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路之人,當有一路所需的行囊。”
九青笑答,朝歌之事,是機遇,不是壞處,王自當在暗處補償,以做他問路的獎賞,而這補償必定對他有大用,不然難安人心。
九青見姬旦麵露不解,深深看了看他那滿頭,隻剩下一縷黑絲的白發,輕聲道:“《歸藏圖》中,以萬事萬物皆在運行的規矩,進行預測;而我們隻需順著往下看,即使不占卜,也能預見未來一二,這是勢,順大勢而為,即可尋到落腳之地。”
“大勢嗎?”
姬旦略有所悟,但還是不深切,他看著已經從巨象篷車上下來,那高大的身影,微微滯言,隨即與九青一同下馬。
隻因一近侍攔下了他們,而下麵的路,他們也不能再騎乘了,王已前往祭祀,他們地位不足,隻能遠遠觀望,看著那一叢叢高聳的火焰升天,煙霧化作飛鳥,攜帶著王的祈願飛入大商蒼穹……
九青的目光隻在祭祀上停留一二,看著祭祀的活牲被活活刨心而死,就轉移了目光,望向那些商臣們……
驚懼,但還不足兔死狐悲,這次死的隻是一個氏族中子,而且對商祖契不敬,他們沒有理由在王的憤怒下為其出言,但是九青能感覺一二關注,那些可能是這中子氏族的人。
“又如何呢。”九青側目淺笑,殺人者,人恒殺之,何況是要殺他的人。
目光下移,轉身而望。
那是一群群自發圍聚而來的商人,八春此刻被無數的目光注視,就見,費仲親自而來,托舉著三百貝幣,以及護衛的符牌,笑意瑩瑩地遞給八春。
八春忐忑接過,要知這可是費仲啊。
作為王的仆禦,自幼跟隨王側,這妹都的商人皆能識得費仲,也知曉費仲的權勢;可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親自給他送賞,如何能不讓他忐忑。
八春健碩的身軀微微下彎,小心翼翼地接過。
費仲笑了笑,又道:“王氣焰已消。”
說著,還與九青善意對視,接著對八春道:“王還命人為八春護衛打造一柄大弓,下一次狩獵時,八春護衛就可為王而獵。”
八春聞聲,眼中的激動與感恩難以言表,激動之情讓他的聲音都抖了抖:“果真,八春大謝王恩,八春難報,難報,必向死而為王命!”
八春說著,都哽咽不已,重重地向大王祭祀的祭壇,狠狠下拜。
也是此時,費仲與九青再次對視,費仲接著道,仿佛說與九青聽聞:“八春護衛,聽聞汝女有疾,不若求九青小卜寬容一假,免得心中擔憂,護衛不全。”
八春下拜的身子一頓,抬頭望向九青;九青沒有拒絕,順勢就給八春放假,八春感恩地對九青一拜,這才抹淚,帶著賞賜離開此地。
在近侍的帶領下,向著浩浩蕩蕩的圍觀商人中行去……
九青不問。
費仲不答。
但他們的目光皆在八春身上,隻能見到不少商人圍觀八春,詢問八春的機遇,知曉了在狩獵時王的行為,特別是九青所言——大王輸給的是我大商商人,有何不可!
王也隱隱認同此言,不再為輸掉狩獵而怒,反而大大嘉善了八春,賜予護衛之職;這讓商人們發出一陣陣驚歎。
望向遠遠高高,不可見王的祭壇,眼中迸發熾熱,這股熾熱猶如大風吹過,暖了大商的商人,也是此時為神權帝國,不然後世之人必能定一句——民心可用。
看見一切如同所料,九青和費仲都滿意頷首,而費仲卻沒有忘記在此中‘受難’的九青,瞥了一眼一側的姬旦,並不認為姬旦能聽懂,費仲笑意不減,對九青道:
“王令,九青小卜運書前往朝歌後,為王留在朝歌看管天辛冊宮,冊宮之書,小卜盡可觀閱。”
這才是帝辛給予九青真正的賞賜!
“到時周旦小卜的賞賜也由九青小卜操持。”
九青目微動,典籍宮一向是大史的權利範圍,而這一次,王強勢地奪走這股權利,身為大史,一殿之長的殷衍可能答應?
但王挑選的是巫臣五宮之中,地位最為薄弱的史殿,典籍宮之物對貴族而言,觀閱也非掌握,移到朝歌並無不可,能觀看的王不可能不給他們觀望,不能觀看的放在哪他們也無法觀看。
所以,此事不管殷衍如何不情願,大概率也能成。
但交鋒也必不可少,貴族大可以借用一次代價不高的妥協,讓王留下隱患,給下一次重大,且與他們利益不和的大事,留下拒絕的權利。
可王如今要動用大商的底層商人群體啊。
這典籍宮中的書,就極為重要了,這是大商的傳承之地,一些外室的典籍就能夠讓不少商人達到入朝為官的程度。
而其中的聰慧者,王還可讓觀一二內室書,成為高位,以此製衡大商已經變得腐朽的貴族群體,加強身為商王的統治力,這才是帝辛想要的。
這對當世大商來說,是嶄新的變革方式;但後世而來的九青言,例朝例代,這樣的方式不知上演了多少次,所以他能在帝辛謀劃中,進行添補,悄無聲息地幫助帝辛完善此次,隱秘的改革。
看來前往朝歌後,得好好為此事占卜一番了,不過不知,加上命的天賦,能否占卜成功。
九青心中已有決斷——此事關乎重大,大商的氣運皆會聚來,他一定要想辦法占卜成功,方能以功績,一搏大商氣運。
九青不可能逆著大商的大勢而行,他還沒有這樣的實力,隻能借助大勢而謀求成長,而此時大商的大勢,除了帝辛外,就是大商的貴族、宗室、貞人、諸侯……
諸侯?
如今姬昌都未被帝辛抓入羑裏,足足關了七年才出來,寫成了《周易》,九青可等不到那個時候,或許《周易》可謀。
但此時不是幫助西周的時候,大勢尚且在商。
其餘貴族、宗室、貞人,九青認為專心地為一帝王一人為臣,比屈膝在貴族、宗室、貞人這幾個大集團之間要舒適得多,帝辛直來直往,雖易怒,但存理智的脾性,尚可。
……
而對費仲來言,九青的思索不過轉瞬,似乎在驚訝王對他的特例,這讓費仲很滿意,他自幼隨王做事,一切榮譽都來自帝辛,自然為帝辛考慮,不然他也不會成為外界傳聞中,帝辛最為寵信的臣子。
“九青小卜,聽聞微員小祝邀您一同去尋大史,此事不必,王已有安排,隻待明日朝中定論此事,後日即可啟程,前往朝歌,之後的書冊典籍會由王勒令歸來的廉師為領,甲兵押送前來。”
廉師?
大商臣位分為內服、外服;外服是商王分封的諸侯,內服是王實際掌控的地方的臣子。
其中內服有外廷、內廷——
內廷多為巫官、侍衛。
外廷多為武官、卿士。
九青詢問廉師情況,他來大商隻了解了內廷之臣的情況,對於外派的外廷臣,這樣的武官少有了解,此時開口,也是希望能在見到這位廉師時,能相安無事。
“廉師啊,原為蜚國大子,與王自幼相識,之後為蜚國首領,在王繼任後為王出征,乃大商一師之長,統帥數萬甲兵。”
“此刻妹都中的惡來大子與季勝元子乃蜚廉唯二的嫡子,前段時間就奉命出城,傳王令。”
原來如此,怪不得狩獵之時不見惡來與季勝,不過當時鄂弓也不在。
“蜚廉……餘知曉了,多謝費仆禦告知。”
惡來、季勝、蜚廉,一國的大宗皆在大商為臣,這蜚國與王的關係,自不必多言,這也是費仲要告訴九青的,可與蜚國之人交好。
兩人拜別。
這場祭祀沒有他們的職責,而祭祀要舉行至夜晚,他們雖可以離去,但又不能離去,隻能在此處靜靜觀望……
待事畢後,這才歸各自宮室,九青也令那兩位安排他飲食起居的近侍,收拾行囊,準備前往朝歌城。
九青沒有詢問什麽你二人願不願往的想法,在大商,這些底層的近侍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即使是貴族之後,但貴族太多了,不是本支大宗,少有能成事者,皆歸入近侍仆從當中,以為真正頂尖的貴族服務。
若九青沒有來大商,在九國的命運也是如此。
“小卜,您的衣物。”
舉宮東室內,女侍端來九青之前安排的衣物,放在席榻之上,就繼續為九青收拾行囊,打包帶好,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去朝歌城,與在妹都的差距可能隻是外麵熱鬧非凡的商人街道,可他們身為近侍也不能隨意出王宮。
九青詢問道:“絲綢可還有剩?”
女侍停下手中事,緊忙道:“有剩半匹,小卜可要用?”
九青想了想,微微搖頭,粗綢並不合適書寫作畫,他欲望畫一幅《歸藏》卻也無奈,隻能用獸皮……嗯?
不若將《歸藏》畫在獸皮鬥篷上。
“尋墨與筆來。”
墨與筆和後世的有不同,但書寫方式是差不多的,而以筆沾墨的由來悠久,漆器就是出處,有的漆器千年不敗,可見此時的染料工藝非凡,墨筆都不及其精妙,隻是撿了些便利。
……
——推薦票,感謝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各位美人——
九青笑答,朝歌之事,是機遇,不是壞處,王自當在暗處補償,以做他問路的獎賞,而這補償必定對他有大用,不然難安人心。
九青見姬旦麵露不解,深深看了看他那滿頭,隻剩下一縷黑絲的白發,輕聲道:“《歸藏圖》中,以萬事萬物皆在運行的規矩,進行預測;而我們隻需順著往下看,即使不占卜,也能預見未來一二,這是勢,順大勢而為,即可尋到落腳之地。”
“大勢嗎?”
姬旦略有所悟,但還是不深切,他看著已經從巨象篷車上下來,那高大的身影,微微滯言,隨即與九青一同下馬。
隻因一近侍攔下了他們,而下麵的路,他們也不能再騎乘了,王已前往祭祀,他們地位不足,隻能遠遠觀望,看著那一叢叢高聳的火焰升天,煙霧化作飛鳥,攜帶著王的祈願飛入大商蒼穹……
九青的目光隻在祭祀上停留一二,看著祭祀的活牲被活活刨心而死,就轉移了目光,望向那些商臣們……
驚懼,但還不足兔死狐悲,這次死的隻是一個氏族中子,而且對商祖契不敬,他們沒有理由在王的憤怒下為其出言,但是九青能感覺一二關注,那些可能是這中子氏族的人。
“又如何呢。”九青側目淺笑,殺人者,人恒殺之,何況是要殺他的人。
目光下移,轉身而望。
那是一群群自發圍聚而來的商人,八春此刻被無數的目光注視,就見,費仲親自而來,托舉著三百貝幣,以及護衛的符牌,笑意瑩瑩地遞給八春。
八春忐忑接過,要知這可是費仲啊。
作為王的仆禦,自幼跟隨王側,這妹都的商人皆能識得費仲,也知曉費仲的權勢;可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親自給他送賞,如何能不讓他忐忑。
八春健碩的身軀微微下彎,小心翼翼地接過。
費仲笑了笑,又道:“王氣焰已消。”
說著,還與九青善意對視,接著對八春道:“王還命人為八春護衛打造一柄大弓,下一次狩獵時,八春護衛就可為王而獵。”
八春聞聲,眼中的激動與感恩難以言表,激動之情讓他的聲音都抖了抖:“果真,八春大謝王恩,八春難報,難報,必向死而為王命!”
八春說著,都哽咽不已,重重地向大王祭祀的祭壇,狠狠下拜。
也是此時,費仲與九青再次對視,費仲接著道,仿佛說與九青聽聞:“八春護衛,聽聞汝女有疾,不若求九青小卜寬容一假,免得心中擔憂,護衛不全。”
八春下拜的身子一頓,抬頭望向九青;九青沒有拒絕,順勢就給八春放假,八春感恩地對九青一拜,這才抹淚,帶著賞賜離開此地。
在近侍的帶領下,向著浩浩蕩蕩的圍觀商人中行去……
九青不問。
費仲不答。
但他們的目光皆在八春身上,隻能見到不少商人圍觀八春,詢問八春的機遇,知曉了在狩獵時王的行為,特別是九青所言——大王輸給的是我大商商人,有何不可!
王也隱隱認同此言,不再為輸掉狩獵而怒,反而大大嘉善了八春,賜予護衛之職;這讓商人們發出一陣陣驚歎。
望向遠遠高高,不可見王的祭壇,眼中迸發熾熱,這股熾熱猶如大風吹過,暖了大商的商人,也是此時為神權帝國,不然後世之人必能定一句——民心可用。
看見一切如同所料,九青和費仲都滿意頷首,而費仲卻沒有忘記在此中‘受難’的九青,瞥了一眼一側的姬旦,並不認為姬旦能聽懂,費仲笑意不減,對九青道:
“王令,九青小卜運書前往朝歌後,為王留在朝歌看管天辛冊宮,冊宮之書,小卜盡可觀閱。”
這才是帝辛給予九青真正的賞賜!
“到時周旦小卜的賞賜也由九青小卜操持。”
九青目微動,典籍宮一向是大史的權利範圍,而這一次,王強勢地奪走這股權利,身為大史,一殿之長的殷衍可能答應?
但王挑選的是巫臣五宮之中,地位最為薄弱的史殿,典籍宮之物對貴族而言,觀閱也非掌握,移到朝歌並無不可,能觀看的王不可能不給他們觀望,不能觀看的放在哪他們也無法觀看。
所以,此事不管殷衍如何不情願,大概率也能成。
但交鋒也必不可少,貴族大可以借用一次代價不高的妥協,讓王留下隱患,給下一次重大,且與他們利益不和的大事,留下拒絕的權利。
可王如今要動用大商的底層商人群體啊。
這典籍宮中的書,就極為重要了,這是大商的傳承之地,一些外室的典籍就能夠讓不少商人達到入朝為官的程度。
而其中的聰慧者,王還可讓觀一二內室書,成為高位,以此製衡大商已經變得腐朽的貴族群體,加強身為商王的統治力,這才是帝辛想要的。
這對當世大商來說,是嶄新的變革方式;但後世而來的九青言,例朝例代,這樣的方式不知上演了多少次,所以他能在帝辛謀劃中,進行添補,悄無聲息地幫助帝辛完善此次,隱秘的改革。
看來前往朝歌後,得好好為此事占卜一番了,不過不知,加上命的天賦,能否占卜成功。
九青心中已有決斷——此事關乎重大,大商的氣運皆會聚來,他一定要想辦法占卜成功,方能以功績,一搏大商氣運。
九青不可能逆著大商的大勢而行,他還沒有這樣的實力,隻能借助大勢而謀求成長,而此時大商的大勢,除了帝辛外,就是大商的貴族、宗室、貞人、諸侯……
諸侯?
如今姬昌都未被帝辛抓入羑裏,足足關了七年才出來,寫成了《周易》,九青可等不到那個時候,或許《周易》可謀。
但此時不是幫助西周的時候,大勢尚且在商。
其餘貴族、宗室、貞人,九青認為專心地為一帝王一人為臣,比屈膝在貴族、宗室、貞人這幾個大集團之間要舒適得多,帝辛直來直往,雖易怒,但存理智的脾性,尚可。
……
而對費仲來言,九青的思索不過轉瞬,似乎在驚訝王對他的特例,這讓費仲很滿意,他自幼隨王做事,一切榮譽都來自帝辛,自然為帝辛考慮,不然他也不會成為外界傳聞中,帝辛最為寵信的臣子。
“九青小卜,聽聞微員小祝邀您一同去尋大史,此事不必,王已有安排,隻待明日朝中定論此事,後日即可啟程,前往朝歌,之後的書冊典籍會由王勒令歸來的廉師為領,甲兵押送前來。”
廉師?
大商臣位分為內服、外服;外服是商王分封的諸侯,內服是王實際掌控的地方的臣子。
其中內服有外廷、內廷——
內廷多為巫官、侍衛。
外廷多為武官、卿士。
九青詢問廉師情況,他來大商隻了解了內廷之臣的情況,對於外派的外廷臣,這樣的武官少有了解,此時開口,也是希望能在見到這位廉師時,能相安無事。
“廉師啊,原為蜚國大子,與王自幼相識,之後為蜚國首領,在王繼任後為王出征,乃大商一師之長,統帥數萬甲兵。”
“此刻妹都中的惡來大子與季勝元子乃蜚廉唯二的嫡子,前段時間就奉命出城,傳王令。”
原來如此,怪不得狩獵之時不見惡來與季勝,不過當時鄂弓也不在。
“蜚廉……餘知曉了,多謝費仆禦告知。”
惡來、季勝、蜚廉,一國的大宗皆在大商為臣,這蜚國與王的關係,自不必多言,這也是費仲要告訴九青的,可與蜚國之人交好。
兩人拜別。
這場祭祀沒有他們的職責,而祭祀要舉行至夜晚,他們雖可以離去,但又不能離去,隻能在此處靜靜觀望……
待事畢後,這才歸各自宮室,九青也令那兩位安排他飲食起居的近侍,收拾行囊,準備前往朝歌城。
九青沒有詢問什麽你二人願不願往的想法,在大商,這些底層的近侍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即使是貴族之後,但貴族太多了,不是本支大宗,少有能成事者,皆歸入近侍仆從當中,以為真正頂尖的貴族服務。
若九青沒有來大商,在九國的命運也是如此。
“小卜,您的衣物。”
舉宮東室內,女侍端來九青之前安排的衣物,放在席榻之上,就繼續為九青收拾行囊,打包帶好,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去朝歌城,與在妹都的差距可能隻是外麵熱鬧非凡的商人街道,可他們身為近侍也不能隨意出王宮。
九青詢問道:“絲綢可還有剩?”
女侍停下手中事,緊忙道:“有剩半匹,小卜可要用?”
九青想了想,微微搖頭,粗綢並不合適書寫作畫,他欲望畫一幅《歸藏》卻也無奈,隻能用獸皮……嗯?
不若將《歸藏》畫在獸皮鬥篷上。
“尋墨與筆來。”
墨與筆和後世的有不同,但書寫方式是差不多的,而以筆沾墨的由來悠久,漆器就是出處,有的漆器千年不敗,可見此時的染料工藝非凡,墨筆都不及其精妙,隻是撿了些便利。
……
——推薦票,感謝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各位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