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婺市,公共交通還沒有發達到公交站隨處可見,有些偏僻的地方,坐公交,可能要走出一兩裏路,要是不順路,很抱歉,那得走更遠。
作為外來戶,江家租住在婺市南城區的城郊,那裏公交站少且間隔遠,江不器常常要走出七彎八拐的很長一段路才能到家。
不過,有時候,父親也會騎著他那輛老舊的永久牌自行車來接。
前世的時候,江不器其實並不怎麽喜歡父親來接他,因為那輛掉漆嚴重的自行車,會讓他年少的自卑,變得沉甸甸的。
現在嘛,江不器想見父親,想見那輛破自行車的心,卻是非常急切。
很不巧,他重生在國慶假期過後,都過去快六天了,還沒見著雙親,想家的心情無疑是急迫且躁動。
當然,之所以那麽想見父親,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對二老深懷歉疚。
前世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虧欠且不去說,創業後疏於關心父母的遺憾也先不提,最讓江不器懊悔的,其實還是年少時的無知任性。
婺市是市府所在,本地孩子大多家境不錯,而到了學齡後,為了讓他有更好的學習環境,父母就從婺市轄下的農村,來到婺市打工,他自小就和這些城裏的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最開始,年幼的他,並沒有不適yc市的生活,但隨著年齡漸長,有了虛榮心之後,情況就變了。
他開始羨慕本地的孩子,羨慕他們身上穿著的名牌,羨慕他們口袋裏不僅是鋼鏰的零用錢,羨慕奔馳在他們腳下的高檔山地車,以及眾多眾多。
這種得不到的羨慕,最後變成了內心裏的深深自卑。
而自卑,讓他開始埋怨出身,埋怨父母。
再然後,埋怨演變成了他和父母的諸多矛盾,以及衝突。
爭吵,擺冷臉,甚至種種刻薄到不該從他這個年紀孩子口中冒出的尖銳話語,讓他一次又一次地傷了父母的心,也讓他在家裏和學校,變成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當然,本質上,無論是他在學校裏的外向多言,還是家裏的沉默尖銳,都是虛榮心在作祟。
他在學校需要用笑臉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虛弱,而在家裏,父母會用他們的胸懷包容他的撒野,他可以肆意妄為。
如今回想起來,江不器覺得,當年的自己真是不堪。
隻可惜,沒能重生的更早些,很多過錯,無法挽回。
回家的公車,開了半個多小時後,終於接近了到家的站點。
遙遙的,江不器如願看到了父親。
此時的晚霞,已經隻剩下渺遠的些許餘暉,天色籠罩在一片黯啞中,尚未開發的城郊,並不像市區那樣被初上華燈簇擁,隻有昏黃的寥寥幾盞街燈,點綴著即將入夜的清寂。
他的父親,雙手扶著車把,站立在簡陋的站牌下,街燈拉長了他的身影,也打亮了他張望向公車的麵孔,這一切,都是如此的久違又熟悉。
不由的,江不器想起了一首歌名:爸,我回來了。
是的,他回來了。
2000年,一切都是如此簡單溫馨,沒有那麽多的私人轎車堵成長龍,也沒有那麽多高樓大廈分割天空,目光還能被星辰吸引,空氣也可以隨意大口呼吸,他仍被父母的羽翼所庇佑。
真好。
下了車,照麵,父親隻是笑著衝他拍了拍車座,沒說話,江不器也沒有。
他分開雙腿,用孩提的姿勢坐上自行車後座,父親慣例地叮囑了聲“坐好”,馬路上就隻剩下了車輪向前滾動,和鏈條齒輪相互摩擦的聲響。
哦,還有風摩挲著耳廓的時光流淌聲。
過了馬路,進入居民區後,回家的路,就變得崎嶇起來。
城郊的公共基礎建設,並沒能跟上市區日新月異的步伐,90年代的石子路沿用迄今。
自行車開始變得顛簸,父親騎車的速度也有所放慢。
偶然間,江不器注意到,車輪在坑坑窪窪的石子路上,留下了一道明顯的車轍,就好像一條記錄著當下的軌跡。
而這樣的軌跡有很多,交錯延伸向這裏的千家萬戶,下雨時會被泥濘吞沒,晴朗時又會被描摹出來。
經過一片又一片低矮的農民房,再穿梭過一座石橋後,家就近在眼前了。
附近不時傳來土狗的吠聲,下了車,站在河岸上,能看到河邊的那片蘆葦已經開花。
初升的月光,照亮了淙淙遠去的河水,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江不器仍記得每當這時,父親特別愛唱《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實際上沒有那麽壯闊,但更有小城的寫意。
父親提著自行車,走下了河岸邊的階梯,江不器在河岸邊短暫停頓後,快步跟上。
由於這邊住的人不多,又都是老式開窗很小的青磚房,路燈分布得也有些稀疏,巷弄還狹窄,回家的最後一段路,有些陰森晦暗。
在小的時候,一貫思維活躍的江不器,總是會擔心,那些無處不在的拐角、門洞或陰影裏,會突然竄出什麽妖魔鬼怪。
哪怕沒有妖魔鬼怪,僅僅是一隻貓,或是一條狗,從狹長晦暗的巷弄中忽然鑽出,其實也怪嚇人的。
即便是長大後,走這樣的夜路,江不器偶爾還是會提心吊膽,一點小小的動靜,都可能讓他神經緊張。
但此刻有父親偉岸的身軀,在前麵引路,江不器走得分外踏實。
這時候,江不器發現,在父親麵前,他還是會潛意識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
“回來了。”
準備了一桌子菜肴的母親,早已等候在了門前。
她的笑容,就像屋內低度數燈泡撒下的光芒,不見得能照亮多遠的路,但足以明亮整個家。
“嗯。”江不器笑著應了一聲。
“快去洗洗手,吃飯吧。”母親接過他的背包,笑著催促道。
隻有四十來平方的農民房,可沒有幾室幾廳的說法,水槽、廚房、餐廳和客廳都是連一起的,江不器洗完手,母親和停好車的父親,也一起進了屋。
隨後,三人一起落座。
前世,都是母親給一上飯桌就悶悶不樂的他夾菜。但是現在,江不器知道該是他替父母夾菜才對。
父母生來從不虧欠他什麽,倒是他,有著太多的恩情,難以償還。
他看了看桌上的菜,隨後拿起筷子,夾了塊他和母親都愛吃的梅幹菜扣肉,放到母親的碗裏:“媽,你吃。”
母親卻是又把梅幹菜扣肉夾回到了他的碗裏:“媽不愛吃,你多吃點。”
江不器愣了愣,隨即用力地忍住從鼻尖湧上眼眶的酸澀。
作為外來戶,江家租住在婺市南城區的城郊,那裏公交站少且間隔遠,江不器常常要走出七彎八拐的很長一段路才能到家。
不過,有時候,父親也會騎著他那輛老舊的永久牌自行車來接。
前世的時候,江不器其實並不怎麽喜歡父親來接他,因為那輛掉漆嚴重的自行車,會讓他年少的自卑,變得沉甸甸的。
現在嘛,江不器想見父親,想見那輛破自行車的心,卻是非常急切。
很不巧,他重生在國慶假期過後,都過去快六天了,還沒見著雙親,想家的心情無疑是急迫且躁動。
當然,之所以那麽想見父親,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對二老深懷歉疚。
前世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虧欠且不去說,創業後疏於關心父母的遺憾也先不提,最讓江不器懊悔的,其實還是年少時的無知任性。
婺市是市府所在,本地孩子大多家境不錯,而到了學齡後,為了讓他有更好的學習環境,父母就從婺市轄下的農村,來到婺市打工,他自小就和這些城裏的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最開始,年幼的他,並沒有不適yc市的生活,但隨著年齡漸長,有了虛榮心之後,情況就變了。
他開始羨慕本地的孩子,羨慕他們身上穿著的名牌,羨慕他們口袋裏不僅是鋼鏰的零用錢,羨慕奔馳在他們腳下的高檔山地車,以及眾多眾多。
這種得不到的羨慕,最後變成了內心裏的深深自卑。
而自卑,讓他開始埋怨出身,埋怨父母。
再然後,埋怨演變成了他和父母的諸多矛盾,以及衝突。
爭吵,擺冷臉,甚至種種刻薄到不該從他這個年紀孩子口中冒出的尖銳話語,讓他一次又一次地傷了父母的心,也讓他在家裏和學校,變成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當然,本質上,無論是他在學校裏的外向多言,還是家裏的沉默尖銳,都是虛榮心在作祟。
他在學校需要用笑臉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虛弱,而在家裏,父母會用他們的胸懷包容他的撒野,他可以肆意妄為。
如今回想起來,江不器覺得,當年的自己真是不堪。
隻可惜,沒能重生的更早些,很多過錯,無法挽回。
回家的公車,開了半個多小時後,終於接近了到家的站點。
遙遙的,江不器如願看到了父親。
此時的晚霞,已經隻剩下渺遠的些許餘暉,天色籠罩在一片黯啞中,尚未開發的城郊,並不像市區那樣被初上華燈簇擁,隻有昏黃的寥寥幾盞街燈,點綴著即將入夜的清寂。
他的父親,雙手扶著車把,站立在簡陋的站牌下,街燈拉長了他的身影,也打亮了他張望向公車的麵孔,這一切,都是如此的久違又熟悉。
不由的,江不器想起了一首歌名:爸,我回來了。
是的,他回來了。
2000年,一切都是如此簡單溫馨,沒有那麽多的私人轎車堵成長龍,也沒有那麽多高樓大廈分割天空,目光還能被星辰吸引,空氣也可以隨意大口呼吸,他仍被父母的羽翼所庇佑。
真好。
下了車,照麵,父親隻是笑著衝他拍了拍車座,沒說話,江不器也沒有。
他分開雙腿,用孩提的姿勢坐上自行車後座,父親慣例地叮囑了聲“坐好”,馬路上就隻剩下了車輪向前滾動,和鏈條齒輪相互摩擦的聲響。
哦,還有風摩挲著耳廓的時光流淌聲。
過了馬路,進入居民區後,回家的路,就變得崎嶇起來。
城郊的公共基礎建設,並沒能跟上市區日新月異的步伐,90年代的石子路沿用迄今。
自行車開始變得顛簸,父親騎車的速度也有所放慢。
偶然間,江不器注意到,車輪在坑坑窪窪的石子路上,留下了一道明顯的車轍,就好像一條記錄著當下的軌跡。
而這樣的軌跡有很多,交錯延伸向這裏的千家萬戶,下雨時會被泥濘吞沒,晴朗時又會被描摹出來。
經過一片又一片低矮的農民房,再穿梭過一座石橋後,家就近在眼前了。
附近不時傳來土狗的吠聲,下了車,站在河岸上,能看到河邊的那片蘆葦已經開花。
初升的月光,照亮了淙淙遠去的河水,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江不器仍記得每當這時,父親特別愛唱《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實際上沒有那麽壯闊,但更有小城的寫意。
父親提著自行車,走下了河岸邊的階梯,江不器在河岸邊短暫停頓後,快步跟上。
由於這邊住的人不多,又都是老式開窗很小的青磚房,路燈分布得也有些稀疏,巷弄還狹窄,回家的最後一段路,有些陰森晦暗。
在小的時候,一貫思維活躍的江不器,總是會擔心,那些無處不在的拐角、門洞或陰影裏,會突然竄出什麽妖魔鬼怪。
哪怕沒有妖魔鬼怪,僅僅是一隻貓,或是一條狗,從狹長晦暗的巷弄中忽然鑽出,其實也怪嚇人的。
即便是長大後,走這樣的夜路,江不器偶爾還是會提心吊膽,一點小小的動靜,都可能讓他神經緊張。
但此刻有父親偉岸的身軀,在前麵引路,江不器走得分外踏實。
這時候,江不器發現,在父親麵前,他還是會潛意識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
“回來了。”
準備了一桌子菜肴的母親,早已等候在了門前。
她的笑容,就像屋內低度數燈泡撒下的光芒,不見得能照亮多遠的路,但足以明亮整個家。
“嗯。”江不器笑著應了一聲。
“快去洗洗手,吃飯吧。”母親接過他的背包,笑著催促道。
隻有四十來平方的農民房,可沒有幾室幾廳的說法,水槽、廚房、餐廳和客廳都是連一起的,江不器洗完手,母親和停好車的父親,也一起進了屋。
隨後,三人一起落座。
前世,都是母親給一上飯桌就悶悶不樂的他夾菜。但是現在,江不器知道該是他替父母夾菜才對。
父母生來從不虧欠他什麽,倒是他,有著太多的恩情,難以償還。
他看了看桌上的菜,隨後拿起筷子,夾了塊他和母親都愛吃的梅幹菜扣肉,放到母親的碗裏:“媽,你吃。”
母親卻是又把梅幹菜扣肉夾回到了他的碗裏:“媽不愛吃,你多吃點。”
江不器愣了愣,隨即用力地忍住從鼻尖湧上眼眶的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