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學生間的優劣
持空間!過災年!團寵福寶是醫學天才 作者:牛奶撞青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午從辰時一刻開始進學,柯先生負責授課,內容多圍繞詩賦。
一直到巳時末,祥雲、天福和天吉的上午課程結束,餘下時間柯先生布置些書寫、造簡單詩詞的作業。
午時是天賜和天瑞二人的專屬小課堂時間,用來查漏補缺,傳授些更深層的八股文和策論內容。
下午,祥雲跟家裏四個哥哥是分開學習的。
褚先生因為身子沒好全,如今單隻給她授課,琴棋書畫每樣涉獵一點,打算按照祥雲的天賦,則其中一二重點傳授,讓她能有拿得出手的擅長之處。
小子們下午依舊跟在柯先生後頭上課,先生博聞強識,各地風土人情、名山大川和文人事跡信手拈來。
不同於天賜和天瑞從前在學院見到的先生,柯先生的教學風格獨樹一幟。
冗長枯燥的書本內容在他的解釋下,文字仿佛煥發生命般,知識點排著隊爭先恐後往他們腦海中鑽。
連一向不愛讀書寫字的天吉,也能專注精神乖巧地坐上一個時辰。
尤其是講到史記和某些他感興趣的武將人物時,眼睛亮晶晶的,看得柯先生以為授課台下坐著的是一群學生和一隻狼崽。
天福不愛文墨,也不愛曆史,卻對算數情有獨鍾。
為兩哥哥考學而設的算數課,安排在每日下午,本該是他跟天吉寫大字的時間,每次他都要溜到課堂上旁聽。
從前跟在林老大身後學過打算盤,天福像是天生對數字極其敏感,柯先生稍一點撥,那些原本繁瑣的計算在腦海中宛如一團亂麻突然被找到線頭,接下來理清整體變得輕而易舉。
短短幾日功夫,柯先生已經將手下幾個小弟子的性格、天賦和喜好摸得一清二楚。
論讀書上的天賦,天瑞當屬第一,理解力強,個性沉穩,擅長舉一反三。
天賜作為兄長,優劣明顯,記憶力強寫得一手好字,卻差點靈氣,知識不能融會貫通。
對於考童生和秀才來說,他的強處是極有力的優點,可以後若想在往上到舉人和進士,天賦不足的情況下,得付出比旁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天吉原本走的也不是科舉路,家裏讓他開蒙,為的是不當睜眼瞎。
他性格活躍,精力旺盛,除了上課時間天天抱著那把紅纓槍,走兩步來了興致揮舞兩下,黑漆鐵頭的紅纓槍在他手上宛若遊龍一般,任他顛來倒去。
天福年紀小,性格也很突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滿腦子奇思怪想,喜歡追求新奇事物。
除了在學堂上課,聽說其他時間喜歡往林家兩個店鋪跑。
小小年紀打算盤的本事已經比得上學了好些年的學徒,店裏忙起來,鄭氏還會讓他去幫忙。
至於祥雲,更是課堂上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年紀最小,平日裏比誰都忙。
對作詩、文章、八股乃至琴棋書畫都不甚感興趣,可若是真讓她答上一二,每次又都是上佳。
柯先生和褚先生一度懷疑,是不是授課方式不對,才讓小丫頭提不起趣味。
祥雲還不知道她平日裏上課一臉生無可戀的模樣,落在兩個先生眼中,成了各自檢討反思的依據。
誰上早八能有好臉色,更何況,她七點半就座到課桌前了。
從早到晚除了上課,還要在空間裏研製玉膏,增強靈氣。
剩下一點空餘時間,得在京城各處找尋古藥。
前些日子因為家裏各種瑣事耽誤了這事,藥靈沒少在空間裏埋怨發牢騷。
再不找些古藥彌補下,空間都能被它掀了。
十月初秋高氣爽的日子。
祥雲照舊在結束巳時末的課程後,帶上金蕊出了門。
駕車的是林易,還帶了兩身強力壯的小廝保護安全。
車一路往前,目的地是城東花鳥市場。
京都不像蕭縣山川環繞,大多數值錢的好東西,都隱藏在深山老林中。
這裏是平原地區,山不多見,勝在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整個大乾的好東西,頭一個就得往這兒送。
前些日子,她已經將京都的最有可能售賣古藥的幾家大藥鋪全部逛了一遍,收獲有,但不多。
還被幾家掌櫃認出來,以為她是來打探敵情的。
之所以去花鳥市場,僅僅是因為自古以花草入藥,以鳥獸為引的藥方無數。
幸運的是,真讓她尋到幾株後世已經滅絕的花草。
包括能治療風頭腦痛的辛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款冬花,還有治瀉水喝咯痰的芫花。
以及一種名叫渡渡鳥的飛鳥,鳥腦可治痔瘺、頭風眩等症,一種叫做金雕的猛禽,骨頭可入藥,具有活血止痛之效。
聽著腦海中因為新藥材入冊,不停響起藥靈的歡呼聲,祥雲心情跟著愉悅起來。
她已經感受到體內充沛的靈力,等阿九手上的任務完成,她定要央求阿九教她功夫。
祥雲如今是光有內力沒招式,若真刀真槍幹起來,太過消耗體力,她得借著招數將威力最大化。
這邊祥雲逛完花鳥市場,又回去跟著褚先生學了一個多時辰的圍棋,終於在申時末得了空閑,到自家醫館找林老太。
幾日前,林老太就提出過,想讓祥雲每日下午抽個固定時間,到醫館坐診。
醫館內除了林老太坐堂,另外還請了一個退休返聘的老大夫,以及一個年輕些的學徒。
老大夫是六合鎮上的王老大夫推薦的,二人曾拜在同一師傅門下,是關係頗好的師兄弟。
王老大夫主鑽營外傷,商老大夫主要研究內傷,學徒一直跟在商老大夫身邊的,是他的侄子。
當初林老太上門請他到祥雲醫館坐診時,商老大夫沒問診金,也不關心工作時長,隻要求將侄子帶著一起,在店裏幹雜活也好,跑腿招呼客人也罷,總之得在醫館裏耳濡目染,學會本事。
這對林老太來說,不過是多雇傭一個人罷了,小商治病救人的本事雖還差些火候,卻嘴巴利索動作敏捷,同理心強,能快速跟病患打作一團。
祥雲見了小商幾次,覺得這人不應該當大夫,當個醫藥代表一定業績頗豐,或者在醫院導診台給他安排個位置,每年被投訴服務態度差的名單上,導診台也不會年年榜首。
一直到巳時末,祥雲、天福和天吉的上午課程結束,餘下時間柯先生布置些書寫、造簡單詩詞的作業。
午時是天賜和天瑞二人的專屬小課堂時間,用來查漏補缺,傳授些更深層的八股文和策論內容。
下午,祥雲跟家裏四個哥哥是分開學習的。
褚先生因為身子沒好全,如今單隻給她授課,琴棋書畫每樣涉獵一點,打算按照祥雲的天賦,則其中一二重點傳授,讓她能有拿得出手的擅長之處。
小子們下午依舊跟在柯先生後頭上課,先生博聞強識,各地風土人情、名山大川和文人事跡信手拈來。
不同於天賜和天瑞從前在學院見到的先生,柯先生的教學風格獨樹一幟。
冗長枯燥的書本內容在他的解釋下,文字仿佛煥發生命般,知識點排著隊爭先恐後往他們腦海中鑽。
連一向不愛讀書寫字的天吉,也能專注精神乖巧地坐上一個時辰。
尤其是講到史記和某些他感興趣的武將人物時,眼睛亮晶晶的,看得柯先生以為授課台下坐著的是一群學生和一隻狼崽。
天福不愛文墨,也不愛曆史,卻對算數情有獨鍾。
為兩哥哥考學而設的算數課,安排在每日下午,本該是他跟天吉寫大字的時間,每次他都要溜到課堂上旁聽。
從前跟在林老大身後學過打算盤,天福像是天生對數字極其敏感,柯先生稍一點撥,那些原本繁瑣的計算在腦海中宛如一團亂麻突然被找到線頭,接下來理清整體變得輕而易舉。
短短幾日功夫,柯先生已經將手下幾個小弟子的性格、天賦和喜好摸得一清二楚。
論讀書上的天賦,天瑞當屬第一,理解力強,個性沉穩,擅長舉一反三。
天賜作為兄長,優劣明顯,記憶力強寫得一手好字,卻差點靈氣,知識不能融會貫通。
對於考童生和秀才來說,他的強處是極有力的優點,可以後若想在往上到舉人和進士,天賦不足的情況下,得付出比旁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天吉原本走的也不是科舉路,家裏讓他開蒙,為的是不當睜眼瞎。
他性格活躍,精力旺盛,除了上課時間天天抱著那把紅纓槍,走兩步來了興致揮舞兩下,黑漆鐵頭的紅纓槍在他手上宛若遊龍一般,任他顛來倒去。
天福年紀小,性格也很突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滿腦子奇思怪想,喜歡追求新奇事物。
除了在學堂上課,聽說其他時間喜歡往林家兩個店鋪跑。
小小年紀打算盤的本事已經比得上學了好些年的學徒,店裏忙起來,鄭氏還會讓他去幫忙。
至於祥雲,更是課堂上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年紀最小,平日裏比誰都忙。
對作詩、文章、八股乃至琴棋書畫都不甚感興趣,可若是真讓她答上一二,每次又都是上佳。
柯先生和褚先生一度懷疑,是不是授課方式不對,才讓小丫頭提不起趣味。
祥雲還不知道她平日裏上課一臉生無可戀的模樣,落在兩個先生眼中,成了各自檢討反思的依據。
誰上早八能有好臉色,更何況,她七點半就座到課桌前了。
從早到晚除了上課,還要在空間裏研製玉膏,增強靈氣。
剩下一點空餘時間,得在京城各處找尋古藥。
前些日子因為家裏各種瑣事耽誤了這事,藥靈沒少在空間裏埋怨發牢騷。
再不找些古藥彌補下,空間都能被它掀了。
十月初秋高氣爽的日子。
祥雲照舊在結束巳時末的課程後,帶上金蕊出了門。
駕車的是林易,還帶了兩身強力壯的小廝保護安全。
車一路往前,目的地是城東花鳥市場。
京都不像蕭縣山川環繞,大多數值錢的好東西,都隱藏在深山老林中。
這裏是平原地區,山不多見,勝在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整個大乾的好東西,頭一個就得往這兒送。
前些日子,她已經將京都的最有可能售賣古藥的幾家大藥鋪全部逛了一遍,收獲有,但不多。
還被幾家掌櫃認出來,以為她是來打探敵情的。
之所以去花鳥市場,僅僅是因為自古以花草入藥,以鳥獸為引的藥方無數。
幸運的是,真讓她尋到幾株後世已經滅絕的花草。
包括能治療風頭腦痛的辛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款冬花,還有治瀉水喝咯痰的芫花。
以及一種名叫渡渡鳥的飛鳥,鳥腦可治痔瘺、頭風眩等症,一種叫做金雕的猛禽,骨頭可入藥,具有活血止痛之效。
聽著腦海中因為新藥材入冊,不停響起藥靈的歡呼聲,祥雲心情跟著愉悅起來。
她已經感受到體內充沛的靈力,等阿九手上的任務完成,她定要央求阿九教她功夫。
祥雲如今是光有內力沒招式,若真刀真槍幹起來,太過消耗體力,她得借著招數將威力最大化。
這邊祥雲逛完花鳥市場,又回去跟著褚先生學了一個多時辰的圍棋,終於在申時末得了空閑,到自家醫館找林老太。
幾日前,林老太就提出過,想讓祥雲每日下午抽個固定時間,到醫館坐診。
醫館內除了林老太坐堂,另外還請了一個退休返聘的老大夫,以及一個年輕些的學徒。
老大夫是六合鎮上的王老大夫推薦的,二人曾拜在同一師傅門下,是關係頗好的師兄弟。
王老大夫主鑽營外傷,商老大夫主要研究內傷,學徒一直跟在商老大夫身邊的,是他的侄子。
當初林老太上門請他到祥雲醫館坐診時,商老大夫沒問診金,也不關心工作時長,隻要求將侄子帶著一起,在店裏幹雜活也好,跑腿招呼客人也罷,總之得在醫館裏耳濡目染,學會本事。
這對林老太來說,不過是多雇傭一個人罷了,小商治病救人的本事雖還差些火候,卻嘴巴利索動作敏捷,同理心強,能快速跟病患打作一團。
祥雲見了小商幾次,覺得這人不應該當大夫,當個醫藥代表一定業績頗豐,或者在醫院導診台給他安排個位置,每年被投訴服務態度差的名單上,導診台也不會年年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