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大捷天下皆知,齊國公父子率領將士們凱旋,皇帝自然要在宮中大擺筵席,為齊國公父子和眾將士們慶功。
慶功宴定在三天之後,所以齊國公父子在進宮麵聖後,尚有三天休息的時間。可以在家好生歇一歇,養精蓄銳,再赴筵席。
不過滿京城的人都知道齊國公府老太君聯通二房三房迫害長房幼子之事。之前串通拐子誘拐大房子嗣,又以長輩之名不斷刁難齊國公夫人,如今齊國公父子大捷回京,連永壽帝都要百般示恩隆寵,也不知道齊國公府二房三房之人該如何麵對大房一家。
可惜齊國公父子治軍深嚴,處事也很滴水不漏。就算滿京城仕宦功勳之家拉長了耳朵,也沒能聽到齊國公府內有半點兒動靜。
不過在齊國公父子凱旋次日,倒是向梁國公府遞了拜帖,明言要登門致謝。
梁國公府自是欣然回帖。於是當天下午,雷厲風行的齊國公便帶著齊國公夫人和長幼二子登門拜訪。
梁國公帶著兒子們在外書房招待貴客,梁國公夫人帶著女媳人等接出大廳,就見齊國公夫人牽著小兒子薑起的手兒進了二門。兩人雖同為公府夫人,可是齊國公夫人前一陣被齊國公府老太君以身體孱弱為由拘在府內,因而兩人此前並沒有什麽交情。
或者說,如果不是霍青毓偶然在拐子手中救出了薑起,使得一向老實的齊國公夫人不得不破釜沉舟做出告禦狀以保兒子性命之事,這京城內的仕宦功勳人家隻怕都記不得這位隱形人一樣的齊國公夫人。
不過這種尷尬的境況隨著齊國公父子凱旋之後立刻消弭於無形。女人以夫為綱,為母則強,不管齊國公夫人秉性如何,隻要做到了這兩點,就不會有人再忽視她。
多日不見,齊國公夫人又見消瘦,不過臉上的氣色倒是比從前更好。同梁國公夫人寒暄過後,齊國公夫人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後的霍青毓,一雙眼眸頓時溢滿感激的淚水,推了推薑起的後背,開口說道:“去,給你的救命恩人叩頭。要是沒有她出手相救,娘這輩子都見不到你了。”
薑起自然也記得這位將自己從人販子手中搶過來的大姐姐,聽到母親的話,二話不說,立刻在院子裏朝著霍青毓的方向跪下磕頭。
此時已是五月天氣,雖是盛夏,可地磚冷硬,薑起的動作頓時嚇了梁國公府女眷們一跳。好在霍青毓一個閃身到了薑起麵前,把孩子扶起來,梁國公夫人這才笑道:“鏟凶扶弱本就是我輩道義,夫人又何必這樣客氣。”
言罷,不由分說的將人引入大廳,齊國公夫人又帶著兒子拜見過霍老太君,主賓雙方各自廝見過,方才落座。立刻有小丫頭子獻茶。
齊國公夫人不開口則矣,一開口便都是感激的話。偏偏她生性木衲,並不是個言辭機敏的人。一席話翻來覆去的說,可見是並沒有多少出門待客的經驗。
好在梁國公府本來就是武將之家,也沒有那些文官家眷的繁雜禮數。又有梁國公府長房長媳在旁妙語連珠烘托氣氛,一時間大家倒也其樂融融,十分投契。
這一日的晚飯自然也是在梁國公府用膳。齊國公父子在回京第二天立刻登門拜訪,主要是想見見霍青毓和胡菁瑜這兩位救命恩人。隻是男女有別,雖然武將世家不比文官的繁文縟節,可是在森嚴禮教下,也不好擅自提出見麵之事。隻好以重禮酬謝。
一頓飯過後,齊國公府一家四口欣然離開。梁國公父子眾人自然是將人送出大門。
待返回來時,霍老太君已然坐在大廳內,在眾兒媳孫女們的陪伴下閑聊。
看到送客回來的梁國公父子等人,少不得笑問道:“依你之見,這齊國公父子秉性如何?”
大家都是沙場上闖蕩出來的功勳將軍,便是談話也沒有文官那麽些彎彎繞。大多數談的都是兵法軍事等等。一個人調兵遣將的能力如何,同他的秉性也有莫大關係。
齊國公父子遼東大捷,斬首敵寇無數,可見得是極其剛毅且富有智謀之人。齊國公夫人並長房幼子受此苛待,這父子兩人回京後卻沒有太大動靜,可見亦是能忍之人。
剛毅能忍,智謀非常,必定所圖甚遠……
梁國公搖了搖頭,唏噓道:“隻怕齊國公老夫人,還有二房三房討不了什麽好。”
霍青毓也想到上輩子齊國公府發生的那一樁樁意外,頗為讚同的點了點頭。
兩日後的慶功宴擺在奉天殿。永壽帝下令百官並番邦小國在京使者一同赴宴,為齊國公父子慶功。
梁國公府本為功勳之後,自然也要進宮赴宴。是日五鼓,梁國公便帶著闔府子嗣,霍老太君便帶著闔府眾女媳人等,按品服大妝入宮赴宴。
霍青毓雖為梁國公府嫡係,可此時身份未明,自然要留在家中。
此時已至五月盛夏,窗下的一叢薔薇花開的正好。霍青毓手持書卷看了大半晌,頓覺乏累,隨手拋書,換了一身直綴出門。
身體強健的武人,要麽喜歡騎馬,要麽喜歡走路,大抵都是權貴人家騎馬的多,貧寒之家走路的多。
可是霍青毓卻偏偏喜歡後者。
這大抵是上輩子被圈禁久了的緣故,這輩子重生而來,就喜歡往人多的地方紮。哪怕僅僅是聽著人來人往的叫賣聲,聞著路旁小吃攤子上被風吹來的香氣,都覺得整個人都鮮活了起來。
霍青毓就這麽一走一逛的到了鼓樓西大街的鏡花緣,馮老三正在鋪子裏盯著夥計們進貨。瞧見霍青毓進門,立刻諂笑著迎了上來,笑問道:“姑娘今兒怎麽有空?”
霍青毓擺了擺手:“看書看久了有些無聊,出來走動走動。你們幹你們的不必管我。”
馮老三躬身應是,卻還是留在霍青毓的旁邊兒跟她聊家常。
他說揚州的春娘幾個人已經啟程了,走的水路,大概再有小半個月,就能抵達京城。
“到時候咱們鋪子裏算賬的就夠了,還能再賣些揚州的糕點刺繡,京城的顧客都很喜歡。”
一邊說話,一邊又引著霍青毓去裏頭喝茶。
茶是今年新上的龍井,揚州茶商們趕著時間貢上的,楊嬤嬤也隨船給馮老三捎了幾包,目的自然是為討好霍青毓。
霍青毓喝著不錯,果然命馮老三給他包兩包,準備帶回府裏。要知道這些可都是上好的茶葉,便是給宮中進宮的貨色,都沒有這些茶葉好。
因為負責上貢的官員們從來不敢給宮裏進貢最好的尖兒貨,生怕今年有了明年沒了,宮裏貴人卻吃慣了,那會子交不出去,不是明擺著要吃掛落?
提著幾包茶葉施施然的出了鋪子,霍青毓繼續在集市上走走停停的閑逛。
她還在路邊攤上點了一碗餛飩麵,清淡的麵湯裏頭浮著幾點青翠的香菜沫,看著就有食欲。
霍青毓吃了一碗餛飩麵兩個酥餅,扔下幾個大錢正要走,就聽身後有人喊道:“前麵的兄台請留步!”
霍青毓回頭,看著身後站著兩位書生模樣的陌生人,不由得挑了挑眉。
卻見那人笑道:“兄台可是不認得我?那兄台可還記得某月某日福源樓,兄台直斥那混人汙蔑科舉之事?”
慶功宴定在三天之後,所以齊國公父子在進宮麵聖後,尚有三天休息的時間。可以在家好生歇一歇,養精蓄銳,再赴筵席。
不過滿京城的人都知道齊國公府老太君聯通二房三房迫害長房幼子之事。之前串通拐子誘拐大房子嗣,又以長輩之名不斷刁難齊國公夫人,如今齊國公父子大捷回京,連永壽帝都要百般示恩隆寵,也不知道齊國公府二房三房之人該如何麵對大房一家。
可惜齊國公父子治軍深嚴,處事也很滴水不漏。就算滿京城仕宦功勳之家拉長了耳朵,也沒能聽到齊國公府內有半點兒動靜。
不過在齊國公父子凱旋次日,倒是向梁國公府遞了拜帖,明言要登門致謝。
梁國公府自是欣然回帖。於是當天下午,雷厲風行的齊國公便帶著齊國公夫人和長幼二子登門拜訪。
梁國公帶著兒子們在外書房招待貴客,梁國公夫人帶著女媳人等接出大廳,就見齊國公夫人牽著小兒子薑起的手兒進了二門。兩人雖同為公府夫人,可是齊國公夫人前一陣被齊國公府老太君以身體孱弱為由拘在府內,因而兩人此前並沒有什麽交情。
或者說,如果不是霍青毓偶然在拐子手中救出了薑起,使得一向老實的齊國公夫人不得不破釜沉舟做出告禦狀以保兒子性命之事,這京城內的仕宦功勳人家隻怕都記不得這位隱形人一樣的齊國公夫人。
不過這種尷尬的境況隨著齊國公父子凱旋之後立刻消弭於無形。女人以夫為綱,為母則強,不管齊國公夫人秉性如何,隻要做到了這兩點,就不會有人再忽視她。
多日不見,齊國公夫人又見消瘦,不過臉上的氣色倒是比從前更好。同梁國公夫人寒暄過後,齊國公夫人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後的霍青毓,一雙眼眸頓時溢滿感激的淚水,推了推薑起的後背,開口說道:“去,給你的救命恩人叩頭。要是沒有她出手相救,娘這輩子都見不到你了。”
薑起自然也記得這位將自己從人販子手中搶過來的大姐姐,聽到母親的話,二話不說,立刻在院子裏朝著霍青毓的方向跪下磕頭。
此時已是五月天氣,雖是盛夏,可地磚冷硬,薑起的動作頓時嚇了梁國公府女眷們一跳。好在霍青毓一個閃身到了薑起麵前,把孩子扶起來,梁國公夫人這才笑道:“鏟凶扶弱本就是我輩道義,夫人又何必這樣客氣。”
言罷,不由分說的將人引入大廳,齊國公夫人又帶著兒子拜見過霍老太君,主賓雙方各自廝見過,方才落座。立刻有小丫頭子獻茶。
齊國公夫人不開口則矣,一開口便都是感激的話。偏偏她生性木衲,並不是個言辭機敏的人。一席話翻來覆去的說,可見是並沒有多少出門待客的經驗。
好在梁國公府本來就是武將之家,也沒有那些文官家眷的繁雜禮數。又有梁國公府長房長媳在旁妙語連珠烘托氣氛,一時間大家倒也其樂融融,十分投契。
這一日的晚飯自然也是在梁國公府用膳。齊國公父子在回京第二天立刻登門拜訪,主要是想見見霍青毓和胡菁瑜這兩位救命恩人。隻是男女有別,雖然武將世家不比文官的繁文縟節,可是在森嚴禮教下,也不好擅自提出見麵之事。隻好以重禮酬謝。
一頓飯過後,齊國公府一家四口欣然離開。梁國公父子眾人自然是將人送出大門。
待返回來時,霍老太君已然坐在大廳內,在眾兒媳孫女們的陪伴下閑聊。
看到送客回來的梁國公父子等人,少不得笑問道:“依你之見,這齊國公父子秉性如何?”
大家都是沙場上闖蕩出來的功勳將軍,便是談話也沒有文官那麽些彎彎繞。大多數談的都是兵法軍事等等。一個人調兵遣將的能力如何,同他的秉性也有莫大關係。
齊國公父子遼東大捷,斬首敵寇無數,可見得是極其剛毅且富有智謀之人。齊國公夫人並長房幼子受此苛待,這父子兩人回京後卻沒有太大動靜,可見亦是能忍之人。
剛毅能忍,智謀非常,必定所圖甚遠……
梁國公搖了搖頭,唏噓道:“隻怕齊國公老夫人,還有二房三房討不了什麽好。”
霍青毓也想到上輩子齊國公府發生的那一樁樁意外,頗為讚同的點了點頭。
兩日後的慶功宴擺在奉天殿。永壽帝下令百官並番邦小國在京使者一同赴宴,為齊國公父子慶功。
梁國公府本為功勳之後,自然也要進宮赴宴。是日五鼓,梁國公便帶著闔府子嗣,霍老太君便帶著闔府眾女媳人等,按品服大妝入宮赴宴。
霍青毓雖為梁國公府嫡係,可此時身份未明,自然要留在家中。
此時已至五月盛夏,窗下的一叢薔薇花開的正好。霍青毓手持書卷看了大半晌,頓覺乏累,隨手拋書,換了一身直綴出門。
身體強健的武人,要麽喜歡騎馬,要麽喜歡走路,大抵都是權貴人家騎馬的多,貧寒之家走路的多。
可是霍青毓卻偏偏喜歡後者。
這大抵是上輩子被圈禁久了的緣故,這輩子重生而來,就喜歡往人多的地方紮。哪怕僅僅是聽著人來人往的叫賣聲,聞著路旁小吃攤子上被風吹來的香氣,都覺得整個人都鮮活了起來。
霍青毓就這麽一走一逛的到了鼓樓西大街的鏡花緣,馮老三正在鋪子裏盯著夥計們進貨。瞧見霍青毓進門,立刻諂笑著迎了上來,笑問道:“姑娘今兒怎麽有空?”
霍青毓擺了擺手:“看書看久了有些無聊,出來走動走動。你們幹你們的不必管我。”
馮老三躬身應是,卻還是留在霍青毓的旁邊兒跟她聊家常。
他說揚州的春娘幾個人已經啟程了,走的水路,大概再有小半個月,就能抵達京城。
“到時候咱們鋪子裏算賬的就夠了,還能再賣些揚州的糕點刺繡,京城的顧客都很喜歡。”
一邊說話,一邊又引著霍青毓去裏頭喝茶。
茶是今年新上的龍井,揚州茶商們趕著時間貢上的,楊嬤嬤也隨船給馮老三捎了幾包,目的自然是為討好霍青毓。
霍青毓喝著不錯,果然命馮老三給他包兩包,準備帶回府裏。要知道這些可都是上好的茶葉,便是給宮中進宮的貨色,都沒有這些茶葉好。
因為負責上貢的官員們從來不敢給宮裏進貢最好的尖兒貨,生怕今年有了明年沒了,宮裏貴人卻吃慣了,那會子交不出去,不是明擺著要吃掛落?
提著幾包茶葉施施然的出了鋪子,霍青毓繼續在集市上走走停停的閑逛。
她還在路邊攤上點了一碗餛飩麵,清淡的麵湯裏頭浮著幾點青翠的香菜沫,看著就有食欲。
霍青毓吃了一碗餛飩麵兩個酥餅,扔下幾個大錢正要走,就聽身後有人喊道:“前麵的兄台請留步!”
霍青毓回頭,看著身後站著兩位書生模樣的陌生人,不由得挑了挑眉。
卻見那人笑道:“兄台可是不認得我?那兄台可還記得某月某日福源樓,兄台直斥那混人汙蔑科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