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蓮覺得自己在一中書店裏的靈光一閃像一場賭博,在父母麵前的謊言更是如此。好在她的賭運在重生後似乎真的不錯。
一九九七年的正月十六是星期六,這意味著到周一開學她又能多饒出一天假期。孫蓮下午去學校交上寒假作業領完書,回來就把自己埋進四年級下冊的教科書裏,一埋就是一晚上再帶整整一天。
就像她之前所猜測的,上一世認真讀過的書,這一世就像被加強過記憶,拿到眼前滿滿的即視感。想起來後,就像一分鍾前才背完一樣清晰。雖然對自己原本就沒轍的東西沒有任何加成,但僅此一項就為她省去了許多重複學習的時間。
這樣的學習速度自然是飛快。尤其是語文和數學,她上一世在六年級前,兩門課都能混個中上等。現在回頭再看後加上大人的思維理解,更是粗略讀完課本就弄懂了七八成。剩下兩三成,孫蓮覺得隻要她拿去問學校老師,應該也會很快弄清楚。
唯一頭疼的是英語。
塗縣中心小學是在三年級開的英語課,不過鄉下學校對它並不重視,甚至沒有加入期末考試的主要分數,連寒假作業都沒有它的份。這也間接導致了學校大部分學生根本沒好好學這門課,這個大部分也包括之前的孫蓮。
上一世孫蓮最後考上的是塗縣中學——雖然說是考上不如說是隻有那裏才要她那樣成績的學生——不但入學完全不需要參考英語成績,平常上學也是集體鬼混,連畢業聯考都是老師帶著學生勉強發出畢業證就好。導致她雖然理論上應該學過初中英語,但也就是記得26個字母的程度。
因此現在她拿起英語課本,對裏麵的內容記憶,不說幹淨得像初次閱讀,也至少有一半以上看不懂。
她隱約記得自己小升初的英語成績是30多分,離及格線還有一大截。
如果她初中還是上塗縣中學當然沒問題,不過她的目標還是考進譙城市內的中學。這樣上中學後她就可以選擇住校,等母親生了弟弟她至少有點借口不回去帶孩子。
但市內的學校都要看英語成績的,雖然不算在總分裏,但也是有各自的參考標準的。
本來那天說笑完,王桂香和孫誌強還懷疑女兒是不是一時腦子熱,但過年期間就開始用功,還沒開學就讀了大半書,也讓他們不由產生了一點期望。
尤其是開學頭一天晚上,孫蓮讓夫妻倆給她抽查語文課本裏的一些背誦和數學題。發現女兒基本上都能背出答對,這一點期望便真的像一株小樹紮根在他們心裏了。
不過孫蓮似乎也就是在家裏努力刻苦一點,在學校依舊是原來的樣子。
上學期期末考試她成績一般,60人的班級裏在24名,不前不後不引人注意,新學期的班幹部自然也沒有她的份。
班長和學習委員這種肯定還是從班級前十名中誕生,生活委員和體育委員則是班主任比較喜歡的外向性格的學生,或者說是在老師眼裏在班級比較吃得開的同學。
“才怪!”孫蓮同桌的毛茜茜跟她咬耳朵,“上學期也是苗鵬當生活委員,結果我們班連小紅旗都拿不到。”
毛茜茜和班主任住在一條街上,說起八卦來特別有可信度。
“我過年時看見苗鵬跟他爸媽來我們院那邊,肯定是寒假給康.師傅送禮去了。”
康.師傅是班裏學生給班主任取的綽號。因為班主任姓康,頭發又是一團亂糟糟的自然卷。也不知道是誰最先說班主任頭發卷得跟方便麵一樣,私下傳來傳去,不知什麽時候班主任的代號就變成康.師傅了。
“也許就是路過走親戚呢。”孫蓮對康.師傅的八卦沒興趣,對小學生之間的勾心鬥角也沒興趣。況且班幹部還要幹雜活,她現在可沒有那種閑工夫。
毛茜茜卻不這麽覺得。她這次考了第十名,成績比苗鵬要高出五六名,卻沒有入班主任的法眼。隻勉強得了個收作業的小組長的芝麻官,自然很不服氣。
“平常也沒見國他家來走親戚啊。我們街上誰家有什麽事不知道?他要是有親戚在那,門口人肯定知道的。”
她說得好有道理,孫蓮也一點不想反駁。何況也沒時間反駁,她還要忙著背英語呢。
“你最近都不跟我們一塊玩了。”毛茜茜見她不答話,又拿起了英語書,覺得有點不開心。“上次她們喊你跳皮筋你也沒去。”
“有嗎?”孫蓮明知故問。
“當然有。”毛茜茜嘟嘴。“你這樣,康.師傅要給你評語寫‘內向,不團結同學’了。”
她說的是每學期成績單後的本主任寫給學生的評語,一般是兩種套路。平常課間喜歡在外麵跑來跑去的就是:“活潑開朗,希望學習時能更加專注。”;總是窩在教室裏或者他很少在外麵看見的就是:“內向安靜,希望能更加積極參與活動”。
毛茜茜上學期沒當上班幹部回家哭訴,她爸爸就帶著女兒上學校找老師。據說當時班主任給的理由就是成績單後的評語:“性格內向,不夠團結同學,希望能夠積極主動融入集體。”說是光成績好是不行的雲雲。
結果就是上學期一學期毛茜茜非常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值日掃除運動會,結果到了期末還是得了個“內向”的評語,把她委屈得不清。這學期又沒當上班幹部,搞得她對“內向”一詞都有了陰影。
孫蓮小時候心思單純沒想過毛茜茜的抱怨,現在一想,八成也就是康.師傅平常走校園裏掃一眼得的印象。滿校園追逐喊叫的自然大多是男生,於是男生大多給個活潑;女生就是出去玩也就是占據一角跳皮筋之類,平常上課再乖一點,女生大多給個內向就不會出大錯。
至於毛茜茜當不上班幹部,想想也知道。班級第十名在縣城小學也就是上個普通中學的成績,不算拔尖也夠不著前五名的班長學習委員等高職位。聽毛茜茜的八卦,估計她家也沒給康.師傅送禮,不上不下夠不著第一批次照顧對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康.師傅就是寫我活潑開朗也沒用啊。”孫蓮笑笑,“我成績那麽差,寫什麽都沒用。”
“是哦……”聽孫蓮這麽說,毛茜茜也覺得是這樣,“你連前20都沒進,苗鵬還考了十五名呢。”
“所以我得看書啊。”孫蓮認真地說。“成績不好,說什麽都沒用。”
“哎……”毛茜茜故作老成地歎了口氣,“等你能跟我一樣考到前十名,就能知道康.師傅有多偏心了。”
孫蓮聽懂毛茜茜在炫耀成績,也不戳破。
孫蓮沒有官癮,對康.師傅的班幹部選拔標準沒那麽多不滿,也不在乎成績單上數字以外的內容。就像她對毛茜茜說的一樣,沒有成績其餘都麵談,因此不但沒有被毛茜茜的危言聳聽嚇到,反而真的開始“內向”起來。
她之前在班裏不算出眾,但也還算有人緣。平常和女孩子一起跳皮筋踢毽子,或者和男孩子一起拍卡片摜泥炮。因此在班裏也時不時有人來喊她出去遊戲。
但沒倆天大家就發現,新學期的孫蓮麵對這些邀請,無一例外地全部選擇了拒絕。下課時她很少出去活動,不是在班裏看書,就是在做題。要不是同路回家時還能說說話,大家都要覺得孫蓮變成木頭人了,甚至有人私下說孫蓮上學期沒考好,被她爸打呆了。
直到第一周的星期五的數學課。
新學期剛開始時,孫蓮上課還會聽講。不過她自己看書回憶學習得更快,很快老師上課說的內容就都是她學完的部分了,孫蓮便開始在課前劃出自己不懂的部分,如果老師講到這裏就聽聽,不講的話她就埋頭寫習題。
一開始老師們還以為她在專心做筆記,但很快就發現並非如此。數學老師在講台上講一個水管放水一個水管出水的應用題,就見孫蓮在下麵奮筆疾書,本子上的數學算式變換來變換去,怎麽看也跟水管子無關。
數學老師是一個酒糟鼻的老頭,脾氣古板。孫蓮這樣在他看來就是蔑視課堂,目無尊長。數學老師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先是下去抄了孫蓮的筆記本,發現她在寫課本最後四分之一部分的題目,更是惱火。
“有些同學,不懂得什麽叫循序漸進。上課不好好聽,自己做後麵的習題,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是,就是做出來一兩題也不是什麽值得自滿的事情,學習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數學老師抖著練習冊,把紙頁甩得嘩嘩作響,“不能自以為有點小聰明,還沒學會走就想著跑,還沒跑起來就想著飛。”
“飛也飛不起來,最後就啪嘰一下掉地上摔死了!”他把練習冊往孫蓮課桌上一拍,嚴厲地說。
整個班安靜了幾秒,然後集體哄笑起來。
一九九七年的正月十六是星期六,這意味著到周一開學她又能多饒出一天假期。孫蓮下午去學校交上寒假作業領完書,回來就把自己埋進四年級下冊的教科書裏,一埋就是一晚上再帶整整一天。
就像她之前所猜測的,上一世認真讀過的書,這一世就像被加強過記憶,拿到眼前滿滿的即視感。想起來後,就像一分鍾前才背完一樣清晰。雖然對自己原本就沒轍的東西沒有任何加成,但僅此一項就為她省去了許多重複學習的時間。
這樣的學習速度自然是飛快。尤其是語文和數學,她上一世在六年級前,兩門課都能混個中上等。現在回頭再看後加上大人的思維理解,更是粗略讀完課本就弄懂了七八成。剩下兩三成,孫蓮覺得隻要她拿去問學校老師,應該也會很快弄清楚。
唯一頭疼的是英語。
塗縣中心小學是在三年級開的英語課,不過鄉下學校對它並不重視,甚至沒有加入期末考試的主要分數,連寒假作業都沒有它的份。這也間接導致了學校大部分學生根本沒好好學這門課,這個大部分也包括之前的孫蓮。
上一世孫蓮最後考上的是塗縣中學——雖然說是考上不如說是隻有那裏才要她那樣成績的學生——不但入學完全不需要參考英語成績,平常上學也是集體鬼混,連畢業聯考都是老師帶著學生勉強發出畢業證就好。導致她雖然理論上應該學過初中英語,但也就是記得26個字母的程度。
因此現在她拿起英語課本,對裏麵的內容記憶,不說幹淨得像初次閱讀,也至少有一半以上看不懂。
她隱約記得自己小升初的英語成績是30多分,離及格線還有一大截。
如果她初中還是上塗縣中學當然沒問題,不過她的目標還是考進譙城市內的中學。這樣上中學後她就可以選擇住校,等母親生了弟弟她至少有點借口不回去帶孩子。
但市內的學校都要看英語成績的,雖然不算在總分裏,但也是有各自的參考標準的。
本來那天說笑完,王桂香和孫誌強還懷疑女兒是不是一時腦子熱,但過年期間就開始用功,還沒開學就讀了大半書,也讓他們不由產生了一點期望。
尤其是開學頭一天晚上,孫蓮讓夫妻倆給她抽查語文課本裏的一些背誦和數學題。發現女兒基本上都能背出答對,這一點期望便真的像一株小樹紮根在他們心裏了。
不過孫蓮似乎也就是在家裏努力刻苦一點,在學校依舊是原來的樣子。
上學期期末考試她成績一般,60人的班級裏在24名,不前不後不引人注意,新學期的班幹部自然也沒有她的份。
班長和學習委員這種肯定還是從班級前十名中誕生,生活委員和體育委員則是班主任比較喜歡的外向性格的學生,或者說是在老師眼裏在班級比較吃得開的同學。
“才怪!”孫蓮同桌的毛茜茜跟她咬耳朵,“上學期也是苗鵬當生活委員,結果我們班連小紅旗都拿不到。”
毛茜茜和班主任住在一條街上,說起八卦來特別有可信度。
“我過年時看見苗鵬跟他爸媽來我們院那邊,肯定是寒假給康.師傅送禮去了。”
康.師傅是班裏學生給班主任取的綽號。因為班主任姓康,頭發又是一團亂糟糟的自然卷。也不知道是誰最先說班主任頭發卷得跟方便麵一樣,私下傳來傳去,不知什麽時候班主任的代號就變成康.師傅了。
“也許就是路過走親戚呢。”孫蓮對康.師傅的八卦沒興趣,對小學生之間的勾心鬥角也沒興趣。況且班幹部還要幹雜活,她現在可沒有那種閑工夫。
毛茜茜卻不這麽覺得。她這次考了第十名,成績比苗鵬要高出五六名,卻沒有入班主任的法眼。隻勉強得了個收作業的小組長的芝麻官,自然很不服氣。
“平常也沒見國他家來走親戚啊。我們街上誰家有什麽事不知道?他要是有親戚在那,門口人肯定知道的。”
她說得好有道理,孫蓮也一點不想反駁。何況也沒時間反駁,她還要忙著背英語呢。
“你最近都不跟我們一塊玩了。”毛茜茜見她不答話,又拿起了英語書,覺得有點不開心。“上次她們喊你跳皮筋你也沒去。”
“有嗎?”孫蓮明知故問。
“當然有。”毛茜茜嘟嘴。“你這樣,康.師傅要給你評語寫‘內向,不團結同學’了。”
她說的是每學期成績單後的本主任寫給學生的評語,一般是兩種套路。平常課間喜歡在外麵跑來跑去的就是:“活潑開朗,希望學習時能更加專注。”;總是窩在教室裏或者他很少在外麵看見的就是:“內向安靜,希望能更加積極參與活動”。
毛茜茜上學期沒當上班幹部回家哭訴,她爸爸就帶著女兒上學校找老師。據說當時班主任給的理由就是成績單後的評語:“性格內向,不夠團結同學,希望能夠積極主動融入集體。”說是光成績好是不行的雲雲。
結果就是上學期一學期毛茜茜非常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值日掃除運動會,結果到了期末還是得了個“內向”的評語,把她委屈得不清。這學期又沒當上班幹部,搞得她對“內向”一詞都有了陰影。
孫蓮小時候心思單純沒想過毛茜茜的抱怨,現在一想,八成也就是康.師傅平常走校園裏掃一眼得的印象。滿校園追逐喊叫的自然大多是男生,於是男生大多給個活潑;女生就是出去玩也就是占據一角跳皮筋之類,平常上課再乖一點,女生大多給個內向就不會出大錯。
至於毛茜茜當不上班幹部,想想也知道。班級第十名在縣城小學也就是上個普通中學的成績,不算拔尖也夠不著前五名的班長學習委員等高職位。聽毛茜茜的八卦,估計她家也沒給康.師傅送禮,不上不下夠不著第一批次照顧對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康.師傅就是寫我活潑開朗也沒用啊。”孫蓮笑笑,“我成績那麽差,寫什麽都沒用。”
“是哦……”聽孫蓮這麽說,毛茜茜也覺得是這樣,“你連前20都沒進,苗鵬還考了十五名呢。”
“所以我得看書啊。”孫蓮認真地說。“成績不好,說什麽都沒用。”
“哎……”毛茜茜故作老成地歎了口氣,“等你能跟我一樣考到前十名,就能知道康.師傅有多偏心了。”
孫蓮聽懂毛茜茜在炫耀成績,也不戳破。
孫蓮沒有官癮,對康.師傅的班幹部選拔標準沒那麽多不滿,也不在乎成績單上數字以外的內容。就像她對毛茜茜說的一樣,沒有成績其餘都麵談,因此不但沒有被毛茜茜的危言聳聽嚇到,反而真的開始“內向”起來。
她之前在班裏不算出眾,但也還算有人緣。平常和女孩子一起跳皮筋踢毽子,或者和男孩子一起拍卡片摜泥炮。因此在班裏也時不時有人來喊她出去遊戲。
但沒倆天大家就發現,新學期的孫蓮麵對這些邀請,無一例外地全部選擇了拒絕。下課時她很少出去活動,不是在班裏看書,就是在做題。要不是同路回家時還能說說話,大家都要覺得孫蓮變成木頭人了,甚至有人私下說孫蓮上學期沒考好,被她爸打呆了。
直到第一周的星期五的數學課。
新學期剛開始時,孫蓮上課還會聽講。不過她自己看書回憶學習得更快,很快老師上課說的內容就都是她學完的部分了,孫蓮便開始在課前劃出自己不懂的部分,如果老師講到這裏就聽聽,不講的話她就埋頭寫習題。
一開始老師們還以為她在專心做筆記,但很快就發現並非如此。數學老師在講台上講一個水管放水一個水管出水的應用題,就見孫蓮在下麵奮筆疾書,本子上的數學算式變換來變換去,怎麽看也跟水管子無關。
數學老師是一個酒糟鼻的老頭,脾氣古板。孫蓮這樣在他看來就是蔑視課堂,目無尊長。數學老師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先是下去抄了孫蓮的筆記本,發現她在寫課本最後四分之一部分的題目,更是惱火。
“有些同學,不懂得什麽叫循序漸進。上課不好好聽,自己做後麵的習題,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是,就是做出來一兩題也不是什麽值得自滿的事情,學習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數學老師抖著練習冊,把紙頁甩得嘩嘩作響,“不能自以為有點小聰明,還沒學會走就想著跑,還沒跑起來就想著飛。”
“飛也飛不起來,最後就啪嘰一下掉地上摔死了!”他把練習冊往孫蓮課桌上一拍,嚴厲地說。
整個班安靜了幾秒,然後集體哄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