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胡同口,看到大路上的車已經來來往往,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都習慣了,路邊的商鋪都開了門,幹洗店的小吳哥在門前掃地,看見我過了大路,就把手支在路邊的大樹上,笑嘻嘻地說:“郭,上班去?”
我'嗯“了一聲,說:“今天開業這麽早啊?哥?”
小吳哥撓撓頭,說:“這不特意來堵你和你媽嗎?怎麽沒看到劉姨呢?“
”我媽出差了,得四五天能回來,有事嗎?“
”這不你嫂子好像懷孕了,剛剛測出來,想去你們醫院檢查一下?劉姨在的話不是還好些,我這兒還有些緊張呢!“
“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剛測出來也不急,我媽回來你們再去檢查就來的及。回來我就告訴你,要不就先去,我讓我的老師帶你們去看也行啊!”我趕忙說。
'不急,不急……我就想著讓劉姨陪著,我心裏還有底。“小吳哥接著說,“我們家的老人都沒在身邊,我們也不知道該注意些什麽。”
“哦,知道了。那我就先走了。讓嫂子注意休息,別累著。我媽這邊一回來我就告訴她。”
“好,好,你快上班吧。”說完話,小吳哥就笑盈盈拿著掃帚回店裏去了。我也往站點走去。
這裏是公交公司的停車場,也是26線車的始發站,平時都是坐媽媽單位來接她的車,我想今天小張也不會來吧,就坐公交車吧。
來到站點,看見站台上站滿了人,看見我過來,有兩個正在聊天的家夥走過來,一人搭一個肩,故意壓了一下,其中一個說:”呦,你怎麽來坐公交了,你家車呢?“另一個就跟著嘻嘻笑起來。
我瞪了他一眼,拍掉他的手說:“說什麽呢?我家車不在你家停著呢?還問我?”
說完我們三人對視一下,就哈哈大笑起來,笑的其他人都莫名其妙的看著我們。
我看了其中胖一些的那個說:”科峰,你們怎麽碰到一起了,你家不是搬到市區去了麽?怎麽會在這碰到你呢?“
劉科峰拍拍我的肩,說:“是啊,好久沒看到了,比我這個做警察的問的都多,我來這邊給我媽遷下戶口,沒想到碰到劉洋了,就和他聊了幾句,這又碰到你了。怎麽樣?大家都挺好的吧?”
“喂,你們怎麽都不理我了,我還沒上車呢?”另一個瘦高個的說。
我和科峰兩個誰也不理他,我看到來了一輛公交車,就問科峰,”你怎麽回去?坐這趟車麽?“
科峰回頭看看那輛藍色的公交車,說,”不是這趟26路,我得坐新開通的28路車,通往市區,正好路過公安局,回單位,昨天我就來辦事了,昨晚在我叔家住的。“
我抬眼看了一眼公交調度上的大鍾,時還來的急,我也就不急的上車了,心想好容易碰到的,聊一會兒吧。
劉洋在邊上直跺腳說,”你們不走,我先走了,要不下一趟人該多了。“又拉了我一把,說:”你不走麽?“
劉科峰見狀就對我說:”哦,對了,你先去上班吧,哪天再聊,我周末休息過來找你吧,上午在李姐家等你?“
”行,那我走了。“說完就去剛才那輛車旁,劉洋也跟劉科峰擺擺說:“好,再聊,再聊。”也不等人家說什麽,就往車門那邊擠去,邊擠邊說,“來這邊,你慢點。”
聽到他說的,大家都停下了上車的腳步,我感到臉一陣發熱,急忙說:”沒事沒事,上車吧!“
其中一個大姨說,”你先上吧,都不急。“我紅著臉走上前,對著人群說:”謝謝!“說完就把右邊的拐杖遞給劉洋,劉洋順手接過去,站在我後邊,我又用車門上邊的扶手,身體使勁向上一悠,接著就用左邊的拐杖支撐在車的第一節台階上,劉洋也用手在後麵撐住了我的後背。我用右手扶著車邊的扶手,撐著拐杖又上了一級台階,劉洋在我後麵把另一拐杖遞給我,我接過拐杖,靠著車門邊上的座位坐下來,兩隻拐杖立在我的旁邊,不能礙著別人走路了。劉洋就靠著我的邊上站著,隔著陸陸續續上車的人不會碰到我。
我回頭看了一眼車窗外麵,看見劉科峰上了後麵的一趟發綠顏色的公交車,上麵印著28路,開往東風河站的,是市區最邊的一個街道,”這是新開通的,才一個星期,路過市政府和興盛山公園,挺方便的。“聽了劉洋的話,我轉過身來,看見他也正看向窗外的28線車。
'哦,我還不知道呢。”我點點頭說。
車子啟動了,車廂裏已經站滿了人,盡管車窗是開著的,可外麵一陣陣濕熱的空氣還是吹進來,車廂內還是悶的喘不過氣。還好這邊的路是去年剛修好的水泥路,不會顛簸,要不真是受不了。
“有些天沒看到你了,忙啥呢?”我問劉洋,“咱們這幾個有多久沒碰麵了,半年了吧?”
“有半年多了,上次還是楊帆過年回來時大家聚的呢,”劉洋說,“就咱們在家,也是有一個多月沒見著了。我在雙河家具上班了,每天累的要死,回家就哪兒也不想走了。你呢,現在在哪個科室實習,實習結束怎麽打算的?”
“我也不知道呢。還有兩個月結束,再說吧。”我忽然起來昨天吃飯時遇到那個年輕人,就抬頭問劉洋:“喂,王珂是誰?他怎麽住在你家呢?怎麽還知道我?”
“你見著他了,什麽時候,我還想著哪天休息帶著他認識你一下呢。”劉洋眯著小眼睛,本來眼睛就小,被外麵的陽光一晃就更小了,以前小時候就常常開玩笑說,“劉洋的眼睛是臉上畫了一條線。“他也不生氣,常回答說,眼小聚光,眼大漏神。”是我媽後找的這個老伴帶來的,也不常在家裏住,家裏不是還有小欣麽,他在單位的宿舍住,偶爾倒班會在家裏,和我住一個屋。跟我叫哥,管劉欣叫欣欣,挺好的,和我們都挺合得來。我說過,要把咱們這幾個死黨都介紹給他認識,他聽說後直興奮。沒想到你們先認識了。”
劉欣是劉洋的妹妹,讀職高,學校就在公交停車場北麵,挺大的一個學校,隻有礦務局礦工的子女是優先就讀,而且包分配工作,盡管都分配到各大礦區當職工,對於看重鐵飯碗的父輩們來說,進了這個學校就是相當於有了工作了。劉洋的爸爸是在礦井裏采煤時出了事故,送到醫院就沒搶救過來,那時劉洋才上初二,直接就退學下來,做各種工作來供他姐姐,妹妹讀書,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是男子漢,應該的。我們這群死黨也最佩服他了。
我'嗯“了一聲,說:“今天開業這麽早啊?哥?”
小吳哥撓撓頭,說:“這不特意來堵你和你媽嗎?怎麽沒看到劉姨呢?“
”我媽出差了,得四五天能回來,有事嗎?“
”這不你嫂子好像懷孕了,剛剛測出來,想去你們醫院檢查一下?劉姨在的話不是還好些,我這兒還有些緊張呢!“
“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剛測出來也不急,我媽回來你們再去檢查就來的及。回來我就告訴你,要不就先去,我讓我的老師帶你們去看也行啊!”我趕忙說。
'不急,不急……我就想著讓劉姨陪著,我心裏還有底。“小吳哥接著說,“我們家的老人都沒在身邊,我們也不知道該注意些什麽。”
“哦,知道了。那我就先走了。讓嫂子注意休息,別累著。我媽這邊一回來我就告訴她。”
“好,好,你快上班吧。”說完話,小吳哥就笑盈盈拿著掃帚回店裏去了。我也往站點走去。
這裏是公交公司的停車場,也是26線車的始發站,平時都是坐媽媽單位來接她的車,我想今天小張也不會來吧,就坐公交車吧。
來到站點,看見站台上站滿了人,看見我過來,有兩個正在聊天的家夥走過來,一人搭一個肩,故意壓了一下,其中一個說:”呦,你怎麽來坐公交了,你家車呢?“另一個就跟著嘻嘻笑起來。
我瞪了他一眼,拍掉他的手說:“說什麽呢?我家車不在你家停著呢?還問我?”
說完我們三人對視一下,就哈哈大笑起來,笑的其他人都莫名其妙的看著我們。
我看了其中胖一些的那個說:”科峰,你們怎麽碰到一起了,你家不是搬到市區去了麽?怎麽會在這碰到你呢?“
劉科峰拍拍我的肩,說:“是啊,好久沒看到了,比我這個做警察的問的都多,我來這邊給我媽遷下戶口,沒想到碰到劉洋了,就和他聊了幾句,這又碰到你了。怎麽樣?大家都挺好的吧?”
“喂,你們怎麽都不理我了,我還沒上車呢?”另一個瘦高個的說。
我和科峰兩個誰也不理他,我看到來了一輛公交車,就問科峰,”你怎麽回去?坐這趟車麽?“
科峰回頭看看那輛藍色的公交車,說,”不是這趟26路,我得坐新開通的28路車,通往市區,正好路過公安局,回單位,昨天我就來辦事了,昨晚在我叔家住的。“
我抬眼看了一眼公交調度上的大鍾,時還來的急,我也就不急的上車了,心想好容易碰到的,聊一會兒吧。
劉洋在邊上直跺腳說,”你們不走,我先走了,要不下一趟人該多了。“又拉了我一把,說:”你不走麽?“
劉科峰見狀就對我說:”哦,對了,你先去上班吧,哪天再聊,我周末休息過來找你吧,上午在李姐家等你?“
”行,那我走了。“說完就去剛才那輛車旁,劉洋也跟劉科峰擺擺說:“好,再聊,再聊。”也不等人家說什麽,就往車門那邊擠去,邊擠邊說,“來這邊,你慢點。”
聽到他說的,大家都停下了上車的腳步,我感到臉一陣發熱,急忙說:”沒事沒事,上車吧!“
其中一個大姨說,”你先上吧,都不急。“我紅著臉走上前,對著人群說:”謝謝!“說完就把右邊的拐杖遞給劉洋,劉洋順手接過去,站在我後邊,我又用車門上邊的扶手,身體使勁向上一悠,接著就用左邊的拐杖支撐在車的第一節台階上,劉洋也用手在後麵撐住了我的後背。我用右手扶著車邊的扶手,撐著拐杖又上了一級台階,劉洋在我後麵把另一拐杖遞給我,我接過拐杖,靠著車門邊上的座位坐下來,兩隻拐杖立在我的旁邊,不能礙著別人走路了。劉洋就靠著我的邊上站著,隔著陸陸續續上車的人不會碰到我。
我回頭看了一眼車窗外麵,看見劉科峰上了後麵的一趟發綠顏色的公交車,上麵印著28路,開往東風河站的,是市區最邊的一個街道,”這是新開通的,才一個星期,路過市政府和興盛山公園,挺方便的。“聽了劉洋的話,我轉過身來,看見他也正看向窗外的28線車。
'哦,我還不知道呢。”我點點頭說。
車子啟動了,車廂裏已經站滿了人,盡管車窗是開著的,可外麵一陣陣濕熱的空氣還是吹進來,車廂內還是悶的喘不過氣。還好這邊的路是去年剛修好的水泥路,不會顛簸,要不真是受不了。
“有些天沒看到你了,忙啥呢?”我問劉洋,“咱們這幾個有多久沒碰麵了,半年了吧?”
“有半年多了,上次還是楊帆過年回來時大家聚的呢,”劉洋說,“就咱們在家,也是有一個多月沒見著了。我在雙河家具上班了,每天累的要死,回家就哪兒也不想走了。你呢,現在在哪個科室實習,實習結束怎麽打算的?”
“我也不知道呢。還有兩個月結束,再說吧。”我忽然起來昨天吃飯時遇到那個年輕人,就抬頭問劉洋:“喂,王珂是誰?他怎麽住在你家呢?怎麽還知道我?”
“你見著他了,什麽時候,我還想著哪天休息帶著他認識你一下呢。”劉洋眯著小眼睛,本來眼睛就小,被外麵的陽光一晃就更小了,以前小時候就常常開玩笑說,“劉洋的眼睛是臉上畫了一條線。“他也不生氣,常回答說,眼小聚光,眼大漏神。”是我媽後找的這個老伴帶來的,也不常在家裏住,家裏不是還有小欣麽,他在單位的宿舍住,偶爾倒班會在家裏,和我住一個屋。跟我叫哥,管劉欣叫欣欣,挺好的,和我們都挺合得來。我說過,要把咱們這幾個死黨都介紹給他認識,他聽說後直興奮。沒想到你們先認識了。”
劉欣是劉洋的妹妹,讀職高,學校就在公交停車場北麵,挺大的一個學校,隻有礦務局礦工的子女是優先就讀,而且包分配工作,盡管都分配到各大礦區當職工,對於看重鐵飯碗的父輩們來說,進了這個學校就是相當於有了工作了。劉洋的爸爸是在礦井裏采煤時出了事故,送到醫院就沒搶救過來,那時劉洋才上初二,直接就退學下來,做各種工作來供他姐姐,妹妹讀書,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是男子漢,應該的。我們這群死黨也最佩服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