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備戰·貳
關於嬴政豢養喪屍事件處理情況的通報 作者:七六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夜宴飲時,李星闌已將大致計劃告訴了伏紹元,兩人雖然上午打過一架,但比武點到即止,伏紹元氣量不小,李星闌有禮有節,很快便談攏了。
故而大家開了個小會,便按照李星闌的布置,各自開。
伏紹元、韓樘兩人負責第一次挑選分組,主要看來者的身體條件。
由於聶荌去世時,城中民兵共八百人,此後一直未動兵戈,但民兵的位置,從來都是父死子繼,故而現在的人數大致應該不變。人既然已經很少,那麽就不存在選兵一說,剔除一些身體實在不行的,其餘眾人須全部留下。
第一輪分組的辦法,李星闌經過了反複思考。此時兩人按照慣例,將前來報名的人分為四種:一是身材勻稱,身手矯健的;二是高大魁梧,身材健碩的;三是不論身形,精神昂揚,富有膽氣的;四是其他身體健康,但並無特點的。二人進行第一次挑選,按照一至四的種類,給每位被留下的民兵發一根竹簽。
四名武館弟子負責第二輪分組,各自案前豎靠一塊木板,畫出一至四條橫杠,與竹簽上的標記一致。民兵們對照手中的竹簽,各自前往四個攤位前,進行身份登記。
靈運城木材豐富,木刻工藝十分發達。老先生公孫缶昨夜未出席宴席,下午就到城中找到了兩名木匠,請他們協助。這天一早,兩名老木匠又各自帶了一名徒弟,四人坐在武館弟子們的攤位旁,帶著一麻袋薄木片,木片已經經過前期的切削打磨,每張幾乎都是半個手掌大小,表麵光滑,用來為民兵雕刻兵牌。
民兵們拿著竹簽前來報名,武館弟子們則按照布置,簡單詢問並在羊皮卷上登記六種信息,同時木匠在兵牌上進行雕刻:姓名,年齡,相貌特點,身高體征,城中所住區域,最後按照從零零一開始、分給每人一個數字編號、以算籌形式標記。民兵們拿到了自己的兵牌,則按照編號,每兩百人聚在一處。
前兩輪編選完畢,已經是日在中天。
幸而時值深秋,天氣涼爽,八百餘人分為四個區域,各自坐在地上,等待第三輪編選。
李星闌趁著上午的空隙,回到汴陽君府,得到韓原的許可,召集參與議事的十名商人。這十名商人各個家大業大,他便讓每家抽出一名識字懂算術的,組成一個後勤保障小組,負責軍資的管理與調度。
汴陽君定下組長,李星闌隨意問了幾個問題,便又定下了會計、出納等等職務。
由於民兵本就不多,僅以守城為目的,李星闌認為應當一切從簡,預留但不使用夥頭兵。通過汴陽君幫助聯絡,老先生公孫缶召集了幾名熟悉民情的老者,在城中征召了二十名婦女,負責民兵的一日兩餐。
未免民兵們歸家後難以集合,他令選出的婦女們迅速集結,眾人分工合作,采購、洗菜、切菜、主廚、幫工、分菜、清潔等等,這日中午便迅速做好了一頓飯。
陳鉻騎著化作狼形的北辰,在城外方圓二十裏內溜達了一圈,用碳條在羊皮卷上仔細記錄周遭地形,並繪製了一張簡易的地圖——最重要是陳鉻畫的,李星闌識別起來更容易些。
兩人在中午時剛好回到城中,聞著飯菜想起,飛也似的衝到了西南大營,正見到一眾阿姨們推不動送飯車。陳鉻便催促北辰找個角落化為人形,然而北辰穿好後便跑了,他隻得一個人自告奮勇去推車送飯。
阿姨們找來粗麻繩,將許多輛送飯車捆在一起,陳鉻試了試,發現竟然毫無壓力,便纖夫似的拉著十餘輛送飯車,隨意地如同遛狗一般,牽著小車隊來到眾人集結處。
韓樘、伏紹元、武館弟子、民兵們:“……”
募集民兵,大家各自都帶了基本的日用品,故而送飯車每至一處,民兵們紛紛掏出自己的碗勺盛飯、吃飯,眾人基本相互認識,秩序倒是不錯。
陳鉻給李星闌裝好飯,夥食簡陋,他沒什麽胃口,一個勁兒給李星闌夾菜:“我覺得你當個ceo一定很不錯,為什麽要去當兵呢?”
李星闌埋頭吃飯,隨意答道:“本來是想當警察,有一天走在街上,抬頭忽然就看見電子屏上在放德班的征兵廣告,很熱血。一衝動提前畢業,考到了軍事院校。”
陳鉻來了興致,問:“征兵廣告,哪一版?”
李星闌脫口而出:“四六版。”
陳鉻一愣:“不會吧,我和大哥有個鏡頭!”
李星闌“唔”了一聲,說:“我沒怎麽注意,畫麵很震撼。”
陳鉻十分激動,笑道:“真的有,他讓我去實戰訓練的時候拍的。2046年呢,我們剛過去一年,那時候……對,大哥還是三團團長。不過那時候我才十歲,長相變化很大吧?”
兩人隨意地聊了一會兒,迅速地吃過午飯,李星闌便又忙碌起來。
他吃飯時一麵與陳鉻說話,同時密切地觀察者正在吃飯的民兵們,因此有些心不在焉。
李星闌征求韓、伏兩人的意見,迅速從八百餘人中選出八名百將,令百將各自挑選兩名正副屯長,令屯長各自挑選一名什長,每次挑選,均由三人共同把關。最後再按照一至四區,三、三、三、二的編製,由每名什長挑選出自己的隊伍,每隊包括什長在內共十一人,又再在每什內定下兩名伍長。
如此,每名長官決定自己的下屬,政令容易暢通,隊伍團結,每隊人員關係相近,更省去了磨合期。到最後,總計征召到七十一個什,十四屯餘二什,加上八名百將、十六名正副屯長,總共八百零一人。
李星闌令人將登記好的名冊送至汴陽君府,請汴陽君令人核對,清查逃避征召者。
到這時,天也黑了。
李星闌令召集了八名百將,讓其帶領各自所轄的百人按照他所劃分的區域,進入營中駐紮。
軍營裏條件簡陋,門口點火把,房內放著幾盞稀稀拉拉的銅豆,燭光昏暗,像螢火蟲一般。
經過挑選後,民兵們都歇息了,李星闌卻還在忙。他令什長以上共四十人,到大營召開會議,簡單相互認識,申明軍紀,布置明日的任務。
陳鉻在中午飯後便回到汴陽君府,將羊皮地圖放回房間。既然在軍中幫不上什麽忙,也不知道北辰跑到哪裏躲懶去了,隻得自己一個人帶著刀,晃悠到城外的荒地裏,打獵玩。
李星闌夜裏開會時,陳鉻剛好拖著數十頭獵物回到軍營,然而一回到廚房就懵了,他又不會保鮮處理。好在這時北辰冷不防冒了出來,三兩下把獵物處理好,並將肉醃製起來,聞著味找到地窖,藏了進去。
陳鉻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處理獵物。
北辰見他那一本正經的模樣,似乎覺得十分好笑,挑起眼角,突然伸手抹了陳鉻一臉血。
陳鉻也是個牲口,對血並無任何不適,反覺得有趣。兩人一言不合便相互抹了起來,弄得廚房像是個人間煉獄般。
北辰玩累了,拍拍屁股走人,陳鉻怕嚇著做飯的阿姨們,隻得認命地將廚房打掃幹淨。
等他來到李星闌開會的營帳前,眾人已經離去,唯餘一燈如豆,原來是李星闌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大帳中,不知在想什麽。
陳鉻撈起窗口的簾子,露出一條縫隙,斂聲屏氣,偷偷看他,生怕打斷了他的思維。
隻見李星闌獨處時,背脊卻也挺得筆直,渾身緊繃,跪坐在地,仍舊是一個標準軍人的身姿。
沒有別人在旁,他便不戴兜帽,左臉的燒傷全部結痂,一部分已經脫落,露出了被燒後光滑的新肉,斑駁一片。他的眼睛似乎好了一些,眼皮總算長了起來,閉眼雖然困難,但晚上睡覺應該會感覺好受一些。
李星闌眉頭微皺,那神情十分認真,令陳鉻莫名地感到心中發酸。軍人實在令人難以理解,尤其是到了另一個世界後,他還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保護百姓。
他到底圖什麽呢?
陳鉻怎麽也想不明白。然而他似乎忘記了,先前兩人的數次談話中,信誓旦旦地堅持要保護眼前的城市,一直都是陳鉻自己。
他站了一會兒,又蹲了一會兒,最後趴在地上玩泥巴,仰頭看天,明月已至中天。
西邊則是那團亙古不變的星雲,靈山魂海,陳鉻好像已經很習慣了。
又過了一會兒,布簾終於被推開,陳鉻手腳並用地從地上爬起來,準備和李星闌打招呼。
然而李星闌一直在思考,故而沒有注意到陳鉻,猛然一低頭,看見陳鉻滿臉是血地趴在地上,冷不防被嚇了一大跳。
他一個閃身,用力地攥住陳鉻的手腕將他拉起來,仔細地查探陳鉻的傷勢,問:“怎麽受傷了?!”
陳鉻被他抓得猝不及防,見李星闌表情猙獰,聲音都有些變調,連忙向他解釋自己這是玩出來的。
李星闌連忙將他放開,無奈地搖頭:“今天忙得頭昏腦漲,你怎麽不早點回去休息?”
陳鉻摸著手腕,笑:“我想陪著你,你認真的樣子實在太帥了。”
他說完這話,立馬就後悔了,偷偷瞄了一眼李星闌的表情,不見異常。但他知道李星闌不喜歡開這樣的玩笑,連忙補充道:“真的很帥,我……沒有別的意思。”
李星闌歎了口氣,隨手揉了一把陳鉻那頭烏黑的小卷毛。
陳鉻覺得他心情還不錯,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陳鉻時不時講一些沒頭沒腦的笑話,李星闌卻聽得很認真。李星闌則詢問陳鉻今天做了什麽,去哪裏玩,得知他因為幫不上忙而有些鬱悶,則有勸他說小孩子不用想太多。
他們穿過泥濘的窄巷,踏過康莊大道,來到穿城而過的小河邊。
月光籠罩破落的小城,玉帶銀鱗,流水淙淙。
兩人停在橋頭,不約而同地望向天空,昨日還是一輪圓月,今天變缺了一塊。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兩人同時駐足,又默契地同時邁出腳步。
陳鉻和李星闌聊著聊著,鬱悶煙消雲散,十分放鬆,低著頭數地上的小坑。餘光瞟到李星闌腰側的小布包,發現他從瀑布下的洞穴中摘出來的那株曼陀羅,經過這麽多天竟然還長是那樣生機勃勃,黑色的花朵開得絢爛無比。
陳鉻想著,便不自覺地說了出來:“你這個人,怎麽什麽都會呢?”
李星闌謙虛地搖頭,說這些都不算什麽。
陳鉻心中盤算著,李星闌和薑雲朗同齡,都是2027年出生的,他叫薑雲朗作“薑大哥”,表明他比哥哥要小,應該是八月份以後出生的,多半真的是天秤座。
那麽他在2046年看到征兵廣告,轉而考到軍校。當時自己10歲,他就有20歲,可是他明明說自己是17歲當兵,有十年的軍旅生涯。
是誇張麽?
六、七年和十年並不差多少呀,為什麽要誇大呢?
陳鉻就一路想著這些沒頭沒腦的事情,終於忍不住好奇心,說:“李星闌,問你個問題哈。”
李星闌似是十分了然,點頭。
陳鉻抓了把頭發,有些遲疑:“你是什麽星座的?”
李星闌:“……”
陳鉻補充一句:“我很好奇。”
李星闌似乎鬆了一口氣:“我不太懂,十月二十七號。”
陳鉻掐指一算:“太陽天秤,月亮天蠍。”
李星闌一頭霧水:“什麽意思?”
陳鉻:“好像說是占有欲很強,不對吧?其實我也不太懂,就是想問問你的生日是幾號。”
李星闌:“……”
陳鉻思考著星座問題,一抬頭發現已經到了自己的房門口。
李星闌自然地幫他推開房門,並未點燈,說了一聲讓他早點睡覺。
兩人互道晚安,陳鉻脫了外袍倒頭就睡,過了十分鍾忽然坐起身來。
故而大家開了個小會,便按照李星闌的布置,各自開。
伏紹元、韓樘兩人負責第一次挑選分組,主要看來者的身體條件。
由於聶荌去世時,城中民兵共八百人,此後一直未動兵戈,但民兵的位置,從來都是父死子繼,故而現在的人數大致應該不變。人既然已經很少,那麽就不存在選兵一說,剔除一些身體實在不行的,其餘眾人須全部留下。
第一輪分組的辦法,李星闌經過了反複思考。此時兩人按照慣例,將前來報名的人分為四種:一是身材勻稱,身手矯健的;二是高大魁梧,身材健碩的;三是不論身形,精神昂揚,富有膽氣的;四是其他身體健康,但並無特點的。二人進行第一次挑選,按照一至四的種類,給每位被留下的民兵發一根竹簽。
四名武館弟子負責第二輪分組,各自案前豎靠一塊木板,畫出一至四條橫杠,與竹簽上的標記一致。民兵們對照手中的竹簽,各自前往四個攤位前,進行身份登記。
靈運城木材豐富,木刻工藝十分發達。老先生公孫缶昨夜未出席宴席,下午就到城中找到了兩名木匠,請他們協助。這天一早,兩名老木匠又各自帶了一名徒弟,四人坐在武館弟子們的攤位旁,帶著一麻袋薄木片,木片已經經過前期的切削打磨,每張幾乎都是半個手掌大小,表麵光滑,用來為民兵雕刻兵牌。
民兵們拿著竹簽前來報名,武館弟子們則按照布置,簡單詢問並在羊皮卷上登記六種信息,同時木匠在兵牌上進行雕刻:姓名,年齡,相貌特點,身高體征,城中所住區域,最後按照從零零一開始、分給每人一個數字編號、以算籌形式標記。民兵們拿到了自己的兵牌,則按照編號,每兩百人聚在一處。
前兩輪編選完畢,已經是日在中天。
幸而時值深秋,天氣涼爽,八百餘人分為四個區域,各自坐在地上,等待第三輪編選。
李星闌趁著上午的空隙,回到汴陽君府,得到韓原的許可,召集參與議事的十名商人。這十名商人各個家大業大,他便讓每家抽出一名識字懂算術的,組成一個後勤保障小組,負責軍資的管理與調度。
汴陽君定下組長,李星闌隨意問了幾個問題,便又定下了會計、出納等等職務。
由於民兵本就不多,僅以守城為目的,李星闌認為應當一切從簡,預留但不使用夥頭兵。通過汴陽君幫助聯絡,老先生公孫缶召集了幾名熟悉民情的老者,在城中征召了二十名婦女,負責民兵的一日兩餐。
未免民兵們歸家後難以集合,他令選出的婦女們迅速集結,眾人分工合作,采購、洗菜、切菜、主廚、幫工、分菜、清潔等等,這日中午便迅速做好了一頓飯。
陳鉻騎著化作狼形的北辰,在城外方圓二十裏內溜達了一圈,用碳條在羊皮卷上仔細記錄周遭地形,並繪製了一張簡易的地圖——最重要是陳鉻畫的,李星闌識別起來更容易些。
兩人在中午時剛好回到城中,聞著飯菜想起,飛也似的衝到了西南大營,正見到一眾阿姨們推不動送飯車。陳鉻便催促北辰找個角落化為人形,然而北辰穿好後便跑了,他隻得一個人自告奮勇去推車送飯。
阿姨們找來粗麻繩,將許多輛送飯車捆在一起,陳鉻試了試,發現竟然毫無壓力,便纖夫似的拉著十餘輛送飯車,隨意地如同遛狗一般,牽著小車隊來到眾人集結處。
韓樘、伏紹元、武館弟子、民兵們:“……”
募集民兵,大家各自都帶了基本的日用品,故而送飯車每至一處,民兵們紛紛掏出自己的碗勺盛飯、吃飯,眾人基本相互認識,秩序倒是不錯。
陳鉻給李星闌裝好飯,夥食簡陋,他沒什麽胃口,一個勁兒給李星闌夾菜:“我覺得你當個ceo一定很不錯,為什麽要去當兵呢?”
李星闌埋頭吃飯,隨意答道:“本來是想當警察,有一天走在街上,抬頭忽然就看見電子屏上在放德班的征兵廣告,很熱血。一衝動提前畢業,考到了軍事院校。”
陳鉻來了興致,問:“征兵廣告,哪一版?”
李星闌脫口而出:“四六版。”
陳鉻一愣:“不會吧,我和大哥有個鏡頭!”
李星闌“唔”了一聲,說:“我沒怎麽注意,畫麵很震撼。”
陳鉻十分激動,笑道:“真的有,他讓我去實戰訓練的時候拍的。2046年呢,我們剛過去一年,那時候……對,大哥還是三團團長。不過那時候我才十歲,長相變化很大吧?”
兩人隨意地聊了一會兒,迅速地吃過午飯,李星闌便又忙碌起來。
他吃飯時一麵與陳鉻說話,同時密切地觀察者正在吃飯的民兵們,因此有些心不在焉。
李星闌征求韓、伏兩人的意見,迅速從八百餘人中選出八名百將,令百將各自挑選兩名正副屯長,令屯長各自挑選一名什長,每次挑選,均由三人共同把關。最後再按照一至四區,三、三、三、二的編製,由每名什長挑選出自己的隊伍,每隊包括什長在內共十一人,又再在每什內定下兩名伍長。
如此,每名長官決定自己的下屬,政令容易暢通,隊伍團結,每隊人員關係相近,更省去了磨合期。到最後,總計征召到七十一個什,十四屯餘二什,加上八名百將、十六名正副屯長,總共八百零一人。
李星闌令人將登記好的名冊送至汴陽君府,請汴陽君令人核對,清查逃避征召者。
到這時,天也黑了。
李星闌令召集了八名百將,讓其帶領各自所轄的百人按照他所劃分的區域,進入營中駐紮。
軍營裏條件簡陋,門口點火把,房內放著幾盞稀稀拉拉的銅豆,燭光昏暗,像螢火蟲一般。
經過挑選後,民兵們都歇息了,李星闌卻還在忙。他令什長以上共四十人,到大營召開會議,簡單相互認識,申明軍紀,布置明日的任務。
陳鉻在中午飯後便回到汴陽君府,將羊皮地圖放回房間。既然在軍中幫不上什麽忙,也不知道北辰跑到哪裏躲懶去了,隻得自己一個人帶著刀,晃悠到城外的荒地裏,打獵玩。
李星闌夜裏開會時,陳鉻剛好拖著數十頭獵物回到軍營,然而一回到廚房就懵了,他又不會保鮮處理。好在這時北辰冷不防冒了出來,三兩下把獵物處理好,並將肉醃製起來,聞著味找到地窖,藏了進去。
陳鉻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處理獵物。
北辰見他那一本正經的模樣,似乎覺得十分好笑,挑起眼角,突然伸手抹了陳鉻一臉血。
陳鉻也是個牲口,對血並無任何不適,反覺得有趣。兩人一言不合便相互抹了起來,弄得廚房像是個人間煉獄般。
北辰玩累了,拍拍屁股走人,陳鉻怕嚇著做飯的阿姨們,隻得認命地將廚房打掃幹淨。
等他來到李星闌開會的營帳前,眾人已經離去,唯餘一燈如豆,原來是李星闌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大帳中,不知在想什麽。
陳鉻撈起窗口的簾子,露出一條縫隙,斂聲屏氣,偷偷看他,生怕打斷了他的思維。
隻見李星闌獨處時,背脊卻也挺得筆直,渾身緊繃,跪坐在地,仍舊是一個標準軍人的身姿。
沒有別人在旁,他便不戴兜帽,左臉的燒傷全部結痂,一部分已經脫落,露出了被燒後光滑的新肉,斑駁一片。他的眼睛似乎好了一些,眼皮總算長了起來,閉眼雖然困難,但晚上睡覺應該會感覺好受一些。
李星闌眉頭微皺,那神情十分認真,令陳鉻莫名地感到心中發酸。軍人實在令人難以理解,尤其是到了另一個世界後,他還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保護百姓。
他到底圖什麽呢?
陳鉻怎麽也想不明白。然而他似乎忘記了,先前兩人的數次談話中,信誓旦旦地堅持要保護眼前的城市,一直都是陳鉻自己。
他站了一會兒,又蹲了一會兒,最後趴在地上玩泥巴,仰頭看天,明月已至中天。
西邊則是那團亙古不變的星雲,靈山魂海,陳鉻好像已經很習慣了。
又過了一會兒,布簾終於被推開,陳鉻手腳並用地從地上爬起來,準備和李星闌打招呼。
然而李星闌一直在思考,故而沒有注意到陳鉻,猛然一低頭,看見陳鉻滿臉是血地趴在地上,冷不防被嚇了一大跳。
他一個閃身,用力地攥住陳鉻的手腕將他拉起來,仔細地查探陳鉻的傷勢,問:“怎麽受傷了?!”
陳鉻被他抓得猝不及防,見李星闌表情猙獰,聲音都有些變調,連忙向他解釋自己這是玩出來的。
李星闌連忙將他放開,無奈地搖頭:“今天忙得頭昏腦漲,你怎麽不早點回去休息?”
陳鉻摸著手腕,笑:“我想陪著你,你認真的樣子實在太帥了。”
他說完這話,立馬就後悔了,偷偷瞄了一眼李星闌的表情,不見異常。但他知道李星闌不喜歡開這樣的玩笑,連忙補充道:“真的很帥,我……沒有別的意思。”
李星闌歎了口氣,隨手揉了一把陳鉻那頭烏黑的小卷毛。
陳鉻覺得他心情還不錯,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陳鉻時不時講一些沒頭沒腦的笑話,李星闌卻聽得很認真。李星闌則詢問陳鉻今天做了什麽,去哪裏玩,得知他因為幫不上忙而有些鬱悶,則有勸他說小孩子不用想太多。
他們穿過泥濘的窄巷,踏過康莊大道,來到穿城而過的小河邊。
月光籠罩破落的小城,玉帶銀鱗,流水淙淙。
兩人停在橋頭,不約而同地望向天空,昨日還是一輪圓月,今天變缺了一塊。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兩人同時駐足,又默契地同時邁出腳步。
陳鉻和李星闌聊著聊著,鬱悶煙消雲散,十分放鬆,低著頭數地上的小坑。餘光瞟到李星闌腰側的小布包,發現他從瀑布下的洞穴中摘出來的那株曼陀羅,經過這麽多天竟然還長是那樣生機勃勃,黑色的花朵開得絢爛無比。
陳鉻想著,便不自覺地說了出來:“你這個人,怎麽什麽都會呢?”
李星闌謙虛地搖頭,說這些都不算什麽。
陳鉻心中盤算著,李星闌和薑雲朗同齡,都是2027年出生的,他叫薑雲朗作“薑大哥”,表明他比哥哥要小,應該是八月份以後出生的,多半真的是天秤座。
那麽他在2046年看到征兵廣告,轉而考到軍校。當時自己10歲,他就有20歲,可是他明明說自己是17歲當兵,有十年的軍旅生涯。
是誇張麽?
六、七年和十年並不差多少呀,為什麽要誇大呢?
陳鉻就一路想著這些沒頭沒腦的事情,終於忍不住好奇心,說:“李星闌,問你個問題哈。”
李星闌似是十分了然,點頭。
陳鉻抓了把頭發,有些遲疑:“你是什麽星座的?”
李星闌:“……”
陳鉻補充一句:“我很好奇。”
李星闌似乎鬆了一口氣:“我不太懂,十月二十七號。”
陳鉻掐指一算:“太陽天秤,月亮天蠍。”
李星闌一頭霧水:“什麽意思?”
陳鉻:“好像說是占有欲很強,不對吧?其實我也不太懂,就是想問問你的生日是幾號。”
李星闌:“……”
陳鉻思考著星座問題,一抬頭發現已經到了自己的房門口。
李星闌自然地幫他推開房門,並未點燈,說了一聲讓他早點睡覺。
兩人互道晚安,陳鉻脫了外袍倒頭就睡,過了十分鍾忽然坐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