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中一應事宜都還沒弄完,李東林跟夏氏兩個去了趟洋河大壩那邊的夏家,又跑了一趟舅公家,然後正月初四就回了鎮上。
李小荷等人則繼續留在村子裏。阿福倒是記著夏氏的話,每日都要拉上阿壽念念書。叔叔嬸嬸一家也走之後,李小荷隻有找李小蘭說話了。
李小蘭不知道怎麽了,沒事就坐在那裏做針線,李小荷翻了翻她的針線筐,發現她已經做了不少活計,荷包手帕都有,她很不解,道:“姐,你為什麽做這麽多針線啊,難道你現在還想拿去賣啊?”
李小荷隻是隨口這樣問的,李小蘭卻點點頭,道:“是啊,元宵節大佛寺那邊也會很熱鬧,到時候拿到那邊去賣!”
“姐,你缺錢啊?”李小荷問。
李小蘭點頭,“誰還嫌銀子多來著?誒,你還欠我六十四個銅板啊。”
李小荷這才想起來,李小蘭當初確實給過銅板給自己的,隻是當初不是說的給嗎?李小荷望著李小蘭,語氣無辜地道:“啊,姐,那個你還要我還的啊?那做的火鍋你也吃了的啊,而且你竟然把數目記得這麽清楚!”
“我當時是看你銅板不夠使,而且你在鎮上這麽久,就沒點積蓄?還在乎這幾個銅板?還不該還我啊?”
“我哪有積蓄啊?我每天都在跟著娘幹活兒,又沒空做私活兒,怎麽會有積蓄?我一個銅板也沒有!”
李小蘭看了李小荷一眼,搖了搖頭,一邊繼續做活,一邊道:“好吧,看你這麽可憐,銅板就不讓你還了!”又道:“沒錢你還在那邊無所事事,喏,跟我一起做荷包吧,元宵節我們一起去賣,我就不收你成本錢了,賣得多少全是你自己的!”
“什麽叫不收我成本錢啊,這些成本錢本來就不是你出的,都是娘出的好不好!”李小荷嘟嘟囔囔兩句,反正沒事兒幹,也拿起針線有一針沒一針地做起來。
李小蘭見她這樣,又笑道:“你看你現在,做這個還不如我了,我還記得以前你還教我跟烏梅做包呢!”
“以前,以前……”以前我哪裏會像你一樣沒事兒就做針線喲!李小荷在心裏歎了兩聲,道:“話說也不知道烏梅現在怎麽樣了,這都四五年了,她也沒有回來過!”
“她是去做丫鬟,又不是去做小姐,想回來也沒辦法啊!”李小蘭道,“你還是管好你自己吧,烏梅比我們好多了,人家說‘寧娶高門婢,不娶小戶女’,她回來這說親的肯定能踏破門檻了吧!”
“咦,說親!姐,你是想嫁人了啊!”李小荷看著李小蘭就“嘿嘿嘿”地笑起來了。
李小蘭說完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現在李小荷又這樣取笑她,她的臉馬上就燒紅了。好在她對李小荷愛玩笑的性子已是早有體會,雖然臉紅,但是仍強忍著板著張臉,道:“沒有,我隻是就事論事罷了。”
李小荷才不放過她,擠眉弄眼地笑道:“沒有?那你現在做這麽多荷包,難道不是想攢嫁妝?”
李小蘭眼睛隻盯著手上的活計,李小荷似乎都能看見有白煙從李小蘭頭上升起,看來是被自己說中了啊!李小荷又“嘿嘿嘿”地笑起來,湊到李小蘭臉下,道:“姐,我覺得你的臉都可以煎雞蛋了誒,臉紅成這樣,難道不是被我說中了?還說沒有。”說完她怕李小蘭惱羞成怒,又道:“女孩子嫁人不是正常的嗎?我們以前不也說過,姐你為什麽總這麽害羞呀?”
李小蘭推開李小荷的頭,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沒有說話,不過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倒比之前自在了點了。
李小荷就道:“姐,你根本沒必要做荷包了啊,現在家裏有火鍋店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你的親事娘肯定有打算的,哪需要你自己操心啊,何況做針線費眼睛,也賺不了多少錢。”
李小蘭這次倒沒一直沉默了,她道:“火鍋店才開多久?就算是賺了錢,這次爹娘又要修整店麵,又是一大筆銀子,還有阿福要去念書,這書可不是窮人家能念的!以後估計還有阿壽……”李小蘭說著就沒音兒了,眼睛也垂了下來,“哪有我……們的份……”
李小荷聽完她的話,才想起來一件事,李小蘭今年就十四歲了,按照這個時代的習俗,女孩子一般是十五歲定親,所以李小蘭說親應該就是今年了,哪怕是在後世,成親也是件慎之又慎的事情,尤其是對女孩子來說。隻是夏氏幫著店裏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兼顧李小蘭的事情。李東林說的今年開店就再找幾個人來店裏幫工,不知道找了沒有,夏氏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忙。
至於李小蘭說的什麽,家裏沒多少錢能花用到她的身上的話,李小荷覺得夏氏肯定不會做拿女兒貼兒子的事情,所以這個倒不用擔心。
李小荷若有所思的看了看李小蘭,李小蘭話中帶怨,應該是因為她年紀不小了,夏氏似乎卻還沒考慮她的事,而她卻沒忘了阿福,有銀子馬上就張羅著讓他去念書,李小蘭有些不高興了吧。
“姐,你肯定能嫁個好人家的!”李小荷覺得李小蘭好不到十四歲,這麽小,完全不用為這件事著急,但是這個時代的女孩子都是這個年紀就準備嫁人,李小荷也不能改變什麽,隻好挨著李小蘭,這樣安慰著她。
李小蘭聽李小荷這樣說,剛剛好一點的臉又紅了,隻是卻沒有推開李小荷。
嫁一個好人家,是所有待嫁的女孩子希望的。
隻是李小蘭也給李小荷提了個醒,不管嫁的人家好不好,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有本事,要是全部靠著婆家,或是丈夫,也不太有安全感啊。
李小荷覺得自己犯了個錯誤,辛辛苦苦為家裏弄出個火鍋店出來,其實自己並不能享受到多少它的好處啊。李東林跟夏氏雖然不至於虧待女兒,但是火鍋店肯定是沒有李小荷兩姐妹的份的。而且,還有一件事情,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能讓李小荷三十來歲還不嫁人,李小蘭今年十四歲,她今年十二歲,要不了兩年,她就要成為被家裏“潑出去的水”,到時候去了別家,又以什麽立足?難道像這時代的女人一樣,生兒子嗎?噢,想想就可怕!
所以得有自己的事業,這樣即使是被婆家嫌棄,自己也可以過得下去。而像李小荷所處的階層,估計沒有哪家知道媳婦有自己的生財之法,不笑得合不攏嘴,還嫌棄媳婦的。當然了,這媳婦也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不侍丈夫,不敬公婆什麽的了。
李小荷現在也沒有其他賺錢的法子,而且就算是有,她也不可能背著李東林和夏氏藏銀子啊,這個時代會允許未出嫁的女兒有私產?況且李小荷還是父母俱在的,李小荷覺得這不太可能。
算了,還是先不管這個事了,反正還有李小蘭在前麵呢,總會把她的事情搞定了,再輪到自己,算算也有好幾年呢,也不用急在這一時了。
至於火鍋店的事情,李小荷當然也希望它生意越來越好了,這樣子家裏有銀子,總也少不了她們兩姐妹的,而且李小荷也不忍心看著自己爹娘弟弟們,過的窮困辛苦啊。
李小荷本以為店裏的一應事會很快弄完,她們也很快就能一起去鎮上,但是卻是一直等到二月十四這天,李東林跟夏氏才回來接他們去鎮上。
李東林本來是要讓老爺子跟老婆子一起去鎮上的,但是老婆子卻是不肯去。
“我不去,我在這村裏過了大半輩子了,這又不是過不下去,我幹啥要去鎮上?你們自己去吧,我不去,我跟你爹就在這村裏,種點菜養點雞鴨,也能過活。哦,那田地裏的事,到了時節你們要回來弄啊,不管你們是拿錢回來請人幹,還是自己回來自己幹,反正地要給我們種上,你也知道你爹是不能再下地的,我跟你爹可是要靠那點糧食過活的!”老婆子道。
李東林很無奈,道:“娘,我們那點地,找個人佃出去就好了,地裏那點糧食在哪兒不能買到?何況我們都在鎮上去了,就你跟爹在村裏呆著,那讓人看了,成什麽樣了。要是你們有個什麽事,我們都不在,該怎麽是好?”
老婆子還是搖頭:“阿才還在這裏的,老.二還時不時會回來的,到時候他們去哪裏找人?”
“去問問誰最近要去白水鎮,讓他給老.二帶個信不就行了。再說就算是他不知道,回來沒見人,隨便找村裏人一問就知道了啊,去鎮上就可以了啊!”李東林道。
老婆子看了看阿才,道:“不行,要是讓阿才跟著一起到鎮上,那豈不是你這個做大哥的幫老.二養兒子?要是就跟著我們住在這村裏,還算是我們這做爺爺奶奶的幫著看孩子,還說得過去。”
李小荷等人則繼續留在村子裏。阿福倒是記著夏氏的話,每日都要拉上阿壽念念書。叔叔嬸嬸一家也走之後,李小荷隻有找李小蘭說話了。
李小蘭不知道怎麽了,沒事就坐在那裏做針線,李小荷翻了翻她的針線筐,發現她已經做了不少活計,荷包手帕都有,她很不解,道:“姐,你為什麽做這麽多針線啊,難道你現在還想拿去賣啊?”
李小荷隻是隨口這樣問的,李小蘭卻點點頭,道:“是啊,元宵節大佛寺那邊也會很熱鬧,到時候拿到那邊去賣!”
“姐,你缺錢啊?”李小荷問。
李小蘭點頭,“誰還嫌銀子多來著?誒,你還欠我六十四個銅板啊。”
李小荷這才想起來,李小蘭當初確實給過銅板給自己的,隻是當初不是說的給嗎?李小荷望著李小蘭,語氣無辜地道:“啊,姐,那個你還要我還的啊?那做的火鍋你也吃了的啊,而且你竟然把數目記得這麽清楚!”
“我當時是看你銅板不夠使,而且你在鎮上這麽久,就沒點積蓄?還在乎這幾個銅板?還不該還我啊?”
“我哪有積蓄啊?我每天都在跟著娘幹活兒,又沒空做私活兒,怎麽會有積蓄?我一個銅板也沒有!”
李小蘭看了李小荷一眼,搖了搖頭,一邊繼續做活,一邊道:“好吧,看你這麽可憐,銅板就不讓你還了!”又道:“沒錢你還在那邊無所事事,喏,跟我一起做荷包吧,元宵節我們一起去賣,我就不收你成本錢了,賣得多少全是你自己的!”
“什麽叫不收我成本錢啊,這些成本錢本來就不是你出的,都是娘出的好不好!”李小荷嘟嘟囔囔兩句,反正沒事兒幹,也拿起針線有一針沒一針地做起來。
李小蘭見她這樣,又笑道:“你看你現在,做這個還不如我了,我還記得以前你還教我跟烏梅做包呢!”
“以前,以前……”以前我哪裏會像你一樣沒事兒就做針線喲!李小荷在心裏歎了兩聲,道:“話說也不知道烏梅現在怎麽樣了,這都四五年了,她也沒有回來過!”
“她是去做丫鬟,又不是去做小姐,想回來也沒辦法啊!”李小蘭道,“你還是管好你自己吧,烏梅比我們好多了,人家說‘寧娶高門婢,不娶小戶女’,她回來這說親的肯定能踏破門檻了吧!”
“咦,說親!姐,你是想嫁人了啊!”李小荷看著李小蘭就“嘿嘿嘿”地笑起來了。
李小蘭說完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現在李小荷又這樣取笑她,她的臉馬上就燒紅了。好在她對李小荷愛玩笑的性子已是早有體會,雖然臉紅,但是仍強忍著板著張臉,道:“沒有,我隻是就事論事罷了。”
李小荷才不放過她,擠眉弄眼地笑道:“沒有?那你現在做這麽多荷包,難道不是想攢嫁妝?”
李小蘭眼睛隻盯著手上的活計,李小荷似乎都能看見有白煙從李小蘭頭上升起,看來是被自己說中了啊!李小荷又“嘿嘿嘿”地笑起來,湊到李小蘭臉下,道:“姐,我覺得你的臉都可以煎雞蛋了誒,臉紅成這樣,難道不是被我說中了?還說沒有。”說完她怕李小蘭惱羞成怒,又道:“女孩子嫁人不是正常的嗎?我們以前不也說過,姐你為什麽總這麽害羞呀?”
李小蘭推開李小荷的頭,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沒有說話,不過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倒比之前自在了點了。
李小荷就道:“姐,你根本沒必要做荷包了啊,現在家裏有火鍋店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你的親事娘肯定有打算的,哪需要你自己操心啊,何況做針線費眼睛,也賺不了多少錢。”
李小蘭這次倒沒一直沉默了,她道:“火鍋店才開多久?就算是賺了錢,這次爹娘又要修整店麵,又是一大筆銀子,還有阿福要去念書,這書可不是窮人家能念的!以後估計還有阿壽……”李小蘭說著就沒音兒了,眼睛也垂了下來,“哪有我……們的份……”
李小荷聽完她的話,才想起來一件事,李小蘭今年就十四歲了,按照這個時代的習俗,女孩子一般是十五歲定親,所以李小蘭說親應該就是今年了,哪怕是在後世,成親也是件慎之又慎的事情,尤其是對女孩子來說。隻是夏氏幫著店裏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兼顧李小蘭的事情。李東林說的今年開店就再找幾個人來店裏幫工,不知道找了沒有,夏氏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忙。
至於李小蘭說的什麽,家裏沒多少錢能花用到她的身上的話,李小荷覺得夏氏肯定不會做拿女兒貼兒子的事情,所以這個倒不用擔心。
李小荷若有所思的看了看李小蘭,李小蘭話中帶怨,應該是因為她年紀不小了,夏氏似乎卻還沒考慮她的事,而她卻沒忘了阿福,有銀子馬上就張羅著讓他去念書,李小蘭有些不高興了吧。
“姐,你肯定能嫁個好人家的!”李小荷覺得李小蘭好不到十四歲,這麽小,完全不用為這件事著急,但是這個時代的女孩子都是這個年紀就準備嫁人,李小荷也不能改變什麽,隻好挨著李小蘭,這樣安慰著她。
李小蘭聽李小荷這樣說,剛剛好一點的臉又紅了,隻是卻沒有推開李小荷。
嫁一個好人家,是所有待嫁的女孩子希望的。
隻是李小蘭也給李小荷提了個醒,不管嫁的人家好不好,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有本事,要是全部靠著婆家,或是丈夫,也不太有安全感啊。
李小荷覺得自己犯了個錯誤,辛辛苦苦為家裏弄出個火鍋店出來,其實自己並不能享受到多少它的好處啊。李東林跟夏氏雖然不至於虧待女兒,但是火鍋店肯定是沒有李小荷兩姐妹的份的。而且,還有一件事情,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能讓李小荷三十來歲還不嫁人,李小蘭今年十四歲,她今年十二歲,要不了兩年,她就要成為被家裏“潑出去的水”,到時候去了別家,又以什麽立足?難道像這時代的女人一樣,生兒子嗎?噢,想想就可怕!
所以得有自己的事業,這樣即使是被婆家嫌棄,自己也可以過得下去。而像李小荷所處的階層,估計沒有哪家知道媳婦有自己的生財之法,不笑得合不攏嘴,還嫌棄媳婦的。當然了,這媳婦也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不侍丈夫,不敬公婆什麽的了。
李小荷現在也沒有其他賺錢的法子,而且就算是有,她也不可能背著李東林和夏氏藏銀子啊,這個時代會允許未出嫁的女兒有私產?況且李小荷還是父母俱在的,李小荷覺得這不太可能。
算了,還是先不管這個事了,反正還有李小蘭在前麵呢,總會把她的事情搞定了,再輪到自己,算算也有好幾年呢,也不用急在這一時了。
至於火鍋店的事情,李小荷當然也希望它生意越來越好了,這樣子家裏有銀子,總也少不了她們兩姐妹的,而且李小荷也不忍心看著自己爹娘弟弟們,過的窮困辛苦啊。
李小荷本以為店裏的一應事會很快弄完,她們也很快就能一起去鎮上,但是卻是一直等到二月十四這天,李東林跟夏氏才回來接他們去鎮上。
李東林本來是要讓老爺子跟老婆子一起去鎮上的,但是老婆子卻是不肯去。
“我不去,我在這村裏過了大半輩子了,這又不是過不下去,我幹啥要去鎮上?你們自己去吧,我不去,我跟你爹就在這村裏,種點菜養點雞鴨,也能過活。哦,那田地裏的事,到了時節你們要回來弄啊,不管你們是拿錢回來請人幹,還是自己回來自己幹,反正地要給我們種上,你也知道你爹是不能再下地的,我跟你爹可是要靠那點糧食過活的!”老婆子道。
李東林很無奈,道:“娘,我們那點地,找個人佃出去就好了,地裏那點糧食在哪兒不能買到?何況我們都在鎮上去了,就你跟爹在村裏呆著,那讓人看了,成什麽樣了。要是你們有個什麽事,我們都不在,該怎麽是好?”
老婆子還是搖頭:“阿才還在這裏的,老.二還時不時會回來的,到時候他們去哪裏找人?”
“去問問誰最近要去白水鎮,讓他給老.二帶個信不就行了。再說就算是他不知道,回來沒見人,隨便找村裏人一問就知道了啊,去鎮上就可以了啊!”李東林道。
老婆子看了看阿才,道:“不行,要是讓阿才跟著一起到鎮上,那豈不是你這個做大哥的幫老.二養兒子?要是就跟著我們住在這村裏,還算是我們這做爺爺奶奶的幫著看孩子,還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