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婚前焦慮症
持空間!過災年!團寵福寶是醫學天才 作者:牛奶撞青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祥雲抬起頭,笑著回應:“春日風景如畫,花姐姐……哦不,我未來四嬸人比花嬌。”
花弄影臉頰緋紅,反倒是花家二公子點了點她的腦門:“人不大,哄人的話說得倒不錯,誰教你的?”
說罷,他視線落在不遠處正走近的淡青色長衫,腰間係著玉帶的翩翩少年身上。
少年眼中的期待和緊張,能讓他看出這人求娶自家妹妹的真心。
心中暗自點頭,看來這門親事,是你情我願,郎才女貌的結合。
一直到夕陽西下,踏青活動接近尾聲,兩家人才道別。
林四郎和花弄影單獨相處了小半會兒功夫,離開時都有些不舍,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婚事的期待。
回去後,林家很快到花家下聘,所有流程辦得規規矩矩。
聘禮也是竭盡林家能力範圍內,給的最好的。
花夫人原本以為林家這幾年才有些家底,娶妻拿不出什麽像樣的物件,沒想到端午當天,直接領了一隊人馬,浩浩蕩蕩抬著八十箱聘禮,到了花家府邸。
陽光穿透雲層,灑在青石板街道上,不少鄰居站在自家門前看熱鬧。
就見高頭大馬上坐著的少年郎,頭戴玉冠,腰束金絲帶,身後跟著一隊身穿紅衣的仆人,抬著的聘禮瞧不出裝的什麽,單看搖搖晃晃的扁擔,也知道裏頭東西分量不輕。
花家三姑娘在京中閑言碎語頗多,哪怕是林家來下定,依舊有不少人抱著看好戲的態度。
那天,花掌院將林四郎叫到書房,進行一場深刻對話。
這個為女兒殫精竭慮數年的老父親,兩鬢生出白發,語氣中有一絲顧慮:“四郎,我知道京中有些流言蜚語,多是關於弄影的貞潔問題。”
他話音未落,林四郎堅定道:“掌院,在我心中,花三姑娘的品性,遠超過那些無知的流言。我相信她的清白,更佩服她的堅韌和毅力,那些謠言,不會動搖我對她的信任。”
一個能從土匪手中逃生的弱女子,若不是有驚人的智慧,早跟那十幾個刀下魂一般進閻王殿。
若沒有堅韌不屈的毅力,寒冬臘月的天氣,在外頭三天的饑寒交迫,心力交瘁,正常人早一命嗚呼,哪裏等的到跟家人團聚的一天。
花掌院眼中三國意思欣慰:“你能這麽想,我放心了,影兒能嫁給你,是她的福氣。當然!”
下一秒未來老丈人畫風一轉。
“你能娶到我女兒也是你的福氣,日後若讓我知道你待她不好,讓她受一點委屈,我……”說到後麵,花掌院牙根都咬緊了。
林四郎立馬豎起手指發誓:“嶽父大人放心,小婿用仕途發誓,絕不會讓弄影受半點委屈,有違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花掌院連呸三下:“呸呸呸!大喜的日子,死什麽死?你想讓我女兒守寡?”
林四郎連忙捂住嘴,不敢再說話。
婚禮定在中秋節當天,官員告假,幾乎所有翰林院的學子都來了。
林家從下聘當天,家裏就沒停歇過,加上娶的又是翰林院掌院的女兒,生怕出一點錯,誤讓花家人覺得怠慢了姑娘。
好在來京都後,有錢人多,瓊玉膏的銷路暢通無比,給林家賺了不少銀子。
外加這些年老太太存下的銀子,足夠撐得起一場像樣的婚禮。
婚禮前一晚上,林四郎激動得一晚上睡不著。
爬上樓頂看月亮,目光所及都是紅彤彤明豔豔的燈籠和紅綢,一派喜慶。
一轉眼,他也要娶妻了。
“可惜三哥在前線,沒法參加我的婚禮。”
一道童聲自身後響起。
“我阿爹人來不了,禮物早給你快馬加鞭寄過來了。”
林四郎轉頭一瞧是小侄女在爬屋頂,嚇得魂飛魄散:“你想嚇死四叔是不是?你要是有個好歹,明天紅事變白事,四叔一輩子都不敢娶親!”
祥雲樂嗬嗬笑起來,她身子輕快得很,現在翻牆都不是問題,偏偏家裏人總把她當瓷娃娃對待,還跟小孩子似的怕她磕著碰著。
“四叔睡不著嗎?是不是想到明天要成婚,太興奮了!”
不止開心,更多的是緊張,那種手腳都不知往哪放的無措,胸口的心髒跳得好像要逃離這具身體一般。
他這輩子還沒如此驚心神不寧過,生怕明天鬧出亂子。
“就是覺得好像一夜之間長成大人了,往後日子多了很多其他的身份,夫君、父親、妹夫、姑爺……想照顧好弄影,想承擔起責任,又怕做不好,怕她對我失望,怕往後幾十年生活磨平兩人的棱角,害怕最後跟大多數夫妻般成為怨偶……阿寶,我是不是胡思亂想得太多了?”
祥雲想,原來這個時代的男人,也會有婚前焦慮症的。
原來男人跟女人,麵對婚姻的恐懼是一樣的。
祥雲十分老成地拍了拍四叔的肩膀,還沒安慰出口,對方已經收拾好情緒。
“算了,跟你個小屁孩有什麽好說的,玩你的撥浪鼓去吧!明日四嬸進門,我就是有媳婦的人了,你,特別是那四個上躥下跳的皮猴,都不許欺負她,讓我知道誰調皮搗蛋,屁股打爛了!”
得了,媳婦還沒進門,已經忘了他們這些小的了。
張氏將紅棗、桂圓、花生等許多象征早生貴子的吉祥物,壓在大紅喜被下麵。
女方添置的大件嫁妝,已經在白日裏運過來了,此刻上頭掛滿紅綢,屋裏正對門口貼著一個大大的紅雙喜字,一應物件準備齊全。
鄭氏邊查看疏漏,邊問:“滾床童子確定是阿寶了嗎?花家那邊不會有意見吧?”
畢竟滾床原本求的就是早生貴子,為了討個好彩頭,大多數人家都會選七八歲上下的男孩。
原本以為這活兒應該是天福的。
沒想到最後落到自家閨女身上。
張氏撣了撣床單,將四個角按壓整齊,又在被褥上放了兩個大紅喜,和一對喜慶大福娃娃。
“花家沒意見,這個提議最早還是花夫人提出來的呢,她可喜歡阿寶了。”
鄭氏朝屋外看了眼,閨女正跟幾個哥哥在院裏研究大花轎。
花弄影臉頰緋紅,反倒是花家二公子點了點她的腦門:“人不大,哄人的話說得倒不錯,誰教你的?”
說罷,他視線落在不遠處正走近的淡青色長衫,腰間係著玉帶的翩翩少年身上。
少年眼中的期待和緊張,能讓他看出這人求娶自家妹妹的真心。
心中暗自點頭,看來這門親事,是你情我願,郎才女貌的結合。
一直到夕陽西下,踏青活動接近尾聲,兩家人才道別。
林四郎和花弄影單獨相處了小半會兒功夫,離開時都有些不舍,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婚事的期待。
回去後,林家很快到花家下聘,所有流程辦得規規矩矩。
聘禮也是竭盡林家能力範圍內,給的最好的。
花夫人原本以為林家這幾年才有些家底,娶妻拿不出什麽像樣的物件,沒想到端午當天,直接領了一隊人馬,浩浩蕩蕩抬著八十箱聘禮,到了花家府邸。
陽光穿透雲層,灑在青石板街道上,不少鄰居站在自家門前看熱鬧。
就見高頭大馬上坐著的少年郎,頭戴玉冠,腰束金絲帶,身後跟著一隊身穿紅衣的仆人,抬著的聘禮瞧不出裝的什麽,單看搖搖晃晃的扁擔,也知道裏頭東西分量不輕。
花家三姑娘在京中閑言碎語頗多,哪怕是林家來下定,依舊有不少人抱著看好戲的態度。
那天,花掌院將林四郎叫到書房,進行一場深刻對話。
這個為女兒殫精竭慮數年的老父親,兩鬢生出白發,語氣中有一絲顧慮:“四郎,我知道京中有些流言蜚語,多是關於弄影的貞潔問題。”
他話音未落,林四郎堅定道:“掌院,在我心中,花三姑娘的品性,遠超過那些無知的流言。我相信她的清白,更佩服她的堅韌和毅力,那些謠言,不會動搖我對她的信任。”
一個能從土匪手中逃生的弱女子,若不是有驚人的智慧,早跟那十幾個刀下魂一般進閻王殿。
若沒有堅韌不屈的毅力,寒冬臘月的天氣,在外頭三天的饑寒交迫,心力交瘁,正常人早一命嗚呼,哪裏等的到跟家人團聚的一天。
花掌院眼中三國意思欣慰:“你能這麽想,我放心了,影兒能嫁給你,是她的福氣。當然!”
下一秒未來老丈人畫風一轉。
“你能娶到我女兒也是你的福氣,日後若讓我知道你待她不好,讓她受一點委屈,我……”說到後麵,花掌院牙根都咬緊了。
林四郎立馬豎起手指發誓:“嶽父大人放心,小婿用仕途發誓,絕不會讓弄影受半點委屈,有違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花掌院連呸三下:“呸呸呸!大喜的日子,死什麽死?你想讓我女兒守寡?”
林四郎連忙捂住嘴,不敢再說話。
婚禮定在中秋節當天,官員告假,幾乎所有翰林院的學子都來了。
林家從下聘當天,家裏就沒停歇過,加上娶的又是翰林院掌院的女兒,生怕出一點錯,誤讓花家人覺得怠慢了姑娘。
好在來京都後,有錢人多,瓊玉膏的銷路暢通無比,給林家賺了不少銀子。
外加這些年老太太存下的銀子,足夠撐得起一場像樣的婚禮。
婚禮前一晚上,林四郎激動得一晚上睡不著。
爬上樓頂看月亮,目光所及都是紅彤彤明豔豔的燈籠和紅綢,一派喜慶。
一轉眼,他也要娶妻了。
“可惜三哥在前線,沒法參加我的婚禮。”
一道童聲自身後響起。
“我阿爹人來不了,禮物早給你快馬加鞭寄過來了。”
林四郎轉頭一瞧是小侄女在爬屋頂,嚇得魂飛魄散:“你想嚇死四叔是不是?你要是有個好歹,明天紅事變白事,四叔一輩子都不敢娶親!”
祥雲樂嗬嗬笑起來,她身子輕快得很,現在翻牆都不是問題,偏偏家裏人總把她當瓷娃娃對待,還跟小孩子似的怕她磕著碰著。
“四叔睡不著嗎?是不是想到明天要成婚,太興奮了!”
不止開心,更多的是緊張,那種手腳都不知往哪放的無措,胸口的心髒跳得好像要逃離這具身體一般。
他這輩子還沒如此驚心神不寧過,生怕明天鬧出亂子。
“就是覺得好像一夜之間長成大人了,往後日子多了很多其他的身份,夫君、父親、妹夫、姑爺……想照顧好弄影,想承擔起責任,又怕做不好,怕她對我失望,怕往後幾十年生活磨平兩人的棱角,害怕最後跟大多數夫妻般成為怨偶……阿寶,我是不是胡思亂想得太多了?”
祥雲想,原來這個時代的男人,也會有婚前焦慮症的。
原來男人跟女人,麵對婚姻的恐懼是一樣的。
祥雲十分老成地拍了拍四叔的肩膀,還沒安慰出口,對方已經收拾好情緒。
“算了,跟你個小屁孩有什麽好說的,玩你的撥浪鼓去吧!明日四嬸進門,我就是有媳婦的人了,你,特別是那四個上躥下跳的皮猴,都不許欺負她,讓我知道誰調皮搗蛋,屁股打爛了!”
得了,媳婦還沒進門,已經忘了他們這些小的了。
張氏將紅棗、桂圓、花生等許多象征早生貴子的吉祥物,壓在大紅喜被下麵。
女方添置的大件嫁妝,已經在白日裏運過來了,此刻上頭掛滿紅綢,屋裏正對門口貼著一個大大的紅雙喜字,一應物件準備齊全。
鄭氏邊查看疏漏,邊問:“滾床童子確定是阿寶了嗎?花家那邊不會有意見吧?”
畢竟滾床原本求的就是早生貴子,為了討個好彩頭,大多數人家都會選七八歲上下的男孩。
原本以為這活兒應該是天福的。
沒想到最後落到自家閨女身上。
張氏撣了撣床單,將四個角按壓整齊,又在被褥上放了兩個大紅喜,和一對喜慶大福娃娃。
“花家沒意見,這個提議最早還是花夫人提出來的呢,她可喜歡阿寶了。”
鄭氏朝屋外看了眼,閨女正跟幾個哥哥在院裏研究大花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