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鍾念月送完荷包,就回自己的小院兒用晚膳去了。


    鍾隨安倒是在花廳裏留了一會兒,然後才捏著荷包,懷揣著繁複又雜亂的思緒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萬氏不善女紅,莫說當兒子的鍾隨安了,就是當丈夫的鍾大人,也沒收到過妻子親手做的貼身物件。


    什麽荷包香囊鞋襪,一概沒有。


    真要論起來,這竟是鍾隨安頭一回收到了家裏人親手做的玩意兒。


    鍾念月將荷包給了他,也絲毫沒有提起太子的事,更沒有要叫兄長去為自己出頭的意思。


    這一下,鍾隨安反倒牽掛起來了。


    小廝瞧了瞧荷包,笑道:“倒是巧了,公子慣用的荷包都磨損得掉了顏色了。這不就來了新的了?”


    書童接聲:“公子卻也不能佩這個讀書去,這上頭針腳都沒收好,也不知繡的什麽形狀,像什麽話……”


    書童話還沒說完,鍾隨安就打斷了他:“書英。”


    書童頓了下,望向鍾隨安。


    鍾隨安見他滿臉寫著不解,不由暗自皺了皺眉。


    他與這個妹妹關係不親近是事實,但不論如何,也不該輪到這底下人指手畫腳、大肆評論。否則人人如此,府裏哪裏還有規矩在?


    鍾隨安本來也沒有準備將這荷包隨身佩戴,但書英越是如此說,他就越應該先拿出兄長的姿態才對。


    鍾隨安當下就將腰間的荷包取了下來,轉而小心翼翼地佩上了新的。


    書童怔怔看著他的動作,緊跟著就聽見他家公子淡淡道:“書英,你明日不必陪我去太學了。”


    說罷,他重新點了個人。


    這話對於一個書童來說,可無疑是晴天霹靂了。


    各府中,最得臉的下人無非就是那麽些,什麽奶娘啊,大丫頭啊,書童啊。


    若是公子之後都不要他做書童了,那就真是斷了他的路了!


    書英額上冷汗涔涔,立即跪了下來:“公子,我、我……”


    鍾隨安卻沒有理會他的話,隻是道:“出去罷。”


    這底下人,若是輕易懲處一回,就放過去了。那下回還是不會長記性的。


    書英漲紅了臉,隻能爬起來退出去。


    等將門關上了,書英憋不住還掉了兩滴眼淚。這比公子抽他兩巴掌,還要叫他覺得煎熬呢。


    鍾念月不知曉這狗比哥哥院子裏發生了什麽,她舒坦地用了晚膳,自個兒坐在椅子上,回憶了下穿越前的美好時光。


    一轉眼的功夫,天色漸漸暗了。


    “我爹爹回來了麽?”鍾念月問錢嬤嬤。


    錢嬤嬤也不知。


    因為原身從不問起這些事。


    “我叫個人去前頭看一看。”錢嬤嬤說著轉了身。


    鍾大人回府比鍾隨安晚得多。


    因上頭的父母、自己的妻子都不在府中,鍾大人便也隻隨口吃了些,隨後就進了書房,翻了些卷宗來看。


    “老爺。”他身邊的長隨隔著一道門,低聲喊:“姑娘過來了,要見老爺呢。”


    鍾大人頓住了手上的動作:“她……”


    她來做什麽?


    這話到了嘴邊,又被鍾大人咽了下去。


    他不如妻子和女兒那樣親近,女兒不喜歡他長篇大論,動輒教訓,更不喜歡他板著臉。


    偶爾來尋他一回,多半是因著太子的事。


    鍾大人揉了揉額角。


    依他說,女兒和太子是不合適的。隻是妻子也說了,女兒嬌養到如今,是她的心肝兒肉。自然是女兒要什麽,就給什麽,隨心所欲,每日裏高興便好了。


    鍾大人拗不過妻子。


    “叫她進來罷。”鍾大人道。


    長隨應聲,不多時就將門推開了。


    鍾念月一步跨進去,一福身,脆聲喚道:“爹爹。”


    鍾大人聽得頓了下。


    家中兩個孩子都是慣常喚他“父親”的。


    鍾大人重規矩,原先和他自己的父親之間,便是恭敬多於親近。隻是輪到自己的兒女,也那麽一板一眼地喚著“父親”,鍾大人又覺得心頭好像缺了些什麽。


    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講了那麽多規矩,倒也不好自己把話吃回去了。


    鍾大人扭過頭,不動聲色地看向鍾念月,問:“何事?”


    鍾念月抬起頭來,打量了兩下原身的父親。


    鍾大人名叫鍾彥,劍眉鳳目,生得並不凶神惡煞,相反,依稀能看出年少時該是個秀麗俊美的模樣。


    隻是他板著臉,嘴角微微向下繃緊,看著就淩厲古板,連帶那雙鳳目也顯得銳利許多,仿佛叫他盯著的東西,都就此無所遁形了。


    鍾念月怔忡了片刻。


    與她自己的親生父親,長得倒是近乎一模一樣的。


    隻不過她父親是大學教授,每日裏都笑吟吟的。


    原身很是畏懼鍾大人的這般模樣。


    而鍾念月隻覺得還有幾分親近。


    鍾念月走到了桌案前,嗓音清脆道:“我給爹爹送一份禮。”


    鍾大人眼皮抽動了一下,連扣著桌案的手都緊了緊。


    “什麽禮?”他問。


    鍾念月從香桃手中接過一個大盒子,往鍾大人跟前一放:“就是此物。”


    香桃還在一旁埋著頭不敢抬呢。


    其實何止姑娘怕老爺,她也怕。連公子都怕的。


    鍾大人頓了片刻,才抬手打開那匣子。


    隻見裏頭放的卻是一方硯台。


    “澄泥硯?”鍾大人出聲。


    “是。”


    “上麵的刻紋乃是田求先生的手筆?”


    “是呀。”鍾念月笑得兩眼微微眯起,“爹爹眼力真好,一眼就瞧出來了。”


    鍾大人何曾被女兒這樣一番又甜又嬌的話捧著過?


    他垂下眼,麵上瞧著有些僵硬,隻是手卻伸出手,將那方硯台取了出來,似是不確定地道:“給我的?”


    鍾念月點頭。


    鍾大人手微微一垂,袖口往下滑了滑,一下便將那硯台攏住了,像是藏了起來。


    他低低應了聲:“嗯。”


    多的話,卻也說不出來,也不知該如何說似的。


    鍾念月仿佛沒發覺他的不自在一般,又開口道:“我有一事要求爹爹。”


    鍾大人一顆剛叫爐火炙烤過的心,噗通又落水裏了。


    他板著臉問:“何事?”


    隻應這一回……就一回……


    “我想要去國子監讀書。”鍾念月趴在桌案前,抬臉,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正盯住了鍾大人,“是不是晚了些?我聽聞高家姑娘,早幾年前就去讀書了。”


    “讀書豈有早晚之分?”鍾大人飛快地出聲。


    他心中揣滿了驚喜,看外頭的月亮都覺得圓了許多。


    像是生怕鍾念月反悔一般,鍾大人再度飛快出聲:“你何時去國子監?我明日向陳司業說上一聲便是。”


    鍾念月點頭:“那就後日去好了。”


    鍾大人:“好。”


    他不由將袖中的硯台抓得更緊了些。


    是他愚笨了。


    夫人說得不錯,女兒嬌養些也不是什麽壞事。


    這不是自己就曉得讀書了麽?


    鍾大人回憶起了萬氏昔日說的話。


    鍾念月卻沒有立即離開。


    鍾念月又問他:“爹爹,我沒讀過幾本書,若是去了遭人嘲笑,如何是好?”


    按鍾大人一貫的性子,此時就該要說,讀書習文,心無外物,何懼旁人非議?


    我自君子心性,巍然不動便是。


    但這會兒看著女兒那張嬌軟的麵容,正眼巴巴的,似是撒嬌一般。


    這倒是頭一回。


    鍾大人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鍾大人難得結巴了一下:“便、便回家來告訴我,又不然,去告訴你兄長。”


    晉朝設國子監,國子監下分設國子學、太學、四學等。


    等鍾念月去讀書,鍾隨安離她也不會太遠,求助方便得很。


    鍾念月點點頭,又問:“然後爹爹和哥哥便為我出氣麽?”


    孩子間的事,怎麽能由大人來出氣?


    失了分寸。


    但這話在鍾大人嘴裏晃上一圈兒,最後又變成了幹巴巴的:“啊。”


    鍾念月笑盈盈地起身:“那我就不怕了,多謝爹爹。”


    鍾大人覺得一顆心又架在了爐子上。


    寒冬臘月的,卻烘得暖得很。


    上一回嚐到這樣的滋味兒,還是兩個孩子尚小時,他初為人父,雖然滿腔笨拙,但依舊覺得高興得很。


    鍾念月又叫小廝搬了個凳子來給自己坐,還要上頭墊了綿軟的墊子,然後才坐下來。


    嬌氣十足。


    可鍾大人也說不出什麽話來。


    鍾念月還叫人倒了熱茶給自己,然後接著說:“我不曾去過這樣的地方,是不是還要另備紙筆呀?書呢?書箱也要是不是?爹爹,我會有書童麽?”


    鍾大人聽得好一陣恍惚,但心又不知不覺地軟了下去。


    他的兒子,便如同他當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凡事也不叫父母操心,自己一力安置妥帖了,年紀輕輕便已極是沉穩。


    似這樣瑣碎又溫情的對話,無論是鍾大人和兒子也好,還是他年少時同自己的父親也好,都未曾有過。


    等回過神來時,鍾大人已經滿口答應了鍾念月不少東西。


    這時候時辰已經不早了,鍾念月站起來,從鍾大人案頭取了塊點心,一邊吃著一邊走了。


    外頭守著的下人們人都快木了。


    他們從來沒見姑娘和老爺有這樣多的話可說……


    而且連一聲訓斥聲都沒聽見。


    隻聽得“吱呀”一聲門開了,鍾念月慢吞吞地向外行去,麵上不見一絲的委屈難過。


    真叫是……真叫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鍾念月一走,鍾大人才叫了人進去伺候。


    “研墨。”鍾大人道。


    小廝點點頭,挽起袖子就研墨。


    另一個還上前給鍾大人鋪紙。


    “熱一壺酒。”鍾大人又道。


    小廝一愣。


    這……這和往常的順序不大一樣啊。


    外頭的長隨一溜煙兒跑去取酒了,回來時還拎了個爐子。


    他忍不住暗暗嘀咕。


    因夫人不愛酒味兒,上一回老爺飲酒,還是擢升侍郎時吧?


    鍾大人辦事的效率是極高的,第二日再回府,他便親自來了鍾念月的院兒裏,同她說已經辦好了。


    “書童也給你選好了。”鍾大人道。


    他話音落下,便有個年長鍾念月兩歲,麵容清秀,用青紗紮起頭發的小姑娘,緩緩走到了鍾念月麵前。


    說起來其實也就十四歲。


    但小姑娘拱手行禮,一板一眼:“書容見過姑娘,日後就由書容伺候姑娘讀書了。”


    鍾念月眨了眨眼,盯著她一瞧。


    啊。


    書容滿麵嚴肅,不見一點笑意。


    鍾大人真是挑了個和他一個模板的書童。


    這爹爹真是一點都不懂得小女孩兒的心思。


    不過鍾念月也沒有推拒,她到底和原身的性子是不一樣的。


    那廂又有小廝拎著書箱進來了。


    打開蓋子一瞧,裏頭什麽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筆是紫毫宣筆,紙是澄心堂紙,硯是歙硯,墨有鬆煙、貢煙……都不是什麽凡品,且備得很是齊全。


    鍾念月一一收下,又謝過了鍾大人。


    鍾大人在院子裏立了會兒,發覺女兒若是不主動同他說話,他竟然也不知該說些什麽好,於是隻好幹巴巴地先回去了。


    當晚,鍾大人難得將鍾隨安叫到了跟前來,與他一同用了晚膳。


    至於鍾念月麽,還是在自己院子裏用的。她院子裏有個廚房,這些日子裏才調-教出一些適合她的口味來,當然懶得挪動了。


    這邊飯廳裏,鍾大人擱下筷子,猶豫片刻,出聲道:“明日你妹妹要去國子監讀書。”


    鍾隨安驚訝地抬起了頭。


    “你身為兄長,自然要照拂一二。”


    鍾隨安應了“是”。


    鍾大人與鍾隨安之間話也少,再問過幾句學業後,便叫他自行回去了。


    鍾隨安點頭起身,腰間的荷包卻是晃了晃。


    鍾大人盯著荷包瞧了瞧,皺眉道:“此物是?”


    總不會是哪家姑娘贈的罷?他早早告知過兒子,不要胡亂收女孩兒家的東西,免得將來若是好事不成,將人家置於尷尬境地。


    鍾隨安捂了捂荷包:“是……妹妹做的。”


    這下輪到鍾大人驚訝地瞪大眼了。


    鍾大人盯著那荷包來來回回地瞧,偏偏兒子捂住了,隻能從指縫間,隱約窺見點鮮豔的色彩,瞧著便是很好看的樣子……


    鍾大人抿了下唇,仿佛不經意地道:“昨日你妹妹送了我一方澄泥硯。”


    如此說完,鍾大人還覺得有點別扭不得勁兒,於是又追問道:“你妹妹將荷包拿給你,可還同你說什麽了?”


    鍾隨安:“沒有。”


    鍾大人:“哦,你妹妹就是昨日同我說的,她想要去讀書了。”


    鍾隨安:“嗯。”


    一時間,父子倆大眼瞪小眼,誰也沒有多的話。


    鍾大人心想,雖說女兒也給她哥哥送了禮,卻沒和她哥哥多說上半句話,原來心底竟是與我這個父親更親近些。


    鍾隨安心想,原來妹妹真的隻是想給我送荷包,別無他求。而父親,不過是要求他去國子監說上一聲,這才給送的禮。


    父子倆再對視一眼,彼此心底都獲得了些許的輕鬆愉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後她作天作地(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故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故箏並收藏皇後她作天作地(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