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雖然條件簡陋了一些,但總比在外麵大營要好。”臨淮關城衙門內,先期入城的席特庫已經派人將房間給打掃幹淨,臨淮關城隻是一個非常小的小縣城,所以往往被各路軍閥忽略,相對於旁邊的鳳陽城,受到的衝擊較小,保存較為完整,特別是縣衙,從外麵看還馬馬虎虎,葛布什賢超哈營的士兵進去之後,立刻收拾了一番,迎接多爾袞的到來。
席特庫跪在衙門門口,多爾袞已經帶著大部隊進了城,見到席特庫,多爾袞立刻翻身下馬,席特庫見狀,跪地爬行幾步,來到了多爾袞戰馬的旁邊,弓起背部,讓多爾袞踩著他的身體下馬。
多爾袞對席特庫此舉非常滿意,這家夥不僅能打,而且情商也很高,不愧是有從龍之功的大將,這種人很值得信任。多爾袞抬頭看了看縣衙,邁步走上了台階,席特庫亦步亦趨跟在後麵,多爾袞打趣道:“朕聽聞,軍中叫你和阿昌阿還有拜音岱是宣統三傑,可有此事?”
席特庫一聽,暗叫一聲不好,這是誰他娘的傳話,竟然把這種事情給傳到了多爾袞的耳朵裏,他立刻跪下道:“皇上,這都是謠傳,謠傳。奴才等對皇上忠心耿耿,哪裏有什麽非分之想,隻要能在皇上身邊永遠服侍皇上,那就是奴才的福分了。”
多爾袞哈哈大笑,“哈哈哈,起來吧,朕跟你開玩笑的,宣統三傑這個稱呼還是不錯的,你們三個人也當得起,以後,隻要為朕把事情做好,榮華富貴少不了你們的。”
席特庫立刻山呼萬歲,向多爾袞大肆表忠心,隨後一行人隨著多爾袞進了縣衙。臨淮關城的麵積較小,本來就是個三五萬人的縣城,雖然說沒遭到太大的破壞,但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如果嚴格意義上來說,實際上現在臨淮關城的容納量也不過一兩萬人的樣子,這是根據房屋的數量來決定的,房屋就這麽多,剩下的士兵就算是進了城,也隻能睡大街了。
縣衙正堂上,多爾袞一坐下,就對眾人道:“這縣城的情況你們也看見了,能容納的士兵不多,朕以為,也不用擠得滿滿當當了,不如就讓葛布什賢超哈和巴牙喇進來,剩下的人依舊在城外紮營如何?另外曹先生。”
多爾袞指了指曹振彥,曹振彥立即出聲道:“奴才在。”
多爾袞道:“北洋新軍也是舟車勞頓,不如就緊靠城池休息吧,正好看看城內還有沒有可以利用的物資,如果有也都利用起來,就算是給將士們一點福利。”
曹振彥道:“皇上果然是體恤三軍,奴才感佩之至。”事實上,多爾袞說的都是些屁話,這城池基本上都荒廢了,哪來的什麽物資,讓北洋新軍靠近城市駐紮,也不過就是讓新軍麵子上好看一些,體現了皇帝對他們的重視罷了,事實上的好處是一點沒有。
曹振彥想了想,明白了多爾袞的用意,又道:“不過皇上,我北洋新軍既然是朝廷全力打造的新軍,自然要起到模範作用,我們要出現在最艱苦的地方,打最難打的仗才對,所以奴才鬥膽,新軍不用如此待遇,將這個位置讓給後麵的綠營兵和漢八旗吧。”
曹振彥這是故意擺出高姿態,多爾袞也就是這個用意。顯然,他對曹振彥的臨場反應非常滿意,多爾袞起身指著曹振彥對眾人道:“看看,看看,你們都看看,這才是我大清的肱股之臣,你們所有人都要向曹先生學習,你們的部下要向北洋新軍學習。”
“嗻。奴才謹記。”眾人回答道。
隨即,多爾袞將駐軍計劃交代完畢,席特庫又招呼人給多爾袞端上了禦膳,眾人這才散去,各自回到本部之中。按照剛才的布置,精銳八旗駐防在城內,外圍給漢八旗和綠營兵,而北洋新軍則另找地方駐軍,剩下的滿蒙八旗也在外圍。
這種布置的好處就是讓滿蒙八旗和北洋新軍把漢軍給夾在中間,哪怕漢軍有什麽異動,也能及時控製住。現在多爾袞對這些漢兵確實不放心,金聲桓等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還有阿昌阿的情報,西北的幾個漢軍將領都有小心思,所以現在多爾袞對這些漢兵都不放心,心裏想著,不行就在下一次跟興華軍的作戰中把這些漢兵都給消耗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反過來也適用。漢人總覺得滿蒙聯軍是壞人,反過來說,難道滿蒙高層不覺得這些漢軍不聽話嗎?
安排妥當之後,多爾袞自然是洗洗睡了。城頭有巴牙喇進行巡邏,按照軍事會議的布置,架橋的任務自然是落在了漢兵頭上。要知道,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架設浮橋可是個非常危險的技術活,每次架設都會有很多人落入江中淹死。
多爾袞自然舍不得自己寶貴的滿蒙精銳去幹這些粗活,而且他們常年生活在北方大草原,也不識水性,到了水裏很多人都是旱鴨子。所以這些苦活還是交給漢軍去辦吧。
臨淮關城的夜晚來得很遲,畢竟是夏天,白天的時間長,夜晚的時間短。若是在平日裏,夜幕降臨之後,這裏非常安靜,因為人煙凋敝,所以沒什麽人氣,最多也就是能聽到知了的鳴叫還有淮河河灘上蛙鳴,但是今日,情況大為不同,清軍後續部隊陸續到達,雖然不是六十萬人馬,但也有一二十萬人,這麽多人聚集在臨淮關城周圍,可謂是人聲鼎沸,異常嘈雜。
城外,到處都是士兵們紮下的營寨,一個個燈火通明。陸續到達的漢軍搭好帳篷之後就席地而坐,掏出身上的幹糧就著涼水吃了起來。
即便是多爾袞在城內,因為臨淮實在是太小的緣故,外麵吵鬧的聲音依舊傳入了衙門之中,多爾袞不禁有些煩躁,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拉開了房門,在衙門的後院中走動起來。席特庫就守在院門外,他又不傻,這時候不表現一下,還什麽時候表現。
聽見院子裏的動靜,席特庫悄悄推開了院門,多爾袞一眼就看見了他,招招手道:“你怎麽還不去休息,這些站崗放哨的事情交給下麵的人就是。”
席特庫立刻道:“奴才不累。皇上,這外麵實在是太吵了,這些下賤的尼堪,竟然敢打擾皇上休息,奴才這就帶人出城,整頓他們。”
多爾袞搖頭道:“行了,你的好意朕心領了,非常時期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的好。”多爾袞說這話也是有原因的,漢兵在清軍陣營中地位低下,打仗時候也是充當炮灰,軍中怨氣自然不小。這次紮營,他們依舊隻能在城外,而且此次撤退,整個清軍大隊的補給也是捉襟見肘,所以很多士兵攜帶的糧食已經告罄,滿蒙八旗還有北洋新軍的給養倒是比較充足,主要是清軍的補給都先緊著這些精銳部隊,漢軍自然分不到多少。
如此一來,本身心裏就不爽,如果這時候再去刺激他們,還不知道會生出什麽事端,明日還要利用這些漢兵修浮橋呢,可不能讓席特庫和他們發生衝突。
城外一處漢軍營地,這是一個綠營兵營地,比漢軍八旗的營地條件還要差很多。一個隊長帶著麾下十個弟兄盤著腿席地而坐,從懷中掏出兩個幹餅,然後撕巴撕巴分成幾塊,遞給了手下人。
這對綠營兵是從孫可望的人馬中挑出來的正兵,饑兵都被拉出去當炮灰了,隻有孫可望的正兵和老營兵被清軍編成了綠營,分散在各部之中。
一個看起來有些年紀的老兵從隊長手裏接過幹餅,放到嘴裏咬了一口,便捂著嘴道:“哎喲,太硬了,差點磕掉老子的牙。”隨即將幹餅狠狠扔在地上罵道:“媽了個巴子的,還把不把我們當人看。”
“老王頭,你他娘的少說兩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個道理你活這麽大歲數了,不懂嗎?”隊正嚴厲道。實際上,他的心裏也很不滿,本來他在孫可望軍中是正兵,而且是一個正兵軍官,別的不說,孫可望對饑兵很差,但是對正兵和老營兵還是不錯的,有什麽資源都是先給正兵和老營兵,作為軍官,自然得到的好處更多,至少比現在要好得多,比如吃食,比如一些戰利品的分配,自然都是高一些。
但是到了清軍陣營中之後,一開始軍餉正常發放,但是現在,清軍吃了敗仗,軍餉可就不正常了,至於戰利品就更不用說了,吃了敗仗哪裏來的戰利品。至於吃食,那就跟別談了,這硬得跟石頭一樣的幹糧就是他們的吃食,而且就這,一個人還分不到一塊,還得全隊人一起吃。
老王頭越說越氣,也不管隊正的警告了,“隊正,什麽他娘的人在屋簷下,我年輕時候就跟著大西王幹,後麵又跟了少帥,老子還有點武藝,怎麽著也不至於混成炮灰,你看看,什麽他娘的綠營兵,跟饑兵有啥區別,不過是先死後死罷了,都是炮灰。你瞧瞧這給我們吃的東西,豬狗都不如。再看看帳篷,你瞧滿蒙那邊就不說了,就漢軍八旗,再不濟也是一隊一個帳篷,你看看我們呢,帳篷數量嚴重不足,幾十個人一個帳篷,擠得滿滿當當,翻身都不行,這還是人過的日子嗎?”
他這麽一說,眾人都很憤慨,一個年輕士兵道:“是啊,本以為投靠了清兵能吃飽穿暖,現在倒好,這他娘的日子還過回去了。”
隊正也惱了,“你們說這麽多屁話頂什麽用,你能怎麽辦?”
年輕士兵道:“老子今晚就跑,不幹了。”
隊正將水壺扔在他臉上罵道:“你想死可別拉著我們,外圍都是滿蒙騎兵,這些巡邏隊將我們看得死死的,你以為你兩條腿能跑贏四條腿?別做夢了,你不知道發現逃兵全隊皆斬,可別連累大家夥。去,給老子把水壺滿上。”
那年輕士兵嘟囔著,撿起水壺出了大營,讓他去打水,實際上也就是去淮河岸邊把水壺給灌滿,那時候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喝開水的概念,除了興華軍這種超前的軍隊,大部分軍隊都是喝生水,所以那士兵很快來到淮河岸邊,準備將手中的水壺灌滿。
隻要是有點生活常識的人都明白,如果人的視力從明亮轉換到黑暗,或者從黑暗突然轉換到明亮,會有一個適應期。而如果自身處於一個較為明亮的環境之中,反而會看不清前方黑暗處的事物。也就是說,後世影視劇中那種營門哨兵站在明亮處執勤的橋段就是胡扯,真正打仗的時候,哨兵首先是分成明哨暗哨,第二就是即便明哨也不會站在有燈火的地方,肯定是在黑暗處,否則一方麵燈火等於給對方指示目標,另一方麵哨兵站在明亮處也看不見黑暗處的動靜。
顯然,沒有任何戒備心的漢兵就發生了這種問題。他們的大營燈火通明,反觀淮河上卻是一片黑暗,哪怕是城頭戒備的巴牙喇,注意力也都被下麵的漢兵吸引,沒注意到河麵上發生的變化。
打水的士兵蹲在岸邊,咕嚕咕嚕將水壺灌滿,就當他起身準備走人的時候,卻發現了異常。黑暗的淮河河麵上,好像隱約有許多大山一般的影子在移動。那士兵使勁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看錯了,可下一刻,他渾身的汗毛都要倒豎起來,他沒看錯,那就是一個個移動的黑影,從輪廓來看,好像是船。
哪怕是最基層的漢軍士兵也知道,清軍水師是個巨大短板,河麵上能漂著的肯定是船,隻要是大船,九成九不是屬於清軍的。那既然不屬於清軍,還能是誰呢?當啷一聲脆響,士兵拿捏不穩,手中的水壺掉在了地上。
席特庫跪在衙門門口,多爾袞已經帶著大部隊進了城,見到席特庫,多爾袞立刻翻身下馬,席特庫見狀,跪地爬行幾步,來到了多爾袞戰馬的旁邊,弓起背部,讓多爾袞踩著他的身體下馬。
多爾袞對席特庫此舉非常滿意,這家夥不僅能打,而且情商也很高,不愧是有從龍之功的大將,這種人很值得信任。多爾袞抬頭看了看縣衙,邁步走上了台階,席特庫亦步亦趨跟在後麵,多爾袞打趣道:“朕聽聞,軍中叫你和阿昌阿還有拜音岱是宣統三傑,可有此事?”
席特庫一聽,暗叫一聲不好,這是誰他娘的傳話,竟然把這種事情給傳到了多爾袞的耳朵裏,他立刻跪下道:“皇上,這都是謠傳,謠傳。奴才等對皇上忠心耿耿,哪裏有什麽非分之想,隻要能在皇上身邊永遠服侍皇上,那就是奴才的福分了。”
多爾袞哈哈大笑,“哈哈哈,起來吧,朕跟你開玩笑的,宣統三傑這個稱呼還是不錯的,你們三個人也當得起,以後,隻要為朕把事情做好,榮華富貴少不了你們的。”
席特庫立刻山呼萬歲,向多爾袞大肆表忠心,隨後一行人隨著多爾袞進了縣衙。臨淮關城的麵積較小,本來就是個三五萬人的縣城,雖然說沒遭到太大的破壞,但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如果嚴格意義上來說,實際上現在臨淮關城的容納量也不過一兩萬人的樣子,這是根據房屋的數量來決定的,房屋就這麽多,剩下的士兵就算是進了城,也隻能睡大街了。
縣衙正堂上,多爾袞一坐下,就對眾人道:“這縣城的情況你們也看見了,能容納的士兵不多,朕以為,也不用擠得滿滿當當了,不如就讓葛布什賢超哈和巴牙喇進來,剩下的人依舊在城外紮營如何?另外曹先生。”
多爾袞指了指曹振彥,曹振彥立即出聲道:“奴才在。”
多爾袞道:“北洋新軍也是舟車勞頓,不如就緊靠城池休息吧,正好看看城內還有沒有可以利用的物資,如果有也都利用起來,就算是給將士們一點福利。”
曹振彥道:“皇上果然是體恤三軍,奴才感佩之至。”事實上,多爾袞說的都是些屁話,這城池基本上都荒廢了,哪來的什麽物資,讓北洋新軍靠近城市駐紮,也不過就是讓新軍麵子上好看一些,體現了皇帝對他們的重視罷了,事實上的好處是一點沒有。
曹振彥想了想,明白了多爾袞的用意,又道:“不過皇上,我北洋新軍既然是朝廷全力打造的新軍,自然要起到模範作用,我們要出現在最艱苦的地方,打最難打的仗才對,所以奴才鬥膽,新軍不用如此待遇,將這個位置讓給後麵的綠營兵和漢八旗吧。”
曹振彥這是故意擺出高姿態,多爾袞也就是這個用意。顯然,他對曹振彥的臨場反應非常滿意,多爾袞起身指著曹振彥對眾人道:“看看,看看,你們都看看,這才是我大清的肱股之臣,你們所有人都要向曹先生學習,你們的部下要向北洋新軍學習。”
“嗻。奴才謹記。”眾人回答道。
隨即,多爾袞將駐軍計劃交代完畢,席特庫又招呼人給多爾袞端上了禦膳,眾人這才散去,各自回到本部之中。按照剛才的布置,精銳八旗駐防在城內,外圍給漢八旗和綠營兵,而北洋新軍則另找地方駐軍,剩下的滿蒙八旗也在外圍。
這種布置的好處就是讓滿蒙八旗和北洋新軍把漢軍給夾在中間,哪怕漢軍有什麽異動,也能及時控製住。現在多爾袞對這些漢兵確實不放心,金聲桓等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還有阿昌阿的情報,西北的幾個漢軍將領都有小心思,所以現在多爾袞對這些漢兵都不放心,心裏想著,不行就在下一次跟興華軍的作戰中把這些漢兵都給消耗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反過來也適用。漢人總覺得滿蒙聯軍是壞人,反過來說,難道滿蒙高層不覺得這些漢軍不聽話嗎?
安排妥當之後,多爾袞自然是洗洗睡了。城頭有巴牙喇進行巡邏,按照軍事會議的布置,架橋的任務自然是落在了漢兵頭上。要知道,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架設浮橋可是個非常危險的技術活,每次架設都會有很多人落入江中淹死。
多爾袞自然舍不得自己寶貴的滿蒙精銳去幹這些粗活,而且他們常年生活在北方大草原,也不識水性,到了水裏很多人都是旱鴨子。所以這些苦活還是交給漢軍去辦吧。
臨淮關城的夜晚來得很遲,畢竟是夏天,白天的時間長,夜晚的時間短。若是在平日裏,夜幕降臨之後,這裏非常安靜,因為人煙凋敝,所以沒什麽人氣,最多也就是能聽到知了的鳴叫還有淮河河灘上蛙鳴,但是今日,情況大為不同,清軍後續部隊陸續到達,雖然不是六十萬人馬,但也有一二十萬人,這麽多人聚集在臨淮關城周圍,可謂是人聲鼎沸,異常嘈雜。
城外,到處都是士兵們紮下的營寨,一個個燈火通明。陸續到達的漢軍搭好帳篷之後就席地而坐,掏出身上的幹糧就著涼水吃了起來。
即便是多爾袞在城內,因為臨淮實在是太小的緣故,外麵吵鬧的聲音依舊傳入了衙門之中,多爾袞不禁有些煩躁,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拉開了房門,在衙門的後院中走動起來。席特庫就守在院門外,他又不傻,這時候不表現一下,還什麽時候表現。
聽見院子裏的動靜,席特庫悄悄推開了院門,多爾袞一眼就看見了他,招招手道:“你怎麽還不去休息,這些站崗放哨的事情交給下麵的人就是。”
席特庫立刻道:“奴才不累。皇上,這外麵實在是太吵了,這些下賤的尼堪,竟然敢打擾皇上休息,奴才這就帶人出城,整頓他們。”
多爾袞搖頭道:“行了,你的好意朕心領了,非常時期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的好。”多爾袞說這話也是有原因的,漢兵在清軍陣營中地位低下,打仗時候也是充當炮灰,軍中怨氣自然不小。這次紮營,他們依舊隻能在城外,而且此次撤退,整個清軍大隊的補給也是捉襟見肘,所以很多士兵攜帶的糧食已經告罄,滿蒙八旗還有北洋新軍的給養倒是比較充足,主要是清軍的補給都先緊著這些精銳部隊,漢軍自然分不到多少。
如此一來,本身心裏就不爽,如果這時候再去刺激他們,還不知道會生出什麽事端,明日還要利用這些漢兵修浮橋呢,可不能讓席特庫和他們發生衝突。
城外一處漢軍營地,這是一個綠營兵營地,比漢軍八旗的營地條件還要差很多。一個隊長帶著麾下十個弟兄盤著腿席地而坐,從懷中掏出兩個幹餅,然後撕巴撕巴分成幾塊,遞給了手下人。
這對綠營兵是從孫可望的人馬中挑出來的正兵,饑兵都被拉出去當炮灰了,隻有孫可望的正兵和老營兵被清軍編成了綠營,分散在各部之中。
一個看起來有些年紀的老兵從隊長手裏接過幹餅,放到嘴裏咬了一口,便捂著嘴道:“哎喲,太硬了,差點磕掉老子的牙。”隨即將幹餅狠狠扔在地上罵道:“媽了個巴子的,還把不把我們當人看。”
“老王頭,你他娘的少說兩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個道理你活這麽大歲數了,不懂嗎?”隊正嚴厲道。實際上,他的心裏也很不滿,本來他在孫可望軍中是正兵,而且是一個正兵軍官,別的不說,孫可望對饑兵很差,但是對正兵和老營兵還是不錯的,有什麽資源都是先給正兵和老營兵,作為軍官,自然得到的好處更多,至少比現在要好得多,比如吃食,比如一些戰利品的分配,自然都是高一些。
但是到了清軍陣營中之後,一開始軍餉正常發放,但是現在,清軍吃了敗仗,軍餉可就不正常了,至於戰利品就更不用說了,吃了敗仗哪裏來的戰利品。至於吃食,那就跟別談了,這硬得跟石頭一樣的幹糧就是他們的吃食,而且就這,一個人還分不到一塊,還得全隊人一起吃。
老王頭越說越氣,也不管隊正的警告了,“隊正,什麽他娘的人在屋簷下,我年輕時候就跟著大西王幹,後麵又跟了少帥,老子還有點武藝,怎麽著也不至於混成炮灰,你看看,什麽他娘的綠營兵,跟饑兵有啥區別,不過是先死後死罷了,都是炮灰。你瞧瞧這給我們吃的東西,豬狗都不如。再看看帳篷,你瞧滿蒙那邊就不說了,就漢軍八旗,再不濟也是一隊一個帳篷,你看看我們呢,帳篷數量嚴重不足,幾十個人一個帳篷,擠得滿滿當當,翻身都不行,這還是人過的日子嗎?”
他這麽一說,眾人都很憤慨,一個年輕士兵道:“是啊,本以為投靠了清兵能吃飽穿暖,現在倒好,這他娘的日子還過回去了。”
隊正也惱了,“你們說這麽多屁話頂什麽用,你能怎麽辦?”
年輕士兵道:“老子今晚就跑,不幹了。”
隊正將水壺扔在他臉上罵道:“你想死可別拉著我們,外圍都是滿蒙騎兵,這些巡邏隊將我們看得死死的,你以為你兩條腿能跑贏四條腿?別做夢了,你不知道發現逃兵全隊皆斬,可別連累大家夥。去,給老子把水壺滿上。”
那年輕士兵嘟囔著,撿起水壺出了大營,讓他去打水,實際上也就是去淮河岸邊把水壺給灌滿,那時候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喝開水的概念,除了興華軍這種超前的軍隊,大部分軍隊都是喝生水,所以那士兵很快來到淮河岸邊,準備將手中的水壺灌滿。
隻要是有點生活常識的人都明白,如果人的視力從明亮轉換到黑暗,或者從黑暗突然轉換到明亮,會有一個適應期。而如果自身處於一個較為明亮的環境之中,反而會看不清前方黑暗處的事物。也就是說,後世影視劇中那種營門哨兵站在明亮處執勤的橋段就是胡扯,真正打仗的時候,哨兵首先是分成明哨暗哨,第二就是即便明哨也不會站在有燈火的地方,肯定是在黑暗處,否則一方麵燈火等於給對方指示目標,另一方麵哨兵站在明亮處也看不見黑暗處的動靜。
顯然,沒有任何戒備心的漢兵就發生了這種問題。他們的大營燈火通明,反觀淮河上卻是一片黑暗,哪怕是城頭戒備的巴牙喇,注意力也都被下麵的漢兵吸引,沒注意到河麵上發生的變化。
打水的士兵蹲在岸邊,咕嚕咕嚕將水壺灌滿,就當他起身準備走人的時候,卻發現了異常。黑暗的淮河河麵上,好像隱約有許多大山一般的影子在移動。那士兵使勁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看錯了,可下一刻,他渾身的汗毛都要倒豎起來,他沒看錯,那就是一個個移動的黑影,從輪廓來看,好像是船。
哪怕是最基層的漢軍士兵也知道,清軍水師是個巨大短板,河麵上能漂著的肯定是船,隻要是大船,九成九不是屬於清軍的。那既然不屬於清軍,還能是誰呢?當啷一聲脆響,士兵拿捏不穩,手中的水壺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