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尋人
持空間!過災年!團寵福寶是醫學天才 作者:牛奶撞青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吉興奮得眼睛都要冒煙了,愛不釋手抱在懷裏摸了又摸。
武先生剛好也在現場,直接上手演練一把,從箭筒裏抽出一把短箭,上弓拉弦。
沒想到看著袖珍隻有半個胳膊大小的十字弩,射出去的瞬間,射程如此可觀,直接將七八米外懸掛在牆上的一串長苞米射穿。
眾人皆是一聲驚呼。
武先生摸著十字弩上的做工,連連點頭:“好東西,木料講究,弓弦是上等牛筋磨成的,韌性大,耐用又好用。”
天吉當場在先生的指導下,依法炮製射出一箭,僅僅偏了苞米半指寬的距離。
鼓掌聲四起,頓時將現場的氛圍拉到最高。
“好家夥,天吉不愧是武先生親口誇讚過有習武根骨的,這準頭,趕上老三了吧?”
“不是我誇啊,老三當年這麽大年紀,可沒有這般好的準頭!”
“天吉,再給大夥兒露一手,方才就差一星半點了。”
天吉在家人的鼓舞下,自信心得到極大滿足,也以為是他天賦異稟的緣故。
沒想到,當場被先生潑了盆涼水:“弩是戰場上普遍使用的武器,你能瞄準得如此接近,跟自身沒多大關係,因為它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手也能夠很快地成為用弩高手。”
天吉還有些不服氣,武先生當場讓張氏來示範。
果不其然,張氏除了一開始有些手足無措,第一箭射偏了,從第二箭開始幾乎把把命中,牆上掛著的苞米快被射成篩子了。
怕天吉覺得張氏不夠有說服力,又拉來完全不會功夫,手腕也沒什麽力道的碧雲。
出人意外的,也在第三箭時順利射到苞米上。
這下,天吉算是徹底蔫了,心中不免為方才的得意羞愧,原來他在習武這條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妄自尊大是習武者的大忌。
他立刻弓腰給先生道歉:“是學生狂妄了,日後還請先生多多提點。”
天吉如今是武先生最看重的弟子,全力相助其成才是應該的,他對天吉的指望遠不止一個小鄉鎮的普通百姓,有如此根骨的少年郎,長大後注定是要有一番自己的天地的。
他也不想太打擊弟子,怕給孩子心裏造成不好的影響,拍了拍他的肩膀:“為師方才話說重了,你還是個孩子,我拿成人要求評價你,是有些為難你的,十字弩雖簡單,對孩子來說卻有難度,你的幾個兄弟未必有你的準頭。”
天吉早調理好心緒,知道怕是方才心裏得意的小心思太明顯,被先生察覺,這才有了警醒他的下馬威。
眾人圍著這把十字弩問鳳仙從何處得來的好東西。
鳳仙據實相告:“我也不知這小玩意兒如此厲害,弓弩是從一位順路搭乘馬車的老漢手中得來的。”
她緩緩將出了京都後,在路上救了一位差點餓死的老漢,因對方口音酷似鄉音,起了搭救的心思。
再一聽對方要去平嶺鎮投奔親友,才知二人是順路。
鳳仙心善,雖也覺得於理不合,還是不忍心對方赤腳走到上百裏外的鎮子。
就老漢當時的情況,怕是走不了幾裏路就得死在路邊,成為客死他鄉的孤魂野鬼,連屍體都得不到一卷破涼席。
同行的路上,二人聊了雙方家中情況,得知家裏有在習武的孩子,就在休息途中用工具造了這把弓弩,就當是一路上搭載的路費。
鳳仙:“我也是聊天過程中才知道,老漢祖上是當木匠的,做的不僅僅是尋常家具,還有可以作戰的兵器,甚至連出海的船隻也是打造過的!”
林老大一開始隻是對弓弩的威力感興趣,後來聽鳳仙一說老漢會造船,驚喜地衝上前。
鳳仙被他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大哥,你這是做什麽?”
“那木匠如今在哪?叫什麽名字?都造過什麽樣的船?”
若隻是些捕魚用的小船,陶員外家的商船怕是修不了。
鳳仙哪知道這些,她也沒問啊。
見對方焦急得很,一副打不到答案就得氣壞了的模樣,回憶了好半晌才道:“我隻知道他去平嶺鎮投奔親戚了,說是老家遭了水災,活不下去了,叫什麽沒細問,他隻讓我喊他邱叔,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
一聽對方生活拮據,林老大眉心蹙在一處,又覺得這不是他要找的人。
能有本事造弓弩,造船隻的工匠,怎麽會窮到投奔親戚,手藝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吃香的。
可如今好似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
林老大當天下午就套了馬車,要去平嶺鎮尋人。
老太太最近想給家裏孩子大人選些布料,每人做兩套夏裝,平嶺鎮上的絹布是出了名的好,剛巧趁此機會去一趟,就當是去采購了。
林老太去,祥雲自然也得跟著去。
當場統計了個人布料喜好,祥雲一一寫在紙上,收進袖子裏妥善保管。
馬車一路西行,半個時辰功夫便到了隔壁平嶺鎮。
這裏是比六合鎮還要富庶些的地方,當年災害從北麵來的逃荒人,不少在此地重新落戶,更加給原本就不少人的平嶺鎮,注入新鮮血液。
道路兩旁商鋪鱗次櫛比,小販吆喝聲異常熱鬧,行人走走逛逛,熱鬧得很。
林老大一路從市集第一個攤位問過來。
“大伯,您認識一位叫邱叔的木匠嗎?”
“不認識!”
“大娘,您見過一個來投奔親戚的木匠嗎?姓邱,也可能名邱,總之名字裏帶邱字。”
“沒見過!”
一路問下來,沒一人見過。
連窩在馬車裏的祥雲都覺得林老大效率太低,人家昨日剛來,認識的人必定很少。
每天往來平嶺鎮這麽多人,百姓哪裏記得住!
祥雲掀開簾子,喊林老大近前,趴在他耳邊小聲嘀咕兩句。
林老大原本還蹙著的眉頭,眼裏逐漸有了光彩,到最後更像是夜裏閃著微光的山裏動物。
直言:“阿寶你的法子太好了,我這就去辦!”
說著,接過從家裏帶出來的十字弩,又就地在路邊商販手中買了些大小不一的水果。
武先生剛好也在現場,直接上手演練一把,從箭筒裏抽出一把短箭,上弓拉弦。
沒想到看著袖珍隻有半個胳膊大小的十字弩,射出去的瞬間,射程如此可觀,直接將七八米外懸掛在牆上的一串長苞米射穿。
眾人皆是一聲驚呼。
武先生摸著十字弩上的做工,連連點頭:“好東西,木料講究,弓弦是上等牛筋磨成的,韌性大,耐用又好用。”
天吉當場在先生的指導下,依法炮製射出一箭,僅僅偏了苞米半指寬的距離。
鼓掌聲四起,頓時將現場的氛圍拉到最高。
“好家夥,天吉不愧是武先生親口誇讚過有習武根骨的,這準頭,趕上老三了吧?”
“不是我誇啊,老三當年這麽大年紀,可沒有這般好的準頭!”
“天吉,再給大夥兒露一手,方才就差一星半點了。”
天吉在家人的鼓舞下,自信心得到極大滿足,也以為是他天賦異稟的緣故。
沒想到,當場被先生潑了盆涼水:“弩是戰場上普遍使用的武器,你能瞄準得如此接近,跟自身沒多大關係,因為它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手也能夠很快地成為用弩高手。”
天吉還有些不服氣,武先生當場讓張氏來示範。
果不其然,張氏除了一開始有些手足無措,第一箭射偏了,從第二箭開始幾乎把把命中,牆上掛著的苞米快被射成篩子了。
怕天吉覺得張氏不夠有說服力,又拉來完全不會功夫,手腕也沒什麽力道的碧雲。
出人意外的,也在第三箭時順利射到苞米上。
這下,天吉算是徹底蔫了,心中不免為方才的得意羞愧,原來他在習武這條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妄自尊大是習武者的大忌。
他立刻弓腰給先生道歉:“是學生狂妄了,日後還請先生多多提點。”
天吉如今是武先生最看重的弟子,全力相助其成才是應該的,他對天吉的指望遠不止一個小鄉鎮的普通百姓,有如此根骨的少年郎,長大後注定是要有一番自己的天地的。
他也不想太打擊弟子,怕給孩子心裏造成不好的影響,拍了拍他的肩膀:“為師方才話說重了,你還是個孩子,我拿成人要求評價你,是有些為難你的,十字弩雖簡單,對孩子來說卻有難度,你的幾個兄弟未必有你的準頭。”
天吉早調理好心緒,知道怕是方才心裏得意的小心思太明顯,被先生察覺,這才有了警醒他的下馬威。
眾人圍著這把十字弩問鳳仙從何處得來的好東西。
鳳仙據實相告:“我也不知這小玩意兒如此厲害,弓弩是從一位順路搭乘馬車的老漢手中得來的。”
她緩緩將出了京都後,在路上救了一位差點餓死的老漢,因對方口音酷似鄉音,起了搭救的心思。
再一聽對方要去平嶺鎮投奔親友,才知二人是順路。
鳳仙心善,雖也覺得於理不合,還是不忍心對方赤腳走到上百裏外的鎮子。
就老漢當時的情況,怕是走不了幾裏路就得死在路邊,成為客死他鄉的孤魂野鬼,連屍體都得不到一卷破涼席。
同行的路上,二人聊了雙方家中情況,得知家裏有在習武的孩子,就在休息途中用工具造了這把弓弩,就當是一路上搭載的路費。
鳳仙:“我也是聊天過程中才知道,老漢祖上是當木匠的,做的不僅僅是尋常家具,還有可以作戰的兵器,甚至連出海的船隻也是打造過的!”
林老大一開始隻是對弓弩的威力感興趣,後來聽鳳仙一說老漢會造船,驚喜地衝上前。
鳳仙被他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大哥,你這是做什麽?”
“那木匠如今在哪?叫什麽名字?都造過什麽樣的船?”
若隻是些捕魚用的小船,陶員外家的商船怕是修不了。
鳳仙哪知道這些,她也沒問啊。
見對方焦急得很,一副打不到答案就得氣壞了的模樣,回憶了好半晌才道:“我隻知道他去平嶺鎮投奔親戚了,說是老家遭了水災,活不下去了,叫什麽沒細問,他隻讓我喊他邱叔,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
一聽對方生活拮據,林老大眉心蹙在一處,又覺得這不是他要找的人。
能有本事造弓弩,造船隻的工匠,怎麽會窮到投奔親戚,手藝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吃香的。
可如今好似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
林老大當天下午就套了馬車,要去平嶺鎮尋人。
老太太最近想給家裏孩子大人選些布料,每人做兩套夏裝,平嶺鎮上的絹布是出了名的好,剛巧趁此機會去一趟,就當是去采購了。
林老太去,祥雲自然也得跟著去。
當場統計了個人布料喜好,祥雲一一寫在紙上,收進袖子裏妥善保管。
馬車一路西行,半個時辰功夫便到了隔壁平嶺鎮。
這裏是比六合鎮還要富庶些的地方,當年災害從北麵來的逃荒人,不少在此地重新落戶,更加給原本就不少人的平嶺鎮,注入新鮮血液。
道路兩旁商鋪鱗次櫛比,小販吆喝聲異常熱鬧,行人走走逛逛,熱鬧得很。
林老大一路從市集第一個攤位問過來。
“大伯,您認識一位叫邱叔的木匠嗎?”
“不認識!”
“大娘,您見過一個來投奔親戚的木匠嗎?姓邱,也可能名邱,總之名字裏帶邱字。”
“沒見過!”
一路問下來,沒一人見過。
連窩在馬車裏的祥雲都覺得林老大效率太低,人家昨日剛來,認識的人必定很少。
每天往來平嶺鎮這麽多人,百姓哪裏記得住!
祥雲掀開簾子,喊林老大近前,趴在他耳邊小聲嘀咕兩句。
林老大原本還蹙著的眉頭,眼裏逐漸有了光彩,到最後更像是夜裏閃著微光的山裏動物。
直言:“阿寶你的法子太好了,我這就去辦!”
說著,接過從家裏帶出來的十字弩,又就地在路邊商販手中買了些大小不一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