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陰陽二老
爺爺死時,龍抬棺,鬼哭墳 作者:水月大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伴隨著誦經聲,以及劈裏啪啦的燃燒聲,山洞裏很快傳來弟子們的哭聲。
哭聲此起彼伏,悲傷的氣息,彌漫在整個洞穴之中。
由此可見,魏掌門生前,對他的這些弟子不薄。
這些弟子之所以如此隱忍,不敢吭聲,完全就是迫於二當家歐陽子午的威脅。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二當家絕對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
“魏掌門,一路走好!”
“小僧對您的承諾,一定辦到!”
“等我將雪兒的殘魂全都收回來,便是去地府向地藏王菩薩匯報之日。到了那時,小僧再請魏掌門好好喝一杯!魏掌門,告辭!”
我拿著地圖,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山洞。
到了山洞門口,我仔細看了看,發現地圖標識的地方,應該就在鳳城附近的一座大山裏。正好有水路可去,於是,我便讓牛家兄弟再送我一程。
隻不過這次,為了趕路,我坐在船上,暗自用力,牛家兄弟很快便感覺手中的船槳越來越輕了。當他們抬起頭的時候才發現,小船已經在飛馳。
“九霄蓮台!”
“飛龍戲珠!”
“禦劍飛行!”
“原來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我站在船頭,全身被佛光籠罩。
船身上,逐漸浮現出一朵閃閃發光的蓮花。
小船風馳電掣般疾行,兩岸的邪祟見了,紛紛躲避。
尤其是河裏的幾個水鬼,見到小船過來,嚇得鬼喊鬼叫,全都鑽進水裏不敢出來。
畢竟一般的鬼魂,一旦碰到九霄蓮台,便會煙消雲散。
這樣的險,那些小鬼哪裏敢貿然嚐試?
這一路倒算平安。
終於,通過一個多小時的疾行,小船終於駛入一片大山之中。
大山之中,竟然有一個湖泊。
湖泊不大,但是卻開滿了蓮花。
我一看,這地方絕對被隱士一類的高人,給精心維護過。
要不然,湖泊裏絕對雜草叢生,不會像眼前這般漂亮。
“陰陽二老!”
“小僧無塵,前來拜訪陰陽二老!”
“趕屍一脈,牛氏兄弟帶我來的,而且,小僧還有魏掌門的手諭。”
說罷,我背著雙手,雙足點地,身子騰空而起,直入雲霄,居高臨下看著整片湖光山色。此時的我,渾身佛光籠罩,如同神仙下凡一般,把地上的牛氏兄弟看呆了。
如果陰陽二老在這裏,看到這樣的景象,估計會激動得跳起來。
很快,一個老頭的聲音便從湖底傳來。
“聖僧下凡!”
“未曾遠迎!”
“實在慚愧!”
“聖僧,請到寒舍一敘!”
說話間,湖水忽然往下坍塌。
幾分鍾後,一座石頭房子,直接從湖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好家夥!真會享受生活!
這地方也設計得太巧妙了吧?
如果不是陰陽二老主動歡迎我,即便我用氣息感應,也沒法找到他們的隱居之地。
“二老客氣了!”
“小僧這就過來!”
我腳踏蓮花,緩緩落在石頭房子前。
石屋的大門咯吱一聲打開,裏麵,兩個童顏鶴發的老人,正在下棋。
我背著手,闊步而入。
一位老人道:“難怪我的耳朵從早到現在一直都那麽燙,原來是有人念叨我!”
“可不!我剛剛小睡了一會兒,還夢到天辰那孩子了。”
“哦?你夢見他在幹嘛?”
“夢見他喊我,他說爺爺我疼!渾身疼!”
“還說什麽,生不如死,想要去見他爺爺了。”
“又說,會有一個小和尚過來!”
“到時候會成全他!”
“莫非……”
“天辰那孩子出事了?”
兩個老人同時放下手中的棋子,一同抬起頭,用一種驚疑的眼神看著我。
我歎了口氣,點了點頭。
“兩位老人家說對了,魏掌門確實出事了。”
“出什麽事了?”兩人異口同聲問。
我於是把二當家叛變的事兒,全盤托出。
陰陽二老聽了,竟然沒有我預想當中的那麽激動,反而繼續低頭下棋。
其中一人道:“這都是他的命!”
“當初他繼承掌門的時候,老夫便替他算過一卦,這卦象上說什麽,凶多吉少。老夫也想過不讓他當掌門,可是,如果不讓他當,趕屍一脈早亂套了。”
“看來,咱們趕屍一脈,注定要有這麽一劫。”
“這位聖僧,感謝你替天辰超度!”
“你是不是承諾了他什麽事,他才把我們倆的隱居之地告訴你?”
我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二老料事如神!”
“的確是這樣,小僧許諾,等小僧的任務完成了,就去地府,跟地藏王菩薩稟報,到時候讓魏掌門投個好人家,或者留在地府當個差,不受十八層地獄之苦。”
“好!既然如此,聖僧有何吩咐,盡管開口!”
“那小僧便不客氣了!”
我接下來,將歐陽子午和鬼子勾結的事兒,告訴二老。
並請二老出山,去石頭鎮走一趟。
“鬼子軍官亡我華夏之心不死,這次就麻煩二老用你們的趕屍術,好好教訓教訓他們。讓他們知道,無論是在什麽年代,他們,永遠隻能被咱們踩在腳下!”
二老點頭。
“放心!我們趕屍一脈,做的雖然是死人生意。”
“但是,我們有底線,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子午那孩子,既然走到了這條路上,那也就怪不得我們二老下手沒個輕重了。”
“聖僧,請帶路吧!”
“咱們二老這輩子沒有太大的作為,這次,就讓我們二老為華夏盡最後一點綿薄之力!”
“七十二個鬼子!”
“老子來了!”
二老說到這裏,一巴掌拍在棋盤上,接著嗖地一聲站了起來。
此時,他們的眼睛炯炯有神。
哪怕頭發胡子全都花白,已是古稀之年,可鬥誌一點都不減。
畢竟是幹小鬼子,作為華夏人,誰不興奮?
“多謝兩位老先生!”
“咱們出發!”
我的話音剛落,一扭頭,發現兩個老頭已經不見了。
等我再次轉身,發現他們已經從隔壁的房間出來,一人背上背著一個竹簍。
竹簍裏,盡是法器。
“敢問聖僧,我們倆的這身行頭,還看得下去吧?”
“多年沒出山,銅鈴都鏽成這樣了!”
“哎!歲月不饒人啊!”
兩老頭一陣感慨。
哭聲此起彼伏,悲傷的氣息,彌漫在整個洞穴之中。
由此可見,魏掌門生前,對他的這些弟子不薄。
這些弟子之所以如此隱忍,不敢吭聲,完全就是迫於二當家歐陽子午的威脅。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二當家絕對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
“魏掌門,一路走好!”
“小僧對您的承諾,一定辦到!”
“等我將雪兒的殘魂全都收回來,便是去地府向地藏王菩薩匯報之日。到了那時,小僧再請魏掌門好好喝一杯!魏掌門,告辭!”
我拿著地圖,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山洞。
到了山洞門口,我仔細看了看,發現地圖標識的地方,應該就在鳳城附近的一座大山裏。正好有水路可去,於是,我便讓牛家兄弟再送我一程。
隻不過這次,為了趕路,我坐在船上,暗自用力,牛家兄弟很快便感覺手中的船槳越來越輕了。當他們抬起頭的時候才發現,小船已經在飛馳。
“九霄蓮台!”
“飛龍戲珠!”
“禦劍飛行!”
“原來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我站在船頭,全身被佛光籠罩。
船身上,逐漸浮現出一朵閃閃發光的蓮花。
小船風馳電掣般疾行,兩岸的邪祟見了,紛紛躲避。
尤其是河裏的幾個水鬼,見到小船過來,嚇得鬼喊鬼叫,全都鑽進水裏不敢出來。
畢竟一般的鬼魂,一旦碰到九霄蓮台,便會煙消雲散。
這樣的險,那些小鬼哪裏敢貿然嚐試?
這一路倒算平安。
終於,通過一個多小時的疾行,小船終於駛入一片大山之中。
大山之中,竟然有一個湖泊。
湖泊不大,但是卻開滿了蓮花。
我一看,這地方絕對被隱士一類的高人,給精心維護過。
要不然,湖泊裏絕對雜草叢生,不會像眼前這般漂亮。
“陰陽二老!”
“小僧無塵,前來拜訪陰陽二老!”
“趕屍一脈,牛氏兄弟帶我來的,而且,小僧還有魏掌門的手諭。”
說罷,我背著雙手,雙足點地,身子騰空而起,直入雲霄,居高臨下看著整片湖光山色。此時的我,渾身佛光籠罩,如同神仙下凡一般,把地上的牛氏兄弟看呆了。
如果陰陽二老在這裏,看到這樣的景象,估計會激動得跳起來。
很快,一個老頭的聲音便從湖底傳來。
“聖僧下凡!”
“未曾遠迎!”
“實在慚愧!”
“聖僧,請到寒舍一敘!”
說話間,湖水忽然往下坍塌。
幾分鍾後,一座石頭房子,直接從湖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好家夥!真會享受生活!
這地方也設計得太巧妙了吧?
如果不是陰陽二老主動歡迎我,即便我用氣息感應,也沒法找到他們的隱居之地。
“二老客氣了!”
“小僧這就過來!”
我腳踏蓮花,緩緩落在石頭房子前。
石屋的大門咯吱一聲打開,裏麵,兩個童顏鶴發的老人,正在下棋。
我背著手,闊步而入。
一位老人道:“難怪我的耳朵從早到現在一直都那麽燙,原來是有人念叨我!”
“可不!我剛剛小睡了一會兒,還夢到天辰那孩子了。”
“哦?你夢見他在幹嘛?”
“夢見他喊我,他說爺爺我疼!渾身疼!”
“還說什麽,生不如死,想要去見他爺爺了。”
“又說,會有一個小和尚過來!”
“到時候會成全他!”
“莫非……”
“天辰那孩子出事了?”
兩個老人同時放下手中的棋子,一同抬起頭,用一種驚疑的眼神看著我。
我歎了口氣,點了點頭。
“兩位老人家說對了,魏掌門確實出事了。”
“出什麽事了?”兩人異口同聲問。
我於是把二當家叛變的事兒,全盤托出。
陰陽二老聽了,竟然沒有我預想當中的那麽激動,反而繼續低頭下棋。
其中一人道:“這都是他的命!”
“當初他繼承掌門的時候,老夫便替他算過一卦,這卦象上說什麽,凶多吉少。老夫也想過不讓他當掌門,可是,如果不讓他當,趕屍一脈早亂套了。”
“看來,咱們趕屍一脈,注定要有這麽一劫。”
“這位聖僧,感謝你替天辰超度!”
“你是不是承諾了他什麽事,他才把我們倆的隱居之地告訴你?”
我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二老料事如神!”
“的確是這樣,小僧許諾,等小僧的任務完成了,就去地府,跟地藏王菩薩稟報,到時候讓魏掌門投個好人家,或者留在地府當個差,不受十八層地獄之苦。”
“好!既然如此,聖僧有何吩咐,盡管開口!”
“那小僧便不客氣了!”
我接下來,將歐陽子午和鬼子勾結的事兒,告訴二老。
並請二老出山,去石頭鎮走一趟。
“鬼子軍官亡我華夏之心不死,這次就麻煩二老用你們的趕屍術,好好教訓教訓他們。讓他們知道,無論是在什麽年代,他們,永遠隻能被咱們踩在腳下!”
二老點頭。
“放心!我們趕屍一脈,做的雖然是死人生意。”
“但是,我們有底線,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子午那孩子,既然走到了這條路上,那也就怪不得我們二老下手沒個輕重了。”
“聖僧,請帶路吧!”
“咱們二老這輩子沒有太大的作為,這次,就讓我們二老為華夏盡最後一點綿薄之力!”
“七十二個鬼子!”
“老子來了!”
二老說到這裏,一巴掌拍在棋盤上,接著嗖地一聲站了起來。
此時,他們的眼睛炯炯有神。
哪怕頭發胡子全都花白,已是古稀之年,可鬥誌一點都不減。
畢竟是幹小鬼子,作為華夏人,誰不興奮?
“多謝兩位老先生!”
“咱們出發!”
我的話音剛落,一扭頭,發現兩個老頭已經不見了。
等我再次轉身,發現他們已經從隔壁的房間出來,一人背上背著一個竹簍。
竹簍裏,盡是法器。
“敢問聖僧,我們倆的這身行頭,還看得下去吧?”
“多年沒出山,銅鈴都鏽成這樣了!”
“哎!歲月不饒人啊!”
兩老頭一陣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