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曉王桂香肚子裏胎兒的性別開始,孫蓮就明白這個孩子的命運已成定論。
一群人從小診所鬧到回家,每個人的情緒都好像是天塌下來一般。大門少見地關上,大約也是怕鄰居笑話。在封閉而狹小的十多平方的客廳裏,跳腳的、咒罵的、歎息的、還有歇斯底裏和傷心欲絕的,各種負麵情緒塞滿了每一寸空間。
“打掉!不打掉你還準備留下來嗎?”
“是是,已經跟大夫約了……”
“約什麽!還不能趁早就趁早!”
“媽……這不月份大了,需要手術嗎?”
“金貴!難怪人家說越是不中用的月金貴!”
“您老消消氣,你看這……”
孫老太太心頭窩著一把火,拍著大腿罵兒媳婦肚皮一點也不爭氣;孫老爺子吧嗒嘴抽煙,吐一口煙霧就跟著歎一口氣;連孫誌強這次也顧不上懷孕中的妻子了,手指無意識地叩著桌麵,嗒嗒嗒嗒地宣告他心中有多煩躁。
安靜而沉默的隻有王桂香,她垂著腦袋,一副做錯事的模樣。如果仔細看,還能發現她眼角掛著淚痕,眼白邊緣更是布滿血絲。她就臉色慘白地扶著肚皮坐在角落裏,哪怕被婆婆指著鼻子罵也不還嘴。
孫老太太哭嚎道:“你還擺這死人臉給誰看!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家出殯呢!”
孫蓮盤腿坐在房間床上,支著耳朵聽外屋一片雞飛狗跳。心想這可不就是出殯嗎?外麵這群人在吵嚷的,可不就是她妹妹的葬禮嗎?
雖然她從未見過這個妹妹,也從未期盼過她的誕生。但在這一刻,孫蓮卻突然從靈魂深處湧出一陣情感,對這個注定夭折的妹妹有了不可明喻的感情。
——這個因為她的重生而曇花一現的生命,是在她努力改變命運時,從億萬可能中脫穎而出的奇跡。
而這個小小的,剛剛成型的奇跡,即將用自我的凋謝向她證明一件事——你的存在,便是原罪。
無關你是怎樣的人,會有怎樣的人生,會創造怎樣的未來,隻是因為沒有如長輩期望中一樣帶著他們的命根子出生,因此在他們眼裏自然也就沒有你這條命。
孫蓮感覺自己坐不住了,於是她幹脆倒在床上,把自己像個蝦米一樣蜷縮起來。據說在母親體內的胎兒也是這樣的姿態,是一個人缺乏安全感時的自我保護。
她想象那孩子隔著羊水聽見外間的惡意,想象她對於可能受到傷害的不安。然後孫蓮想,趁著什麽還不懂,什麽還不知道,不讓妹妹來到這個世界也許才是更好的選擇。
外麵孫老太太的叫喊聲逐漸停了,然後是腳步聲與開門聲。不一會外麵的客廳又重新回歸安寧,孫蓮想也許母親還在外麵,也許不在。她其實不是很想知道。
她想知道的是,當初她蜷縮在母親溫暖的羊水中時,同樣是外麵那群人,是不是表演過類似的戲碼。
孫老太太當天回了老宅,第二天也沒過來。
第三天王桂香去那家黑診所做了引產手術,接著在那邊又躺了三天,期間隻有三嬸幫忙燉了一鍋蹄髈湯,用保溫桶盛了半桶讓孫蓮送去。期間不管是孫老太太還是孫老爺子都沒在過問半分,甚至孫誌強也隻是埋頭歎氣打理家裏的事情與生意。
第二周王桂香出院回家,臉上再沒有一周前的那種生機。好像人生的一切都隨著肚子裏胎兒一同被抹殺,消失得無影無忌。
第三周,王桂香重新操持起了家務。
第四周,她已經打算跟丈夫一起繼續出攤了。
那天晚上,孫誌強給三嬸結算了十月份的工錢。三嬸極力勸說王桂香再多休息半個月,那其中也許大多是她舍不得手頭這份收入的私心,但也有幾分作為生產過的女人自知的擔心在其中。王桂香領了她的好意,但還是讓她無需再來幫忙了。
孫老太太和孫老爺子帶著失望走了,三嬸與三叔也帶著大毛走了。孫家從三口之家到人滿為患,再到回歸清靜,也不過就從六月到十一月,短短不滿半年的時間。
孫蓮隱約還記得上一世孫曉君誕生前,家裏喜氣洋洋的氣氛。
孫蓮記得那時王桂香喜歡坐在床頭一針一針給還未出生的兒子編織毛線帽,孫老太太也經常煲了魚湯雞湯送來說是給兒媳婦補補身子。那時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歡天喜地得如同過年。
孫蓮真的感覺自己很幸運。
幸運她上一世還有後悔藥可以吃,幸運她在這一世能遇到這個妹妹——雖然她沒有誕生,卻親身為她演繹了和上一世截然不同的這個秋天。
這令她不得不坦然接受與承認,作為一個女兒,她當年一定是在眾人的失望與哀歎中誕生的,是不被任何人歡迎的毫無價值與意義的存在。而這份意義與價值,甚至不僅僅局限於她自己,還關係到母親,關係到家裏的每個人。
就像孫老太太哀歎的一樣,“一隻不會下蛋的母雞”,最後也逃不過被宰殺燉湯的結局。
畢竟這個家裏,所有沒有命根子的活物,大約也隻是牲畜罷了。
……
自從王桂香墮胎後,孫誌強覺得家裏幾乎事事不順。
先不提王桂香身體似乎突然差了許多,或是親戚朋友交談間話語深處隱藏的奚落,就是他原本得心應手的生意,最近都變得不太好起來。
這是理所當然的。
入秋之後,氣溫開始急速下降,喜歡夜晚在外麵攤子上喝上幾杯啤酒的人也少了許多。那些燒著砂鍋,吃起來連湯帶水的攤子還好點,小龍蝦這種剝著剝著就一片透心涼的食物,選擇的人自然也就更少。
另外十月份的小龍蝦尚且肥美,十一月的小龍蝦還算有肉,到了十二月便連貨源都成了問題。
眼見著生意不好做,兩口子便買了鵝回來改做鹽水鹵味。可惜做鹵味的攤位不止一家,兩口子的手藝也稱不上一流,生意也就是不溫不火地勉強維持著。若不是前幾個月小龍蝦生意火爆,家裏經濟不愁,孫誌強怕是要被愁出滿嘴水泡來。
唯一的好消息是孫蓮期末考試終於超過一班的學霸,拿到了第一名。家長會時,張老師特別點名表揚了孫蓮,並且讓孫誌強上台分享了一番育兒經驗。
孫誌強有去年妻子的經驗做參考,這次到校前著實做了一番準備。上去先是謙虛女兒還需再提高,然後又強調學習還要靠努力與勤奮,接著慚愧自己與妻子養家忙碌無暇照顧女兒,最後欣慰兩人從小就注意培養女兒獨立自強的精神,因此女兒現在才能自覺且合理的生活與學習。
一番話說得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如行雲流水。隻聽得講台下麵的家長茅塞頓開掌聲如雷,門口偷聽的孫蓮差點把眼珠翻進肚子裏。
孫誌強終於在外人麵前長了臉,心裏就特別高興。回家路上就繞去菜場買了一斤芝麻小麻花,又切了十塊錢的豬頭肉。鹵好的豬頭肉一半拿青椒絲炒了,一半直接蘸上辣椒醬,再炸上一碟花生米,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就著菜,晚飯孫誌強喝了四兩白酒。
“給你老子長臉了!”孫誌強放下酒杯,仿佛幾個月來的陰鬱第一次從臉上一掃而空。他拍拍孫蓮的肩膀,笑道:“我家小蓮就是不錯!比那些家的小子強多了!生個兒子又屁用,最後還不是不如我閨女!”
“嗬嗬。”孫蓮被他拍得生疼,隻能幹笑回應。
她想聽這樣的肯定想了兩輩子,現在終於聽到了,卻再也激不起原先的感動。
若是能早一點對她說,哪怕隻是早上兩個月,她會有多開心啊!
孫蓮想,但是這樣也好,等到她終於放棄認清現實時再聽見,她便不會因此迷失自己了。
他知道父親心中憋了火氣,現在又喝了酒,才抑製不住地爆發出來。這時他說出的話也許是一時發自肺腑的真心,但等這波情緒平息之後,這份真心還能不能繼續留在這個家裏,她又不得而知了。
“爸。”孫蓮不想聽孫誌強抒發內心,於是她打算岔開話題,“現在天冷了不好做小龍蝦,我看鹵水鵝也有好多家在賣,咱家攤上的東西能不能換換?”
“換換?”孫誌強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想到女兒的成績,想到之前小龍蝦的生意,他這會對自己女兒的話,不知不覺間就有種莫名的看中。
孫誌強打了個酒嗝:“換什麽?”
孫蓮指指桌角的麻花:“馬上元旦、接著就過年了,我覺得賣點個小點心挺好的。冬天容易放,平常買回去當零嘴或者招待客人都好用。”
“這又哪會做了?”孫誌強啞然失笑。
“書上會教啊。”孫蓮理所當然道,“還記得之前留給你們那鬆餅不?就是之前照書上做的。”
她現在有種把書本當萬金油的做派,什麽解釋不了就是書上的。不過孫家兩口子也不深究,隻是真問她哪本書時,孫蓮就推脫是新華書店蹭書看時看的的。
也許是孫蓮之前擺攤的那些主意給了孫家兩口子信心,又或者是因為大夫說王桂香最近一年半載都不好懷孕,總之家裏現在沒有什麽經濟開銷上的需求,孫誌強最後琢磨了一番,倒真的對此動了心思。
孫蓮便自告奮勇陪兩口子進了一趟譙城,按照前世後廚的記憶,教他們選擇各種工具模具,又挨家挨戶問了糕點鋪桃酥店,最後又三百塊挑了一台雙層燃氣烘爐。
孫蓮當初打工的幾家店都不是做精致菜肴的,因此她會的點心也不多。基本還是以中式的各種麵點為主。最後一番篩選下來,放到攤子上賣的也就大塊的桃酥,雞蛋大小的梅幹菜燒餅,以及裹著豆沙與棗泥的兩種糕餅。
東西不多,但除了桃酥和縣城另一家撞車,其他幾樣到都還是獨一份。
孫家夫妻現在做生意也比以往精明了幾分,知道東西不能藏著幹等人上麵。擺攤時間也從傍晚改到了白天,夫妻倆上午下午輪換著看攤子,一天下來也能賣個七七八八。
時間一長,大家也知道原來賣龍蝦的那家改去做小點心。有人好奇來嚐了,覺得不錯。尤其是糕餅以前要去城裏的店鋪才能買到,梅幹菜燒餅也是之前沒嚐過的口味,竟然漸漸在縣城裏打出了名氣。
孫蓮依舊做的是推上一把就不管的生意。回頭還是該鑽書海鑽書海,該戰題庫戰題庫。
由於是六年級考生,孫家夫婦都默契的不去幹擾女兒。雖然張老師和其他老師都說以孫蓮現在的成績進一中基本沒有問題,但孫家兩口子還是漸漸覺得有點緊張起來,甚至比孫蓮自己還要緊張。
現在不止整個孫家所在的大院,大院所在的巷口,就是巷口往外這條街上,街坊們都知道孫家有個成績特別好的女兒,說不定就是這片第一個考上一中的。孫家夫婦可不希望這個當口,有什麽意外妨礙女兒的考試發揮。
在這樣的氛圍中,新年便過得不算精彩。
本來大姑姑還想送陳嘉宇到塗縣找孫蓮,也被王桂香用女兒要考試給勸說了回去。而胡秀同樣也會在六月中考,一中更是隻象征性放了一周寒假。因此兩姐妹除了年初二一起吃了頓飯,也沒有其他再多交集。
胡秀沒有意外肯定會直升一中的高中部。孫蓮聽她說高中部和初中部隻有教學樓不在一起,但宿舍和食堂還在一塊。
“那我下半年就能去找二表姐玩啦!”孫蓮很高興,“到時候我有什麽不會的就拿去問你,你可千萬別嫌我煩呀!”
她現在一點也不懷疑自己能考上譙城一中,模擬的試卷她後來又央王桂香帶她進城買了幾套,甚至初一的知識,她也已經開始提前接觸了。
整個九八年的上半年,孫蓮覺得自己就像是機器上的一塊齒輪,生活軌跡沒有半分曲折的地方,全部都在按部就班的轉動與前進。
學校的課程在四月就完全結束,剩下來的時間就留給學生自由複習。這時縣城小學與市裏小學的區別就更明顯了——在市裏的六年級生忙著複習上補習班焦頭爛額的最後衝刺階段,塗小六年級的教室裏,一大半的學生都已經無心學習。
好在經驗豐富的張老師早就做好了應對措施:還在學習的學生集中在中間兩列與前兩排,即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中遊的學生則向後鋪成一片過渡帶。餘下那些被放棄的學生則丟在後麵,張老師對他們的要求也不多:上課隨便睡覺下棋還是看雜書,隻要別發出聲音打擾到其他學生就好。
造成這般狀況的緣由也不難理解:塗小這邊,七成左右的學生都隻準備混個畢業證,然後從縣南的塗小轉區縣北的塗中。剩下的三成學生裏,一成可能幹脆畢不了業要留級一年,一成會去再下麵的鄉下中學,最後一成還要再被譙城其他幾所高中瓜分一遍,最後能上一中的大概不會超過五人。
當然這說的是平均情況,最差的一年也不是一個沒考上的都沒有。
不過張老師他們卻不擔心自己會成為最差的一年,幾個老師在私下裏就點出了十名學生,作為應該能考進一中的重點培育對象。
孫蓮自然也在其中。不過她發現自己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因為發現自己可能會做成功這件事而激動不已。
可能是因為她的心態改變許多,不再如往常一樣患得患失;又可能是因為她漸漸走到了比以往更高的位置,再往上攀爬的速度就沒有之前那樣快速,因此成就感也會漸漸沒那麽激烈了。
好在不管如何,她依舊能清晰地看見自己是向上進步著的。那麽隻要不停下腳步就好了。
……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小升初的全市聯考開始。
聯考即是意味著這場考試是譙城以及周邊縣市一同進行的。隻要考生的戶口屬於譙城範圍,那麽隻需根據聯考排名即可。這種排名看似公平,不過由於城鄉教育水準相差較大,真正能夠金榜題名的學生,大部分還是來自於譙城市區。而且一中在招生時,也會給譙城市區幾家重點小學一些額外名額,因此像胡秀那樣從下麵鄉鎮考過去學生的寥寥無幾。
那一天,塗縣小學全體停課,開放了整個學校作為考場。五年級不上課,毛茜茜就一早蹲在校門口,看見王桂香送孫蓮來學校,便緊張兮兮地跑去給她加油。
“你可一定不要緊張啊!”毛茜茜說話聲音都在顫抖,好像馬上進考場的人不是孫蓮而是她。
“一定一定!”孫蓮點頭應答,被她的表情逗得想起以前電視上看見的笑話,“等會進考場,我就告訴自己我叫不緊張!”
毛茜茜大概沒看過這個笑話——可能不是這個年代的——所以她沒有理解孫蓮話中調侃的意味,反而更加嚴肅了幾分。
“到時可別寫錯名字了。”
孫蓮:“……”
孫蓮仰頭望天,王桂香見她倆沒再說話,便又讓孫蓮檢查鉛筆橡皮帶好了沒。
“都檢查了好幾遍啦。”孫蓮無可奈何地說,“你們就別操心了,我肯定能考好的。”
她向母親與王桂香揮揮手,甩著書包走進考場。
一群人從小診所鬧到回家,每個人的情緒都好像是天塌下來一般。大門少見地關上,大約也是怕鄰居笑話。在封閉而狹小的十多平方的客廳裏,跳腳的、咒罵的、歎息的、還有歇斯底裏和傷心欲絕的,各種負麵情緒塞滿了每一寸空間。
“打掉!不打掉你還準備留下來嗎?”
“是是,已經跟大夫約了……”
“約什麽!還不能趁早就趁早!”
“媽……這不月份大了,需要手術嗎?”
“金貴!難怪人家說越是不中用的月金貴!”
“您老消消氣,你看這……”
孫老太太心頭窩著一把火,拍著大腿罵兒媳婦肚皮一點也不爭氣;孫老爺子吧嗒嘴抽煙,吐一口煙霧就跟著歎一口氣;連孫誌強這次也顧不上懷孕中的妻子了,手指無意識地叩著桌麵,嗒嗒嗒嗒地宣告他心中有多煩躁。
安靜而沉默的隻有王桂香,她垂著腦袋,一副做錯事的模樣。如果仔細看,還能發現她眼角掛著淚痕,眼白邊緣更是布滿血絲。她就臉色慘白地扶著肚皮坐在角落裏,哪怕被婆婆指著鼻子罵也不還嘴。
孫老太太哭嚎道:“你還擺這死人臉給誰看!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家出殯呢!”
孫蓮盤腿坐在房間床上,支著耳朵聽外屋一片雞飛狗跳。心想這可不就是出殯嗎?外麵這群人在吵嚷的,可不就是她妹妹的葬禮嗎?
雖然她從未見過這個妹妹,也從未期盼過她的誕生。但在這一刻,孫蓮卻突然從靈魂深處湧出一陣情感,對這個注定夭折的妹妹有了不可明喻的感情。
——這個因為她的重生而曇花一現的生命,是在她努力改變命運時,從億萬可能中脫穎而出的奇跡。
而這個小小的,剛剛成型的奇跡,即將用自我的凋謝向她證明一件事——你的存在,便是原罪。
無關你是怎樣的人,會有怎樣的人生,會創造怎樣的未來,隻是因為沒有如長輩期望中一樣帶著他們的命根子出生,因此在他們眼裏自然也就沒有你這條命。
孫蓮感覺自己坐不住了,於是她幹脆倒在床上,把自己像個蝦米一樣蜷縮起來。據說在母親體內的胎兒也是這樣的姿態,是一個人缺乏安全感時的自我保護。
她想象那孩子隔著羊水聽見外間的惡意,想象她對於可能受到傷害的不安。然後孫蓮想,趁著什麽還不懂,什麽還不知道,不讓妹妹來到這個世界也許才是更好的選擇。
外麵孫老太太的叫喊聲逐漸停了,然後是腳步聲與開門聲。不一會外麵的客廳又重新回歸安寧,孫蓮想也許母親還在外麵,也許不在。她其實不是很想知道。
她想知道的是,當初她蜷縮在母親溫暖的羊水中時,同樣是外麵那群人,是不是表演過類似的戲碼。
孫老太太當天回了老宅,第二天也沒過來。
第三天王桂香去那家黑診所做了引產手術,接著在那邊又躺了三天,期間隻有三嬸幫忙燉了一鍋蹄髈湯,用保溫桶盛了半桶讓孫蓮送去。期間不管是孫老太太還是孫老爺子都沒在過問半分,甚至孫誌強也隻是埋頭歎氣打理家裏的事情與生意。
第二周王桂香出院回家,臉上再沒有一周前的那種生機。好像人生的一切都隨著肚子裏胎兒一同被抹殺,消失得無影無忌。
第三周,王桂香重新操持起了家務。
第四周,她已經打算跟丈夫一起繼續出攤了。
那天晚上,孫誌強給三嬸結算了十月份的工錢。三嬸極力勸說王桂香再多休息半個月,那其中也許大多是她舍不得手頭這份收入的私心,但也有幾分作為生產過的女人自知的擔心在其中。王桂香領了她的好意,但還是讓她無需再來幫忙了。
孫老太太和孫老爺子帶著失望走了,三嬸與三叔也帶著大毛走了。孫家從三口之家到人滿為患,再到回歸清靜,也不過就從六月到十一月,短短不滿半年的時間。
孫蓮隱約還記得上一世孫曉君誕生前,家裏喜氣洋洋的氣氛。
孫蓮記得那時王桂香喜歡坐在床頭一針一針給還未出生的兒子編織毛線帽,孫老太太也經常煲了魚湯雞湯送來說是給兒媳婦補補身子。那時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歡天喜地得如同過年。
孫蓮真的感覺自己很幸運。
幸運她上一世還有後悔藥可以吃,幸運她在這一世能遇到這個妹妹——雖然她沒有誕生,卻親身為她演繹了和上一世截然不同的這個秋天。
這令她不得不坦然接受與承認,作為一個女兒,她當年一定是在眾人的失望與哀歎中誕生的,是不被任何人歡迎的毫無價值與意義的存在。而這份意義與價值,甚至不僅僅局限於她自己,還關係到母親,關係到家裏的每個人。
就像孫老太太哀歎的一樣,“一隻不會下蛋的母雞”,最後也逃不過被宰殺燉湯的結局。
畢竟這個家裏,所有沒有命根子的活物,大約也隻是牲畜罷了。
……
自從王桂香墮胎後,孫誌強覺得家裏幾乎事事不順。
先不提王桂香身體似乎突然差了許多,或是親戚朋友交談間話語深處隱藏的奚落,就是他原本得心應手的生意,最近都變得不太好起來。
這是理所當然的。
入秋之後,氣溫開始急速下降,喜歡夜晚在外麵攤子上喝上幾杯啤酒的人也少了許多。那些燒著砂鍋,吃起來連湯帶水的攤子還好點,小龍蝦這種剝著剝著就一片透心涼的食物,選擇的人自然也就更少。
另外十月份的小龍蝦尚且肥美,十一月的小龍蝦還算有肉,到了十二月便連貨源都成了問題。
眼見著生意不好做,兩口子便買了鵝回來改做鹽水鹵味。可惜做鹵味的攤位不止一家,兩口子的手藝也稱不上一流,生意也就是不溫不火地勉強維持著。若不是前幾個月小龍蝦生意火爆,家裏經濟不愁,孫誌強怕是要被愁出滿嘴水泡來。
唯一的好消息是孫蓮期末考試終於超過一班的學霸,拿到了第一名。家長會時,張老師特別點名表揚了孫蓮,並且讓孫誌強上台分享了一番育兒經驗。
孫誌強有去年妻子的經驗做參考,這次到校前著實做了一番準備。上去先是謙虛女兒還需再提高,然後又強調學習還要靠努力與勤奮,接著慚愧自己與妻子養家忙碌無暇照顧女兒,最後欣慰兩人從小就注意培養女兒獨立自強的精神,因此女兒現在才能自覺且合理的生活與學習。
一番話說得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如行雲流水。隻聽得講台下麵的家長茅塞頓開掌聲如雷,門口偷聽的孫蓮差點把眼珠翻進肚子裏。
孫誌強終於在外人麵前長了臉,心裏就特別高興。回家路上就繞去菜場買了一斤芝麻小麻花,又切了十塊錢的豬頭肉。鹵好的豬頭肉一半拿青椒絲炒了,一半直接蘸上辣椒醬,再炸上一碟花生米,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就著菜,晚飯孫誌強喝了四兩白酒。
“給你老子長臉了!”孫誌強放下酒杯,仿佛幾個月來的陰鬱第一次從臉上一掃而空。他拍拍孫蓮的肩膀,笑道:“我家小蓮就是不錯!比那些家的小子強多了!生個兒子又屁用,最後還不是不如我閨女!”
“嗬嗬。”孫蓮被他拍得生疼,隻能幹笑回應。
她想聽這樣的肯定想了兩輩子,現在終於聽到了,卻再也激不起原先的感動。
若是能早一點對她說,哪怕隻是早上兩個月,她會有多開心啊!
孫蓮想,但是這樣也好,等到她終於放棄認清現實時再聽見,她便不會因此迷失自己了。
他知道父親心中憋了火氣,現在又喝了酒,才抑製不住地爆發出來。這時他說出的話也許是一時發自肺腑的真心,但等這波情緒平息之後,這份真心還能不能繼續留在這個家裏,她又不得而知了。
“爸。”孫蓮不想聽孫誌強抒發內心,於是她打算岔開話題,“現在天冷了不好做小龍蝦,我看鹵水鵝也有好多家在賣,咱家攤上的東西能不能換換?”
“換換?”孫誌強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想到女兒的成績,想到之前小龍蝦的生意,他這會對自己女兒的話,不知不覺間就有種莫名的看中。
孫誌強打了個酒嗝:“換什麽?”
孫蓮指指桌角的麻花:“馬上元旦、接著就過年了,我覺得賣點個小點心挺好的。冬天容易放,平常買回去當零嘴或者招待客人都好用。”
“這又哪會做了?”孫誌強啞然失笑。
“書上會教啊。”孫蓮理所當然道,“還記得之前留給你們那鬆餅不?就是之前照書上做的。”
她現在有種把書本當萬金油的做派,什麽解釋不了就是書上的。不過孫家兩口子也不深究,隻是真問她哪本書時,孫蓮就推脫是新華書店蹭書看時看的的。
也許是孫蓮之前擺攤的那些主意給了孫家兩口子信心,又或者是因為大夫說王桂香最近一年半載都不好懷孕,總之家裏現在沒有什麽經濟開銷上的需求,孫誌強最後琢磨了一番,倒真的對此動了心思。
孫蓮便自告奮勇陪兩口子進了一趟譙城,按照前世後廚的記憶,教他們選擇各種工具模具,又挨家挨戶問了糕點鋪桃酥店,最後又三百塊挑了一台雙層燃氣烘爐。
孫蓮當初打工的幾家店都不是做精致菜肴的,因此她會的點心也不多。基本還是以中式的各種麵點為主。最後一番篩選下來,放到攤子上賣的也就大塊的桃酥,雞蛋大小的梅幹菜燒餅,以及裹著豆沙與棗泥的兩種糕餅。
東西不多,但除了桃酥和縣城另一家撞車,其他幾樣到都還是獨一份。
孫家夫妻現在做生意也比以往精明了幾分,知道東西不能藏著幹等人上麵。擺攤時間也從傍晚改到了白天,夫妻倆上午下午輪換著看攤子,一天下來也能賣個七七八八。
時間一長,大家也知道原來賣龍蝦的那家改去做小點心。有人好奇來嚐了,覺得不錯。尤其是糕餅以前要去城裏的店鋪才能買到,梅幹菜燒餅也是之前沒嚐過的口味,竟然漸漸在縣城裏打出了名氣。
孫蓮依舊做的是推上一把就不管的生意。回頭還是該鑽書海鑽書海,該戰題庫戰題庫。
由於是六年級考生,孫家夫婦都默契的不去幹擾女兒。雖然張老師和其他老師都說以孫蓮現在的成績進一中基本沒有問題,但孫家兩口子還是漸漸覺得有點緊張起來,甚至比孫蓮自己還要緊張。
現在不止整個孫家所在的大院,大院所在的巷口,就是巷口往外這條街上,街坊們都知道孫家有個成績特別好的女兒,說不定就是這片第一個考上一中的。孫家夫婦可不希望這個當口,有什麽意外妨礙女兒的考試發揮。
在這樣的氛圍中,新年便過得不算精彩。
本來大姑姑還想送陳嘉宇到塗縣找孫蓮,也被王桂香用女兒要考試給勸說了回去。而胡秀同樣也會在六月中考,一中更是隻象征性放了一周寒假。因此兩姐妹除了年初二一起吃了頓飯,也沒有其他再多交集。
胡秀沒有意外肯定會直升一中的高中部。孫蓮聽她說高中部和初中部隻有教學樓不在一起,但宿舍和食堂還在一塊。
“那我下半年就能去找二表姐玩啦!”孫蓮很高興,“到時候我有什麽不會的就拿去問你,你可千萬別嫌我煩呀!”
她現在一點也不懷疑自己能考上譙城一中,模擬的試卷她後來又央王桂香帶她進城買了幾套,甚至初一的知識,她也已經開始提前接觸了。
整個九八年的上半年,孫蓮覺得自己就像是機器上的一塊齒輪,生活軌跡沒有半分曲折的地方,全部都在按部就班的轉動與前進。
學校的課程在四月就完全結束,剩下來的時間就留給學生自由複習。這時縣城小學與市裏小學的區別就更明顯了——在市裏的六年級生忙著複習上補習班焦頭爛額的最後衝刺階段,塗小六年級的教室裏,一大半的學生都已經無心學習。
好在經驗豐富的張老師早就做好了應對措施:還在學習的學生集中在中間兩列與前兩排,即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中遊的學生則向後鋪成一片過渡帶。餘下那些被放棄的學生則丟在後麵,張老師對他們的要求也不多:上課隨便睡覺下棋還是看雜書,隻要別發出聲音打擾到其他學生就好。
造成這般狀況的緣由也不難理解:塗小這邊,七成左右的學生都隻準備混個畢業證,然後從縣南的塗小轉區縣北的塗中。剩下的三成學生裏,一成可能幹脆畢不了業要留級一年,一成會去再下麵的鄉下中學,最後一成還要再被譙城其他幾所高中瓜分一遍,最後能上一中的大概不會超過五人。
當然這說的是平均情況,最差的一年也不是一個沒考上的都沒有。
不過張老師他們卻不擔心自己會成為最差的一年,幾個老師在私下裏就點出了十名學生,作為應該能考進一中的重點培育對象。
孫蓮自然也在其中。不過她發現自己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因為發現自己可能會做成功這件事而激動不已。
可能是因為她的心態改變許多,不再如往常一樣患得患失;又可能是因為她漸漸走到了比以往更高的位置,再往上攀爬的速度就沒有之前那樣快速,因此成就感也會漸漸沒那麽激烈了。
好在不管如何,她依舊能清晰地看見自己是向上進步著的。那麽隻要不停下腳步就好了。
……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小升初的全市聯考開始。
聯考即是意味著這場考試是譙城以及周邊縣市一同進行的。隻要考生的戶口屬於譙城範圍,那麽隻需根據聯考排名即可。這種排名看似公平,不過由於城鄉教育水準相差較大,真正能夠金榜題名的學生,大部分還是來自於譙城市區。而且一中在招生時,也會給譙城市區幾家重點小學一些額外名額,因此像胡秀那樣從下麵鄉鎮考過去學生的寥寥無幾。
那一天,塗縣小學全體停課,開放了整個學校作為考場。五年級不上課,毛茜茜就一早蹲在校門口,看見王桂香送孫蓮來學校,便緊張兮兮地跑去給她加油。
“你可一定不要緊張啊!”毛茜茜說話聲音都在顫抖,好像馬上進考場的人不是孫蓮而是她。
“一定一定!”孫蓮點頭應答,被她的表情逗得想起以前電視上看見的笑話,“等會進考場,我就告訴自己我叫不緊張!”
毛茜茜大概沒看過這個笑話——可能不是這個年代的——所以她沒有理解孫蓮話中調侃的意味,反而更加嚴肅了幾分。
“到時可別寫錯名字了。”
孫蓮:“……”
孫蓮仰頭望天,王桂香見她倆沒再說話,便又讓孫蓮檢查鉛筆橡皮帶好了沒。
“都檢查了好幾遍啦。”孫蓮無可奈何地說,“你們就別操心了,我肯定能考好的。”
她向母親與王桂香揮揮手,甩著書包走進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