沒去請安了,這回去還晉了位份的,要是嫻妃給小主不痛快了,小主可千萬別逞一時嘴快。”岷月一麵叮囑著,一麵幫池影梳上頂撲通的如意髻,如今她最怕嫻妃找她的不自在,看她哪兒都像幺蛾子,索性朝素裏打扮,連釵子都沒插幾支,隻戴了個常戴的沉香木簪子。
說起這大齊的後宮,那形勢,就是大齊朝堂的翻版。以周家為首的人位高權重、氣焰囂張;以王家為首,乃是文岩帝多年以來一手扶植的心腹之臣,有皇上做靠山。黨派相爭,也不乏明哲保身之人,不與為好也不與為敵,卻多是一些,手無實權,官小勢微之人。
嫻妃雖然權勢逼人,可她是皇帝容不下的人,既然池影想讓皇後幫她出宮,那就得與嫻妃為敵。
池影這次為了勾結皇後完成出宮大計,沒少打聽這些。
“雨後天涼,小主仔細受了風。”岷月拿了件兒朱紅團花披風跟上來,一主一仆二人行了約摸有大半個時辰,終於到了嫻妃住的華陽宮。
主殿之外已經聚集了七八個宮嬪,等了不到一刻鍾,又看見三個盛裝的宮嬪結伴而來。眾人都一齊迎上去行禮,池影長期臥病平清宮,不是很識得人,便隻能跟著照做了。
“臣妾給淑貴嬪娘娘、容華小主、順儀小主請安。”池影混在眾行禮的妃嬪,低聲囫圇道,好不容易把話給含糊了過去。
淑貴嬪點點頭,道:“妹妹們起來吧!”
出聲兒的定是三人中位份高的淑貴嬪,另外兩個就是一個容華、一個順儀了。池影瞧瞧抬頭,記下三人麵貌,免得往後出錯。
華陽宮正殿的大門被宮人拉開,走出嫻妃身邊的掌事姑姑花容:“娘娘請各位主子.小主進殿。”說話間掃了眼一眾妃嬪,神色並未有變化。又領著眾妃進殿,隨侍的宮女留在殿外。
池影解下披風遞給岷月,岷月有些擔憂,池影隻道讓她放心,轉身和眾人走進正殿。
“臣妾給嫻妃娘娘請安,娘娘萬福”。淑貴嬪領著眾人向嫻妃行萬福。
嫻妃放下茶杯,抬手道:“嗯,都坐著吧!”
池影先打量了兩側擺放的座椅,走到右列舒美人身邊坐下。抬眼看了看嫻妃,她與明湘皇後一般大,可眉眼嬌媚許多,在後宮之中久有潑辣之名。
“寧貴嬪呢?”嫻妃掃了眼空著的右側首位,問道。
淑貴嬪接過話:“臣妾也不知道,昨日臣妾瞧著寧妹妹都還是好好的。”
花容俯在嫻妃耳旁說:“奴婢遣人去瞧瞧。”嫻妃點點頭,轉頭看向池影,道:“這位是瑋嬪麽?”池影聞言起身,向嫻妃行禮。
“臣妾平清宮瑋嬪,見過嫻妃娘娘,娘娘玉體金安。”神色恭敬,禮儀周到,處處妥帖,可池影心裏卻響如鼓捶。
“快起來吧!規矩是不錯。身子都大好了吧?”嫻妃未作多言,抬手讓池影起身。
“勞娘娘掛心,臣妾已無大礙。”
“嗯,那便好。既然瑋嬪得了皇上愛重,今後就更要多加保重身體,與眾姐妹同心,好好服侍皇上,盡力為皇家開枝散葉才是。”
“臣妾謹遵嫻妃娘娘教誨。”嫻妃隻說了幾句例行的教導,並未多言,池影鬆了口氣,施禮退回。
淑貴嬪起了話頭與眾人閑話,約摸過了大半個時辰,眾妃都準備起身告辭。殿外跑進個太監,跪到嫻妃跟前道:“奴才啟稟嫻妃娘娘,寧貴嬪今晨出門突然暈倒,太醫請過脈,說貴嬪娘娘懷了兩個月的身孕。因身體虛弱,現下還沒醒來。”
殿裏頓時炸了鍋,花容見嫻妃不快地皺起眉,便上前大聲道:“各位主子、小主且先靜一靜。”
待大家都安靜下來,嫻妃才掛上喜悅的笑容對回稟的太監說:“這是件大喜事,快去回了皇上。”
“宮裏也好久沒出這樣的喜事了,淑貴嬪隨本宮去瞧瞧。”說罷挽了淑貴嬪一同向錦雲宮去。不少伶俐的也跟著一道去了,池影覺得去了也是無趣,況且她連人都認不全,去了豈不是露怯,便喚過岷月回了平清宮去。
嫻妃剛在錦雲宮裏坐上不到兩刻鍾,皇上就匆匆趕了過來。腳步剛踏進暖閣裏,嫻妃便堆起笑意迎上去,福身道:“臣妾恭喜皇上。”皇上卻敷衍地扶了她一把,徑直往內室去。
“皇上。”寧貴嬪眼波朦朧地看向皇上,麵露喜色,眸中輕含水霧,脈脈動人,楚楚可憐。皇上握住她的手,安撫道:“愛妃辛苦了。”又對跪在榻邊的太醫顧謙道:“起來回話。寧貴嬪身子可有大礙?”
顧謙垂下肩,恭敬地回答:“回皇上,貴嬪娘娘沒有大礙。腹中胎兒也很平安,隻是娘娘身子弱,臣開些溫和滋養的補藥,靜心調理著,也能好起來。”
皇上頷首,喚過常寧道:“傳朕旨意,晉寧貴嬪為從二品昭容,免晨昏定省。”
寧昭容急忙要起身謝恩,皇上攔住她,替她掖上被角:“不必多禮,你且好生歇息,朕在這兒陪著你。”
嫻妃聞言,向皇上施禮道:“既然有皇上陪著妹妹,臣妾就不打擾了。先行告退。”
剛走出錦雲宮,花容就迎上來,低聲在嫻妃耳旁說:“奴婢倒沒見池貴人同哪個妃子交好,娘娘剛走,她便自己回宮了。”嫻妃隻點點頭,然後回頭望了眼就連底下掃撒院子的粗使奴才都一個個麵露喜色的錦雲宮,一拂寬大的袖擺,恨聲道:“皇後都較不過本宮,何況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