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南洋國土有多大嗎?
這個問題很奇妙!
甚至可以說問題問的有些白癡。
因為答案是眾所周知的,婆羅洲74.33萬平方公裏,中興島17.46萬平方公裏,永定群島7.4萬平方公裏,以及位於伊裏安島西部的東寧32.32平方公裏,再加上永平(納土納)群島、龍牙群島(林加群島、廖內群島之南、邦加島、勿裏洞島)以及極樂島(索科特拉島)等多座總麵積約2萬平方公裏的離岸島嶼。
南洋的國土麵積是133.51萬平方公裏。
這是寫在教科書上的國土麵積,在南洋哪怕就是小學生也知道。
但,這裏還有但是!
南洋實際國土麵積……應該是383.51萬平方公裏(約)。
國土突然一下子擴大了一倍都不止。
“這是一段公案!”
叼著雪茄趙國柱,對身旁的幾名見習生解釋道:
“眾所周知,在建國初期,因為遍地都是雨林,畜牲養殖業不發達不說,就連農業也不發達,但是那時候每天都有上萬,甚至幾萬新移民到港,而為了獲得食物,閣下就下令“向海洋要糧”,於是南洋就建立了幾家漁業公司,購置了不少遠洋漁船,而因為向大海要糧,還引發了不少漁業衝突。”
作為見習生的冒昌星想到小時候聽大人說的事,立即接腔道:
“啊,船長,我想起來了,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報紙上提到的“太平洋漁業衝突”吧。”
“嗯,不過,那隻是寫在報紙上,其實,還有一場衝突,就發生在這……就在南極。”
指尖夾著雪茄往南極的方向指了指,趙國柱繼續說道:
“當年,南洋正在全力搞建設,當時真正的難處在怎麽勒緊褲腰帶省錢搞建設費。大量的外匯儲備最好用於購買更加急需的產品,食物要盡量減少進口。
而太平洋的漁場,隻能滿足一部分需求,而體積龐大的鯨魚又是最好的肉食來源,它的營養與牛肉差不多……”
看著麵前的這些青年,趙國柱知道他們在學校中肯定吃過鯨魚肉的,直到現在,口感肉質營養與牛肉相近的鯨肉,仍然因其物美廉價廣泛用於校餐。
“但是當時其他海洋的鯨魚經過長期捕獲,差不多快捕光了,但是南極卻有很多鯨魚,所以,為了獲取廉價的肉食,所以,早在四七年,我們就派出船隊到南極捕鯨,因為南洋遠離本土,為了給捕鯨船提供補給,勢必需要就近建立補給站,但是當時我們還沒有租借西福克蘭島,而南極各地各國也紛紛宣布了主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當時的“施蘭德”號捕鯨船的瓦爾特船長,就提出一個建議。”
抽了雪茄煙,趙國柱注視著遠方,說道:
“就是南洋的“新施瓦本”,嗯,挪威人叫它毛德皇後地,不過,戰前,39年,施瓦本號滿載著33名科考隊員和24名船員,從德國漢堡港出發,一路向南抵達了南極著名的瑪塔公主海岸。
那裏當時也就是挪威所宣稱主權的毛德皇後地,但他們在瑪塔公主海岸沿岸探索並插上了德國的國旗,不僅如此,科考隊還派出了一架水上飛機飛入了海岸,空投了鋁製的金屬標以標記飛機能到達的最遠極限。這個由國旗和鋁製地標構成的區域,就成了“新施瓦本”,一塊德國的海外領土。”
提到當年德國人拓展海外領土的舉動時,趙國柱的臉上露出笑容,這個笑容裏充滿了對德國人的感謝。
“其實德國探索出來的這塊區域,早就是挪威人的地盤,他們早就在這裏捕鯨補給站。
但當年裏徹那些德國佬並沒有管那一套,而是直接武裝趕走了挪威人,他們從補給站裏趕走後,又摧毀了補給站。把那裏變成了德國的領土。
再然後,眾所周知二戰打響,在隨後十幾年裏,受限於種種原因,挪威人都沒有返回新施瓦本。
至少在我們進入“新施瓦本”之前,挪威人還沒有重返這裏,而德國戰後自動放棄了海外領地,所以我們到來時,這裏就是無主之地,沒有任何主人的那種,而我們就是新的主人了,不僅在“新施瓦本”建立了捕給站,而且還建立了定居點,所以……”
叼著雪茄,趙國柱的雙手伸成扇形,說道:
“由南極點為圓心,夾在位於西經20度至東經45度之間的一大塊扇形的南極大陸,是南洋領土——總麵積約為250萬平方公裏。所以,我們的國土麵積,足足有383.51萬平方公裏。”
聽著船長的解釋,冒昌星有些疑惑的問道:
“可為什麽,沒有寫進教科書呢?”
麵對他的詢問,趙國柱不加隱瞞的說道。
“我們當年為了避免與挪威發生衝突,所以並沒有立即宣稱主權,但是戰後隨著歐洲各國恢複,英國繼續重申其在南極主權,在五二年還發生了阿根廷軍人在南極霍普灣武裝驅逐英國人的事件。隨著南極爭奪的逐步升溫,我們才公開宣布對“新施瓦爾”的主權,當時,挪威也曾抗議過,但是……”
抽了口雪茄,趙國柱說道:
“我們的主權依據是符合國際法的!”
“符合國際法?是因為這裏當時是“無主之地”嗎?”
麵對見習生們好奇的目光,趙國柱並沒有回答,而抿了抿嘴唇,凝視著遠方,良久,才說道:
“等到了應龍鎮,你們就知道了。”
在見習生們好奇的目光中,“東方朔號”一路向南!
兩千多年前,東方朔一路北上,直到北極,成為人類極地考察第一人。而兩千年後的今天,“東方朔號”則路向南,向著南極進軍。
隨著越來越靠近南極,海麵上的冰山也越來越多了。
蔚藍的海麵上,一座座形態各異冰山迎麵而來,像盛開的雪蓮花綻放在海中,藍的晶瑩剔透,玉潔冰心,美不勝收!
注視著海上冰山,冒昌星、孫鬆濤等第一次來南洋的人們,無不是覺得,這可能就是天堂了!
他們之中既有船員,也有來這裏過冬的科考隊員。
南極的夏天是非常短暫的,也就是每年12月到次年的2月底之間,而“東方朔號”正是抓住最後的夏日時光,來給他們運來補給以及越冬的補給隊員。還有就是把在這裏度過一個夏天的科考隊員接回家。
兩天後,“東方朔號”破冰船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應龍鎮。
在“東方朔號”向著海岸靠近時,身為越冬隊隊長的蘇誌賢,這會就站在甲板上,看著一座座漂浮的冰山,他忍不住說道。
“《山海經》有雲:“應龍處南極”,所以,這裏就是應龍了……”
這倒不是顯擺,而是因為激動,作為永定大學的地質係教授,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南極,來到這片冰天雪地,又怎麽可能不激動呢?
“是啊,應龍,這是我們的應龍。”
孫鬆濤感慨之餘,又說道。
“教授,其實,我們似乎應該感謝德國人,如果不是當年他們趕走了的挪威人,我們又怎麽可能得到這麽好的一塊國土呢?”
對於學生的這個看法,蘇誌賢是自然是非常讚同的。畢竟,每一個南極科考隊員都非常了解這段曆史。
“是啊,是應該感謝德國人,當年德國人所選擇的考察線路和挪威人幾乎重合,德國人所框定的“新施瓦本”在整個南極大陸上算是最有開發價值的土地。大名鼎鼎的施爾馬赫綠洲就位於此。雖然這是一片冰天雪地中的沙漠地帶,但卻是建立考察站的好地方。
在陽光加熱下,“新施瓦本”在夏季能維持10c以上的高溫,人類可以很好地居住於此。圍繞著這座綠洲的還有星羅棋布的100多座天然湖泊。在夏天,這些湖泊不會上凍,且自帶很複雜的生態係統。無論是作為取水點還是極地生態的考察點,都是很好的選擇。即使是被冰雪覆蓋的土地,也能在夏天陽光的加熱下產生藻類植物。”
提到“施爾馬赫綠洲”時,蘇誌堅接著說道: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在那裏建立永久的定居點——應龍鎮,那可是南極唯一的小鎮。也是我們未來主張南極250萬平方公裏領土的合法性來源!所以,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感謝德國人,感謝他們趕走了挪威人,建立了“新施瓦本”,我們的“新施瓦本”。”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五九年美蘇牽頭建立了以《南極條約》為核心相關體係,規定南極科考僅用於科學目的,凍結了所有國家對南緯60°以南的主權聲索。南極問題相關各方在美蘇的強大影響下被迫同意締約。
而南極的領土問題又都在美蘇主導下,被《南極條約》擱置。問題的擱置並不代表解決,南極爭奪戰並未偃旗息鼓。《南極條約》雖然凍結了主權聲索,但並不強製各國放棄主權,於是7個主權聲索國打起了擦邊球,小動作不斷。
而作為主權聲索國之一的南洋,之所以沿用“新施瓦本”的舊名,就是為領土合法性作為鋪墊,畢竟,在南洋抵達“新施瓦本”時,挪威人早就被德國人趕走了,而德國人因為戰敗,早就剝奪海外權益了。
那這裏自然就是“無主之地”了,既然“新施瓦本”成了“無主之地”,南洋恰到好處的重新占領,移民,自然可以主張領土合法性了!
越過一座又一座冰山,幾個小時後,一個小鎮映入他們的視線之中,船上的人們立即激動喊道。
“看,那就是應龍!”
這個問題很奇妙!
甚至可以說問題問的有些白癡。
因為答案是眾所周知的,婆羅洲74.33萬平方公裏,中興島17.46萬平方公裏,永定群島7.4萬平方公裏,以及位於伊裏安島西部的東寧32.32平方公裏,再加上永平(納土納)群島、龍牙群島(林加群島、廖內群島之南、邦加島、勿裏洞島)以及極樂島(索科特拉島)等多座總麵積約2萬平方公裏的離岸島嶼。
南洋的國土麵積是133.51萬平方公裏。
這是寫在教科書上的國土麵積,在南洋哪怕就是小學生也知道。
但,這裏還有但是!
南洋實際國土麵積……應該是383.51萬平方公裏(約)。
國土突然一下子擴大了一倍都不止。
“這是一段公案!”
叼著雪茄趙國柱,對身旁的幾名見習生解釋道:
“眾所周知,在建國初期,因為遍地都是雨林,畜牲養殖業不發達不說,就連農業也不發達,但是那時候每天都有上萬,甚至幾萬新移民到港,而為了獲得食物,閣下就下令“向海洋要糧”,於是南洋就建立了幾家漁業公司,購置了不少遠洋漁船,而因為向大海要糧,還引發了不少漁業衝突。”
作為見習生的冒昌星想到小時候聽大人說的事,立即接腔道:
“啊,船長,我想起來了,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報紙上提到的“太平洋漁業衝突”吧。”
“嗯,不過,那隻是寫在報紙上,其實,還有一場衝突,就發生在這……就在南極。”
指尖夾著雪茄往南極的方向指了指,趙國柱繼續說道:
“當年,南洋正在全力搞建設,當時真正的難處在怎麽勒緊褲腰帶省錢搞建設費。大量的外匯儲備最好用於購買更加急需的產品,食物要盡量減少進口。
而太平洋的漁場,隻能滿足一部分需求,而體積龐大的鯨魚又是最好的肉食來源,它的營養與牛肉差不多……”
看著麵前的這些青年,趙國柱知道他們在學校中肯定吃過鯨魚肉的,直到現在,口感肉質營養與牛肉相近的鯨肉,仍然因其物美廉價廣泛用於校餐。
“但是當時其他海洋的鯨魚經過長期捕獲,差不多快捕光了,但是南極卻有很多鯨魚,所以,為了獲取廉價的肉食,所以,早在四七年,我們就派出船隊到南極捕鯨,因為南洋遠離本土,為了給捕鯨船提供補給,勢必需要就近建立補給站,但是當時我們還沒有租借西福克蘭島,而南極各地各國也紛紛宣布了主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當時的“施蘭德”號捕鯨船的瓦爾特船長,就提出一個建議。”
抽了雪茄煙,趙國柱注視著遠方,說道:
“就是南洋的“新施瓦本”,嗯,挪威人叫它毛德皇後地,不過,戰前,39年,施瓦本號滿載著33名科考隊員和24名船員,從德國漢堡港出發,一路向南抵達了南極著名的瑪塔公主海岸。
那裏當時也就是挪威所宣稱主權的毛德皇後地,但他們在瑪塔公主海岸沿岸探索並插上了德國的國旗,不僅如此,科考隊還派出了一架水上飛機飛入了海岸,空投了鋁製的金屬標以標記飛機能到達的最遠極限。這個由國旗和鋁製地標構成的區域,就成了“新施瓦本”,一塊德國的海外領土。”
提到當年德國人拓展海外領土的舉動時,趙國柱的臉上露出笑容,這個笑容裏充滿了對德國人的感謝。
“其實德國探索出來的這塊區域,早就是挪威人的地盤,他們早就在這裏捕鯨補給站。
但當年裏徹那些德國佬並沒有管那一套,而是直接武裝趕走了挪威人,他們從補給站裏趕走後,又摧毀了補給站。把那裏變成了德國的領土。
再然後,眾所周知二戰打響,在隨後十幾年裏,受限於種種原因,挪威人都沒有返回新施瓦本。
至少在我們進入“新施瓦本”之前,挪威人還沒有重返這裏,而德國戰後自動放棄了海外領地,所以我們到來時,這裏就是無主之地,沒有任何主人的那種,而我們就是新的主人了,不僅在“新施瓦本”建立了捕給站,而且還建立了定居點,所以……”
叼著雪茄,趙國柱的雙手伸成扇形,說道:
“由南極點為圓心,夾在位於西經20度至東經45度之間的一大塊扇形的南極大陸,是南洋領土——總麵積約為250萬平方公裏。所以,我們的國土麵積,足足有383.51萬平方公裏。”
聽著船長的解釋,冒昌星有些疑惑的問道:
“可為什麽,沒有寫進教科書呢?”
麵對他的詢問,趙國柱不加隱瞞的說道。
“我們當年為了避免與挪威發生衝突,所以並沒有立即宣稱主權,但是戰後隨著歐洲各國恢複,英國繼續重申其在南極主權,在五二年還發生了阿根廷軍人在南極霍普灣武裝驅逐英國人的事件。隨著南極爭奪的逐步升溫,我們才公開宣布對“新施瓦爾”的主權,當時,挪威也曾抗議過,但是……”
抽了口雪茄,趙國柱說道:
“我們的主權依據是符合國際法的!”
“符合國際法?是因為這裏當時是“無主之地”嗎?”
麵對見習生們好奇的目光,趙國柱並沒有回答,而抿了抿嘴唇,凝視著遠方,良久,才說道:
“等到了應龍鎮,你們就知道了。”
在見習生們好奇的目光中,“東方朔號”一路向南!
兩千多年前,東方朔一路北上,直到北極,成為人類極地考察第一人。而兩千年後的今天,“東方朔號”則路向南,向著南極進軍。
隨著越來越靠近南極,海麵上的冰山也越來越多了。
蔚藍的海麵上,一座座形態各異冰山迎麵而來,像盛開的雪蓮花綻放在海中,藍的晶瑩剔透,玉潔冰心,美不勝收!
注視著海上冰山,冒昌星、孫鬆濤等第一次來南洋的人們,無不是覺得,這可能就是天堂了!
他們之中既有船員,也有來這裏過冬的科考隊員。
南極的夏天是非常短暫的,也就是每年12月到次年的2月底之間,而“東方朔號”正是抓住最後的夏日時光,來給他們運來補給以及越冬的補給隊員。還有就是把在這裏度過一個夏天的科考隊員接回家。
兩天後,“東方朔號”破冰船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應龍鎮。
在“東方朔號”向著海岸靠近時,身為越冬隊隊長的蘇誌賢,這會就站在甲板上,看著一座座漂浮的冰山,他忍不住說道。
“《山海經》有雲:“應龍處南極”,所以,這裏就是應龍了……”
這倒不是顯擺,而是因為激動,作為永定大學的地質係教授,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南極,來到這片冰天雪地,又怎麽可能不激動呢?
“是啊,應龍,這是我們的應龍。”
孫鬆濤感慨之餘,又說道。
“教授,其實,我們似乎應該感謝德國人,如果不是當年他們趕走了的挪威人,我們又怎麽可能得到這麽好的一塊國土呢?”
對於學生的這個看法,蘇誌賢是自然是非常讚同的。畢竟,每一個南極科考隊員都非常了解這段曆史。
“是啊,是應該感謝德國人,當年德國人所選擇的考察線路和挪威人幾乎重合,德國人所框定的“新施瓦本”在整個南極大陸上算是最有開發價值的土地。大名鼎鼎的施爾馬赫綠洲就位於此。雖然這是一片冰天雪地中的沙漠地帶,但卻是建立考察站的好地方。
在陽光加熱下,“新施瓦本”在夏季能維持10c以上的高溫,人類可以很好地居住於此。圍繞著這座綠洲的還有星羅棋布的100多座天然湖泊。在夏天,這些湖泊不會上凍,且自帶很複雜的生態係統。無論是作為取水點還是極地生態的考察點,都是很好的選擇。即使是被冰雪覆蓋的土地,也能在夏天陽光的加熱下產生藻類植物。”
提到“施爾馬赫綠洲”時,蘇誌堅接著說道: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在那裏建立永久的定居點——應龍鎮,那可是南極唯一的小鎮。也是我們未來主張南極250萬平方公裏領土的合法性來源!所以,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感謝德國人,感謝他們趕走了挪威人,建立了“新施瓦本”,我們的“新施瓦本”。”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五九年美蘇牽頭建立了以《南極條約》為核心相關體係,規定南極科考僅用於科學目的,凍結了所有國家對南緯60°以南的主權聲索。南極問題相關各方在美蘇的強大影響下被迫同意締約。
而南極的領土問題又都在美蘇主導下,被《南極條約》擱置。問題的擱置並不代表解決,南極爭奪戰並未偃旗息鼓。《南極條約》雖然凍結了主權聲索,但並不強製各國放棄主權,於是7個主權聲索國打起了擦邊球,小動作不斷。
而作為主權聲索國之一的南洋,之所以沿用“新施瓦本”的舊名,就是為領土合法性作為鋪墊,畢竟,在南洋抵達“新施瓦本”時,挪威人早就被德國人趕走了,而德國人因為戰敗,早就剝奪海外權益了。
那這裏自然就是“無主之地”了,既然“新施瓦本”成了“無主之地”,南洋恰到好處的重新占領,移民,自然可以主張領土合法性了!
越過一座又一座冰山,幾個小時後,一個小鎮映入他們的視線之中,船上的人們立即激動喊道。
“看,那就是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