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這江南沿岸的三月,就是不同於京城的風景,三月的江南,草未全綠,樹未發芽,蘆葦蕩漾,水波粼粼。
據傳那西溪,可見梅花延綿二十裏,深望似雪,路南城還興致勃勃的拉著沈媛要坐在那搖櫓的船上,穿行於萬梅叢中,賞心樂事。
迂回的水道,如梅樹枝條般虯曲,小船慢慢前行,任由梅枝輕撫麵頰,真的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不過這日可不光是要賞梅,二人還準備去參觀一下茶樹鎮今日的那個茶花評選大賽,賞玩梅花後,才不緊不慢的向賽場那邊走去。
先前一路走來還不覺得,待一進入那個場地,才算是感受到古人有雲,“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那遠遠望去看不到盡頭的街道兩旁都是擺放著不同的花盆,各色的茶花競相開放著,來往的人群熙來攘往好不熱鬧。
入場前,每個人都會領到一張紙,遇到歡喜的茶花,就寫上它的編號,算作評選茶花大賽的一項參考了,剩下的參考則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賞茶花的老者,還有花匠,以及鎮長還有縣城裏來的縣官組成進行考察。
路南城和沈媛領了紙條,就慢慢的踱進了這條街,這街上除了來參賽的花主,還有免費提供茶水的攤位和以供休憩的長凳,這樣也好保證來觀賞的遊人在累的時候可以隨時小小的停歇一下,再繼續逛下去。
當然這條路本就選在有許多吃食的店鋪的街上,畢竟這茶花賽是到太陽落下西山才算結束的,所以,總而言之,就是無論是遊人累了渴了還是餓了均有解決的方法,甚至還有鎮長安排的一些懂茶花的人在那裏可以供人隨意詢問或受雇於有需要的人來全程講解,這安排不可不謂是比較全麵的。
先不說那些讓人目不暇接的茶花,就說這些個花主也是各有千秋的,有的一言不發的麵前擺著一盆或幾盆茶花,有的則是在那裏舌燦如蓮花般的誇讚這自己麵前的茶花,還有一些甚至通過請人來表演吸引眾人的目光,真不知最後是看的花還是人了……
路南城和沈媛二人對這個茶花都算不上很了解,就雇了一個小花匠來跟著一邊看一邊說。
先是為兩人簡單介紹了這茶花的種類,這茶花呢有碗形花瓣,單瓣或重瓣,若以花瓣來分,可以有以下四種:單瓣、夾套、武瓣和文瓣。花色又有紅、粉紅、深紅、玫瑰紅、紫、淡紫、白、黃色、斑紋等,花期為冬春兩季,較耐冬。
這小花匠看起來也是極為機靈的,看到二人的目光掃向何處,就為兩人介紹那些個品種。
那邊是不同色的十八學士,這邊是花瓣重重的六角大紅,有那顏**人的大朱砂,還有那有著軼聞的狀元紅
說起這狀元紅的故事,小花匠見兩人似乎是來了性質,便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相傳民間有個已被招為駙馬的狀元郎,千裏尋親,卻意外見到了大自己多歲的“妻子”,是她侍奉生父長達十幾年年。就在生父逼他圓房時,一道聖旨傳到宣他進京成親。一邊是父命難違,一邊是君不可欺,讓他著急之下竟口吐鮮血倒地而亡。
第二年,那位狀元的墳上生出了一枝山茶花,花大如盤,色如狀元錦袍,當地的人們就將它稱為“狀元紅”。
二人聽了覺得這倒是個有趣的,這狀元也是忠孝倆難全啊,就將手中的紙條上寫下了那開的最豔的狀元紅花主的序號。
到了午膳時分,二人逛得興致正好,也就不準備回去用飯了,有著小花匠推薦了這當地美食,準備也去體驗一番。
進了一家看起來人不多但收拾的極為幹淨整潔的飯館子,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就坐,就見跑堂小二興衝衝而來,為二人報上菜名來。
“二位客官您請坐,小店今兒個有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 ,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
燜黃鱔,豆鼓鯰魚,鍋燒鯉魚,麻酥油卷兒, 燴三鮮, 炒金絲, 清蒸雞,黃燜雞,三鮮丁兒,八寶丁兒,清蒸玉蘭片, 軟炸飛禽,清蒸江瑤柱,炒絲瓜,三鮮木樨湯,三鮮丸子,四喜丸子,荷葉鹵,一品肉,水晶肘子,蜜蠟肘子,燒紫蓋兒,燉鴨雜兒,三鮮魚翅,還有那個栗子雞咧。”
沈媛是沒有見過這般陣式的,眼神中有些微微的詫異,倒是路南城曾經隨著雷雲他們還是也去過不少館子,隻是不等他開口,小二又推薦了一些有關於當地的一些特色菜色。
二人今日本就是想嚐試一下這當地的民間美味,自然就是挑了些當地的菜色,身邊的護衛則帶著小花匠坐在另外一邊的桌子上,點了些菜等著享用。
小花匠吃著美食心想今兒個算是碰到貴人了,這兩人不僅出手大方還帶著自己一塊吃飯真是不錯,等會再多給他們介紹介紹這裏的好物事才對。
等用了些吃食,稍稍休息一下,幾人就繼續上路了,這一路上就是繼續賞茶花了,聽著小花匠的妙語連珠,逗得兩人直笑,到後來大賽結束後還賞了不少銀子給他。
這茶花大賽隨著太陽的落下,也逐漸接近了尾聲,縣太爺派了人整理票數,會連夜算出來,明天報曉時分就會用大紅的紙張公布出來,於是眾人就慢慢的也開始散了,也有人看上了茶花,或在今日裏與花主談攏買下,或是等到明日裏去高價搶那些個排名在榜的花朵。
他們也是看著買下了一盆子狀元紅,那花開的美極了,就是不知它是否能一直活著到最後回京,倒是小花匠看出了兩人的為難,傳授了一些照顧茶花的方式,讓二人連連謝過。
今日也算是收獲頗豐,在晚霞的輝映下,身影慢慢的拉長,鼻端仿佛還縈繞著那茶花賽上的芬芳馥鬱。
走著走著,就看見前麵一個賣絹做茶花的攤子被幾個看起來像是地痞流氓的人給踹翻了,邊上的那些人都遠遠的觀望著,不敢妄動,就看著那個攤主是個單薄的女子被幾人欺負著。
小花匠定睛一看,倒是激動的衝了上去,對著那女子直喊姐姐,又對著那些地痞拳打腳踢的,可是畢竟勢單力薄,反而被一把推倒在地了。
路南城見狀,忙示意跟前的護衛上去幫忙,三兩下就解決了那些個地痞流氓,打的他們嗷嗷直叫喚,那些遠遠觀望不敢上前的攤主們連呼叫好,沈媛也上前查看那女子的情況,護衛又幫著收拾了被砸了的攤子。
這種情況下,既然出手相救了也就不忙著回船上了,先將這女子和小花匠送回家才是。
因著人多,幫著扶著扛著東西,也算是比較快的就到達了小花匠姐弟倆的家,這是個不大的小茅房搭建著的院子,看起來雖然有些破敗,但小院收拾的倒很是整潔。
不同於路南城的詫異,沈媛對這種情形早就見怪不怪了,連忙扶著女子進屋,又招呼碧衣去打了水來,那邊護衛大哥也很快的為小花匠看了看身上的傷勢好在隻是一些青腫的傷沒有過重,找了些藥酒來細細的塗抹推拿就算是上好藥了。
這邊在來回的忙碌著,那邊出來一個拄著拐杖的顫顫巍巍的婆婆,聲音沙啞,看起來眼神也不太好使“你們是?”
小花匠連忙過去扶著那個婆婆,解釋著說,“奶奶,這幾位是剛剛在集市上救了我和姐姐的大恩人呐。”
然後小花匠又跟老婆婆前前後後的說了他和年輕女子的遭遇,以及沈媛等人的仗義勇為出手相助,將幾人描述的如同天神一般的。
婆婆也聽著臉上滿是感激的神色,“那些個挨千刀的,就會欺負咱們這些個老百姓呐,老太婆在這裏謝謝幾位恩人了啊。”說著說著,熱淚盈眶的就要下跪,路南城連忙扶住老人家連說不用謝。
扶著老人慢慢的進屋裏去,這隻看茅屋的外表,路南城還是可以接受的,可一進了這屋裏邊,縱使是一想教養很好不隨意表露的路南城都有些不自在了。
這個不大的堂屋裏,擺著一張四方的小桌子,依稀可以看出曾經是漆了紅漆的,桌子旁放的是大小高度不一的四個小凳子,環顧堂屋的裏邊可謂是家徒四壁呐。
老人感受到路南城的局促,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著,“家中太破舊,讓恩人多擔待啊。”
“不會不會。”路南城連連擺手,這家中雖然破敗,但好在收拾的很是幹淨,看起來到也沒有那樣難以接受了,隻不過一想到這民居的環境這麽差,心裏也是有些不舒服的,畢竟是他的子民。
“老人家,您們這裏生活都是這樣嗎?”路南城關心的問著
“唉,我們家都是讓老太婆這個身體拖累的啊……”婆婆說著眼淚直往下流讓路南城都有些措手不及,好在小花匠還在一旁,連忙抱著婆婆,用手背輕輕的蹭去她的淚水,這個場景讓立在一旁想來是沒什麽感情的隱衛都覺得有些傷感。
這邊,沈媛小心的為年輕女子處理了身上的擦傷,又擰了帕子為她拭了拭臉上的灰土,這般抬頭一看,倒是個清秀佳人,接著又換了身幹淨的麻布衣衫才一同起身去了堂屋。
進了這屋裏後,發現還剩下一個凳子,兩人互相謙讓了半天。
“哎呀,你有傷,還是不要站著了,快坐下吧。”
“不不,恩人,還是你坐吧。”年輕女子連連擺手不肯落座。
最後還是小花匠站了起來把凳子讓給了他姐姐,眾人這才算是圍著那張方桌聊了起來。
據傳那西溪,可見梅花延綿二十裏,深望似雪,路南城還興致勃勃的拉著沈媛要坐在那搖櫓的船上,穿行於萬梅叢中,賞心樂事。
迂回的水道,如梅樹枝條般虯曲,小船慢慢前行,任由梅枝輕撫麵頰,真的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不過這日可不光是要賞梅,二人還準備去參觀一下茶樹鎮今日的那個茶花評選大賽,賞玩梅花後,才不緊不慢的向賽場那邊走去。
先前一路走來還不覺得,待一進入那個場地,才算是感受到古人有雲,“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那遠遠望去看不到盡頭的街道兩旁都是擺放著不同的花盆,各色的茶花競相開放著,來往的人群熙來攘往好不熱鬧。
入場前,每個人都會領到一張紙,遇到歡喜的茶花,就寫上它的編號,算作評選茶花大賽的一項參考了,剩下的參考則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賞茶花的老者,還有花匠,以及鎮長還有縣城裏來的縣官組成進行考察。
路南城和沈媛領了紙條,就慢慢的踱進了這條街,這街上除了來參賽的花主,還有免費提供茶水的攤位和以供休憩的長凳,這樣也好保證來觀賞的遊人在累的時候可以隨時小小的停歇一下,再繼續逛下去。
當然這條路本就選在有許多吃食的店鋪的街上,畢竟這茶花賽是到太陽落下西山才算結束的,所以,總而言之,就是無論是遊人累了渴了還是餓了均有解決的方法,甚至還有鎮長安排的一些懂茶花的人在那裏可以供人隨意詢問或受雇於有需要的人來全程講解,這安排不可不謂是比較全麵的。
先不說那些讓人目不暇接的茶花,就說這些個花主也是各有千秋的,有的一言不發的麵前擺著一盆或幾盆茶花,有的則是在那裏舌燦如蓮花般的誇讚這自己麵前的茶花,還有一些甚至通過請人來表演吸引眾人的目光,真不知最後是看的花還是人了……
路南城和沈媛二人對這個茶花都算不上很了解,就雇了一個小花匠來跟著一邊看一邊說。
先是為兩人簡單介紹了這茶花的種類,這茶花呢有碗形花瓣,單瓣或重瓣,若以花瓣來分,可以有以下四種:單瓣、夾套、武瓣和文瓣。花色又有紅、粉紅、深紅、玫瑰紅、紫、淡紫、白、黃色、斑紋等,花期為冬春兩季,較耐冬。
這小花匠看起來也是極為機靈的,看到二人的目光掃向何處,就為兩人介紹那些個品種。
那邊是不同色的十八學士,這邊是花瓣重重的六角大紅,有那顏**人的大朱砂,還有那有著軼聞的狀元紅
說起這狀元紅的故事,小花匠見兩人似乎是來了性質,便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相傳民間有個已被招為駙馬的狀元郎,千裏尋親,卻意外見到了大自己多歲的“妻子”,是她侍奉生父長達十幾年年。就在生父逼他圓房時,一道聖旨傳到宣他進京成親。一邊是父命難違,一邊是君不可欺,讓他著急之下竟口吐鮮血倒地而亡。
第二年,那位狀元的墳上生出了一枝山茶花,花大如盤,色如狀元錦袍,當地的人們就將它稱為“狀元紅”。
二人聽了覺得這倒是個有趣的,這狀元也是忠孝倆難全啊,就將手中的紙條上寫下了那開的最豔的狀元紅花主的序號。
到了午膳時分,二人逛得興致正好,也就不準備回去用飯了,有著小花匠推薦了這當地美食,準備也去體驗一番。
進了一家看起來人不多但收拾的極為幹淨整潔的飯館子,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就坐,就見跑堂小二興衝衝而來,為二人報上菜名來。
“二位客官您請坐,小店今兒個有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 ,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
燜黃鱔,豆鼓鯰魚,鍋燒鯉魚,麻酥油卷兒, 燴三鮮, 炒金絲, 清蒸雞,黃燜雞,三鮮丁兒,八寶丁兒,清蒸玉蘭片, 軟炸飛禽,清蒸江瑤柱,炒絲瓜,三鮮木樨湯,三鮮丸子,四喜丸子,荷葉鹵,一品肉,水晶肘子,蜜蠟肘子,燒紫蓋兒,燉鴨雜兒,三鮮魚翅,還有那個栗子雞咧。”
沈媛是沒有見過這般陣式的,眼神中有些微微的詫異,倒是路南城曾經隨著雷雲他們還是也去過不少館子,隻是不等他開口,小二又推薦了一些有關於當地的一些特色菜色。
二人今日本就是想嚐試一下這當地的民間美味,自然就是挑了些當地的菜色,身邊的護衛則帶著小花匠坐在另外一邊的桌子上,點了些菜等著享用。
小花匠吃著美食心想今兒個算是碰到貴人了,這兩人不僅出手大方還帶著自己一塊吃飯真是不錯,等會再多給他們介紹介紹這裏的好物事才對。
等用了些吃食,稍稍休息一下,幾人就繼續上路了,這一路上就是繼續賞茶花了,聽著小花匠的妙語連珠,逗得兩人直笑,到後來大賽結束後還賞了不少銀子給他。
這茶花大賽隨著太陽的落下,也逐漸接近了尾聲,縣太爺派了人整理票數,會連夜算出來,明天報曉時分就會用大紅的紙張公布出來,於是眾人就慢慢的也開始散了,也有人看上了茶花,或在今日裏與花主談攏買下,或是等到明日裏去高價搶那些個排名在榜的花朵。
他們也是看著買下了一盆子狀元紅,那花開的美極了,就是不知它是否能一直活著到最後回京,倒是小花匠看出了兩人的為難,傳授了一些照顧茶花的方式,讓二人連連謝過。
今日也算是收獲頗豐,在晚霞的輝映下,身影慢慢的拉長,鼻端仿佛還縈繞著那茶花賽上的芬芳馥鬱。
走著走著,就看見前麵一個賣絹做茶花的攤子被幾個看起來像是地痞流氓的人給踹翻了,邊上的那些人都遠遠的觀望著,不敢妄動,就看著那個攤主是個單薄的女子被幾人欺負著。
小花匠定睛一看,倒是激動的衝了上去,對著那女子直喊姐姐,又對著那些地痞拳打腳踢的,可是畢竟勢單力薄,反而被一把推倒在地了。
路南城見狀,忙示意跟前的護衛上去幫忙,三兩下就解決了那些個地痞流氓,打的他們嗷嗷直叫喚,那些遠遠觀望不敢上前的攤主們連呼叫好,沈媛也上前查看那女子的情況,護衛又幫著收拾了被砸了的攤子。
這種情況下,既然出手相救了也就不忙著回船上了,先將這女子和小花匠送回家才是。
因著人多,幫著扶著扛著東西,也算是比較快的就到達了小花匠姐弟倆的家,這是個不大的小茅房搭建著的院子,看起來雖然有些破敗,但小院收拾的倒很是整潔。
不同於路南城的詫異,沈媛對這種情形早就見怪不怪了,連忙扶著女子進屋,又招呼碧衣去打了水來,那邊護衛大哥也很快的為小花匠看了看身上的傷勢好在隻是一些青腫的傷沒有過重,找了些藥酒來細細的塗抹推拿就算是上好藥了。
這邊在來回的忙碌著,那邊出來一個拄著拐杖的顫顫巍巍的婆婆,聲音沙啞,看起來眼神也不太好使“你們是?”
小花匠連忙過去扶著那個婆婆,解釋著說,“奶奶,這幾位是剛剛在集市上救了我和姐姐的大恩人呐。”
然後小花匠又跟老婆婆前前後後的說了他和年輕女子的遭遇,以及沈媛等人的仗義勇為出手相助,將幾人描述的如同天神一般的。
婆婆也聽著臉上滿是感激的神色,“那些個挨千刀的,就會欺負咱們這些個老百姓呐,老太婆在這裏謝謝幾位恩人了啊。”說著說著,熱淚盈眶的就要下跪,路南城連忙扶住老人家連說不用謝。
扶著老人慢慢的進屋裏去,這隻看茅屋的外表,路南城還是可以接受的,可一進了這屋裏邊,縱使是一想教養很好不隨意表露的路南城都有些不自在了。
這個不大的堂屋裏,擺著一張四方的小桌子,依稀可以看出曾經是漆了紅漆的,桌子旁放的是大小高度不一的四個小凳子,環顧堂屋的裏邊可謂是家徒四壁呐。
老人感受到路南城的局促,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著,“家中太破舊,讓恩人多擔待啊。”
“不會不會。”路南城連連擺手,這家中雖然破敗,但好在收拾的很是幹淨,看起來到也沒有那樣難以接受了,隻不過一想到這民居的環境這麽差,心裏也是有些不舒服的,畢竟是他的子民。
“老人家,您們這裏生活都是這樣嗎?”路南城關心的問著
“唉,我們家都是讓老太婆這個身體拖累的啊……”婆婆說著眼淚直往下流讓路南城都有些措手不及,好在小花匠還在一旁,連忙抱著婆婆,用手背輕輕的蹭去她的淚水,這個場景讓立在一旁想來是沒什麽感情的隱衛都覺得有些傷感。
這邊,沈媛小心的為年輕女子處理了身上的擦傷,又擰了帕子為她拭了拭臉上的灰土,這般抬頭一看,倒是個清秀佳人,接著又換了身幹淨的麻布衣衫才一同起身去了堂屋。
進了這屋裏後,發現還剩下一個凳子,兩人互相謙讓了半天。
“哎呀,你有傷,還是不要站著了,快坐下吧。”
“不不,恩人,還是你坐吧。”年輕女子連連擺手不肯落座。
最後還是小花匠站了起來把凳子讓給了他姐姐,眾人這才算是圍著那張方桌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