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黎四處張望,終於看到了坐在斜後方的杜小蘭,對方正朝她擠眉弄眼,表情莫名的興奮,蘇黎黎忍不住朝她翻了個白眼。
身側的人正襟危坐著,之前的小誤會後,蘇黎黎有些不想麵對他。路遼瞥了她一眼,似乎還在等她回話。
“你之前沒有聽?”蘇黎黎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這麽一句簡單的話,路遼卻斟酌了好一會才回答道:“聽了。”
“那你還要聽?”
“哦。”路遼看了她一眼道:“我以為你想說。”
蘇黎黎白了他一眼道:“你覺得我是個話癆?”
路遼欲言又止,最終居然什麽話也沒說。蘇黎黎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他的回答,氣得一路上都沒搭理過他。
臨下車時,路遼試圖補救,輕聲說道:“不是。”
然而,一切已經太遲。蘇黎黎瞪了他一眼,也不等他起身,快速地從他身前擠出去。
路遼也不知道抽的什麽風,突然噌地一下站起來。蘇黎黎隻覺得身側竄起一股風,然後一張放大的臉出現在她的正上方。路遼傾過身,他的臉離得很近,清澈的瞳仁裏映著她寫滿驚詫的臉,隨著睫毛的輕顫忽隱忽現。筆挺的鼻梁下是光澤飽滿的唇瓣,此刻正朝她緩緩逼近。
“你這是做什麽?”蘇黎黎被他這番舉動嚇到了,語氣有些急促。
路遼沒有說話,反而彎下腰,加快了靠近的速度。他的頭部緩緩下移,與蘇黎黎視線平齊時,他頓了半秒,之後側過臉繼續往下,到達某個高度時終於止住。
蘇黎黎驚得不敢亂動,這個位置實在太尷尬了,停了一會後,路遼往他的方向靠了靠,左耳剛好蹭到他的胸間。
蘇黎黎驚呼一聲,立馬推開他:“你幹嘛?”
“你手機掉了。”路遼轉過臉來,將手機舉到了半空中。他掃了一眼蘇黎黎撐在他的肩膀上、依舊保持著推開動作的手,輕輕皺了皺眉。
“謝謝。”蘇黎黎愣了一下,有些尷尬地避開了他的視線,察覺到路遼的眼神後,她趕緊收了力,手指在他的衣服上拂了拂,頗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
“嗯。”
“我先下車了。”蘇黎黎接過手機後低聲說了一句,匆忙越過路遼往外走去。臨下車時她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路遼依舊站在原地,低頭看著自己身上的衣服。視線停留的位置好像就是剛才蘇黎黎用手指拂過的地方。
真是怪胎。
下車後一眼就看到了朝韓兩側高高飄蕩的旗幟,足足掛了三四十層樓高。據說最開始的時候旗幟並沒有這麽高,後來由於朝韓雙方明裏暗裏各種較勁,不停地你來我往的將旗幟升高,最後韓國方麵的旗幟定格在100米的高度,而朝鮮的旗幟升到了150米。
很難相信,爭強好勝,意淫全世界的宇宙國居然沒有強過北朝鮮。
李導遊說起這個的時候頗為自豪,在她看來,倔強勇敢的北朝鮮人民最終戰勝了*落後的南朝鮮。
站在板門店,隻消一眼就能察覺到,韓國的經濟比朝鮮發達太多了。對麵是高聳的現代化建築,而這邊是灰頭土臉的簡易房屋。想當年,朝鮮的經濟、文化、人口等各個方麵都遠在韓國之上,韓國土地貧瘠、一窮二白,甚至連電力都需要朝鮮提供。
韓國總統曾經冒著生命危險訪問朝鮮,多番遊說下,朝鮮終於承諾繼續為韓國供電。韓國總統興衝衝地向國民宣布這個好消息,當晚朝鮮就斷了韓國的供電,韓國總統顏麵盡失。
幾十年後,韓國經濟騰飛,創造了漢江奇跡,而朝鮮的經濟卻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如今陷入連供電都困難的地步。
當年的分裂並不是朝韓雙方的意願,然而卻無力掌握自己的命運。南北雙方的人民一夜之間被強行阻斷了聯係,從此生死不知。多少骨肉分離、妻離子散。朝韓在1985年組織了第一次離散家屬見麵會,報名人數有十萬多,名額卻隻有一百人。其中不乏白發蒼蒼的老人坐著輪椅,甚至躺在擔架上前往,場麵讓人唏噓。
之後在朝韓關係有所緩和的時期又舉辦過幾次見麵會,然而,能得到見麵名額的畢竟是極少數的幸運兒。據說,在申請參加南北離散家屬團聚的韓方家屬中,超過一半的人沒能見到朝鮮家屬就過世了。
矮矮的一道像門檻般的水泥台,將同一個民族劃分成兩個極端。這是二戰結束後的冷戰產物,類似的情況西方有東德西德的柏林牆,南邊有南越北越的北緯十七度。越南用了二十多年完成了統一,而柏林牆倒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毫無征兆、舉世嘩然,東西兩德政治、經濟差距極大,如今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合得了無痕跡。
在板門店停留的時間並不是太久,導遊組織大家前往第二個景點。
蘇黎黎的動作稍稍慢了點,上車後車上的座位已經不多了。杜小蘭和秦輝坐在一起,看到蘇黎黎後笑嘻嘻地朝後排座位指了指。蘇黎黎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果然看到一個空位。坐在旁邊的人剛好看過來,雙眸黑亮深邃,配上專注的神色,有幾分讓人無法抗拒的味道。
“黎黎,這邊。”
蘇黎黎正要往前走,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叫她的名字。稍稍猶豫了半秒後,蘇黎黎裝作沒有聽到,徑直走到前方的空位上坐了下來。
身側的人無聲無息,灼熱的視線卻讓人無所遁形。盡管蘇黎黎試圖目不斜視,依舊還是清晰地感受到對方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這有人嗎?”蘇黎黎奇怪地看著他。
“沒有。”路遼搖搖頭。
“嗯。”蘇黎黎低下頭看起了之前拍攝的照片。
“另外兩位同事坐在後麵。”
蘇黎黎聞言轉頭看了一眼,後排上端坐著兩個朝鮮人,都有些眼熟。一個是金絲邊眼鏡,另外一個居然是之前有幾麵之緣的小轎車司機。
“原來是你。”
“什麽?”路遼疑惑地問道。
蘇黎黎盯著他的眼睛看了好一會:“有沒有人和你說過,你的眼神……”話說了一半卻沒有繼續下去,蘇黎黎發現自己找不到一個準確的形容詞來進行描述。
“怎麽?”路遼看過來的眼神又專注了幾分:“感覺很難受嗎?”
“那倒不會。”蘇黎黎笑了笑,心裏悄悄地補充了一句:就是有點熱。
“哦。”
到了聯合軍營後,蘇黎黎換乘上了之前的旅遊大巴。從車窗邊看過去,恰好看到路遼上了那輛黑色的比亞迪。車門關上後,蘇黎黎毫不意外地感受到了熟悉的熾熱,來自車窗後的那團黑。然而,讓她意外的是,沒過多久,車內的人降下車窗,目光不偏不倚地落在她的身上。
蘇黎黎朝他眨了眨眼,路遼愣了一下,在車內搗鼓了一番後打開車門,邁著長腿大步往這邊走了過來。
“這個效果不錯。”路遼微微仰著頭,往蘇黎黎手上塞了一個東西,說完也不等她反應,又快速地回到了車上。
大巴緩緩地啟動,杜小蘭湊了過來,輕輕推了推蘇黎黎的胳膊;“帥哥喲。”
“嗯。”蘇黎黎敷衍地點了點頭。
顯然,杜小蘭隻看到了她的點頭,沒看出她的敷衍,愈發的八卦起來:“看上人家了吧?”
蘇黎黎輕輕地哼了一聲:“怎麽可能。”
“口是心非。”杜小蘭自然不信,笑嘻嘻地看著她道:“剛才給你塞的是什麽?”
“沒什麽。”蘇黎黎興致缺缺,顯然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
杜小蘭靠了過來,作勢要看她握在右手上的東西。蘇黎黎迅速避開,瞥了她一眼後,快速地將東西塞進了背包。
“小氣。”
蘇黎黎沒有答話,實在是覺得丟臉至極。該怎麽和別人說呢?她朝路遼眨眨眼,對方立馬給她塞了一瓶眼藥水。
身側的人正襟危坐著,之前的小誤會後,蘇黎黎有些不想麵對他。路遼瞥了她一眼,似乎還在等她回話。
“你之前沒有聽?”蘇黎黎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這麽一句簡單的話,路遼卻斟酌了好一會才回答道:“聽了。”
“那你還要聽?”
“哦。”路遼看了她一眼道:“我以為你想說。”
蘇黎黎白了他一眼道:“你覺得我是個話癆?”
路遼欲言又止,最終居然什麽話也沒說。蘇黎黎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他的回答,氣得一路上都沒搭理過他。
臨下車時,路遼試圖補救,輕聲說道:“不是。”
然而,一切已經太遲。蘇黎黎瞪了他一眼,也不等他起身,快速地從他身前擠出去。
路遼也不知道抽的什麽風,突然噌地一下站起來。蘇黎黎隻覺得身側竄起一股風,然後一張放大的臉出現在她的正上方。路遼傾過身,他的臉離得很近,清澈的瞳仁裏映著她寫滿驚詫的臉,隨著睫毛的輕顫忽隱忽現。筆挺的鼻梁下是光澤飽滿的唇瓣,此刻正朝她緩緩逼近。
“你這是做什麽?”蘇黎黎被他這番舉動嚇到了,語氣有些急促。
路遼沒有說話,反而彎下腰,加快了靠近的速度。他的頭部緩緩下移,與蘇黎黎視線平齊時,他頓了半秒,之後側過臉繼續往下,到達某個高度時終於止住。
蘇黎黎驚得不敢亂動,這個位置實在太尷尬了,停了一會後,路遼往他的方向靠了靠,左耳剛好蹭到他的胸間。
蘇黎黎驚呼一聲,立馬推開他:“你幹嘛?”
“你手機掉了。”路遼轉過臉來,將手機舉到了半空中。他掃了一眼蘇黎黎撐在他的肩膀上、依舊保持著推開動作的手,輕輕皺了皺眉。
“謝謝。”蘇黎黎愣了一下,有些尷尬地避開了他的視線,察覺到路遼的眼神後,她趕緊收了力,手指在他的衣服上拂了拂,頗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
“嗯。”
“我先下車了。”蘇黎黎接過手機後低聲說了一句,匆忙越過路遼往外走去。臨下車時她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路遼依舊站在原地,低頭看著自己身上的衣服。視線停留的位置好像就是剛才蘇黎黎用手指拂過的地方。
真是怪胎。
下車後一眼就看到了朝韓兩側高高飄蕩的旗幟,足足掛了三四十層樓高。據說最開始的時候旗幟並沒有這麽高,後來由於朝韓雙方明裏暗裏各種較勁,不停地你來我往的將旗幟升高,最後韓國方麵的旗幟定格在100米的高度,而朝鮮的旗幟升到了150米。
很難相信,爭強好勝,意淫全世界的宇宙國居然沒有強過北朝鮮。
李導遊說起這個的時候頗為自豪,在她看來,倔強勇敢的北朝鮮人民最終戰勝了*落後的南朝鮮。
站在板門店,隻消一眼就能察覺到,韓國的經濟比朝鮮發達太多了。對麵是高聳的現代化建築,而這邊是灰頭土臉的簡易房屋。想當年,朝鮮的經濟、文化、人口等各個方麵都遠在韓國之上,韓國土地貧瘠、一窮二白,甚至連電力都需要朝鮮提供。
韓國總統曾經冒著生命危險訪問朝鮮,多番遊說下,朝鮮終於承諾繼續為韓國供電。韓國總統興衝衝地向國民宣布這個好消息,當晚朝鮮就斷了韓國的供電,韓國總統顏麵盡失。
幾十年後,韓國經濟騰飛,創造了漢江奇跡,而朝鮮的經濟卻出現了停滯甚至倒退,如今陷入連供電都困難的地步。
當年的分裂並不是朝韓雙方的意願,然而卻無力掌握自己的命運。南北雙方的人民一夜之間被強行阻斷了聯係,從此生死不知。多少骨肉分離、妻離子散。朝韓在1985年組織了第一次離散家屬見麵會,報名人數有十萬多,名額卻隻有一百人。其中不乏白發蒼蒼的老人坐著輪椅,甚至躺在擔架上前往,場麵讓人唏噓。
之後在朝韓關係有所緩和的時期又舉辦過幾次見麵會,然而,能得到見麵名額的畢竟是極少數的幸運兒。據說,在申請參加南北離散家屬團聚的韓方家屬中,超過一半的人沒能見到朝鮮家屬就過世了。
矮矮的一道像門檻般的水泥台,將同一個民族劃分成兩個極端。這是二戰結束後的冷戰產物,類似的情況西方有東德西德的柏林牆,南邊有南越北越的北緯十七度。越南用了二十多年完成了統一,而柏林牆倒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毫無征兆、舉世嘩然,東西兩德政治、經濟差距極大,如今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合得了無痕跡。
在板門店停留的時間並不是太久,導遊組織大家前往第二個景點。
蘇黎黎的動作稍稍慢了點,上車後車上的座位已經不多了。杜小蘭和秦輝坐在一起,看到蘇黎黎後笑嘻嘻地朝後排座位指了指。蘇黎黎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果然看到一個空位。坐在旁邊的人剛好看過來,雙眸黑亮深邃,配上專注的神色,有幾分讓人無法抗拒的味道。
“黎黎,這邊。”
蘇黎黎正要往前走,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叫她的名字。稍稍猶豫了半秒後,蘇黎黎裝作沒有聽到,徑直走到前方的空位上坐了下來。
身側的人無聲無息,灼熱的視線卻讓人無所遁形。盡管蘇黎黎試圖目不斜視,依舊還是清晰地感受到對方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這有人嗎?”蘇黎黎奇怪地看著他。
“沒有。”路遼搖搖頭。
“嗯。”蘇黎黎低下頭看起了之前拍攝的照片。
“另外兩位同事坐在後麵。”
蘇黎黎聞言轉頭看了一眼,後排上端坐著兩個朝鮮人,都有些眼熟。一個是金絲邊眼鏡,另外一個居然是之前有幾麵之緣的小轎車司機。
“原來是你。”
“什麽?”路遼疑惑地問道。
蘇黎黎盯著他的眼睛看了好一會:“有沒有人和你說過,你的眼神……”話說了一半卻沒有繼續下去,蘇黎黎發現自己找不到一個準確的形容詞來進行描述。
“怎麽?”路遼看過來的眼神又專注了幾分:“感覺很難受嗎?”
“那倒不會。”蘇黎黎笑了笑,心裏悄悄地補充了一句:就是有點熱。
“哦。”
到了聯合軍營後,蘇黎黎換乘上了之前的旅遊大巴。從車窗邊看過去,恰好看到路遼上了那輛黑色的比亞迪。車門關上後,蘇黎黎毫不意外地感受到了熟悉的熾熱,來自車窗後的那團黑。然而,讓她意外的是,沒過多久,車內的人降下車窗,目光不偏不倚地落在她的身上。
蘇黎黎朝他眨了眨眼,路遼愣了一下,在車內搗鼓了一番後打開車門,邁著長腿大步往這邊走了過來。
“這個效果不錯。”路遼微微仰著頭,往蘇黎黎手上塞了一個東西,說完也不等她反應,又快速地回到了車上。
大巴緩緩地啟動,杜小蘭湊了過來,輕輕推了推蘇黎黎的胳膊;“帥哥喲。”
“嗯。”蘇黎黎敷衍地點了點頭。
顯然,杜小蘭隻看到了她的點頭,沒看出她的敷衍,愈發的八卦起來:“看上人家了吧?”
蘇黎黎輕輕地哼了一聲:“怎麽可能。”
“口是心非。”杜小蘭自然不信,笑嘻嘻地看著她道:“剛才給你塞的是什麽?”
“沒什麽。”蘇黎黎興致缺缺,顯然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
杜小蘭靠了過來,作勢要看她握在右手上的東西。蘇黎黎迅速避開,瞥了她一眼後,快速地將東西塞進了背包。
“小氣。”
蘇黎黎沒有答話,實在是覺得丟臉至極。該怎麽和別人說呢?她朝路遼眨眨眼,對方立馬給她塞了一瓶眼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