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動真格了?
休妻這種事情當然不可能是開玩笑的,可一般來說,隻要別鬧得太大,多半還是能被親近家人勸下來的。有道是,勸和不勸離,鮮少有哪家一聽說要休妻,都一臉慶幸的模樣。周家這副態度令人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這周李氏做人究竟有多失敗?
的確有夠失敗的。
別看鰥夫再娶、寡婦再醮都算是尋常,可棄婦再嫁到底還是相對稀罕了點兒。最重要的是,甭管哪一種情況,想要找個比原配更好的,卻是幾乎沒有可能了。也因此,外頭人看個熱鬧,內裏的悲痛隻能由當事人自個兒來承擔。
可憐的周李氏,原是打算拿喬一番,想逼著周家人趕緊過來接她回去享福,結果一個沒留神,直接給玩脫了。這下可好,聽了周家阿爹這番表態,周李氏麵色煞白的癱坐在地上,腦海裏一片空白,兩眼更是毫無焦距的望著前頭,一副被嚇懵了的模樣。
李家人也是麵麵相覷。
好一會兒,李家老太先回過神來:“老周家就是這麽做人的?我閨女在你家當牛做馬十幾年,這會兒說休就休?憑甚麽!真當我老李家是泥捏的?我不同意!”
單看李家老太也算是硬氣,梗著脖子厲聲質問,唾沫星子更是四下亂噴,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
可惜,硬氣的人卻不止她一個。
“誰管你同不同意?左右我今個兒非休妻不可!!”
周家阿爹想的很明白,經了今個兒這事之後,周家跟李家算是徹底斷了。既然都這般了,哪個還會在乎老丈母娘的態度?有時候斷絕來往也不一定是壞事。
似乎是沒想到周家阿爹的態度會如此堅決,李家老太明顯被噎了一下,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看家人,見其他人也都麵露遲疑,當即心下一涼。
說真的,世道從來都不是公平的,就說休妻這種事兒,哪怕有所謂的七出三不出,可真攤上了事兒,最終還是看夫家的態度,旁的甚麽都不重要。
這檔口,有人過來了。
並非楊樹村的人,饒是周家大伯腳程再快,估摸著這會兒也就堪堪走了一小半路。這會兒來的是杏花村的人,沒舍得放棄流水宴的李家老頭以及村裏的裏長、李家的族長並一些純粹湊熱鬧的閑漢。
其他人也就罷了,杏花村的裏長麵色尤為難看。
那裏長姓溫,隻是性子卻不比姓氏那般溫和,事實上他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這要是擱在素日裏問題或許不大,可今個兒恰巧是他家辦喜事兒的日子。結果,先前還在準備流水宴呢,李家人就跑了一多半,那會兒他還可以說不在乎,直到方才聽人說李氏女要被夫家休棄,這才暗叫不妙匆匆趕來。
休你他娘啊!!!
自家在辦喜事兒,李家卻在瞎折騰,這簡直就是鐵了心給他添堵、故意觸黴頭。偏生,身為杏花村的裏長,溫裏長連拒絕的可能性都沒有。
簡直不能更糟心!
“怎麽回事兒?來個明白人同我說說!”
見裏長發了話,先前還梗著脖子不願意退讓的李家人,登時紛紛縮著脖子往後退,一副慫到了家的模樣。
可惜,李家人慫了並不代表周家人也不敢。
這會兒,周家阿爹忙著低聲安撫驚嚇過度的大金,周家大伯又回去請人了,在略一遲疑後,周家二伯挺身而出,走到溫裏長跟前將事情大致的講述了一遍。
其實,周家二伯早已厭煩了李家這婆娘。先前還道自家三弟太心慈手軟,對付這種不像話的婆娘早就該下狠手收拾,哪有大老爺們被個婆娘騎到脖子上去的?又不是吃軟飯的。至於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這種屁話,更是不值一提,要是娶個婆娘回家啥都不會幹,還不如直接請個菩薩回家供著呢!
隻是有些話,周家二伯也就心裏想想,並不會真的大喇喇說出來。畢竟,相對老三那一團糟的日子,他家的小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得虧老三他自己想通了!
“……李氏去年就偷跑回家,還帶走了我周家好些個被褥、衣裳、口糧。今個兒早些時候,又叫李家人去我周家討要東西,臨走前還順走了兩隻雞鴨。其他話也不多說了,東西也可以不要,可這休書卻是給定了,你們來了也好,正好做個見證。”
溫裏長麵上一陣青一陣白的,其實李家的事情他早有所耳聞,隻是因著先前沒妨礙到他,便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知道真應了那句老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善惡有報。
這不,報應來了!大喜的日子被觸了眉頭啊!!
眼瞅著周圍湊熱鬧的村民越聚越多,溫裏長皺起的眉頭都能夾死蒼蠅了,尤其當他看到那些湊熱鬧的村民好些個都是拿著鍋碗瓢盆、扛著條凳方凳的,更是心塞到不能自抑。很明顯,這些人都是直接從自家流水宴上過來的,沒吃完不要緊打包回家慢慢吃,順便將各家出借的碗盤筷子並凳子一道兒帶回家去,多方便不是?
方便是方便了,可如此一來更是間接的證明了自家的喜事全給毀了。
溫裏長氣沉丹田,暗自磨牙思量著,周家離得遠也就罷了,李家……嗬嗬嗬,給老子等著!!!
可憐的老李家還不知曉自家這會兒已經被溫裏長盯上了,他們還忙著湊在一道兒商量對策。瞧著老周家這意思,明擺著是打算撕破臉了,偏生,休妻這種事情主要還是看夫家的態度,除非楊樹村裏長和周家族長皆竭力反對,興許事情還能有轉機,不然今個兒這休書李家怕是接定了。
李家人還在商量對策,周家這邊的態度卻已經很明顯了,至於杏花村裏長等人,則始終立在一旁,既像是在等楊樹村來人,又像是冷眼看戲。
好在楊樹村的人來得也不慢,張裏長直接將自家牛車趕出來了,畢竟周家族長和特地請來幫著寫休書的老秀才腳程都慢得很。
隨著楊樹村這一行人的到來,好戲才算正式開場。
周家阿爹依舊是那句話:“休妻!”
眼見事情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周李氏終於知道怕了,忙急急的從地上跳了起來,滿臉驚慌失措的拚命擺手:“不不不……周三牛,你咋就那麽狠心?我嫁給你十來年,好日子沒過過一天,倒是伺候了你那麽多年,還給你生了倆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這是鐵了心要把我一腳踢開?”
這話說得可憐又可悲,配上周李氏那驚惶到無助的神情,頗能讓圍觀之人心生同情。
尤其這會兒是在杏花村裏,甭管怎麽說,李家在這兒也生活了百多年,鄉裏鄉親的多少也會替他們家說兩句話,跟別說老話擱在那兒,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能勸和肯定是要勸一下的。
“周家老弟,你婆娘到底給你生了倆孩子,咋說休就休呢?這也太沒道理了。”
“可不是?不就往娘家待了一冬嗎?還給婆家省錢糧呢,多劃算的事兒,要是我,還巴不得婆娘在娘家吃喝。”
“就算真有啥做得不地道的,領回家慢慢教唄。屁大點兒的事情就鬧得要休妻,你知不知道這一休,連帶李家的姑娘都要壞了名聲!”
“算了罷,家去家去!”
……
周遭人們的議論全然不被周家阿爹放在心上,他隻側過頭認真的看著被自家大哥特地請過來的白發老秀才,誠懇的道:“麻煩您老人家幫我寫封休書,不論將來會如何,我保證這事兒絕不會牽扯到您。”
老秀才倒是真無所謂,他過來可不是純幫忙的,而是收了錢□□的。這也虧得姓孟的小子愛惜羽毛,不願意沾手這種事兒給自己惹麻煩,這才便宜了他。再一次確認了周家的態度後,他當下開了書箱取出紙筆,直接在牛車上寫了起來。休書這玩意兒又不是做文章,甚至連過程都不用詳寫,隻要寫明周家最後的決斷,再讓周家阿爹以及裏長、族長摁個指印就成。
沒一會兒,休書就完成了,一式兩份,周家和李家各一份。
當然這是村裏人,倘若是鎮上或者縣城的,還得上衙門取消婚書,前提是成親的時候寫了婚書。
休妻出乎意料的快速,李家這頭便是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接當眾接下了休書。他們當然可以拒絕,甚至撕毀都沒問題,可惜隻要周家那頭同意了,並將周李氏的名字從族譜上剔除,李家這頭無論做甚麽都於事無補。
再看周李氏……哦不,這會兒該叫她李氏了。李氏完全傻眼了,人就是這般,當事情還未發生或者正在發生時,會產生各種情緒,可一旦事情成了定局,剩下的恐怕也就隻有絕望。
“咋會成這個樣子……”李氏麵若死灰,依稀聽到周家阿爹當眾說了甚麽,可那些話聽是聽到了,卻仿佛完全理解不了一般,她隻茫然且絕望的立在李家門前,傻傻的看著楊樹村一眾人等轉身離去。
“大金!大金!連你也不管娘了嗎?”驚慌失措之下,李氏半是尖叫半是哀求的喊道。
然而,大金連頭都沒有回。周家阿爹的態度更是明擺著的,啥廢話都不打算講了,連解釋都省卻了,大不了從此以後跟李家徹底鬧翻撕破臉,再順便跟杏花村老死不相往來,反正休書已下,事情也已了結,至於旁人想說甚麽,嘴長在別人身上,他也管不了。
“周三牛!你把我休了,芸芸以後可咋辦啊!!”
李氏也是豁出去了,這會兒再談夫妻情分那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談兒子也失敗了,大金連個眼神都沒給她,那唯一的法子就是揪住閨女的名聲不放了。李家出了她這個棄婦,指不定都要影響到李家其他姑娘將來的親事,更別說她親生的閨女周芸芸了。
將把大金送上牛車,自個兒則跟在後頭走著的周家阿爹,聽著這話後還真就止住了腳步。
見狀,李氏立馬得意了:“我這個當娘的是棄婦,你當芸芸將來還能有好?我勸你還是趕緊把休書收回去,再將我接回周家好好供著,保不準將來芸芸還能尋個好人家。”
周家阿爹回頭瞅了她一眼,冷冷的道:“芸芸是我閨女,她將來咋樣輪不到你一個李家人操心!”
說罷,周家阿爹再不曾回頭多看一眼,其實若早知曉會如此,他還不如去年間就狠心休妻算了。兩害取其輕,留這麽個糟心婆娘在家裏,還不如讓倆孩子沒了娘來得更痛快些。隻是……
“大金,阿爹保證不會娶個後娘來折騰你和芸芸,往後就咱們爺幾個過日子。”
大金含著眼淚抬頭看著阿爹,好一會兒才抬手狠狠的抹了一把眼淚,重重的點頭:“阿爹,往後我隻有阿爹和阿姐!!”
“說甚麽傻話,大伯不也在?你還有你阿奶、二伯他們。”周家大伯伸手拍了拍他的腦袋,又扭頭擔憂的看了自家三弟,“日子總歸是越過越好的,甭管你往後打算怎麽過,我和你二哥都會站在你這邊。”
周家二伯也連連點頭稱是。
甭管怎麽說,這件事兒也算是了結了。
待回了楊樹村周家,還沒等眾人緩口氣,就見三囡一個箭步衝上前來,猛地撲到了她爹懷裏,尖叫著道:“阿爹!他們有沒有賠錢?”
周家二伯還沉浸在方才一路上努力安撫自家三弟、小侄子的思緒裏,冷不丁的聽得閨女這話,登時無奈了:“我忘了。”
忘了……
“啊!!!!!!!”三囡慘叫連連,成功的將周家阿奶喚了出來。
其實,方才周家大伯回村時,就已經同家裏人支會過了。這會兒阿奶出來後,打眼一看就知曉了結果:“行了,糟心事過了就好,大金、三囡你倆也別光顧著心疼那倆鴨子了,回頭我再給你倆一人買一隻。”
一聽這話,倆小的立馬抬頭看過來,正當周家阿奶以為事情徹底解決了時,倆人齊刷刷的開口。
大金:“要鵝,鵝不好偷!”
三囡:“要鵝,鵝蛋大個兒!”
周家阿奶:“…………”這倆熊孩子!!!
休妻這種事情當然不可能是開玩笑的,可一般來說,隻要別鬧得太大,多半還是能被親近家人勸下來的。有道是,勸和不勸離,鮮少有哪家一聽說要休妻,都一臉慶幸的模樣。周家這副態度令人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這周李氏做人究竟有多失敗?
的確有夠失敗的。
別看鰥夫再娶、寡婦再醮都算是尋常,可棄婦再嫁到底還是相對稀罕了點兒。最重要的是,甭管哪一種情況,想要找個比原配更好的,卻是幾乎沒有可能了。也因此,外頭人看個熱鬧,內裏的悲痛隻能由當事人自個兒來承擔。
可憐的周李氏,原是打算拿喬一番,想逼著周家人趕緊過來接她回去享福,結果一個沒留神,直接給玩脫了。這下可好,聽了周家阿爹這番表態,周李氏麵色煞白的癱坐在地上,腦海裏一片空白,兩眼更是毫無焦距的望著前頭,一副被嚇懵了的模樣。
李家人也是麵麵相覷。
好一會兒,李家老太先回過神來:“老周家就是這麽做人的?我閨女在你家當牛做馬十幾年,這會兒說休就休?憑甚麽!真當我老李家是泥捏的?我不同意!”
單看李家老太也算是硬氣,梗著脖子厲聲質問,唾沫星子更是四下亂噴,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
可惜,硬氣的人卻不止她一個。
“誰管你同不同意?左右我今個兒非休妻不可!!”
周家阿爹想的很明白,經了今個兒這事之後,周家跟李家算是徹底斷了。既然都這般了,哪個還會在乎老丈母娘的態度?有時候斷絕來往也不一定是壞事。
似乎是沒想到周家阿爹的態度會如此堅決,李家老太明顯被噎了一下,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看家人,見其他人也都麵露遲疑,當即心下一涼。
說真的,世道從來都不是公平的,就說休妻這種事兒,哪怕有所謂的七出三不出,可真攤上了事兒,最終還是看夫家的態度,旁的甚麽都不重要。
這檔口,有人過來了。
並非楊樹村的人,饒是周家大伯腳程再快,估摸著這會兒也就堪堪走了一小半路。這會兒來的是杏花村的人,沒舍得放棄流水宴的李家老頭以及村裏的裏長、李家的族長並一些純粹湊熱鬧的閑漢。
其他人也就罷了,杏花村的裏長麵色尤為難看。
那裏長姓溫,隻是性子卻不比姓氏那般溫和,事實上他是個出了名的暴脾氣。這要是擱在素日裏問題或許不大,可今個兒恰巧是他家辦喜事兒的日子。結果,先前還在準備流水宴呢,李家人就跑了一多半,那會兒他還可以說不在乎,直到方才聽人說李氏女要被夫家休棄,這才暗叫不妙匆匆趕來。
休你他娘啊!!!
自家在辦喜事兒,李家卻在瞎折騰,這簡直就是鐵了心給他添堵、故意觸黴頭。偏生,身為杏花村的裏長,溫裏長連拒絕的可能性都沒有。
簡直不能更糟心!
“怎麽回事兒?來個明白人同我說說!”
見裏長發了話,先前還梗著脖子不願意退讓的李家人,登時紛紛縮著脖子往後退,一副慫到了家的模樣。
可惜,李家人慫了並不代表周家人也不敢。
這會兒,周家阿爹忙著低聲安撫驚嚇過度的大金,周家大伯又回去請人了,在略一遲疑後,周家二伯挺身而出,走到溫裏長跟前將事情大致的講述了一遍。
其實,周家二伯早已厭煩了李家這婆娘。先前還道自家三弟太心慈手軟,對付這種不像話的婆娘早就該下狠手收拾,哪有大老爺們被個婆娘騎到脖子上去的?又不是吃軟飯的。至於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這種屁話,更是不值一提,要是娶個婆娘回家啥都不會幹,還不如直接請個菩薩回家供著呢!
隻是有些話,周家二伯也就心裏想想,並不會真的大喇喇說出來。畢竟,相對老三那一團糟的日子,他家的小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得虧老三他自己想通了!
“……李氏去年就偷跑回家,還帶走了我周家好些個被褥、衣裳、口糧。今個兒早些時候,又叫李家人去我周家討要東西,臨走前還順走了兩隻雞鴨。其他話也不多說了,東西也可以不要,可這休書卻是給定了,你們來了也好,正好做個見證。”
溫裏長麵上一陣青一陣白的,其實李家的事情他早有所耳聞,隻是因著先前沒妨礙到他,便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知道真應了那句老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善惡有報。
這不,報應來了!大喜的日子被觸了眉頭啊!!
眼瞅著周圍湊熱鬧的村民越聚越多,溫裏長皺起的眉頭都能夾死蒼蠅了,尤其當他看到那些湊熱鬧的村民好些個都是拿著鍋碗瓢盆、扛著條凳方凳的,更是心塞到不能自抑。很明顯,這些人都是直接從自家流水宴上過來的,沒吃完不要緊打包回家慢慢吃,順便將各家出借的碗盤筷子並凳子一道兒帶回家去,多方便不是?
方便是方便了,可如此一來更是間接的證明了自家的喜事全給毀了。
溫裏長氣沉丹田,暗自磨牙思量著,周家離得遠也就罷了,李家……嗬嗬嗬,給老子等著!!!
可憐的老李家還不知曉自家這會兒已經被溫裏長盯上了,他們還忙著湊在一道兒商量對策。瞧著老周家這意思,明擺著是打算撕破臉了,偏生,休妻這種事情主要還是看夫家的態度,除非楊樹村裏長和周家族長皆竭力反對,興許事情還能有轉機,不然今個兒這休書李家怕是接定了。
李家人還在商量對策,周家這邊的態度卻已經很明顯了,至於杏花村裏長等人,則始終立在一旁,既像是在等楊樹村來人,又像是冷眼看戲。
好在楊樹村的人來得也不慢,張裏長直接將自家牛車趕出來了,畢竟周家族長和特地請來幫著寫休書的老秀才腳程都慢得很。
隨著楊樹村這一行人的到來,好戲才算正式開場。
周家阿爹依舊是那句話:“休妻!”
眼見事情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周李氏終於知道怕了,忙急急的從地上跳了起來,滿臉驚慌失措的拚命擺手:“不不不……周三牛,你咋就那麽狠心?我嫁給你十來年,好日子沒過過一天,倒是伺候了你那麽多年,還給你生了倆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這是鐵了心要把我一腳踢開?”
這話說得可憐又可悲,配上周李氏那驚惶到無助的神情,頗能讓圍觀之人心生同情。
尤其這會兒是在杏花村裏,甭管怎麽說,李家在這兒也生活了百多年,鄉裏鄉親的多少也會替他們家說兩句話,跟別說老話擱在那兒,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能勸和肯定是要勸一下的。
“周家老弟,你婆娘到底給你生了倆孩子,咋說休就休呢?這也太沒道理了。”
“可不是?不就往娘家待了一冬嗎?還給婆家省錢糧呢,多劃算的事兒,要是我,還巴不得婆娘在娘家吃喝。”
“就算真有啥做得不地道的,領回家慢慢教唄。屁大點兒的事情就鬧得要休妻,你知不知道這一休,連帶李家的姑娘都要壞了名聲!”
“算了罷,家去家去!”
……
周遭人們的議論全然不被周家阿爹放在心上,他隻側過頭認真的看著被自家大哥特地請過來的白發老秀才,誠懇的道:“麻煩您老人家幫我寫封休書,不論將來會如何,我保證這事兒絕不會牽扯到您。”
老秀才倒是真無所謂,他過來可不是純幫忙的,而是收了錢□□的。這也虧得姓孟的小子愛惜羽毛,不願意沾手這種事兒給自己惹麻煩,這才便宜了他。再一次確認了周家的態度後,他當下開了書箱取出紙筆,直接在牛車上寫了起來。休書這玩意兒又不是做文章,甚至連過程都不用詳寫,隻要寫明周家最後的決斷,再讓周家阿爹以及裏長、族長摁個指印就成。
沒一會兒,休書就完成了,一式兩份,周家和李家各一份。
當然這是村裏人,倘若是鎮上或者縣城的,還得上衙門取消婚書,前提是成親的時候寫了婚書。
休妻出乎意料的快速,李家這頭便是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接當眾接下了休書。他們當然可以拒絕,甚至撕毀都沒問題,可惜隻要周家那頭同意了,並將周李氏的名字從族譜上剔除,李家這頭無論做甚麽都於事無補。
再看周李氏……哦不,這會兒該叫她李氏了。李氏完全傻眼了,人就是這般,當事情還未發生或者正在發生時,會產生各種情緒,可一旦事情成了定局,剩下的恐怕也就隻有絕望。
“咋會成這個樣子……”李氏麵若死灰,依稀聽到周家阿爹當眾說了甚麽,可那些話聽是聽到了,卻仿佛完全理解不了一般,她隻茫然且絕望的立在李家門前,傻傻的看著楊樹村一眾人等轉身離去。
“大金!大金!連你也不管娘了嗎?”驚慌失措之下,李氏半是尖叫半是哀求的喊道。
然而,大金連頭都沒有回。周家阿爹的態度更是明擺著的,啥廢話都不打算講了,連解釋都省卻了,大不了從此以後跟李家徹底鬧翻撕破臉,再順便跟杏花村老死不相往來,反正休書已下,事情也已了結,至於旁人想說甚麽,嘴長在別人身上,他也管不了。
“周三牛!你把我休了,芸芸以後可咋辦啊!!”
李氏也是豁出去了,這會兒再談夫妻情分那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談兒子也失敗了,大金連個眼神都沒給她,那唯一的法子就是揪住閨女的名聲不放了。李家出了她這個棄婦,指不定都要影響到李家其他姑娘將來的親事,更別說她親生的閨女周芸芸了。
將把大金送上牛車,自個兒則跟在後頭走著的周家阿爹,聽著這話後還真就止住了腳步。
見狀,李氏立馬得意了:“我這個當娘的是棄婦,你當芸芸將來還能有好?我勸你還是趕緊把休書收回去,再將我接回周家好好供著,保不準將來芸芸還能尋個好人家。”
周家阿爹回頭瞅了她一眼,冷冷的道:“芸芸是我閨女,她將來咋樣輪不到你一個李家人操心!”
說罷,周家阿爹再不曾回頭多看一眼,其實若早知曉會如此,他還不如去年間就狠心休妻算了。兩害取其輕,留這麽個糟心婆娘在家裏,還不如讓倆孩子沒了娘來得更痛快些。隻是……
“大金,阿爹保證不會娶個後娘來折騰你和芸芸,往後就咱們爺幾個過日子。”
大金含著眼淚抬頭看著阿爹,好一會兒才抬手狠狠的抹了一把眼淚,重重的點頭:“阿爹,往後我隻有阿爹和阿姐!!”
“說甚麽傻話,大伯不也在?你還有你阿奶、二伯他們。”周家大伯伸手拍了拍他的腦袋,又扭頭擔憂的看了自家三弟,“日子總歸是越過越好的,甭管你往後打算怎麽過,我和你二哥都會站在你這邊。”
周家二伯也連連點頭稱是。
甭管怎麽說,這件事兒也算是了結了。
待回了楊樹村周家,還沒等眾人緩口氣,就見三囡一個箭步衝上前來,猛地撲到了她爹懷裏,尖叫著道:“阿爹!他們有沒有賠錢?”
周家二伯還沉浸在方才一路上努力安撫自家三弟、小侄子的思緒裏,冷不丁的聽得閨女這話,登時無奈了:“我忘了。”
忘了……
“啊!!!!!!!”三囡慘叫連連,成功的將周家阿奶喚了出來。
其實,方才周家大伯回村時,就已經同家裏人支會過了。這會兒阿奶出來後,打眼一看就知曉了結果:“行了,糟心事過了就好,大金、三囡你倆也別光顧著心疼那倆鴨子了,回頭我再給你倆一人買一隻。”
一聽這話,倆小的立馬抬頭看過來,正當周家阿奶以為事情徹底解決了時,倆人齊刷刷的開口。
大金:“要鵝,鵝不好偷!”
三囡:“要鵝,鵝蛋大個兒!”
周家阿奶:“…………”這倆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