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帶來鄉鄰消息
持空間!過災年!團寵福寶是醫學天才 作者:牛奶撞青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不其然,推開包廂門,看到的就是位粉麵桃腮,豔比花嬌的美人。
如蔥的朱紅指尖正剝好白皙透亮的荔枝往朱唇中送去,一顰一笑慵懶嬌俏。
見到祥雲,眼睛一亮。
“我的乖女兒哎,出落得越發水靈了,快讓幹娘親親。”
金曼娘激動地站起身,上前一把抱住祥雲,左臉上親一口,右臉上親一口,尤嫌不夠,又在腦門上吧唧一大口。
鄭氏在一旁看得直笑:“夠啦,瞧阿寶一臉口脂,來,娘給你擦擦。”
祥雲捧著漲紅的小臉,感覺臉上香噴噴的。
“幹娘,你來京城,怎麽沒早點告訴阿寶,阿寶去接你啊!”
金曼娘摸摸她頭上的兩個鼓囊的小發包,想起從前紮著衝天辮的小丫頭長這麽大了,不禁感慨時光如梭。
“聽你娘說,你現在上午要強身健體,練字,下午要學琴棋書畫,抽空還得去藥房坐堂看診,從白天忙到晚上,幹娘心疼死了,恨不得你多休息休息,哪需要你來接哦!”
小二端了七八樣酒樓裏的招牌菜式上來,鳳仙跟著帶進來一壺溫好的熱酒。
金曼娘吃得一臉滿足,衝鄭氏道:“自從你離開後,酒樓裏的菜式再也沒翻新過,時間一長,生意又變成原先模樣,我想著自己在那兒待著無趣,幹脆將兩間飯館都出售了。”
說著,拿出貼身收藏的錢匣子,從裏頭拿出一半數量:“這是你那間賣掉的銀子,三千兩,還有我那間的分紅,五百兩,一共三千五百兩,你點點。”
鄭氏隻收了酒樓的錢,剩下的五百兩退回去:“我都離開一年了,什麽忙都沒幫上,分紅我不要。”
金曼娘笑道:“就知道你會這麽說,五百兩不白給,酒樓裏給我留間房,管我吃喝,一直到我在京裏找到房子定居下來。”
鄭氏:“哎呦,打嘴現世的,被我家老太太知道放著家裏七八間空屋子沒人住,把你丟在酒樓裏,回去還不得罵我。”
鳳仙和祥雲也道。
“對啊,幹娘,我家前段日子剛買了新宅子,空屋子可多了,住酒樓多無聊,你跟阿寶回家住吧!”
“是啊曼娘,家裏人多才熱鬧呢,正好,延秋不在家,你跟竹君感情好,住一處,想必好多話要說,待會兒就跟阿寶一同回去,晚上給你辦個接風宴。”
金曼娘笑著點點頭。
一年沒見,林家如今飛黃騰達,是真真正正的當官人家,來之前她心裏還有些惴惴不安,這會兒鬆了口氣,人還是那些人,情分也跟從前一樣深厚。
“行,既然你們熱情邀請,再拒絕顯得我拿喬一樣,”金曼娘特別強調道,“等晚上老太太回家,我準備準備再去,阿寶下午借我用用,沒問題吧?”
鄭氏知道,她這是要去給家裏人買東西呢。
眼神朝閨女一遞。
祥雲立馬心領神會。
下午,金蕊回去幫祥雲跟褚先生告假,聽說有客人到,褚先生同意將今日上課時間改成晚上。
金曼娘讓祥雲給她帶路,先去首飾鋪子,再去布莊,點心局、茶坊……
打算各類禮物都備著些。
特地讓祥雲帶她去最好的鋪子。
結果一圈逛下來,東西買了不少,錢卻沒花多少。
“京都的店跟咱們六合鎮也差不了多少嘛,”金曼娘摸了摸手上的布料,懷疑道,“阿寶你確定這是最好的布莊嗎?我摸著手感……”也就那樣。
祥雲直點頭:“錯不了,幹娘你不知道,京都天子腳下規矩大,好料子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的。”
金曼娘點點頭,是了是了,這裏不比她們山高皇帝遠的老家,綾羅綢緞各色衣料隻要有錢隨便穿,皇城根下,要多注意。
尤其林家現在有當官的,家中婦孺的穿著聽說有嚴格限製的。
金曼娘將剛買的足金手鐲帶在小丫頭手上:“還好帶你一起來了,老太太和你幾個哥哥的喜好我也不知道,幹娘滿腦子隻記得,我家阿寶喜歡金子。”
“哎……可惜這鐲子也不夠精細,偌大的店,竟然找不到一個更好的,還不如老家呢!”
祥雲想起方才,幹娘進金店後,看到老板拿出的宣稱質量最好的手鐲,嘖嘖半天,眼裏盡是嫌棄。
當天晚上,金曼娘的到來,讓林家比往日更加熱鬧。
張氏道:“我家那口子不久前剛回六合鎮,給鄉親們準備了些京都的吃食和小玩意兒,大夥兒收到沒?”
金曼娘點點頭,笑道:“收到了,船剛靠岸那天,就派人送到各家,難為你們準備,幾大箱子東西,人人都有。
蓮花村的村民和六合鎮的鄉裏鄉親都感謝你們。聽說我賣了酒樓要來京都,走那天送來不少東西,我實在拿不下,撿了些方便存儲和小巧的帶過來,其他的還回去了。”
林老太想起從前在村鎮上的日子,還有鄰裏鄉親的互幫互助,忙問大夥兒的近況。
金曼娘說了些喜慶的:“阿遙兄弟的媳婦慶娘,又懷上了;順喜他爹和娘磨豆腐轉了錢,在鎮上開了間豆腐鋪子,以後不用起早貪黑來回奔波;還有,春生在鄉下開了農場,家裏樣了兩千多隻雞,大幾百隻鴨子,現在專門給周邊幾家大酒樓供應雞鴨,生意好得很,年底在六合鎮買了個小院,杏兒帶著女兒棗子都住過去了。”
鄭氏、張氏和林老太聽著從前朝夕相處的鄰裏,日子越過越好,由衷替他們高興。
金曼娘笑過後,忍不住又神色沉寂下來:“有喜,也有悲,今年年中天氣太熱,孫爺爺去河裏衝涼沒注意腳下,摔到腦袋,抬回家沒幾天人就去了。孫婆婆傷心過度,第二個月跟著一起去了。
還有裕叔,也是年紀大了,某天早上家裏人見他遲遲沒起床,進屋發現人後半夜沒了。”
想起從前林家的第一張風濕膏藥,還是孫爺爺宣傳出去的,祥雲忍不住紅了眼眶。
裕叔公正嚴明的處事態度和對林家的幫助,也在這一刻浮現在林家人腦海中。
屋內氣氛一時低迷起來。
好在金曼娘很快又將話題轉到林老大身上,說他回去後,蕭縣周遭幾個縣城的水上航線更加完善,他將從京中學到的本事全都用在老家,航線打通十分順利。
用不了多久,蕭縣百姓再也不用怕天災時,缺衣少糧,連京都的好東西,也能通過航海司運送到各地尋常百姓手上。
如蔥的朱紅指尖正剝好白皙透亮的荔枝往朱唇中送去,一顰一笑慵懶嬌俏。
見到祥雲,眼睛一亮。
“我的乖女兒哎,出落得越發水靈了,快讓幹娘親親。”
金曼娘激動地站起身,上前一把抱住祥雲,左臉上親一口,右臉上親一口,尤嫌不夠,又在腦門上吧唧一大口。
鄭氏在一旁看得直笑:“夠啦,瞧阿寶一臉口脂,來,娘給你擦擦。”
祥雲捧著漲紅的小臉,感覺臉上香噴噴的。
“幹娘,你來京城,怎麽沒早點告訴阿寶,阿寶去接你啊!”
金曼娘摸摸她頭上的兩個鼓囊的小發包,想起從前紮著衝天辮的小丫頭長這麽大了,不禁感慨時光如梭。
“聽你娘說,你現在上午要強身健體,練字,下午要學琴棋書畫,抽空還得去藥房坐堂看診,從白天忙到晚上,幹娘心疼死了,恨不得你多休息休息,哪需要你來接哦!”
小二端了七八樣酒樓裏的招牌菜式上來,鳳仙跟著帶進來一壺溫好的熱酒。
金曼娘吃得一臉滿足,衝鄭氏道:“自從你離開後,酒樓裏的菜式再也沒翻新過,時間一長,生意又變成原先模樣,我想著自己在那兒待著無趣,幹脆將兩間飯館都出售了。”
說著,拿出貼身收藏的錢匣子,從裏頭拿出一半數量:“這是你那間賣掉的銀子,三千兩,還有我那間的分紅,五百兩,一共三千五百兩,你點點。”
鄭氏隻收了酒樓的錢,剩下的五百兩退回去:“我都離開一年了,什麽忙都沒幫上,分紅我不要。”
金曼娘笑道:“就知道你會這麽說,五百兩不白給,酒樓裏給我留間房,管我吃喝,一直到我在京裏找到房子定居下來。”
鄭氏:“哎呦,打嘴現世的,被我家老太太知道放著家裏七八間空屋子沒人住,把你丟在酒樓裏,回去還不得罵我。”
鳳仙和祥雲也道。
“對啊,幹娘,我家前段日子剛買了新宅子,空屋子可多了,住酒樓多無聊,你跟阿寶回家住吧!”
“是啊曼娘,家裏人多才熱鬧呢,正好,延秋不在家,你跟竹君感情好,住一處,想必好多話要說,待會兒就跟阿寶一同回去,晚上給你辦個接風宴。”
金曼娘笑著點點頭。
一年沒見,林家如今飛黃騰達,是真真正正的當官人家,來之前她心裏還有些惴惴不安,這會兒鬆了口氣,人還是那些人,情分也跟從前一樣深厚。
“行,既然你們熱情邀請,再拒絕顯得我拿喬一樣,”金曼娘特別強調道,“等晚上老太太回家,我準備準備再去,阿寶下午借我用用,沒問題吧?”
鄭氏知道,她這是要去給家裏人買東西呢。
眼神朝閨女一遞。
祥雲立馬心領神會。
下午,金蕊回去幫祥雲跟褚先生告假,聽說有客人到,褚先生同意將今日上課時間改成晚上。
金曼娘讓祥雲給她帶路,先去首飾鋪子,再去布莊,點心局、茶坊……
打算各類禮物都備著些。
特地讓祥雲帶她去最好的鋪子。
結果一圈逛下來,東西買了不少,錢卻沒花多少。
“京都的店跟咱們六合鎮也差不了多少嘛,”金曼娘摸了摸手上的布料,懷疑道,“阿寶你確定這是最好的布莊嗎?我摸著手感……”也就那樣。
祥雲直點頭:“錯不了,幹娘你不知道,京都天子腳下規矩大,好料子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的。”
金曼娘點點頭,是了是了,這裏不比她們山高皇帝遠的老家,綾羅綢緞各色衣料隻要有錢隨便穿,皇城根下,要多注意。
尤其林家現在有當官的,家中婦孺的穿著聽說有嚴格限製的。
金曼娘將剛買的足金手鐲帶在小丫頭手上:“還好帶你一起來了,老太太和你幾個哥哥的喜好我也不知道,幹娘滿腦子隻記得,我家阿寶喜歡金子。”
“哎……可惜這鐲子也不夠精細,偌大的店,竟然找不到一個更好的,還不如老家呢!”
祥雲想起方才,幹娘進金店後,看到老板拿出的宣稱質量最好的手鐲,嘖嘖半天,眼裏盡是嫌棄。
當天晚上,金曼娘的到來,讓林家比往日更加熱鬧。
張氏道:“我家那口子不久前剛回六合鎮,給鄉親們準備了些京都的吃食和小玩意兒,大夥兒收到沒?”
金曼娘點點頭,笑道:“收到了,船剛靠岸那天,就派人送到各家,難為你們準備,幾大箱子東西,人人都有。
蓮花村的村民和六合鎮的鄉裏鄉親都感謝你們。聽說我賣了酒樓要來京都,走那天送來不少東西,我實在拿不下,撿了些方便存儲和小巧的帶過來,其他的還回去了。”
林老太想起從前在村鎮上的日子,還有鄰裏鄉親的互幫互助,忙問大夥兒的近況。
金曼娘說了些喜慶的:“阿遙兄弟的媳婦慶娘,又懷上了;順喜他爹和娘磨豆腐轉了錢,在鎮上開了間豆腐鋪子,以後不用起早貪黑來回奔波;還有,春生在鄉下開了農場,家裏樣了兩千多隻雞,大幾百隻鴨子,現在專門給周邊幾家大酒樓供應雞鴨,生意好得很,年底在六合鎮買了個小院,杏兒帶著女兒棗子都住過去了。”
鄭氏、張氏和林老太聽著從前朝夕相處的鄰裏,日子越過越好,由衷替他們高興。
金曼娘笑過後,忍不住又神色沉寂下來:“有喜,也有悲,今年年中天氣太熱,孫爺爺去河裏衝涼沒注意腳下,摔到腦袋,抬回家沒幾天人就去了。孫婆婆傷心過度,第二個月跟著一起去了。
還有裕叔,也是年紀大了,某天早上家裏人見他遲遲沒起床,進屋發現人後半夜沒了。”
想起從前林家的第一張風濕膏藥,還是孫爺爺宣傳出去的,祥雲忍不住紅了眼眶。
裕叔公正嚴明的處事態度和對林家的幫助,也在這一刻浮現在林家人腦海中。
屋內氣氛一時低迷起來。
好在金曼娘很快又將話題轉到林老大身上,說他回去後,蕭縣周遭幾個縣城的水上航線更加完善,他將從京中學到的本事全都用在老家,航線打通十分順利。
用不了多久,蕭縣百姓再也不用怕天災時,缺衣少糧,連京都的好東西,也能通過航海司運送到各地尋常百姓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