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昭陽公主請帖上的意思,這踏青合該是臨高望遠,一覽群山,揮毫潑墨,吟詩作畫,端的是高雅無匹。
可再瞧瞧胡菁瑜的準備——用鐵簽子串好的牛肉羊肉鹿肉雞翅鴨脖魚丸蘑菇,醬料醃好的牛羊肉片,切好的白菜幫子豆腐塊還有溫泉莊子上送來的幾把小青菜,甚至還有兩壇子惠泉酒和三壺黃橙汁,鐵網鐵蒙子鐵皮爐子若幹,這架勢絕對不是吟詩頌詞的節奏。
不過要讓霍青毓選的話,她寧願選擇胡菁瑜這一款,也不樂意吹著山風聽一幫無病呻、吟的仕宦貴女們吟詩。
所以她非常積極的催著廚房裏的人把燒烤食材多添了一倍,準備等著眾人吟詩的時候她就在旁吃吃喝喝打發時間。
馬車出了梁國公府,一路晃晃蕩蕩地到了東直門,各家女眷們的馬車大都等在這裏。瞧見梁國公府的馬車姍姍來遲,昭陽公主還有閑心派人問問晚來的緣故,聽聞胡菁瑜準備了許多好吃食,不免笑道:“也不知道預備了多少東西,咱們人可多。”
不過吃的卻未必多就是了,霍青毓想到那些文官家的姑娘們的食量,暗搓搓的腹誹道:“也不知這些人加起來有沒有我一個吃的多。”
眼看著時辰差不多了,昭陽公主且吩咐車架出發,眾人要去的是香山,半山腰一座望山亭上早已布置妥當,除開臨山眺望的一麵,其餘三麵都遮擋了帷幕屏退了閑人,外頭更有重重把守,再不會叫人衝撞進來。
胡菁瑜一到地方就忙著張羅下人們安置鐵爐子鐵網,又叫人把弄好的食材都辦下來放在一邊,要弄成自助燒烤的架勢。
別家的姑娘們也都忙,不過大都忙著布置桌案和筆墨紙硯,也有帶了茶水糕點過來的,茶香撲鼻糕點精致,同梁國公府這邊的架勢截然不同。
眾人見了,少不得取笑胡菁瑜“一番辛苦隻為吃”,胡菁瑜不以為意,笑嘻嘻的說道:“民以食為天嘛,吃當然是頂頂重要一件事兒。不但要吃得飽,還得要吃得好,聖人雲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可是君子之道呢!”
話音未落,隻聽帷幕外頭有人朗聲笑道:“這話說的很是。人生在世,可不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
昭陽公主一臉驚喜的笑問道:“外頭可是十一皇弟在說話,可見得就你促狹。”
外頭那人便哈哈朗笑道:“正是小弟,還有五哥七哥八哥和小十二,瞧著天色晴好,哥兒幾個突發奇想要出來逛逛,得知昭陽姐姐要辦踏青宴,便曉得這邊一定有好吃食,所以特來叨擾一番。”
昭陽公主也笑道:“哪裏是我準備了好吃食。我看你們是知道霍七姑娘最是食不厭細,所以來叨擾她的罷。”
話落,又向胡菁瑜調笑道:“來者是客。我這弟弟不辭辛苦的過來了,也不知道七姑娘肯不肯賞些飯食與他。”
胡菁瑜也不是個吃獨食的,聞言便笑道:“公主這話嚴重了。不過是些許吃食而已,隻要幾位皇子不嫌棄粗糙便好了。”
說罷,示意家下婆子們分了一半的燒烤食材和一隻鐵爐子一片鐵網出來。口內還說道:“隻是吃起來麻煩了些,須得自己動手。不過自助燒烤的樂趣就在於此。”
各家女眷們也都分了些茶水糕點出來,雖也芳香四溢精致美味,不過同胡菁瑜的燒烤比起來,就少了幾分新意幾分野趣。
昭陽公主且命小丫頭子送了吃食出去,幾位皇子接了,仍舊是十一皇子站在外頭高聲道謝。命打發兩個貼身服侍的小太監,也送了些宮中的糕點瓜果。算是謝禮。
旁人不知什麽反應,霍青毓看著眨眼就沒了一半的燒烤食材,心塞程度無以複加。
且說帷幕外頭的皇子們如願以償得了吃食,又嫌棄這邊的風景不好——好山好水都被昭陽公主圈進帷幕裏頭了,他們也看不見,遂商量著要往別處走一走。因是登高望遠,眾人不放心年紀最小的十二皇子,商議過後,便想把十二皇子托付給昭陽公主。
十二皇子年方九歲,古人雲男女七歲不同席,十一皇子的托付顯然是有些失禮的。不過世人都知道十二皇子當年生了一場重病,腦子燒壞了,雖空長年齡卻始終與三歲稚童無意。因而昭陽公主在征求過大家的意見後,所有人都不以為意。昭陽公主便笑道:“讓小十二跟著我們一起,這裏有的吃有的玩,可比跟著你幾位哥哥爬山好多了。”
仍舊是十一皇子高聲道謝,沒一會兒,一個生的粉雕玉琢,神色天真的小豆丁被人領進來,笑嘻嘻的走到昭陽公主旁邊。便是十二皇子了。
霍青毓神情複雜的看著十二皇子。她還記得大概是六年前,她還是梁國公府的霍七姑娘,年僅六歲的她被母親帶著進宮赴宴,因貪杯偷吃了幾杯酒,便央著一旁伺候的宮俾帶著她出去走走。
更衣回來時路過荷花池,隻聞得一陣孩童的哭聲,還有人威脅嗬斥的聲音。她順著聲音走過去,就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孩童在水裏撲騰著,兩個六七歲大小,長得一模一樣的龍鳳胎站在岸邊指著荷花池大笑,口裏不幹不淨的說什麽“賤婢所出”,還威脅那孩童不準將今兒的事兒說出去,否則就不讓他上來。
周圍十來個伺候服侍的太監宮俾,全都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沒有人敢說一句。
彼時的霍青毓被家人驕縱的很不知道天高地厚,又素性爽俠喜好打抱不平,不顧貼身侍婢的阻攔,徑自衝上前去要救人。
那雙胞胎大概是沒想到普天之下居然還有人敢同他們作對,登時便命人攔著霍青毓,霍青毓也不是個臨陣退縮的,兩邊兒立刻針尖對麥芒的杠了起來。
那龍鳳胎乃是宮中惠妃所出的十皇子和文恵公主,惠妃娘娘姿容絕色,久承恩寵,且父兄立有從龍之功,她在宮中素得陛下喜愛,便是皇後娘娘也要禮讓三分。
十皇子與文恵公主耳濡目染,當然不會把霍青毓一介臣女放在心上。不但攔著霍青毓不讓救人,還諷刺霍青毓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滿嘴的“惹了我不高興,叫父皇罷免你父親的官職爵位,把你送進宮來給我們端茶倒水,不過是我們家的奴才!”
小小稚兒不通世故,又受了母妃的熏陶,總以為天底下的人都是他們家的奴才。卻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惡人總有惡人磨。
於是向來在宮中橫行霸道的十皇子和文恵公主終於碰見了比他兩個還胡攪蠻纏不講理且一言不合就甩鞭子的猛人。
自幼習武的霍青毓抽出藏在腰間的鞭子結結實實地揍了這龍鳳胎一頓。雖是哄小孩子的玩意兒,可小小的鞭子用力打在身上,還是疼的人忍不住哭嚎起來。
主子挨了打,周圍跪著的宮俾太監們也慌慌張張地攔了上來,霍青毓仍舊不忘指使貼身侍婢跳下荷花池救人。這邊的騷動也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剛剛登基沒多久的永壽帝帶著文武群臣趕過來,十皇子和文恵公主頂著滿身的淩亂向父皇告狀,霍青毓也憤憤不平的指責十皇子和文恵公主殘害手足,還將兩人“罷官免職送她進宮當侍婢”的話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撒潑打滾的表示“我不當奴才,我才不要進宮給他們端茶洗腳!”
永壽帝當時聽得臉都綠了。
也顧不上叫太醫為自己的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診治,拉著梁國公的手一個勁兒的說什麽童言無忌,要梁國公不要把稚兒的話放在心上,皇家絕對沒有視百官為家仆的心思。
梁國公的臉也綠了,著實沒有想到自家女兒竟然敢對皇子公主動鞭子,登時便跪下來請罪。
永壽帝沒有懲罰霍青毓,反倒是下旨申斥了惠妃娘娘,著令十皇子和文恵公主閉門思過。
不過霍青毓回家以後,還是被梁國公罰跪祠堂,抄寫家規一百遍。
小小的霍青毓沒有想到自己仗義出手還要被罰,一時間怨天怨地,也就忘了宮中之事。而梁國公生怕霍青毓唐突惹禍,自此以後也不敢輕易叫霍青毓進宮請安。
好在宮中貴人也不是很想見到霍青毓這塊爆炭。對梁國公府七姑娘時常抱病的借口也就不以為意了。
胡菁瑜歪著腦袋打量著暗自沉吟的霍青毓,伸出手指悄悄戳了戳霍青毓的後腰,小聲地嚼耳根道:“姐姐想什麽呢?”
霍青毓回過神來,笑眯眯說道:“你猜?”
胡菁瑜:“……”
一旁禮部尚書家的五姑娘文玉瑤見狀,嬌嬌怯怯地笑問道:“你們兩個說什麽這麽開心,也告訴我們好不好?”
說著,人卻走上來挽住胡菁瑜的胳膊,故作不滿的抱怨道:“自從有了沈姑娘,你就不愛理我了。可是有了新人忘舊人?我就不信,我哪兒不如沈姑娘好?”
霍青毓悄麽聲的抖了抖渾身的雞皮疙瘩,起身去烤串。
文玉瑤看著霍青毓毫不遮掩的冷漠態度,不由得撂下臉來,冷哼一聲。靠著胡菁瑜的肩膀小聲說道:“這位沈姑娘,想是平日裏接觸仕宦之人不多,很不懂規矩呢。也就是我同你好,也不和她計較。換了旁人,隻怕要因此生出許多事來。”
說的好像很為人考慮似的。
胡菁瑜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不太喜歡文玉瑤說霍青毓壞話,隻是文玉瑤的這一番話總歸是為了人好,她也不好不領情,隻得開口說道:“沈姐姐為人直率,從來不喜歡那些虛虛客套,並非是針對於你。”
文玉瑤聞言冷笑:“你這話什麽意思?她為人直率,我就是個虛偽做作的?想是你們功勳世家,武將出身,都瞧不起我們這些酸文臭墨的。”
說罷,也不等胡菁瑜回應,一甩身子去了。
倘若是在平時,胡菁瑜為了與人交好,早攆上去賠不是了。文玉瑤正想著如果胡菁瑜上來賠禮道歉,她也好挑唆著胡菁瑜開口,大家都去別處逛逛。卻沒想到胡菁瑜站在原地暗暗發了一會兒呆,竟轉身往鐵爐子那邊去了,圍在霍青毓身邊一會兒遞蘑菇一會兒遞雞翅,好不殷勤。
氣的文玉瑤猛灌了三杯清茶,帶著貼身丫鬟去更衣了。
可再瞧瞧胡菁瑜的準備——用鐵簽子串好的牛肉羊肉鹿肉雞翅鴨脖魚丸蘑菇,醬料醃好的牛羊肉片,切好的白菜幫子豆腐塊還有溫泉莊子上送來的幾把小青菜,甚至還有兩壇子惠泉酒和三壺黃橙汁,鐵網鐵蒙子鐵皮爐子若幹,這架勢絕對不是吟詩頌詞的節奏。
不過要讓霍青毓選的話,她寧願選擇胡菁瑜這一款,也不樂意吹著山風聽一幫無病呻、吟的仕宦貴女們吟詩。
所以她非常積極的催著廚房裏的人把燒烤食材多添了一倍,準備等著眾人吟詩的時候她就在旁吃吃喝喝打發時間。
馬車出了梁國公府,一路晃晃蕩蕩地到了東直門,各家女眷們的馬車大都等在這裏。瞧見梁國公府的馬車姍姍來遲,昭陽公主還有閑心派人問問晚來的緣故,聽聞胡菁瑜準備了許多好吃食,不免笑道:“也不知道預備了多少東西,咱們人可多。”
不過吃的卻未必多就是了,霍青毓想到那些文官家的姑娘們的食量,暗搓搓的腹誹道:“也不知這些人加起來有沒有我一個吃的多。”
眼看著時辰差不多了,昭陽公主且吩咐車架出發,眾人要去的是香山,半山腰一座望山亭上早已布置妥當,除開臨山眺望的一麵,其餘三麵都遮擋了帷幕屏退了閑人,外頭更有重重把守,再不會叫人衝撞進來。
胡菁瑜一到地方就忙著張羅下人們安置鐵爐子鐵網,又叫人把弄好的食材都辦下來放在一邊,要弄成自助燒烤的架勢。
別家的姑娘們也都忙,不過大都忙著布置桌案和筆墨紙硯,也有帶了茶水糕點過來的,茶香撲鼻糕點精致,同梁國公府這邊的架勢截然不同。
眾人見了,少不得取笑胡菁瑜“一番辛苦隻為吃”,胡菁瑜不以為意,笑嘻嘻的說道:“民以食為天嘛,吃當然是頂頂重要一件事兒。不但要吃得飽,還得要吃得好,聖人雲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可是君子之道呢!”
話音未落,隻聽帷幕外頭有人朗聲笑道:“這話說的很是。人生在世,可不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
昭陽公主一臉驚喜的笑問道:“外頭可是十一皇弟在說話,可見得就你促狹。”
外頭那人便哈哈朗笑道:“正是小弟,還有五哥七哥八哥和小十二,瞧著天色晴好,哥兒幾個突發奇想要出來逛逛,得知昭陽姐姐要辦踏青宴,便曉得這邊一定有好吃食,所以特來叨擾一番。”
昭陽公主也笑道:“哪裏是我準備了好吃食。我看你們是知道霍七姑娘最是食不厭細,所以來叨擾她的罷。”
話落,又向胡菁瑜調笑道:“來者是客。我這弟弟不辭辛苦的過來了,也不知道七姑娘肯不肯賞些飯食與他。”
胡菁瑜也不是個吃獨食的,聞言便笑道:“公主這話嚴重了。不過是些許吃食而已,隻要幾位皇子不嫌棄粗糙便好了。”
說罷,示意家下婆子們分了一半的燒烤食材和一隻鐵爐子一片鐵網出來。口內還說道:“隻是吃起來麻煩了些,須得自己動手。不過自助燒烤的樂趣就在於此。”
各家女眷們也都分了些茶水糕點出來,雖也芳香四溢精致美味,不過同胡菁瑜的燒烤比起來,就少了幾分新意幾分野趣。
昭陽公主且命小丫頭子送了吃食出去,幾位皇子接了,仍舊是十一皇子站在外頭高聲道謝。命打發兩個貼身服侍的小太監,也送了些宮中的糕點瓜果。算是謝禮。
旁人不知什麽反應,霍青毓看著眨眼就沒了一半的燒烤食材,心塞程度無以複加。
且說帷幕外頭的皇子們如願以償得了吃食,又嫌棄這邊的風景不好——好山好水都被昭陽公主圈進帷幕裏頭了,他們也看不見,遂商量著要往別處走一走。因是登高望遠,眾人不放心年紀最小的十二皇子,商議過後,便想把十二皇子托付給昭陽公主。
十二皇子年方九歲,古人雲男女七歲不同席,十一皇子的托付顯然是有些失禮的。不過世人都知道十二皇子當年生了一場重病,腦子燒壞了,雖空長年齡卻始終與三歲稚童無意。因而昭陽公主在征求過大家的意見後,所有人都不以為意。昭陽公主便笑道:“讓小十二跟著我們一起,這裏有的吃有的玩,可比跟著你幾位哥哥爬山好多了。”
仍舊是十一皇子高聲道謝,沒一會兒,一個生的粉雕玉琢,神色天真的小豆丁被人領進來,笑嘻嘻的走到昭陽公主旁邊。便是十二皇子了。
霍青毓神情複雜的看著十二皇子。她還記得大概是六年前,她還是梁國公府的霍七姑娘,年僅六歲的她被母親帶著進宮赴宴,因貪杯偷吃了幾杯酒,便央著一旁伺候的宮俾帶著她出去走走。
更衣回來時路過荷花池,隻聞得一陣孩童的哭聲,還有人威脅嗬斥的聲音。她順著聲音走過去,就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孩童在水裏撲騰著,兩個六七歲大小,長得一模一樣的龍鳳胎站在岸邊指著荷花池大笑,口裏不幹不淨的說什麽“賤婢所出”,還威脅那孩童不準將今兒的事兒說出去,否則就不讓他上來。
周圍十來個伺候服侍的太監宮俾,全都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沒有人敢說一句。
彼時的霍青毓被家人驕縱的很不知道天高地厚,又素性爽俠喜好打抱不平,不顧貼身侍婢的阻攔,徑自衝上前去要救人。
那雙胞胎大概是沒想到普天之下居然還有人敢同他們作對,登時便命人攔著霍青毓,霍青毓也不是個臨陣退縮的,兩邊兒立刻針尖對麥芒的杠了起來。
那龍鳳胎乃是宮中惠妃所出的十皇子和文恵公主,惠妃娘娘姿容絕色,久承恩寵,且父兄立有從龍之功,她在宮中素得陛下喜愛,便是皇後娘娘也要禮讓三分。
十皇子與文恵公主耳濡目染,當然不會把霍青毓一介臣女放在心上。不但攔著霍青毓不讓救人,還諷刺霍青毓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滿嘴的“惹了我不高興,叫父皇罷免你父親的官職爵位,把你送進宮來給我們端茶倒水,不過是我們家的奴才!”
小小稚兒不通世故,又受了母妃的熏陶,總以為天底下的人都是他們家的奴才。卻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惡人總有惡人磨。
於是向來在宮中橫行霸道的十皇子和文恵公主終於碰見了比他兩個還胡攪蠻纏不講理且一言不合就甩鞭子的猛人。
自幼習武的霍青毓抽出藏在腰間的鞭子結結實實地揍了這龍鳳胎一頓。雖是哄小孩子的玩意兒,可小小的鞭子用力打在身上,還是疼的人忍不住哭嚎起來。
主子挨了打,周圍跪著的宮俾太監們也慌慌張張地攔了上來,霍青毓仍舊不忘指使貼身侍婢跳下荷花池救人。這邊的騷動也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剛剛登基沒多久的永壽帝帶著文武群臣趕過來,十皇子和文恵公主頂著滿身的淩亂向父皇告狀,霍青毓也憤憤不平的指責十皇子和文恵公主殘害手足,還將兩人“罷官免職送她進宮當侍婢”的話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撒潑打滾的表示“我不當奴才,我才不要進宮給他們端茶洗腳!”
永壽帝當時聽得臉都綠了。
也顧不上叫太醫為自己的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診治,拉著梁國公的手一個勁兒的說什麽童言無忌,要梁國公不要把稚兒的話放在心上,皇家絕對沒有視百官為家仆的心思。
梁國公的臉也綠了,著實沒有想到自家女兒竟然敢對皇子公主動鞭子,登時便跪下來請罪。
永壽帝沒有懲罰霍青毓,反倒是下旨申斥了惠妃娘娘,著令十皇子和文恵公主閉門思過。
不過霍青毓回家以後,還是被梁國公罰跪祠堂,抄寫家規一百遍。
小小的霍青毓沒有想到自己仗義出手還要被罰,一時間怨天怨地,也就忘了宮中之事。而梁國公生怕霍青毓唐突惹禍,自此以後也不敢輕易叫霍青毓進宮請安。
好在宮中貴人也不是很想見到霍青毓這塊爆炭。對梁國公府七姑娘時常抱病的借口也就不以為意了。
胡菁瑜歪著腦袋打量著暗自沉吟的霍青毓,伸出手指悄悄戳了戳霍青毓的後腰,小聲地嚼耳根道:“姐姐想什麽呢?”
霍青毓回過神來,笑眯眯說道:“你猜?”
胡菁瑜:“……”
一旁禮部尚書家的五姑娘文玉瑤見狀,嬌嬌怯怯地笑問道:“你們兩個說什麽這麽開心,也告訴我們好不好?”
說著,人卻走上來挽住胡菁瑜的胳膊,故作不滿的抱怨道:“自從有了沈姑娘,你就不愛理我了。可是有了新人忘舊人?我就不信,我哪兒不如沈姑娘好?”
霍青毓悄麽聲的抖了抖渾身的雞皮疙瘩,起身去烤串。
文玉瑤看著霍青毓毫不遮掩的冷漠態度,不由得撂下臉來,冷哼一聲。靠著胡菁瑜的肩膀小聲說道:“這位沈姑娘,想是平日裏接觸仕宦之人不多,很不懂規矩呢。也就是我同你好,也不和她計較。換了旁人,隻怕要因此生出許多事來。”
說的好像很為人考慮似的。
胡菁瑜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不太喜歡文玉瑤說霍青毓壞話,隻是文玉瑤的這一番話總歸是為了人好,她也不好不領情,隻得開口說道:“沈姐姐為人直率,從來不喜歡那些虛虛客套,並非是針對於你。”
文玉瑤聞言冷笑:“你這話什麽意思?她為人直率,我就是個虛偽做作的?想是你們功勳世家,武將出身,都瞧不起我們這些酸文臭墨的。”
說罷,也不等胡菁瑜回應,一甩身子去了。
倘若是在平時,胡菁瑜為了與人交好,早攆上去賠不是了。文玉瑤正想著如果胡菁瑜上來賠禮道歉,她也好挑唆著胡菁瑜開口,大家都去別處逛逛。卻沒想到胡菁瑜站在原地暗暗發了一會兒呆,竟轉身往鐵爐子那邊去了,圍在霍青毓身邊一會兒遞蘑菇一會兒遞雞翅,好不殷勤。
氣的文玉瑤猛灌了三杯清茶,帶著貼身丫鬟去更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