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說到有人問孟浩玄,現如今的人們遠遠比不上遠古之時的人?
“這倒不然,遠古之時的人天然壽命悠長,自然有大量的時間來察萬物悟道。而現如今人們天然壽命最多隻有百來年,這自然無法跟他們比。雖然道無大小之分,但是人有高下之別。就比如同是陽之一道,有人領悟到一陽之道,也有人領悟到三陽之道,還有些人領悟到九陽之道,他們的悟道就好比鑄就修行的根基,根基越好,那就走得越遠;領悟不好,根基就差,道路越走越窄,這就分出高下來。”孟浩玄說到這裏,就頓住:“而我們如今有法可循,可以根據前人之法一步一步來修行,不僅入門更容易,還不容易走岔!”
葉軒心想,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有得必有失。學他人之法,參他人之道往往麵臨一個難關,那就是難以脫離前人的樊籠,領悟出獨屬於自己的道!修法,參道,而後悟道!唯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許我說的話,你們大部分人現在還難以理解。但是大家隻要牢記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葉軒大受震動。
前世聽說有這麽一個故事:有一個畫家在跟隨師父學藝的過程中,生性聰慧的他漸漸得到了老師的真傳。模仿他師父作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有很多人想學他師父的畫技,但都不得要領.他為此很得意,有些飄飄然.這時候他的師父的一句話點醒了他:“學我者生,似我者亡。”
自此他牢記恩師“學我者生,似我者亡”的教誨,博采眾長,悟出了“尋門而入,破門而出”的心得。他師父的畫風古樸凝重,他反其道而行之,最後破繭而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開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這跟孟浩玄的話語何等相似,看來萬物之道,殊途同歸,作畫如此,修行同樣是這個道理。
“你們修行的初心是什麽?”
“變強”
“為了報仇”
“為了青春永駐”
“為了不再被人欺淩”
“成為金丹真人,振興家族!”
......
“為了長生”葉軒這話一出,全場寂靜,接著有人哄然大笑。長生?這青雲大陸還從來沒有聽說誰能夠真正長生不死!
顧長風三人也是瞪大眼睛看著葉軒,像是想重新認識他一般。長生,那可是連開派祖師都未能達到的境界,他可真敢想。
葉軒不為所動,隻靜靜地坐在那裏。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咦”月星河輕咦一聲,這不是自己那天在論道塔見到的一位師弟嗎。
“怎麽,月師兄認識那人?”旁邊有人問道。
“嗯,有過一麵之緣,好像是一位新近入門的師弟。”月星河略一頷首道。
“嗬嗬,難怪口氣那麽大,連我們都不敢說這種話,倒是勇氣可嘉。”
“僅僅是勇氣可嘉?”月星河說道。
“怎麽,難道月師兄認為他真能達到長生不死?別忘了我們宗門多少先輩都在長生門前止步!就他?我沒說他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就算好的了。”
......
對方拿宗門前輩來對比,月星河無言以對。再說他也感覺葉軒這話懸。
“笑什麽,這很好笑嗎?很多時候限製我們的,不是周遭的環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們自己。有些事情,連想都不敢想,還修行幹什麽!能不能成是一回事,敢不敢想又是另一回事,想要取得大的成就,首先就要打破心的禁錮,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不要以己度人,自己不行,怎麽就知道別人也不行。”孟浩玄嗬斥道。他最討厭這種人,當年他以雲天門六位開創一脈之祖來明誌,自己要開創出一脈來,同樣惹來無數同門的嘲諷。但是現在看看,當年嘲諷的人在哪裏?還有誰來嘲諷他!他如今距離開創一脈,僅有一步之遙。現在他不僅要開創一脈,更想成就洞天求得長生!
“打破心的禁錮?”月星河喃喃自語。莫非這才是自己不如龍王,雷尊的原因所在!
“當然,光想還不行。不管有什麽樣的初心,關鍵還是看行動!這就是我要說的另外一點:修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修行之路崎嶇不平,初心正確了,實現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也許荊棘叢生,步履維堅;也許懸崖峭壁,萬丈深淵,頭破血流。這個時候你能持否?你是否能保持初心,拿出一往無前、死而後已的勇氣?在浮華的歲月裏,麵對各種誘惑你能持否?”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最終迷失。有時候走著走著,你發現離自己最初的夢想越來越遠,受到太多外在環境的幹擾,你連堅持的勇氣都沒有。久而久之隻有忘卻,偶爾談起還能說說自己曾經追逐過!”
“修行路漫漫,唯有忍耐得寂寞,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在浮躁的環境之中真正靜下心來,才有可能獲得驚人的成就。當你穿過黑暗與苦難的歲月、行至寬廣的希望之途時,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成功原來如此簡單!”
葉軒聽到這裏,不由想起一句話: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這是一種境界,相信能做到這一步的人,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好了,閑話不再多提,現在我來講一下自己的修行領悟,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獲。”孟浩玄說道。
眾人知道這次講道的重頭戲來了,連忙凝神靜聽。
“大道無名,強名曰道。道者,太空之真氣,無體無形。道者,人生之至寶,無聲無色。先天之氣,彌羅造化,無形無象,無始無終,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綱至微,至妙至玄。儒曰太極。道曰金丹。散之萬殊,歸為一本。包羅天地,生育萬物,胎卯濕化,昆蟲草木,皆在殼中......歲月流連而不息,道氣通乎寒暑。一往一來,草木榮枯而有數。惟道之體,言空亦空,無處而可道。惟道之用,言實亦實,無處而不道。天地從道而生萬物,由道而成。故大道者,萬類之母也。“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人生天地之間,包乎陰陽之內。秉誠得參造化,至靜能通鬼神。儒家道德為基,綱長倫理之道也。道家陰陽大道,水火相濟之理。其法玄玄,以虛形實,以汞入鉛,龍虎降伏,丹成九轉。儒家之道,仁義為旨,忠孝為宗,精一無極,造化陰陽......“
葉軒聽孟浩玄這一番講道,獲益良多,對修行前路越發明朗。早就聽說孟師伯似乎是想把儒和道結合一起,開創出一脈來,如今一聽果然如此!
“這倒不然,遠古之時的人天然壽命悠長,自然有大量的時間來察萬物悟道。而現如今人們天然壽命最多隻有百來年,這自然無法跟他們比。雖然道無大小之分,但是人有高下之別。就比如同是陽之一道,有人領悟到一陽之道,也有人領悟到三陽之道,還有些人領悟到九陽之道,他們的悟道就好比鑄就修行的根基,根基越好,那就走得越遠;領悟不好,根基就差,道路越走越窄,這就分出高下來。”孟浩玄說到這裏,就頓住:“而我們如今有法可循,可以根據前人之法一步一步來修行,不僅入門更容易,還不容易走岔!”
葉軒心想,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有得必有失。學他人之法,參他人之道往往麵臨一個難關,那就是難以脫離前人的樊籠,領悟出獨屬於自己的道!修法,參道,而後悟道!唯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許我說的話,你們大部分人現在還難以理解。但是大家隻要牢記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葉軒大受震動。
前世聽說有這麽一個故事:有一個畫家在跟隨師父學藝的過程中,生性聰慧的他漸漸得到了老師的真傳。模仿他師父作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有很多人想學他師父的畫技,但都不得要領.他為此很得意,有些飄飄然.這時候他的師父的一句話點醒了他:“學我者生,似我者亡。”
自此他牢記恩師“學我者生,似我者亡”的教誨,博采眾長,悟出了“尋門而入,破門而出”的心得。他師父的畫風古樸凝重,他反其道而行之,最後破繭而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開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這跟孟浩玄的話語何等相似,看來萬物之道,殊途同歸,作畫如此,修行同樣是這個道理。
“你們修行的初心是什麽?”
“變強”
“為了報仇”
“為了青春永駐”
“為了不再被人欺淩”
“成為金丹真人,振興家族!”
......
“為了長生”葉軒這話一出,全場寂靜,接著有人哄然大笑。長生?這青雲大陸還從來沒有聽說誰能夠真正長生不死!
顧長風三人也是瞪大眼睛看著葉軒,像是想重新認識他一般。長生,那可是連開派祖師都未能達到的境界,他可真敢想。
葉軒不為所動,隻靜靜地坐在那裏。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咦”月星河輕咦一聲,這不是自己那天在論道塔見到的一位師弟嗎。
“怎麽,月師兄認識那人?”旁邊有人問道。
“嗯,有過一麵之緣,好像是一位新近入門的師弟。”月星河略一頷首道。
“嗬嗬,難怪口氣那麽大,連我們都不敢說這種話,倒是勇氣可嘉。”
“僅僅是勇氣可嘉?”月星河說道。
“怎麽,難道月師兄認為他真能達到長生不死?別忘了我們宗門多少先輩都在長生門前止步!就他?我沒說他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就算好的了。”
......
對方拿宗門前輩來對比,月星河無言以對。再說他也感覺葉軒這話懸。
“笑什麽,這很好笑嗎?很多時候限製我們的,不是周遭的環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們自己。有些事情,連想都不敢想,還修行幹什麽!能不能成是一回事,敢不敢想又是另一回事,想要取得大的成就,首先就要打破心的禁錮,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不要以己度人,自己不行,怎麽就知道別人也不行。”孟浩玄嗬斥道。他最討厭這種人,當年他以雲天門六位開創一脈之祖來明誌,自己要開創出一脈來,同樣惹來無數同門的嘲諷。但是現在看看,當年嘲諷的人在哪裏?還有誰來嘲諷他!他如今距離開創一脈,僅有一步之遙。現在他不僅要開創一脈,更想成就洞天求得長生!
“打破心的禁錮?”月星河喃喃自語。莫非這才是自己不如龍王,雷尊的原因所在!
“當然,光想還不行。不管有什麽樣的初心,關鍵還是看行動!這就是我要說的另外一點:修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修行之路崎嶇不平,初心正確了,實現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也許荊棘叢生,步履維堅;也許懸崖峭壁,萬丈深淵,頭破血流。這個時候你能持否?你是否能保持初心,拿出一往無前、死而後已的勇氣?在浮華的歲月裏,麵對各種誘惑你能持否?”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最終迷失。有時候走著走著,你發現離自己最初的夢想越來越遠,受到太多外在環境的幹擾,你連堅持的勇氣都沒有。久而久之隻有忘卻,偶爾談起還能說說自己曾經追逐過!”
“修行路漫漫,唯有忍耐得寂寞,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在浮躁的環境之中真正靜下心來,才有可能獲得驚人的成就。當你穿過黑暗與苦難的歲月、行至寬廣的希望之途時,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成功原來如此簡單!”
葉軒聽到這裏,不由想起一句話: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這是一種境界,相信能做到這一步的人,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好了,閑話不再多提,現在我來講一下自己的修行領悟,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獲。”孟浩玄說道。
眾人知道這次講道的重頭戲來了,連忙凝神靜聽。
“大道無名,強名曰道。道者,太空之真氣,無體無形。道者,人生之至寶,無聲無色。先天之氣,彌羅造化,無形無象,無始無終,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綱至微,至妙至玄。儒曰太極。道曰金丹。散之萬殊,歸為一本。包羅天地,生育萬物,胎卯濕化,昆蟲草木,皆在殼中......歲月流連而不息,道氣通乎寒暑。一往一來,草木榮枯而有數。惟道之體,言空亦空,無處而可道。惟道之用,言實亦實,無處而不道。天地從道而生萬物,由道而成。故大道者,萬類之母也。“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人生天地之間,包乎陰陽之內。秉誠得參造化,至靜能通鬼神。儒家道德為基,綱長倫理之道也。道家陰陽大道,水火相濟之理。其法玄玄,以虛形實,以汞入鉛,龍虎降伏,丹成九轉。儒家之道,仁義為旨,忠孝為宗,精一無極,造化陰陽......“
葉軒聽孟浩玄這一番講道,獲益良多,對修行前路越發明朗。早就聽說孟師伯似乎是想把儒和道結合一起,開創出一脈來,如今一聽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