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也是有花邊新聞的。


    這簡直不要太正常,在英國甚至有一些報紙,專門喜歡報道皇家的花邊新聞。


    雖然在南洋沒有這樣的報紙,但難免的還是會有一些八卦傳出來。


    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而且有些秘密都是公開的秘密。報紙上不寫,不代表大家不知道。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李毅安,壓根就不在意那些八卦。


    人不風流枉少年嘛!


    要是偶爾風流一下,難不成還要把別人的嘴堵上不成。那不過隻是掩耳盜鈴而已。


    其實,一直以來,李毅安對於輿論還是非常寬容的,隻是建立了審查機構,但是審查也是控製在合理的範圍之內。畢竟,在一定程度上的外界監督,對於官方是有益的,但是,必須在控製之中,不能脫離控製,畢竟,失控才是最危險的。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工作之中。


    臨近歲末,對於李毅安來說,工作也變得更加的繁忙了,在短短的一個星期裏,他就視察了超過四十家企業,這些企業之中,既有正在建設中“bmw”公司——雖然尚未完工,但是第一批汽車卻早已經下線——以戰前設計的bmw326,已經開始投入市場,成為南洋官員用車。


    在李毅安進入bmw公司時,公司的管理層並沒有出來迎接他的到來,稍一詢問才知道他們正在聽課。


    “戴明的課?”


    李毅安一聽,便說道。


    “那正好,我們也去聽聽。”


    很快他們一行人就來到了bmw公司六樓會議室內,在他進入會議室時,數十名公司管理人員正認真的做著筆記。而台上的戴明正在那裏講著課。


    “……停止那種隻依據報價選擇供應商的做法,應當著重於減低總體成本……價格和質量密不可分,一味試圖降低采購價格而無視質量的做法,隻會使優秀的供應商因無利可圖而退出……”


    在戴明講課時,李毅安同樣也變成了一個學生,雖然這家夥是他親自點名雇傭的,但這還是第一次聽他的講座。


    威廉·愛德華茲·戴明是一名統計專家,在戰爭期間他是美國人口統計局的顧問,也正是在戰爭中,他把統計質量控製原理引入工業管理,把統計理論應用於戰時生產。


    但是戰爭時期的生產,隻求更多,不求更好,盡管戴明在美國不斷呼籲重視質量,卻很少引起外界的重視,在過去的幾年中,他不斷的進行質量管理的培訓,試圖把統計學運用於工業生產,不過沒有多少人對他的建議和課程感興趣——戰後美國經濟一片繁榮,訂單應接不暇,根本沒有人有空去理這個抽樣調查專家去談什麽質量。


    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收到麥克阿瑟的邀請,到日本從事統計工作。了也正是在日本,他的質量管理理論受到了日本各界的歡迎。


    也正這個被美國視為“棄子”的管理專家,在異國他鄉成為了“日本質量管理教父”,日本企業界對戴明感恩戴至極,不僅設立了“戴明獎”,獎勵在質量管理領域有創新的人,在豐田公司總部,有三張比真人大的照片,一張是豐田創始人,另一張是現任總裁,第三張比前兩張都大,就是戴明。


    正是戴明的質量管理理論,成就了日本製造。等到美國再發現的時候,依靠質量取勝的日本製造已經把的美國製造打的落花流水。


    對於這樣一位質量管理大師,李毅安當然不會留給日本人了,畢竟,在這個時代日本製造都是低劣的代名詞的,正是靠著戴明傳播的質量管理機製,改變了一切。


    這樣的人才,要留給自己用,現在的戴明是公司的特別顧問,去年來到南洋後,一直從事企業質量管理研究。


    “大多數質量問題是管理者的責任,不是工人的責任,因為整個愚蠢的生產程序是由管理者製定的,工人被排除在外……”


    台上的戴明講的很認真,台下的人聽的也非常認真,和他過去的講座一樣,不僅bmw的管理層,還有其它公司的管理人員,每一個人都在如饑似渴的學習著質量管理知識。


    “……如果能爭取一次把事情做好,不造成浪費,就可以降低成本,而無需加大投入……質量是一種以最經濟的手段,製造出市場上最有用的產品。一旦改進了產品質量,生產率就會自動提高。”


    置身於最後一排的李毅安也認真的聽取著他的講座,雖然他現在並不直接參與公司的管理,但質量是所有工業企業生存的根本,等到講座快要結束時,在戴明與眾人的互動中,李毅安想了想,便寫到一張便簽,讓人送了過去。


    接過別人遞來的便簽,戴明看了一眼,說道。


    “這個問題問題的很好,要把南洋從一個製造普通產品的國家轉變成為生產高質量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具有競爭優勢的國家,需要多長時間?我想你們應該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正像戴明說的那樣,他們確實是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就我看來,隻要運用統計分析,建立質量管理機製,5年後,南洋的產品質量就可以超過美國!”


    盡管他的預言,讓會議室內的眾人無不是交頭接耳有些不太相信,畢竟,所有人都知道,培養一名機械加工工人是並不容易,盡管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南洋一直在向美國學習大規模生產時控製質量的方法以及管理方法,使企業生產管理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但是在工人培養上卻碰到一些問題,那些機床需要工人親自上手操作,一名學徒,從學習到獨立操作,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在南洋不知道多少學徒工,連續幾個月不回宿舍,每天睡在工廠的地板上,為的就是盡快出師,能夠真正獨立操作機床。


    有時候,他們顯然低估了自己,正像戴明預方的那樣,南洋的產品質量總體水平在5年後,就超過了美國,開始在質量上對美國工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也正是由此開始,戴明成了南洋的質量管理教父。在隨後的幾十年間,戴明在南洋各地舉辦質量管理培訓講座,傳授他的管理思想。南洋每5個企業中的主管就有4人曾聽過他的講座。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李毅安截胡日本最重要的截胡,不是從日本拆走的機器,而是截胡的大腦,盡管這個大腦並不是日本的,但是它卻深深的改變了日本。


    現在,戴明的質量管理理論同樣也會從根本上改變南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過去做財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魚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魚的命運並收藏回到過去做財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