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周芸芸是真的隨口一提,畢竟兩輩子都是學渣的她也提不出什麽好的解決方法。事實上她隻記得那些災後震後的感人事跡了,知識點是一點兒都沒往腦子裏過,頂多就是設身處地的想了想,深以為經史子集才考不倒這些個赴京趕考的舉人,反而這種關係到實際問題的時政題,才能真真切切的逼死人。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周芸芸送完茶點就離開了,留在書房裏的四人卻是麵麵相覷。


    平心而論,完全信了周芸芸這話是不可能的,可誰叫他們閑著也是閑著呢?這不是,剛好有吃有喝的,隨口聊幾句總沒問題吧?


    說起來,地龍翻身這事兒,真要追溯起來,有記錄的起碼也有兩三千年的曆史了。先前也有地震儀的出現,可所謂的地震儀其實並不能提前預測地龍翻身,頂多也就是做到及時救援。


    再仔細一想,若是無法預測,那救援方麵呢?倘若能早早的準備下大量的救援物資,且還是在九州各地幾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上提前備好,那萬一要是出現了重大災害,也不單指地龍翻身,其他的例如洪災、蝗災也是可以救援的。


    提起了旁的災害,孟謹元並柳家兩兄弟倒是有話要說了,畢竟去年間他們才經曆了一場洪災,哪怕縣城那頭受災並不算很嚴重,到底也算是親身經曆的事情,感觸還是很深的。


    這一聊,就不由的愈發深刻了……


    也是虧得這四人心態極好,像孟謹元是胸有成竹,唐書生因著已經考過一次了,加上該準備也都妥當了,不差這麽一時半會兒的,自是聊得開懷。


    至於柳家兩兄弟,大柳本就是穩妥的性子,私以為這個就算不出現在考卷上,往後一旦走上仕途,也是遲早要麵對的事情,故而討論得極為認真;小柳則壓根就沒抱什麽希望,見大家聊得熱火朝天的,他也跟著瞎湊熱鬧。


    等吃完茶點,喚了下人進來清掃,又重新淨了手,之後便繼續攻讀起來。


    地龍翻身一事,在孟家壓根就沒翻什麽浪花,可在整個京城裏,卻成了最近一段時日裏最驚人的話題。


    主要還是因為死了太多的人,且死的全部都是上京赴考的舉人。


    舉人,嚴格來說,已經算是官身了。依著本朝的律法,將官職分為九品十八階,可若是能考上進士,哪怕僅僅隻是個三甲同進士,也可以謀個從六品官。當然,這所謂的從六品官究竟是肥缺還是單純就掛個名的清水官職,那就是另外一說了。


    至於七品,包括七品在內的諸多芝麻官,通常就是留給舉人的。就拿孟謹元來說,隻要他願意,哪怕沒有什麽門路,去謀個窮鄉僻壤的七品縣令還是湊合的。


    這也是為什麽老百姓喚秀才為秀才公,卻喚舉人為老爺的緣故。


    而如今,誰也不曾想到,隻那麽一場地龍翻身,就死了大幾十個舉人老爺。


    幾十個啊!!


    這還僅僅是至目前為止的死亡人數,天知曉接下來還會不會出現醫治無效的情況。再一個,依著科舉有對體貌的要求,雖說要求是不算高的,但也有要求不是?


    若僅僅是個頭矮體型胖,或者相貌醜陋,這些問題還不算大。本朝對於學子很是寬容,可再寬容也有個底線。那就是,殘疾者不入仕。


    偏生,一場看似不算嚴重的地龍翻身,卻嚇得一幫子學子直接從二樓或者更高的閣樓上沒命的跳下來,直接把自己摔殘廢的占了好大一部分,更不幸的是,前頭的學子才剛跳下來,後麵又有人接著往下跳。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裏,那些學子就跟下餃子似的,挨個兒的跳,疊羅漢尚且有可能壓死最底下的人,更別提那種高度狠狠的砸下去。


    事實上,很多人都不是摔死的,而是活生生被砸死的。至於那些僥幸存活的人,或是摔斷了胳膊,或是摔斷了腿,以這個年代的醫療水準,能不能恢複如常還是個問題,橫豎這一屆科舉是廢了。


    京城裏發生的事情愁懷了金鑾殿上的聖人,更叫人憂心忡忡的是,不知何時外頭傳起了流言蜚語,隻道天子不慈,老天爺才會在正月裏就降下此等懲罰。


    盡管這是毫無根據的胡說八道,可三人成虎的道理卻是古今共通的。


    很快,連足不出門的周芸芸都聽說了這事兒,更別提前院那四人了。


    周芸芸完全不信,就算她親身經曆了穿越一事,也仍然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可她擔心孟謹元他們會信,萬一真的影響到了考試心情,豈不是白瞎了這些個巧事兒?


    照周芸芸看來,孟謹元的運氣簡直賊好,考鄉試的時候碰上洪災,一幫子秀才因著這樣那樣的原因紛紛缺考或棄考,若非這樣,就算孟謹元能順利的考上舉人,也未必就能幸運的成為解元。


    而如今,會試近在眼前,又出了這麽一檔子事兒……


    才這麽琢磨著,卻聽劉嬸回來道,早間又走了一批舉人。


    得了,可別等到最後,沒幾人應考吧?真要是這樣的話,對於咬牙留下來的舉人們倒是好事兒,不過聖人的臉麵都要丟幹淨了。


    感概歸感概,周芸芸所能做的,也僅僅隻是多下兩次廚,精心準備了一些菜肴點心。她用自己的方式在安撫孟謹元,卻完全沒有想到,孟謹元並其他三隻壓根就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這回真不是心大,而是因為他們四人沒啥感覺。


    你說地龍翻身很可怕?不就是晃悠了那麽兩下嗎?是有多怕呢?就這麽丁點兒動靜,居然就嚇得跳樓了,還死了那麽多人……


    尤其孟謹元還特地留心觀察了周芸芸幾日,見她一門心思窩在後罩房裏琢磨新式糕點,登時愈發看不上那些心境不穩的舉人了。試想想,他家懷孕的小媳婦兒都淡定依舊,你們這是在折騰個啥呢?


    總覺得我們經曆的不是同一個地龍翻身。


    ……


    ……


    孟家這頭格外得淡定,原先咋樣如今還是咋樣。就連周芸芸在熱鬧了兩日後,見前院如此太平,很快也就丟開手不管了。雖說她本身極愛廚藝,可到底如今身懷六甲,哪怕冬日裏下廚挺暖和的,可被油煙熏著到底有些不舒坦。


    又幾日,外頭的流言漸漸歇了,地龍翻身一事也不曾再發生。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日子又要照常過時,另外一個謠言悄然升起。


    仍是關於科舉的,卻是聽聞有人私底下在買賣考題。


    本朝極重文人,因此相對於前朝而言,考場規矩不是很嚴苛。孟謹元先前考試時,甭管是考秀才還是考舉人,都僅僅是出示了一應的文書,再將隨身攜帶的文房四寶並吃食讓差人過目一遍,就算是過關了。


    可要是擱在前朝,別說是隨身物品要仔仔細細的全部翻查一遍,有些還會將攜帶的吃食一點一點的掰碎,連湯水都能拿根筷子攪合攪合。甚至還有更誇張的,直接脫衣搜身,半點兒顏麵都不留。


    待前朝覆滅,本朝的開國皇帝明確立下科舉規矩,更是三番兩次的提高文人的地位。時至今日,哪怕是當今聖人也斷然不會做出侮辱文人之事。


    可偏生在這種情況下,竟是出現了考題泄露一事……


    科舉舞弊絕對是大事,再加上前不久才發生的數次地龍翻身之事,再三考慮後,聖人親下旨意。


    一,更改科舉時間於二月十五,更改科舉地點為太學學府。


    二,任命已致仕的原三朝閣老莫老先生為主考官,聖人親自參與命題,且屆時還會親臨考場。


    三,在原糊名製的基礎上,恢複前朝的謄抄考卷製度,防止筆跡泄露本人身份。


    ……


    ……


    這三道旨意一下,再度將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京城弄了個人仰馬翻。


    說白了,謠言始終是謠言,本朝建立至今也有百餘年,迄今為止尚未發生過科舉舞弊案,哪怕先前聽聞了消息,多半人還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對待此事的。豈料,聖人壓根就不管事情是否屬實,直接來了個釜底抽薪。


    換時間換地點倒是無妨,換主考官換考題那問題大了去了!!


    先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買到考題的人瞬間哭瞎,這裏頭還有人費了大力氣命人在京城大街小巷散步各種流言蜚語,鬧得舉人圈裏人心惶惶,以此增加自己高中的希望。


    結果……


    更慘的還是原先那位主考官大人,莫名被擼賦閑在家,哪怕暫時不會被問罪,這輩子的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了。


    在此等兵荒馬亂之下,時間終於慢悠悠的跨過了正月,到了二月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芸芸的舒心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小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小期並收藏芸芸的舒心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