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郎和林老大夫妻一走,林家小院裏像是一下子空了起來。


    林老太時常在林四郎房間裏,替他整理打掃,偶爾望著遠處愣神,許久後才緩緩吐出一口氣。


    祥雲知道,奶奶又在想四叔了。


    好在平日還有村人上門看診,分散林老太的注意力。


    家中幾個皮猴,在孩子王遠行後,竟像一夜之間長大一般。


    最愛跟在林四郎身後的小尾巴們,不哭也不鬧了。


    除了年歲上漲,更重要的原因,是林老太安排他們上學了。


    林天賜作為孫子輩最大的,搶先做出表率,書囊一背,被送到了鎮上的書院。


    以他的學識,勉強夠得上開蒙,想進六合觀書院是不可能的,隻得先從最基礎的學院開始。


    天吉讀書的天賦,林家人有目共睹,可他年紀太小,也不適合到六合觀進學。


    得知林家兩個孫子要讀書的事情,裴山長主動提出要幫忙,給二人寫了封介紹性,免試入學了鎮上最好的開蒙學堂——百草堂。


    這樣一來,除了林四郎入府學的束脩,每年50兩,林家又額外多了兩處花銷。


    加起來每年八十兩的束脩費,聽起來頗為駭人。


    蓮花村大多數村民,半輩子也攢不到八十兩銀子,此刻,大夥兒才深刻意識到,林家跟她們是真的不一樣了。


    好在,林老二種在後山地裏的二十畝柴胡,終於在冬天來臨之前,成熟了。


    擠滿了半山腰的紫色花朵,夾雜著無數柴胡種子,風一吹,風景竟出乎意外的不錯。


    林老三請了一天假,跟林老二一起將柴胡收割,打種,晾曬……


    期間,林老太帶著祥雲去了趟鎮上的保和堂,王老大夫出了遠門,店裏小王大夫坐鎮。


    一見林老太過來,忙詢問柴胡的事情。


    得知藥材順利長成,用不了幾日就能運到店裏售賣,小王大夫激動地直拍手掌。


    “林大夫,這批藥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


    “這話怎麽說?”


    林老太不解,距離水災已經過去半年時間,各地藥行的草藥也不像之前那般緊缺,她跟孫女在家時還抱怨,柴胡沒早幾個月成熟,不然價格就算翻上三四倍,也不成問題。


    “您不知道?咱們這邊的水患是平息了,可離六合鎮千裏外的京都的龍翻身,房屋倒塌,死傷無數。”


    林老太驚駭不已:“啊?什麽時候的事兒?”


    排隊抓藥的漢子,聞言也湊上前:“就三四天前,我媳婦娘家小姨嫁到離京都不遠的遙縣,她傳信回來告訴我們的。”


    “造孽哦,你們說今年是不是犯太歲,咱們這兒鬧洪水,邊境鬧兵災,現在連天子腳下都地震了,會不會真跟她們傳的那樣,官家有意讓平陽王即位,觸怒了上天,老天爺降下預警,讓官家另則新君?”


    百姓生活平常很難跟皇家扯上關係,唯有說到這些皇家秘聞時,每個人臉上都神采奕奕。


    畢竟一個良善的君王,能決定他們以後的生活質量,大夥兒討論參與度極高。


    方才的漢子繼續傳達收到的情報:“聽說皇宮裏這回坍塌的房子也不少,宮裏受傷的貴人不計其數,禦醫忙得多少天沒合眼,苦啊!”


    “貴人們再苦,能有宮外流離失所的百姓苦?流年不利,倒黴的永遠是咱們這種小人物。”


    藥房裏排隊的眾人,唏噓不已,無不讚同。


    林老太早被小王大夫請到了裏室,特地放下簾子,囑咐外間小廝不得來人打擾。


    祥雲知道他這是有話要說。


    “我祖父他老人家,三天前得知消息,立刻就出發前往京都,今日一早快馬加鞭寄來書信,”小王大夫喝了口茶,繼續道來,“京都確實災情嚴重,餘震頻頻,好在地震最嚴重是在白天,京都百姓雖房屋坍塌,死亡人數並不多。”


    林老太感慨道:“王老大夫高義,知道百姓陷於水火,特地趕去幫忙,老婆子同為大夫,思想覺悟不到王老大夫點滴,真是羞愧。”


    誰知,小王大夫手舞得跟撥浪鼓一樣,一口茶在嘴裏差點噴出來。


    “非也非也,我祖父是抱著找賺錢門路的法子去的,”說完,似乎覺得不太妥帖,尷尬地咳嗽一聲,“當然,若是遇到傷患,祖父定會全力救治,醫者仁心,都是應該做的。”


    “哈哈……是是是。”


    林老太幹笑兩聲。


    祥雲喝著牛乳茶,依稀感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怪異的氛圍。


    小王大夫也不覺得丟人,直接說明打算。


    他跟林家老太雖是同行,又都開醫館,天生的競爭關係,可也沒打算瞞著林家人。


    “祖父書信中還提到,京都藥房受損嚴重,現在很多百姓受風寒,急需用到藥,就連宮中都派出人手四處尋覓治風寒,溫津止咳的藥材。”


    林老太立刻會意,他的意思是想將她家的柴胡送到京都售賣。


    一開始林老太還有些猶豫,畢竟天災百姓已經很不容易,再賺血汗錢良心不安。


    可小王大夫卻說:“京都是天子腳下,災民安置比六合鎮這種小鄉鎮妥善得多,朝廷已經下發政策,受災百姓三月內因震災引起的疾病,費用都由朝廷出。”


    “還有這種好事?”


    連祥雲都震驚了,不愧是皇城根下,福利待遇就是不一樣。


    一想到蓮花村災民的賑災款,半年多還沒到村民手上,祥雲心裏堵得慌。


    加上水災以來,村裏百姓看病拿藥都是畫押按手印,真的給錢給糧的人家屈指可數,林家本來還有些家底的,現如今竟有些拙襟見肘了。


    祥雲立刻在桌底上,暗示林老太:應下來,應下來。


    林老太本就在聽到朝廷給錢後,做好了賣胡柴的準備,見孫女也讚成,立刻問小王大夫下一步的打算。


    “運送和售賣的活兒,交給我們,你們隻需出藥材,等貨款一到賬,立刻送到府上。”說到錢,他停頓一下,頗有些不好意思。


    他是第一次幹投機倒把的活兒,還不如祖父那般熟練。


    林老太知道他的猶豫,更知道如果今天換成任何一家別的藥鋪,完全可以在她們不知道災情的情況下,先低價從林家手上收購柴胡,再以高價賣出,中間賺取的利潤,比從中間抽成要高得多得多。


    保和堂是把他們當朋友,林家自然也不能讓朋友吃虧。


    “此去京都路途遠不說,路上也不見得太平,不能讓你們白跑,我們願意出四成的利,當作是保和堂的辛苦費。”


    小王大夫還愁怎麽開口合適,沒想到林老太先提了。


    他不是貪心的人,知道四成過於多了,林家大方保和堂不能太貪心。


    祖父說了,跟林家的關係是最要緊的,哪怕這趟不賺錢,也能在給林家留個好印象,畢竟藥材生意又不是隻有這一回。


    “太多了,太多了,兩成足夠了。”


    林老太沒有再推脫:“行,那就兩成,現在就回去將柴胡準備好,爭取早日出發。”


    不到五日功夫,二三百斤藥用價值極高的柴胡,在林家小院中擺


    時間就是金錢,等京都受災需要大量草藥的消息傳來,必定會湧入大量想賺錢的商販。


    到時候,再出手就晚了!


    山上采摘下來的柴胡擺得滿滿當當,地方不夠用,甚至借用了隔壁莊嬸家的院子。


    因為張氏不在家,慶娘時常到林家幫忙照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來是鄰裏之間本就該互相幫助,二來,她是真心喜歡林家人,不求回報的那種喜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持空間!過災年!團寵福寶是醫學天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奶撞青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奶撞青檸並收藏持空間!過災年!團寵福寶是醫學天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