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殷嬅”這個位麵的主線劇情,算來算去,蕭桓並沒有太大過錯。
他不過是負了一個姑娘的心,且這心意還不是他自己願意負了的。
這件事沒什麽特殊的,真要說特殊,可能隻是特殊在“被他負了心的姑娘是當朝帝姬,身份尊榮無雙”這一點上。
蕭桓的未婚妻名“葉顏”,出身樓國月郡的皇商葉家,是葉家的幺女。
而蕭桓,是月郡有名的書香世家——蕭家的長孫。
蕭葉兩家本是世交,但這婚約也不是什麽自幼定下的,不然當初的“蕭桓”也不會和“殷嬅”有過一段朦朧過往。
婚約之所以定下,是因為兩年前,蕭老太爺外出講學,被一場大雪封山困在險地,難以救援,最終被葉家出力救了回來。商賈之家別的不多,金銀和人脈素來不缺,皇商葉家出動了大半的人力北上,期間用於打點的物力亦是極多,終於在南北之交的險地救出蕭家老家主。
蕭老太爺並沒有熬過那個冬天,可他去世之前,向葉家許下了自家最有出息的長孫蕭桓,同葉家幺女的婚約。
而婚約定下的時候,蕭桓已在西樓與蠻族的邊界戰場上,屢立軍功。
戰場上消息總有延遲,等到蕭桓收到家書,家內連庚帖都交換了。
正直誠孝如蕭桓,如何可以辜負祖父臨終的遺願?
無力回天。
#
翌日。
白袍廣袖的中年軍師在侍女的引導下,穿過林蔭遍布的花雨石路。
行至茶室前,侍女自覺退去,透過門扉,可望見有娉婷人影掩在茶室庭院相隔的珠簾後。
心頭微動,華含章抬手推開那半掩門扉。
青竹案,青竹窗,青竹盞。
庭外芙蓉花繁麗,石案上,新茶初沸。
一雙柔軟的手端起爐上的瓷白茶壺,指尖蔻丹鮮豔嫩紅,拇指以及中指扶杯,食指壓蓋,蓋甌掀起之後順勢拂去甌底的水滴。
淡金色的茶水盈盈,緩緩注入玉杯。
做這一係列動作時,但見錦繡雲紋的衣袖輕輕飄浮,姿勢美妙如仙,堪比畫中人。
#
殷嬅著一身青衣素裳。
麵上脂粉未施,青絲僅以絲綢鬆鬆攏了,不著珠翠。
泡好茶水,她整個人都懶洋洋的,一雙桃花眼,笑得眯起來,妖媚得緊。
也不起身見禮,殷嬅一拂袖:“舅舅倒來得及時,以陳年梅雪泡製的君山銀針,想來應該入的了舅舅之口。”
華含章凝望著殷嬅,修長手指緩緩摩挲手上的寒玉扳指。
他唯一的侄女兒,愈發像她的母後。
曾經她在文德皇後膝下笑鬧,如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今日她楚腰纖纖、蛾眉曼綠的模樣,卻是像極了姐姐當年。
隻是神色大不相同了……隻是她到底不是姐姐,她隻是殷嬅,隻是那本該千嬌百寵長大,卻被生生折斷羽翼,又在煉獄裏掙紮回歸的,可憐的孩子。
他可以在三軍陣前指點沙場,卻不能在這個華家最虧欠的孩子麵前,安撫她承受的苦痛。
甚至是昨夜蕭桓當眾拒絕賜婚,他們也沒有由頭替她出頭。
畢竟那婚約並沒有明確為誰所賜。
#
殷嬅依然笑著看他,華含章對她柔和道:“如此好茶,舅舅自然要嚐試阿嬅的手藝。”
殷嬅把茶推至他麵前。
九月的天,是微微發白的藍色,今日無雲,隻覺青天高遠,塵世寂靜。兩人對坐品茶,好一陣子沒有對話。
半響,華含章先狀若淡定開口道:“阿嬅對蕭家小子的事情怎麽看?”
殷嬅眉眼帶了戲謔:“舅舅怎麽不直接問我,需不需替我直接把他拐來,藏在蓉閣內夜夜笙歌?”
“……咳。”
“哎,俗人喲,總是聽不得白話。”殷嬅倒了杯茶水,大口飲盡。
饒是戰場上聽慣了兵痞子的粗言粗語,華含章也沒有料到自家侄女會給出這般大膽的回話。又看見她牛飲這千金茶水,隻覺得自己離京多年,對如今京都的貴女們,著實不夠了解。
這廂,殷嬅斂了笑:“本宮要他,不過一個婚約罷了,結得起,就解得開。”
本宮要他。便是不容拒絕的意思。
華含章不知該說些什麽,眼前是茶水氤氳的熱氣,然後他開口:“同你父皇說過了嗎?”
“還沒呢,不過也用不著。”殷嬅又咯咯笑起來:“舅舅你知道的,我從陳宮活著回來之後,父皇可沒有拒絕過我什麽。”
從陳宮活著回來之後……
華含章閉了閉眼皮。
對啊……活著回來之後。在那之後,他們又有什麽理由不給她任何想要的?
帝皇欠她的,華家欠她的,整個樓國……欠她的,誰都還不了。
#
同一時間,將軍府。
路漫漫,雲樹杳,地天寬。
天晴色,青山不減,白發無端。
天地依舊,但當初離京之時鐵骨錚錚胸懷家國的將士們,有多少已化成了黃土一抔?
接風慶功之宴過後,戰士將重新踏上保家衛國的路程,回到他們守護了多年,也將永遠永遠守護下去的邊疆大地,隻為抵禦外族的靠近家國的每一步鐵蹄,每一寸疆土。
袁老將軍縮在躺椅上喝茶,高大的身量此時顯得有點蕭瑟,他為樓國征伐數十載,年紀已經大了,本該半隻腳踏進棺材的老人,卻不得不麵對戰場生離死別,家國之守,名族大義,一身戎裝。
蕭桓走進來就皺了皺眉頭,讓小廝去取絨毯。
袁老將軍聽見動靜,眨巴眨巴眼睛,叫他隨意坐了。
“接風宴已經過了,要不要找個時日回家看看?”他把茶盞放到石桌上,年歲大了也清明依舊的眼裏劃開一絲促狹,“年紀也到了,該成家了,唔,既然已經有未婚妻了,你家裏該是已經準備了吧?”
蕭桓突然覺得有些恍惚。
不知道為什麽想到初回京都那夜,他隨老將軍和華軍師覲見金鑾殿的時候。
夜色籠罩下的金鑾殿,他走上那靠近天闕至高的階梯,朱紅如血的宮氈覆道。
那時候他看的不是帝皇威嚴,看的不是燈火通明下暗藏的皇權,看的不是未來的青雲平步……他隻是看見鎏金屏風之後隱隱約約露出的裙裾。
像是奇異的感應,他覺得那就是她。
曾經的小帝姬。
她長大了。
#
“恩?”老將軍好笑地在他眼皮前揮了揮手,“想什麽呢?”
蕭桓凝神:“沒什麽。”
“說起來,嬅丫頭也已經這麽大了,從前你們總在我這兒鬧,好像你小子一開始還欺負過她來著?”老將軍頓了頓,像在措辭,“說起來,這場戰役結束了,有件事從一開始就一直沒同你提過,原本是覺得即使你知曉了也隻是徒增煩惱,但現在想想還是應該讓你曉得——那年,陳國那件事,最後離開的是嬅丫頭,而不是帝子殿下。”
“……什麽?”
他覺得可能是自己聽錯了。
怎麽可能有如此荒唐的事情?
老將軍眼裏帶著憐憫和痛惜,可是既然已經開了口,什麽事都不難說清了。
“我說,當初,被送去陳宮為質的人,是殷嬅。”
“這件事,當時是能瞞住天下一時是一時,畢竟是雙生兄妹,又是雌雄莫辨的年紀,男扮女裝糊弄過去也不是不可能。”
“國不可無帝子,嬅丫頭是個深明大義的,沒有告知她兄長就直接頂替了他,她拜別西樓的那一日,征伐蠻族的軍隊已經在路上,你不知道才算正常。”
“隻是到底可惜……我本以為你們二人青梅竹馬,說不定將來會有段緣,到底是有緣無分。”
#
“倬彼雲漢,昭回於天。”
雲漢王朝開國至今三百八十六載,建國初始,漢高祖分封十三諸侯國,幾百年間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雲漢皇都郝城位於最繁華的中部地帶,然,隨時間流逝皇室逐漸衰微,漢顯帝時期更是國力衰弱、內鬥不止,三年大旱後雲漢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各諸侯國紛紛自立,吞並、收複、分崩離析……皇室名存實亡。
雲漢二百三十六年,諾大的西部草原和北疆大漠相繼脫離統治,企圖自立為國。
西部戎族一統草原,次年北疆在祁城建都,劃分漠河為界與中原大地對峙,並憑借地勢得天獨厚建立北疆皇朝。
至今,唯方大地,東程、南棠、西樓、北玥四分中原疆土,塞外蠻族虎視眈眈,實力不可小覷。
四國似乎下定決心要維持現狀,但對中原肥沃土壤及金銀糧草的覬覦從來沒有從善戰剽悍的外邦民族心中消退過。
近年來大小戰事愈發頻繁,大肆進犯的場麵也似乎即將出現,數十年相安無事的外表儼然出現裂痕,硝煙氣息漸漸在雲漢大陸上方蔓延。
當年首先受到打壓的,便是離西北荒原最接近的西樓,在戎族入侵之後,被陳國趁虛而入,樓景帝毒發臥病,眾多外戚爭相把持朝政。
那場戰役,毀了樓國華家的根基,毀了文德皇後的生緣,若非得玥國皇室及清雲宗鼎力相助,樓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恢複。
而殷嬅,便是在這般情況下,成了東陳的質子。
其實“殷嬅”這個位麵的主線劇情,算來算去,蕭桓並沒有太大過錯。
他不過是負了一個姑娘的心,且這心意還不是他自己願意負了的。
這件事沒什麽特殊的,真要說特殊,可能隻是特殊在“被他負了心的姑娘是當朝帝姬,身份尊榮無雙”這一點上。
蕭桓的未婚妻名“葉顏”,出身樓國月郡的皇商葉家,是葉家的幺女。
而蕭桓,是月郡有名的書香世家——蕭家的長孫。
蕭葉兩家本是世交,但這婚約也不是什麽自幼定下的,不然當初的“蕭桓”也不會和“殷嬅”有過一段朦朧過往。
婚約之所以定下,是因為兩年前,蕭老太爺外出講學,被一場大雪封山困在險地,難以救援,最終被葉家出力救了回來。商賈之家別的不多,金銀和人脈素來不缺,皇商葉家出動了大半的人力北上,期間用於打點的物力亦是極多,終於在南北之交的險地救出蕭家老家主。
蕭老太爺並沒有熬過那個冬天,可他去世之前,向葉家許下了自家最有出息的長孫蕭桓,同葉家幺女的婚約。
而婚約定下的時候,蕭桓已在西樓與蠻族的邊界戰場上,屢立軍功。
戰場上消息總有延遲,等到蕭桓收到家書,家內連庚帖都交換了。
正直誠孝如蕭桓,如何可以辜負祖父臨終的遺願?
無力回天。
#
翌日。
白袍廣袖的中年軍師在侍女的引導下,穿過林蔭遍布的花雨石路。
行至茶室前,侍女自覺退去,透過門扉,可望見有娉婷人影掩在茶室庭院相隔的珠簾後。
心頭微動,華含章抬手推開那半掩門扉。
青竹案,青竹窗,青竹盞。
庭外芙蓉花繁麗,石案上,新茶初沸。
一雙柔軟的手端起爐上的瓷白茶壺,指尖蔻丹鮮豔嫩紅,拇指以及中指扶杯,食指壓蓋,蓋甌掀起之後順勢拂去甌底的水滴。
淡金色的茶水盈盈,緩緩注入玉杯。
做這一係列動作時,但見錦繡雲紋的衣袖輕輕飄浮,姿勢美妙如仙,堪比畫中人。
#
殷嬅著一身青衣素裳。
麵上脂粉未施,青絲僅以絲綢鬆鬆攏了,不著珠翠。
泡好茶水,她整個人都懶洋洋的,一雙桃花眼,笑得眯起來,妖媚得緊。
也不起身見禮,殷嬅一拂袖:“舅舅倒來得及時,以陳年梅雪泡製的君山銀針,想來應該入的了舅舅之口。”
華含章凝望著殷嬅,修長手指緩緩摩挲手上的寒玉扳指。
他唯一的侄女兒,愈發像她的母後。
曾經她在文德皇後膝下笑鬧,如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今日她楚腰纖纖、蛾眉曼綠的模樣,卻是像極了姐姐當年。
隻是神色大不相同了……隻是她到底不是姐姐,她隻是殷嬅,隻是那本該千嬌百寵長大,卻被生生折斷羽翼,又在煉獄裏掙紮回歸的,可憐的孩子。
他可以在三軍陣前指點沙場,卻不能在這個華家最虧欠的孩子麵前,安撫她承受的苦痛。
甚至是昨夜蕭桓當眾拒絕賜婚,他們也沒有由頭替她出頭。
畢竟那婚約並沒有明確為誰所賜。
#
殷嬅依然笑著看他,華含章對她柔和道:“如此好茶,舅舅自然要嚐試阿嬅的手藝。”
殷嬅把茶推至他麵前。
九月的天,是微微發白的藍色,今日無雲,隻覺青天高遠,塵世寂靜。兩人對坐品茶,好一陣子沒有對話。
半響,華含章先狀若淡定開口道:“阿嬅對蕭家小子的事情怎麽看?”
殷嬅眉眼帶了戲謔:“舅舅怎麽不直接問我,需不需替我直接把他拐來,藏在蓉閣內夜夜笙歌?”
“……咳。”
“哎,俗人喲,總是聽不得白話。”殷嬅倒了杯茶水,大口飲盡。
饒是戰場上聽慣了兵痞子的粗言粗語,華含章也沒有料到自家侄女會給出這般大膽的回話。又看見她牛飲這千金茶水,隻覺得自己離京多年,對如今京都的貴女們,著實不夠了解。
這廂,殷嬅斂了笑:“本宮要他,不過一個婚約罷了,結得起,就解得開。”
本宮要他。便是不容拒絕的意思。
華含章不知該說些什麽,眼前是茶水氤氳的熱氣,然後他開口:“同你父皇說過了嗎?”
“還沒呢,不過也用不著。”殷嬅又咯咯笑起來:“舅舅你知道的,我從陳宮活著回來之後,父皇可沒有拒絕過我什麽。”
從陳宮活著回來之後……
華含章閉了閉眼皮。
對啊……活著回來之後。在那之後,他們又有什麽理由不給她任何想要的?
帝皇欠她的,華家欠她的,整個樓國……欠她的,誰都還不了。
#
同一時間,將軍府。
路漫漫,雲樹杳,地天寬。
天晴色,青山不減,白發無端。
天地依舊,但當初離京之時鐵骨錚錚胸懷家國的將士們,有多少已化成了黃土一抔?
接風慶功之宴過後,戰士將重新踏上保家衛國的路程,回到他們守護了多年,也將永遠永遠守護下去的邊疆大地,隻為抵禦外族的靠近家國的每一步鐵蹄,每一寸疆土。
袁老將軍縮在躺椅上喝茶,高大的身量此時顯得有點蕭瑟,他為樓國征伐數十載,年紀已經大了,本該半隻腳踏進棺材的老人,卻不得不麵對戰場生離死別,家國之守,名族大義,一身戎裝。
蕭桓走進來就皺了皺眉頭,讓小廝去取絨毯。
袁老將軍聽見動靜,眨巴眨巴眼睛,叫他隨意坐了。
“接風宴已經過了,要不要找個時日回家看看?”他把茶盞放到石桌上,年歲大了也清明依舊的眼裏劃開一絲促狹,“年紀也到了,該成家了,唔,既然已經有未婚妻了,你家裏該是已經準備了吧?”
蕭桓突然覺得有些恍惚。
不知道為什麽想到初回京都那夜,他隨老將軍和華軍師覲見金鑾殿的時候。
夜色籠罩下的金鑾殿,他走上那靠近天闕至高的階梯,朱紅如血的宮氈覆道。
那時候他看的不是帝皇威嚴,看的不是燈火通明下暗藏的皇權,看的不是未來的青雲平步……他隻是看見鎏金屏風之後隱隱約約露出的裙裾。
像是奇異的感應,他覺得那就是她。
曾經的小帝姬。
她長大了。
#
“恩?”老將軍好笑地在他眼皮前揮了揮手,“想什麽呢?”
蕭桓凝神:“沒什麽。”
“說起來,嬅丫頭也已經這麽大了,從前你們總在我這兒鬧,好像你小子一開始還欺負過她來著?”老將軍頓了頓,像在措辭,“說起來,這場戰役結束了,有件事從一開始就一直沒同你提過,原本是覺得即使你知曉了也隻是徒增煩惱,但現在想想還是應該讓你曉得——那年,陳國那件事,最後離開的是嬅丫頭,而不是帝子殿下。”
“……什麽?”
他覺得可能是自己聽錯了。
怎麽可能有如此荒唐的事情?
老將軍眼裏帶著憐憫和痛惜,可是既然已經開了口,什麽事都不難說清了。
“我說,當初,被送去陳宮為質的人,是殷嬅。”
“這件事,當時是能瞞住天下一時是一時,畢竟是雙生兄妹,又是雌雄莫辨的年紀,男扮女裝糊弄過去也不是不可能。”
“國不可無帝子,嬅丫頭是個深明大義的,沒有告知她兄長就直接頂替了他,她拜別西樓的那一日,征伐蠻族的軍隊已經在路上,你不知道才算正常。”
“隻是到底可惜……我本以為你們二人青梅竹馬,說不定將來會有段緣,到底是有緣無分。”
#
“倬彼雲漢,昭回於天。”
雲漢王朝開國至今三百八十六載,建國初始,漢高祖分封十三諸侯國,幾百年間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雲漢皇都郝城位於最繁華的中部地帶,然,隨時間流逝皇室逐漸衰微,漢顯帝時期更是國力衰弱、內鬥不止,三年大旱後雲漢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各諸侯國紛紛自立,吞並、收複、分崩離析……皇室名存實亡。
雲漢二百三十六年,諾大的西部草原和北疆大漠相繼脫離統治,企圖自立為國。
西部戎族一統草原,次年北疆在祁城建都,劃分漠河為界與中原大地對峙,並憑借地勢得天獨厚建立北疆皇朝。
至今,唯方大地,東程、南棠、西樓、北玥四分中原疆土,塞外蠻族虎視眈眈,實力不可小覷。
四國似乎下定決心要維持現狀,但對中原肥沃土壤及金銀糧草的覬覦從來沒有從善戰剽悍的外邦民族心中消退過。
近年來大小戰事愈發頻繁,大肆進犯的場麵也似乎即將出現,數十年相安無事的外表儼然出現裂痕,硝煙氣息漸漸在雲漢大陸上方蔓延。
當年首先受到打壓的,便是離西北荒原最接近的西樓,在戎族入侵之後,被陳國趁虛而入,樓景帝毒發臥病,眾多外戚爭相把持朝政。
那場戰役,毀了樓國華家的根基,毀了文德皇後的生緣,若非得玥國皇室及清雲宗鼎力相助,樓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恢複。
而殷嬅,便是在這般情況下,成了東陳的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