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不是新爸爸的女兒,所以媽媽並沒有將心比心,把林林當作親閨女看的義務。
賀家爺爺奶奶生了三個兒子,聽說老大離婚了,留下了林林這麽個累贅;老二在江浙滬從商,混得不錯,生了一個兒子,跟在身邊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老三就是祝文頤的新爸爸了,以前也結過一次婚,但沒有生育。
祝文頤從爺爺奶奶和媽媽的態度中隱隱約約察覺出來了什麽:他們對待林林,有種對待瓷器一般的謹慎,好像生怕她壞了裂了一樣。
雖說通過打罵來教育孩子是不對的,但小鎮上都是如此,媽媽那麽愛祝文頤和祝武凱,也曾經動用過暴力手段。林林比他們調皮多了,爺爺奶奶最多也隻是無奈地歎氣。
祝文頤並不喜歡林林。
正月十五一過,小學便要開學了。鎮上統共三所小學,按戶籍所在區域劃分生源。賀家分在最好的學區,而祝家就住在兩條街外,卻屬於另外一所比較亂的小學。
好在媽媽嫁給爸爸了,並且爺爺奶奶都是鎮上的老教師,祝文頤才有機會跟弟弟一塊兒去最好的小學讀書。
這意味著,祝文頤要轉學。
祝文頤跟以前的小朋友關係不錯,但絕沒有要好到分別就痛哭流涕的程度。對她而言,轉學最討厭的事情應該是,她跟林林同班。
林林跟她一般大,由於出生月份靠前而僥幸稱姐。但她從來沒有姐姐的樣子,似乎對姐弟倆的到來非常不滿,常常欺負祝武凱。
不知道為啥,祝武凱這小崽子格外喜歡林林,哪怕上一秒被欺負到哭,下一秒還是顛著胖嘟嘟的胳膊腿兒跟在林林後邊跑。
祝武凱的臨陣倒戈充其量隻能算誘因,主要原因是祝文頤發現林林這個小姐姐很……陰鬱。
祝文頤懷抱著鮮花與善意來到這個家,同時暗地裏做好了像每一個人拔劍的準備。這樣的懷揣與提防已經足夠十惡不赦,也林林幾乎直接把惡意擺在了明麵上。
林林幾乎不笑,偶爾笑出來也是因為想對祝武凱使壞,隻有一邊嘴角肌肉抽動,看著怪異無比。她投向祝文頤和媽媽的眼神充滿戒備,似乎隨時準備衝上來跟人同歸於盡。
祝文頤每次經過林林都感覺陰惻惻的,擔心下一秒對方就會抓一把蚯蚓扔向自己。
某一次在樓梯上狹路相逢,祝文頤要上樓,而林林正在往扶手上爬,企圖滑下來。
一點也不乖,也不像女孩子。
祝文頤不願意直接跟林林起衝突,她對林林溫和地笑了一下,然後盯著林林,怕林林從扶手上滑下來的時候,腳底板會蹭到自己。
誰知林林撇了撇嘴,從扶手上爬了下來,一步一步下台階,說:“二婚的女人都是賤人,你們在我家呆不長。”
媽媽還沒嫁到賀家的時候,總是因為離婚的事情被鄰居嚼口舌。祝文頤第一次聽到這種話的時候打了隔壁大院的小孩一頓,接下來就被媽媽懲罰不準吃飯。
鄰居奶奶偷偷給了祝文頤五顆奶糖,小老太臉上溝壑叢生,表情卻可愛得很:“下次再有人嘴爛,小文不要動手,告訴我,我來!他們不敢打老人的。”祝文頤便含著淚笑了。
可現在沒有鄰居小老太了,就沒有人能教訓林林了嗎?
祝文頤看了林林一眼,並不說話。沉默而平靜地上台階,與林林擦肩而過。
就在兩人錯身之後的瞬間,祝文頤站在高一級的台階上,轉頭居高臨下地看著林林的背影和林林的頭頂,突然鬼使神差地伸出了雙手——
輕輕一推。
“啊!”
林林尖叫著滾了下去,蕾絲邊裙子被扶手勾帶了好幾次。
隨著一聲悶響,林林摔到了底,她暈頭轉腦地摸索地麵,花了足足一秒才撐住地麵,同時抬頭回望祝文頤。
受傷了嗎?流血了嗎?
疑問冒了出來,祝文頤冷靜而又癲狂地思考著這些問題,最後克製地問出了她最想知道的事情:“你沒事吧?”
祝文頤臉上做出了擔心的表情,可腳下卻沒有挪動一步,她還是站在四五階之上,用審慎的目光打量著林林。
林林撐在原地,不哭也不笑,從最初受驚的尖叫之後,她便一言不發,像一根沉默的木頭,亦或是一個穿著好看的洋娃娃。
“你是不是有病?”林林問。
祝文頤不回答,心想明明是林林先嘴賤的。
林林突然笑了笑,說:“這筆賬你給我記好了。”
說完她動作粗魯地爬了起來,一點也不像一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公主。
祝文頤盯著林林的背影,看見對方揉了揉後腦勺,顯然是疼痛發作。
祝文頤這時候才生出後怕來:萬一林林受傷了,自己要怎麽解釋?會被趕出去,被送到福利院嗎?
大人們都不喜歡不聽話的孩子。
要是真的被送走了,自己就不能保護媽媽和弟弟了。祝文頤心驚膽戰,害怕林林對奶奶告狀,不知道什麽時候奶奶就走到自己麵前,讓自己離開這個家。
那幾天正是臨近開學的幾天,大人們都以為她是不想去上學,紛紛調侃:“小文這麽害怕上學啊,學校老師又不會吃了你。難道作業還沒寫?”
祝文頤每每搖頭,心裏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這筆賬你給我記好了】,林林並不打算借助大人的力量,打算自己實施打擊報複。
.
兩人去小學報道的那天,奶奶一邊牽了一個,高興的很。
奶奶笑嗬嗬的,腳步輕快地不像個小老太太,對兩人道:“今後兩個人就是同班同學了,要好好學習啊。”
祝文頤乖乖巧巧地“嗯”了一聲,林林卻維持著她一貫的熊孩子風格,沉著臉色一言不發。
奶奶拉了拉林林的手,彎下腰問:“林林,聽到沒有?”
林林飛快地嘰裏呱啦說英語當作回應:“aihe,howareyou?i'',thankyou,andyou?i'',thanks.”
奶奶哭笑不得,牽著林林的手在她自個兒腦袋上敲了一下,說:“好好說話。”
林林幹脆閉嘴了。
祝文頤卻在一旁安安靜靜地聽著,恍然大悟:噢,原來林林叫賀林奈啊。
是的,她們住進賀家有一禮拜了,可祝文頤隻知道“林林”這一個稱呼,她甚至還琢磨過,林林到底是名字裏有“林”字,還是根本就姓“林”。
這個千(一)古(周)之謎終於在開學的早晨,在林林拒不配合的胡言亂語裏解開了。
祝文頤心想: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名字嘛……不過nai是哪個nai?
奶奶也拿林林沒辦法了,隻好歎了口氣,轉頭囑咐另一個很乖的孫女:“小文,新學校要是有什麽不適應的,就跟林……就跟老師講,奶奶都跟老師打過招呼了。”
祝文頤乖巧地點了點頭,仰起頭問奶奶:“奶奶,弟弟幾點放學呀?”
祝武凱今年三歲半,按道理來說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奶奶索性直接托人把祝武凱放在了小學旁邊的幼兒園裏上小班,這樣上下學還能一塊兒接送。
不過今天第一天,兩個小學生要提前去學校報道,沒法跟幼兒園一塊兒,所以祝武凱還在家裏,等著過會兒媽媽送他過去。
“幼兒園四點放學,你們五點半。不過我已經跟幼兒園老師說好了,把弟弟放那兒放到五點半,等你們倆放學的時候一塊兒拎回去。”奶奶說。
祝文頤想了想,說:“我可以自己回去,我還能帶著弟弟一塊兒回去。”
奶奶卻笑了笑,說:“這麽小就想自己回家了啊?”
祝文頤點了點頭,從前讀三年級的時候,她都是自己走回家的,媽媽從來沒有接送過。
奶奶說:“可是奶奶也在這裏上學,一個人回家會怕,小文就當送奶奶回家了。”
奶奶是小學老師,爺爺是初中老師,這一個家庭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了。
祝文頤想了想,應了一聲。
林林再次冷哼。她那小小的身體裏就像住了塊石頭,脾氣又臭又硬,總要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打破氣氛的事情。仿若此時,祖孫倆其樂融融,她卻偏偏要用冷哼表示不屑,也不知道才十歲的她是如何把“嘲諷”這個技能練得如此出神入化的。
奶奶照例教訓道:“進學校之後態度好一點。”
這個訓誡理所應當再次被林林忽視。
好在(其實並不好)奶奶已經習慣了,牽著兩位小朋友的手,邁入了小學校門。
奶奶教齡那麽長,這幾乎是第一次連奶奶都期待的開學。
奶奶牽著她倆,熟門熟路地到了四(2)班門口。
班主任連忙走了出來,對奶奶說:“賀主任您來啦,這就是新入學的孫女吧。”班主任彎下了腰,平視祝文頤道:“你叫什麽名字?”
祝文頤回答:“祝文頤,文化的文,頤和園的頤。”
班主任笑了笑,拍了拍她的頭,道:“先進去坐著吧,座位已經給你安排好了,就坐在林林姐姐旁邊好不好,姐妹倆相互照應。”
祝文頤寄人籬下,縱使不喜歡也不敢多說什麽,何況她還要維護一貫以來的乖巧形象,於是全部寄希望於賀林奈這個桀驁不馴的小浪蹄子能夠放飛自我,勇敢說no。從不願意坐同桌這一點來說,她們倆可是同仇敵愾的。
誰知賀林奈瞥了她一眼,然後勾了勾嘴角說:“好。”
祝文頤小算盤落空,但為了乖巧的形象,也隻好幹巴巴地應道:“嗯。”
“行,那林林你把小文帶進去吧,我跟老師還有話講。”奶奶吩咐道。
賀林奈和祝文頤相繼走進教室,祝文頤走在前麵苦著一張臉,想不通賀林奈為什麽突然這麽配合。
賀林奈踢了祝文頤的腳後跟一腳,說:“不想跟我坐同桌是吧,我就要膈應死你。”
祝文頤於是厭惡地皺了皺眉眉頭。
賀家爺爺奶奶生了三個兒子,聽說老大離婚了,留下了林林這麽個累贅;老二在江浙滬從商,混得不錯,生了一個兒子,跟在身邊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老三就是祝文頤的新爸爸了,以前也結過一次婚,但沒有生育。
祝文頤從爺爺奶奶和媽媽的態度中隱隱約約察覺出來了什麽:他們對待林林,有種對待瓷器一般的謹慎,好像生怕她壞了裂了一樣。
雖說通過打罵來教育孩子是不對的,但小鎮上都是如此,媽媽那麽愛祝文頤和祝武凱,也曾經動用過暴力手段。林林比他們調皮多了,爺爺奶奶最多也隻是無奈地歎氣。
祝文頤並不喜歡林林。
正月十五一過,小學便要開學了。鎮上統共三所小學,按戶籍所在區域劃分生源。賀家分在最好的學區,而祝家就住在兩條街外,卻屬於另外一所比較亂的小學。
好在媽媽嫁給爸爸了,並且爺爺奶奶都是鎮上的老教師,祝文頤才有機會跟弟弟一塊兒去最好的小學讀書。
這意味著,祝文頤要轉學。
祝文頤跟以前的小朋友關係不錯,但絕沒有要好到分別就痛哭流涕的程度。對她而言,轉學最討厭的事情應該是,她跟林林同班。
林林跟她一般大,由於出生月份靠前而僥幸稱姐。但她從來沒有姐姐的樣子,似乎對姐弟倆的到來非常不滿,常常欺負祝武凱。
不知道為啥,祝武凱這小崽子格外喜歡林林,哪怕上一秒被欺負到哭,下一秒還是顛著胖嘟嘟的胳膊腿兒跟在林林後邊跑。
祝武凱的臨陣倒戈充其量隻能算誘因,主要原因是祝文頤發現林林這個小姐姐很……陰鬱。
祝文頤懷抱著鮮花與善意來到這個家,同時暗地裏做好了像每一個人拔劍的準備。這樣的懷揣與提防已經足夠十惡不赦,也林林幾乎直接把惡意擺在了明麵上。
林林幾乎不笑,偶爾笑出來也是因為想對祝武凱使壞,隻有一邊嘴角肌肉抽動,看著怪異無比。她投向祝文頤和媽媽的眼神充滿戒備,似乎隨時準備衝上來跟人同歸於盡。
祝文頤每次經過林林都感覺陰惻惻的,擔心下一秒對方就會抓一把蚯蚓扔向自己。
某一次在樓梯上狹路相逢,祝文頤要上樓,而林林正在往扶手上爬,企圖滑下來。
一點也不乖,也不像女孩子。
祝文頤不願意直接跟林林起衝突,她對林林溫和地笑了一下,然後盯著林林,怕林林從扶手上滑下來的時候,腳底板會蹭到自己。
誰知林林撇了撇嘴,從扶手上爬了下來,一步一步下台階,說:“二婚的女人都是賤人,你們在我家呆不長。”
媽媽還沒嫁到賀家的時候,總是因為離婚的事情被鄰居嚼口舌。祝文頤第一次聽到這種話的時候打了隔壁大院的小孩一頓,接下來就被媽媽懲罰不準吃飯。
鄰居奶奶偷偷給了祝文頤五顆奶糖,小老太臉上溝壑叢生,表情卻可愛得很:“下次再有人嘴爛,小文不要動手,告訴我,我來!他們不敢打老人的。”祝文頤便含著淚笑了。
可現在沒有鄰居小老太了,就沒有人能教訓林林了嗎?
祝文頤看了林林一眼,並不說話。沉默而平靜地上台階,與林林擦肩而過。
就在兩人錯身之後的瞬間,祝文頤站在高一級的台階上,轉頭居高臨下地看著林林的背影和林林的頭頂,突然鬼使神差地伸出了雙手——
輕輕一推。
“啊!”
林林尖叫著滾了下去,蕾絲邊裙子被扶手勾帶了好幾次。
隨著一聲悶響,林林摔到了底,她暈頭轉腦地摸索地麵,花了足足一秒才撐住地麵,同時抬頭回望祝文頤。
受傷了嗎?流血了嗎?
疑問冒了出來,祝文頤冷靜而又癲狂地思考著這些問題,最後克製地問出了她最想知道的事情:“你沒事吧?”
祝文頤臉上做出了擔心的表情,可腳下卻沒有挪動一步,她還是站在四五階之上,用審慎的目光打量著林林。
林林撐在原地,不哭也不笑,從最初受驚的尖叫之後,她便一言不發,像一根沉默的木頭,亦或是一個穿著好看的洋娃娃。
“你是不是有病?”林林問。
祝文頤不回答,心想明明是林林先嘴賤的。
林林突然笑了笑,說:“這筆賬你給我記好了。”
說完她動作粗魯地爬了起來,一點也不像一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公主。
祝文頤盯著林林的背影,看見對方揉了揉後腦勺,顯然是疼痛發作。
祝文頤這時候才生出後怕來:萬一林林受傷了,自己要怎麽解釋?會被趕出去,被送到福利院嗎?
大人們都不喜歡不聽話的孩子。
要是真的被送走了,自己就不能保護媽媽和弟弟了。祝文頤心驚膽戰,害怕林林對奶奶告狀,不知道什麽時候奶奶就走到自己麵前,讓自己離開這個家。
那幾天正是臨近開學的幾天,大人們都以為她是不想去上學,紛紛調侃:“小文這麽害怕上學啊,學校老師又不會吃了你。難道作業還沒寫?”
祝文頤每每搖頭,心裏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這筆賬你給我記好了】,林林並不打算借助大人的力量,打算自己實施打擊報複。
.
兩人去小學報道的那天,奶奶一邊牽了一個,高興的很。
奶奶笑嗬嗬的,腳步輕快地不像個小老太太,對兩人道:“今後兩個人就是同班同學了,要好好學習啊。”
祝文頤乖乖巧巧地“嗯”了一聲,林林卻維持著她一貫的熊孩子風格,沉著臉色一言不發。
奶奶拉了拉林林的手,彎下腰問:“林林,聽到沒有?”
林林飛快地嘰裏呱啦說英語當作回應:“aihe,howareyou?i'',thankyou,andyou?i'',thanks.”
奶奶哭笑不得,牽著林林的手在她自個兒腦袋上敲了一下,說:“好好說話。”
林林幹脆閉嘴了。
祝文頤卻在一旁安安靜靜地聽著,恍然大悟:噢,原來林林叫賀林奈啊。
是的,她們住進賀家有一禮拜了,可祝文頤隻知道“林林”這一個稱呼,她甚至還琢磨過,林林到底是名字裏有“林”字,還是根本就姓“林”。
這個千(一)古(周)之謎終於在開學的早晨,在林林拒不配合的胡言亂語裏解開了。
祝文頤心想: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名字嘛……不過nai是哪個nai?
奶奶也拿林林沒辦法了,隻好歎了口氣,轉頭囑咐另一個很乖的孫女:“小文,新學校要是有什麽不適應的,就跟林……就跟老師講,奶奶都跟老師打過招呼了。”
祝文頤乖巧地點了點頭,仰起頭問奶奶:“奶奶,弟弟幾點放學呀?”
祝武凱今年三歲半,按道理來說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奶奶索性直接托人把祝武凱放在了小學旁邊的幼兒園裏上小班,這樣上下學還能一塊兒接送。
不過今天第一天,兩個小學生要提前去學校報道,沒法跟幼兒園一塊兒,所以祝武凱還在家裏,等著過會兒媽媽送他過去。
“幼兒園四點放學,你們五點半。不過我已經跟幼兒園老師說好了,把弟弟放那兒放到五點半,等你們倆放學的時候一塊兒拎回去。”奶奶說。
祝文頤想了想,說:“我可以自己回去,我還能帶著弟弟一塊兒回去。”
奶奶卻笑了笑,說:“這麽小就想自己回家了啊?”
祝文頤點了點頭,從前讀三年級的時候,她都是自己走回家的,媽媽從來沒有接送過。
奶奶說:“可是奶奶也在這裏上學,一個人回家會怕,小文就當送奶奶回家了。”
奶奶是小學老師,爺爺是初中老師,這一個家庭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了。
祝文頤想了想,應了一聲。
林林再次冷哼。她那小小的身體裏就像住了塊石頭,脾氣又臭又硬,總要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打破氣氛的事情。仿若此時,祖孫倆其樂融融,她卻偏偏要用冷哼表示不屑,也不知道才十歲的她是如何把“嘲諷”這個技能練得如此出神入化的。
奶奶照例教訓道:“進學校之後態度好一點。”
這個訓誡理所應當再次被林林忽視。
好在(其實並不好)奶奶已經習慣了,牽著兩位小朋友的手,邁入了小學校門。
奶奶教齡那麽長,這幾乎是第一次連奶奶都期待的開學。
奶奶牽著她倆,熟門熟路地到了四(2)班門口。
班主任連忙走了出來,對奶奶說:“賀主任您來啦,這就是新入學的孫女吧。”班主任彎下了腰,平視祝文頤道:“你叫什麽名字?”
祝文頤回答:“祝文頤,文化的文,頤和園的頤。”
班主任笑了笑,拍了拍她的頭,道:“先進去坐著吧,座位已經給你安排好了,就坐在林林姐姐旁邊好不好,姐妹倆相互照應。”
祝文頤寄人籬下,縱使不喜歡也不敢多說什麽,何況她還要維護一貫以來的乖巧形象,於是全部寄希望於賀林奈這個桀驁不馴的小浪蹄子能夠放飛自我,勇敢說no。從不願意坐同桌這一點來說,她們倆可是同仇敵愾的。
誰知賀林奈瞥了她一眼,然後勾了勾嘴角說:“好。”
祝文頤小算盤落空,但為了乖巧的形象,也隻好幹巴巴地應道:“嗯。”
“行,那林林你把小文帶進去吧,我跟老師還有話講。”奶奶吩咐道。
賀林奈和祝文頤相繼走進教室,祝文頤走在前麵苦著一張臉,想不通賀林奈為什麽突然這麽配合。
賀林奈踢了祝文頤的腳後跟一腳,說:“不想跟我坐同桌是吧,我就要膈應死你。”
祝文頤於是厭惡地皺了皺眉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