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張燕已經坐在老太太身邊,一手被周益民的奶奶拉著,使勁地誇。


    她對張燕表示滿意。


    長得好看不說,看上去還很生養,而且人家還是大學生,配她家益民,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嘛!


    最重要的是,張燕進門後就表現得很有禮貌,尤其是對他們兩老。


    這才是他們對張燕最滿足的地方。


    有些城裏人,是瞧不上農村人的。即便對方是自己對象的家人、或者親戚,會流露出一絲鄙夷之類。哪怕表麵上不說什麽,但不經意間還是會流露出那樣的神色。


    然而,張燕完全沒有那種神態,對他們兩老沒有絲毫的嫌棄。


    周圍的老頭、老太太也跟著誇,把張燕都說得不好意思了。


    “好了,你們年輕人去玩吧!”周益民的奶奶看出張燕被那麽多老太太圍著,有點放不開,不自然。


    人家說到底還是女孩,臉皮還薄,你們一群老太婆,說話又沒點尺寸的,有點肆無忌憚,誰頂得住呀?


    於是,她讓未來孫媳婦去跟益民玩,不用守著她這個老太婆。


    就在這時候,周益民領著張燕的父母進來。


    “嬸子,我是張燕的父親張建設,這位是我內人美芹。我倆,祝嬸子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張建設祝壽道。


    “好!好!建設、美芹,老婆子我沒少聽益民提你們。”


    張燕的母親坐在了張燕原本的位置,跟老太太攀談起來。她的應付能力,不是張燕一個女大學生能比的,跟老太太們聊得很投入。


    他們兩夫婦,還趁機將壽禮送上。


    一身的確良的衣服,尺寸稍微大了一絲,但影響不大。


    此外,還有同事的那些心意。


    老太太得知,那都是兒子的同事給的。偏偏兒子什麽表示都沒有,讓老太太一時間有點沉悶。


    這時候,張建設也意識到了什麽,但有些話卻不能說。


    老爺子毫不客氣:“哼!旭華那混賬,自己娘60大壽人沒回來,也沒有點表示,他的同事都那麽有心,真是……”


    周益民趕緊說道:“爺爺!你先別責怪,我爹他是記得奶奶生辰的,壽禮寄回四合院那邊,我這次帶回來啦!”


    然後轉向老太太:“奶奶!你等一下,我爹他估計是有其他事回不來。”


    周益民心裏暗想:老爹!能幫你的就隻有這些了。


    這次回村,他車後除了張燕,還有一大袋呢!這大家也是知道的。


    他立即返回房間去,將自己托徐奶奶做的那雙布鞋拿上,以及在腦中商店買的一套冬天才穿的棉衣、棉褲、棉鞋。


    “呐!奶奶,這是我讓人給你做的千層布鞋。這是我爹寄回來的,有棉衣、棉褲、棉鞋,隻能冬天穿。”周益民一一拿出來。


    那棉衣棉褲棉鞋,一看就用料很足,冬天穿肯定很暖和。


    其他人都紛紛誇起來。


    老太太看到這套棉衣棉褲棉鞋,哪還能怪兒子?心裏的那些怨言,也就隨之消散。其實,她並不在意兒子給什麽,還記得今天是她的生辰,她就滿足了。


    她穿上親孫子送的布鞋,剛剛好,笑道:“嗯!很合腳。”


    這看上去,周益民送的東西最不值錢,但老太太卻最喜歡。


    整個壽宴都是她親孫子操辦的,什麽禮物比得上這份用心呀?


    周益民陪張建設到外麵聊天。


    他的學識比較高,整個村子估計也沒幾個人能跟他聊得太火熱,知識層麵不一樣,始終是有話題代溝的。


    張燕三姐妹則是躲進周益民的房間。


    裏麵裝修得還不錯,起碼比他們家的房間要好,床是兩米大床,她們哪見過這麽大的床?下方還有厚厚的床墊,躺上去還有點彈性,很舒服。


    衣櫃是推拉式的衣櫃,看上去就很賞心悅目,起碼她們年輕人喜歡這種。


    “姐,你看這衣櫃,是往兩邊推的,太好了。”張鈺也很想擁有這樣的衣櫃。


    打開衣櫃門,裏麵的衣服疊得整整齊齊,還有用衣掛掛著的,顯得有條不紊。讓人不忍心去弄亂分毫。


    “張鈺、張璐,我警告你們,別弄亂了。東西不要亂碰,你有沒有禮貌呀?”張燕瞪著自己的妹妹。


    張璐:“是益民哥讓我們進來找吃的。”


    她拉開旁邊的一個櫃子,裏麵真有不少吃的,糖果、瓜子、花生,米糕、幹果等等。


    “在這裏。”


    張鈺拿著一個托盤過去,將裏麵的東西,都拿出一部分。


    這也是周益民吩咐她們的,將零食拿出來,分給大家。


    張燕坐在床邊,手摸著旁邊的床頭櫃。這樣的房間,她真的太喜歡了,忽然有種盡快嫁給周益民的想法和衝動。


    她這裏摸摸,那裏摸摸,心裏想著,這裏以後也屬於她,就很高興。


    忽然,看到書桌上還有不少書籍和筆記。


    那些筆記,她僅僅掃了幾眼,就知道涉及到周益民的那些發明,趕緊幫忙收起來放好。要不是這裏沒有鎖,她都直接給鎖起來。


    這麽重要的東西,怎麽可以擺放那麽隨意呢?


    然後,張燕拿著一本書,坐在書桌前看起來。


    書桌前方就是一扇窗戶,窗戶對著田園,以及遠處的山,風景非常好。


    張鈺和張璐才不喜歡看書呢!


    拿到吃的,就捧出去,先給屋裏的老人家分。


    老人們哪舍得吃?意思地吃了一兩口,然後全部放到自己的口袋裏,準備拿回去給孫子、孫女等後代吃。


    外麵,張建設來到那小雞孵化房的旁邊,聽著周益民的解說。


    “這樣人工孵小雞,大概需要21天。”周益民說道。


    張建設雖然是科研人員,但研究的領域不一樣,從理論上看,周益民這麽幹是可以的。而且,他也能意識到,這如果成功,對我國養殖業的作用不可謂不大。


    到時候,完全可以將家禽規模化進行孵化。


    “人工孵化在我國很早就有了的,每個地方的做法有所區別,比如我們北方的,就有炕孵法,南方流行的是桶孵法,長江流域則是缸孵法。


    不過,孵化成功率上,得不到保證,主要是溫度、濕度、氧氣供應等沒辦法精確控製。”周益民接著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影子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影子狸花貓並收藏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