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70後的男人,確切的說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醫二代”。


    爸爸是中醫院的副院長,媽媽婦幼保健院的院長,而我則是醫科大學畢業的學生,聽起來真好,而我確是個自卑的人,我是全國最後一批的脊髓灰質炎的患者。在我剛滿一歲時,在醫院的托兒所裏,一起感染了七個,我不是最嚴重的,可也不是最輕的,落下的殘疾讓我隻能靠著雙拐行走。為此爸爸媽媽也備受爺爺奶奶和親屬的指責。而在我三歲的時候,知道我是真的沒辦法痊愈後,媽媽又生了我的弟弟。現在在讀高二,好在後期的努力讓我成了醫學大專的畢業生。


    畢業了,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都開始了實習,準備工作了,我在家聽信兒呢!


    我終於有了實習的地方,媽媽上班的醫院。同學們都相繼找好了工作開始掙錢了,我卻要靠著媽媽的關係在醫院裏,坐在代課老師的身旁聽著不同的患者的抱怨,聽著老師耐心的和患者解釋,我的心又飛了。我真的懷疑自己選錯了行,我不適合當醫生。


    97年,夏天。脫了醫院的白大褂,出了醫院的大門口,抬眼看看人來人往的大街和正泛著熱浪的地麵,聽著周邊的店鋪裏放出的吵雜的音樂聲,我覺得心裏越來越煩燥了。以往隻要下了班就會和媽媽一起回家,媽媽和院領導去省裏開會了,司機小張早早就來告訴我他有事先走了。也怪不得他,剛剛有了女朋友,當然要趁著領導不在去偷閑一會了。


    下班時間,街上的人們三五成群,邊聊邊走,對麵的大市場更是人頭攢動。我慢慢的向著出租車站點那裏走去,短短的十幾米讓我滿頭大汗,上了出租車還覺得身上在冒著熱氣。出租車司機是個熱心腸的人,能有四十多歲吧,從我說完去哪兒他就開始不住嘴的說著,不用我接話,他會自動轉換著下一個話題,我一邊笑著,一邊看著窗外的景色,心裏卻是靜不下來。路邊的小商販在大聲的吆喝著要賣的東西,也有顧客在討價還價,好像人人都在忙著,我卻悠閑的很。越想越煩,索性閉上眼睛靠在座椅上,養起神來。司機見狀也閉了嘴,打開了收音機。絲絲拉拉的調頻聲讓我皺起了眉頭,不耐煩的說,“關了吧,別聽了。”於是車內沒了聲響,我也沒有睜眼去瞧司機的反映。我想他不會太高興吧。


    平時不到二十分鍾的路愣是因為下班點堵車半個小時才到了我家的那條街口,往我家進的那條胡同口修路,車子進不了街道裏麵,付了錢,司機大叔笑嗬嗬的說,“小夥子,開心點,你瞧瞧我,這叫心寬體胖!”我才好好看看大叔,的確是長的就是一副笑盈盈的臉龐,富態的樣子讓我一下子想到了彌勒佛了。我也被他的好意感動了,我也衝他笑笑,說了聲謝謝便下了車。


    一下車,一股熱浪襲來,傍晚的熱讓我又覺得無所適從。算了不回家了,就在街口吃點吧,爸爸應該又出去應酬了,弟弟又住校不回來。


    街口對著是一排從南到北的門麵房,大小不同。最南麵是鄰居李大爺家兒媳婦李豔開的一個服裝店,我平時跟她叫李姐,李姐兩口子都姓李,李姐性格直爽,能張羅,個子不高,穿著不說時髦也是絕對在這條街上數第一的。因為這個,公交司機退休的李大爺老兩口沒少背後抱怨,有時也傳到李姐的耳朵裏,可李姐說了,我自己辛苦掙得錢,願意花。說是說,可從來不會去當著老人的麵說什麽。7歲上一年級的女兒平時就放在老人那裏,因為有兩個上大學的小姑子也幫著照應著,學習上放心。李姐兩口子住在店裏,,李哥是子承父業,也在開公交車。從窗戶裏看到我的李姐笑嗬嗬的放下手裏的活,走出來問,“下班了,蟈蟈?”因為姓郭,這跟前的大哥,大姐都這麽稱呼我。剛開始有些生氣,因為上學時的外號是這個,可後來都叫順口了,還覺得蠻親切的。“是啊,李姐,下班了。”我一邊看路,一邊回答著。“今天沒看見郭嬸呢?”李姐說著就走過來,用腳把我前麵路上的一個小石頭踢開了。我架著拐停下來說:“哦,我媽去省裏開會了,我要去黃姐家吃點麵,你吃了嗎?”“還沒,不過不急,涵涵的老姑今天回來,你大娘特意來說了,讓回去吃。要不一起去吧?”說完一吐舌頭,做了個鬼臉,我笑了,說,“我可不去,你家又要開家庭會議了吧?”“可不麽,隻要家庭成員齊了,老爺子就要開批鬥會了。哈哈!快去吃飯吧,一會兒你黃姐忙起來又該顧不上你了。“說完就轉身往店裏走去,還不忘抬起帶著套袖的右胳膊揮舞了幾下。嘴裏還嘟囔著:“拜拜!“


    看著李姐幾步就進了屋,邊上的幹洗店裏傳來了笑聲,敞開的門上掛著的珠簾被一個胖胖的身體撞開,珠簾劈劈啪啪的打在邊上開著的門上。原來是小吳哥被他新結婚的媳婦追打著跳到了門外,看到我,小吳嫂子的臉一下子紅了,急忙拉住小吳哥,嘴裏連連說:“你慢點,別撞到了人了。”小吳哥停下來看大是我,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又輕摟著我的肩膀說,“我當誰呢,大兄弟呀,怎麽下班這麽早啊?”我尷尬的抬起頭剛要說話,他媳婦就拎著他的耳朵說,“還早呢,太陽都快落山了,快去收拾一下店裏,我要去夜市逛逛去。”小吳哥被拽著耳朵,跳著腳,喊著疼回店裏去了。我搖著頭,笑了笑。有感覺到這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吧!


    我家在這住了快二十年了,都是老鄰居了。而這一趟的門麵房差不多是都被這些老鄰居的下一代“承包”了。我家更是這裏的老戶,又因為爸爸媽媽都是醫院的醫生,鄰裏鄰居的誰沒有個頭疼腦熱呢,媽媽她們有很熱心,經常上門去給大家夥看病,有時半夜被叫醒也毫無怨言。我也是借著他們的光在這條街上也是名人了,和這些人相處下來沒有任何壓力,就覺得,我是個正常行走的人一樣,不會有異樣的眼光看向我,偶爾碰到陌生人奇怪的看我的時候,也會因為這些熱情的招呼聲感到不好意思,繼而轉向別處的。走在這條街上,我感覺腰挺得特別直,臉上也會不自覺的露出笑容來,所以大家也覺得我的性格也蠻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漂人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月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月麗並收藏青漂人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