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昌目光死死的盯著徐策。


    一股濃鬱的危機感湧上心頭。


    以前的徐策雖然也能掌控朝局,但那都是建立在他的一身武力和身後的軍隊之上。


    因此,以前的徐策對靖朝的影響雖大,但沈建昌並沒把徐策放在心上。


    但今天的徐策不一樣了。


    今天的徐策,真正的得到了滿朝文武的認同!


    他一句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徹底的征服了文武百官,成了大靖朝的國之脊梁!


    沈建昌眼睛微微眯起:“徐策這家夥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怎麽感覺像是一夜之間就變了個人似的……”


    “不行,必須得去問問元惠是怎麽回事?”


    ……


    朝會結束,滿朝文武深深的看了徐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的朝徐策深深行了一禮。


    徐策微微一笑:“有本王在,大靖的天……塌不下來!”


    “諸公,慢行!”


    文武百官紛紛退出大殿。


    不一會兒,奉天殿上就隻剩下徐策與小皇帝徐溫書。


    “陛下,若是無事,臣就告退了。”


    徐策對著徐溫書行了一禮,道。


    雖然說徐策如今是權傾朝野的輔政王,他在靖朝的地位甚至遠超於眼前這位小皇帝,但徐策在禮節上依舊沒有半點僭越。


    不知道這具身體的原主有沒有取小皇帝而代之的想法,反正他本人是沒有這麽大的野心。


    因為他隻想當一個有權力有地位,但不用操心朝政的逍遙王爺。


    他可不想整日待在養心殿批閱著永遠看不完的奏章。


    輔政王就很不錯,足夠他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了。


    徐溫書此時正一臉崇拜的看著徐策,激動的說到:“皇叔,您剛才真是太厲害了!”


    “沈建昌的氣焰太盛了,趙思農他們在沈建昌麵前連個屁都不敢放一個。”


    “可您剛才一出現,立刻就壓住了沈建昌的氣勢,而且還成功阻止了沈建昌的惡心提議!”


    徐策笑了笑,動作柔和的拍了拍徐溫書的腦袋。


    “那你想不想像皇叔一樣厲害?”


    徐溫書眼睛直冒精光:“想啊想啊,皇叔可以教我嗎?”


    徐策愣了一下,然後點頭:“可以啊。”


    ……


    禦書房,靖朝皇帝們平日裏讀書的地方。


    徐溫書乖巧的坐在小板凳上,一臉期待的看著徐策。


    常年侍奉在徐溫書左右的大太監董縣低眉垂眼的候在一旁。


    身為徐溫書的親信,董縣一直對徐策留有一絲戒備。


    小皇帝要向徐策請教治國之學的事他是一萬個不同意的。


    因為在他看來,徐策打仗還行,國政學識方麵……一竅不通!


    他候在這裏,主要的目的是預防徐策這匹夫給小皇帝灌輸一堆歪門邪理。


    徐策醞釀了一下措辭,然後開口道:


    “陛下認為,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孰重孰輕?”


    聽到徐策的第一句話,董縣一雙混濁的眼睛頓時閃過精光。


    他在沒有進宮前也是飽學之士,困於生計方才進了宮。


    進宮後成了先帝的伴讀太監,接觸了大量的書籍,耳濡目染之下,學識也是倍增。


    他自問他這一身學識,絕對不比那些個大學士弱上太多。


    可徐策這話卻蘊藏了太多的東西。


    徐溫書聞言,小臉上堆滿了疑惑:“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之間有什麽區別嗎?”


    董縣也將目光看向了徐策,想知道徐策會怎麽解析。


    徐策開口道:


    “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之間看似意義相近,可實際上這兩者之間卻有天壤之別!”


    “先說國富民強,著重以國為本,將國擺在了民之前。”


    “民富國強恰好背道而馳,他將民擺在了首位擺在了國之前,江山社稷之前。他的真正意義則是以民為本!”徐策幽幽說道。


    聽到這話,董縣的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皺。


    徐策這話可是把民權擺在了皇權之上啊!


    徐策繼續說道:“民富國強,這是一條強國強民之策。”


    聽到這兒,徐溫書直了直腰杆,側耳傾聽。


    與此同時,徐溫書的心底裏升起一股怪異的感覺。


    他這位皇叔他也見過很多次,隻是這位皇叔給他留下的大多都是莽撞,衝動,勇武的匹夫形象。


    可是現在,他這位有勇無謀的皇叔卻在教他強國之策!


    董縣的眉頭越皺越深。


    徐策居然說這是強國之策!


    “一國之強在於軍事,軍事之強在於財力。財力之源……來自於民。”


    “靖朝的運行,百官的俸祿,官道的修建全都來自於百姓的賦稅。”


    “我大靖朝富有四海,疆域廣袤,更有百姓數千萬!隻要有足夠的財力,我大靖隨時可以訓練出一支百萬大軍!”


    “所以陛下,民富才能國強啊!”


    徐策語重心長的說道。


    徐溫書聽後,心頭一震。


    他雖然年弱,但是熟讀經書,知曉國家大事。


    他這位皇叔提出來的民富國強他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意義。


    “原來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之間竟有這麽大的學問,這都是我那些老師們說不出來的治世之理啊!”


    徐溫書看著徐策,心裏滿是震驚。


    他這位一向“魯莽”的皇叔,胸有錦繡啊!


    董縣的眉頭也逐漸緩和。


    徐策此番言語,在理。


    片刻過後,徐溫書突然開口問道:“那皇叔,怎樣才能讓百姓富裕起來呢?”


    徐策脫口而出:“重商,開海!”


    聽到這四個字,董縣的身軀猛的一顫,一張老臉上滿是驚恐之色。


    曆朝曆代,士農工商。


    商人一直都是最底層的存在。


    徐策居然說要重視商人!


    這話要是傳了出去,必定會引起各大士族的暴動。


    士族一直都是最尊貴的,戰國時期還一度與列國諸侯共治天下。


    他們是絕對不可能讓低賤的商人淩駕在他的之上的。


    而另一個開海更是本朝的禁忌話題!


    太祖在位時就曾定下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


    所以,從來沒有人敢提出開海的建議。


    徐策此舉無異於忤逆祖宗遺訓啊!


    一旁的徐溫書卻是又一次被徐策的言語震驚到了。


    一年前,他那位年邁的爺爺在傳授他治國理政時曾經說過,靖朝要想變得更強,必須得重視商業!


    他那位有著雄才偉略的爺爺當了一輩子的皇帝,臨近暮年才領悟出的強國謀略,他這位平日裏不著調的皇叔,竟然隨口就說出了兩個。


    重商,開海!


    徐溫書眉頭緊皺:“皇叔說的這兩點要想實施起來,都是困難重重啊!”


    徐策點頭說道:“的確是困難重重。但也隻有這樣,靖朝才能變得富有,才有底氣向天下的士族掀翻桌子。讓靖朝徹底的脫胎換骨,留存千古……”


    徐溫書一臉激動:“皇叔,重商開海真的能讓靖朝留存千古嗎?”


    徐策微微一笑:“嗬嗬,重商開海,隻是讓靖朝變強的一個開端而已。要想名存千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徐溫書聽的津津有味:“那皇叔具體給我講講如何重商,如何開海吧?”


    徐策見徐溫書如此感興趣,也來了興致,正要開口繼續講解。


    忽然,一個小太監來到禦書房外說道:


    “陛下,輔政王府上的人才報。說是王妃暈倒,請王爺速速趕回王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子是王,輔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翎雲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翎雲天並收藏老子是王,輔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