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瑩知道,這事做得不地道,但是騎虎難下,現在更是開不了口。
她匆忙找了個借口,趕緊去找張氏。
張氏當初把中饋搶來給周婉瑩的時候,也的確抱著女兒可以手到擒來的想法,可如今才知道事情想得簡單了。
且不說周婉瑩是不是那塊料,管家也好,看賬簿也罷,以往從來沒有學過,便直接上手管事,確實有點為難她了。
“以往看著秦氏管家,似乎很輕鬆,我還以為是我老了,力不從心,誰知道你竟是也不成?”張氏有點不願意承認。
難道她精心養大的孩子比不上秦氏?
“母親,哪裏能這樣作比較?”周婉瑩有點惱火地坐在一旁,“我從未做過這些,您也從未教過我,至於大嫂……我若有她那麽聰明就好了,也不會辦蠢事。”
如今想想,以前簡直是蠢死了,怎麽能夠把別人的好當做理所當然呢?
以至於現在孤立無援,周婉瑩甚至不知道誰能信任。
張氏氣得說不出話來,可是,讓她去管賬,也根本做不到。
她思來想去,不願意低頭,那就隻能是去找王明豔了。
把周婉瑩送走,張氏氣得頭疼,“你說這秦氏,到底是怎麽回事?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難道是她被奪舍了不成?”
話說到這裏,張氏忽然愣住,奪舍?好像,真有幾分可能!
“嬤嬤,我有事情吩咐你去做,記住,一定要悄悄地去。”
張氏很小聲地把事情交代給身邊的嬤嬤,這才心情舒暢了些。
不過,秦疏月最近有事要做,根本沒時間去理會這些。
她剛剛盯上了成衣鋪子那邊。
想要得到想要的結果,必然是要有人來引導才是。
秦疏月想了想,立刻讓人去成衣鋪子蹲守,又讓人上門告知要查賬。
他們的兩套賬簿,隻要有心,很容易就能找出來。
秦疏月做事向來簡單粗暴,快狠準,如今就等結果了。
不過三日,賬簿連同人都一並被方管事帶了回來。
“主子,幸不辱命,這廝果然是藏了賬簿,做假賬糊弄主子。”方管事立刻把兩本賬冊都放在秦疏月跟前的桌子上。
“你不要血口噴人,我可什麽都沒做過!我這是……”
對方還在狡辯,秦疏月漫不經心地聽著,立刻就翻開賬冊,一目十行地看完,接著遞給方林,“給世子爺送過去。”
方林立刻就動,秦疏月也不墨跡,當下就做了處置,“按照府上規矩,欺瞞主家,貪墨謊報,該如何論罪?”
“該杖二十,收回貪墨銀兩,扭送官府。”方管事立刻說道。
秦疏月擺擺手,讓他去做,沒想到,張清雅在這個時候哭哭啼啼地跑來。
“大表嫂手下留人,其中可是有什麽誤會?”張清雅紅著眼睛看著秦疏月。
“沒有誤會。”秦疏月非常淡定地說。
“這不可能,趙掌櫃不會做這等事情。”張清雅連忙辯解。
秦疏月黑白分明的眸子落在她身上,“如今,銀兩的去向尚未查明,到了官府的大牢,他自然會吐出來。”
張清雅心頭一緊,依舊哭哭啼啼地看著趙掌櫃,“趙掌櫃,你放心,趙嬤嬤和你們的家人,我一定會照顧好的,你不用掛念他們。”
在她麵前玩心眼,張清雅怕不是想得太簡單了。
“原來,那些銀兩是進了表小姐的口袋。”秦疏月緩緩說道。
張清雅不敢置信地看著她,“大表嫂何出此言,什麽銀兩?我為何不知道?”
她這般明目張膽,自然是有恃無恐,知道查不出什麽,即便有,牽連的也是張氏。
秦疏月同樣明白,所以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把眼前的人先處置了再做打算。
有張氏護著,張清雅還有幾次犯錯的機會。
可是沒想到,張氏也會在這個時候來添亂。
“秦氏!誰準你濫用私刑?你好大的膽子!”張氏還沒進院子,就能聽見她的聲音了。
張清雅立刻癱坐在地上,不停地抹著眼淚。
秦疏月倒是淡定。還有心情給小麻雀喂蟲。
看著被壓在地上,已經皮開肉綻的人,張氏停下腳步,不忍直視。
有時候都覺得這人好笑,當初處罰原主的時候,毫不手軟,怎的現在仿佛生了菩薩心腸?
說到底,不過是她不喜歡原主,便可以隨意踐踏。
“母親說錯了,我是秉公處置,不會濫用私刑,方林,立刻把人和賬簿送到衙門。”秦疏月淡淡地說。
“不準去!這般事情竟然要鬧到衙門,你這是要打我的臉嗎?靖安侯府的名聲都要丟盡了。”張氏厲喝阻止。
“母親,將刁奴送去官府不丟人,若是賬麵不清楚,被底下人中飽私囊,那才是丟人。”
秦疏月補充了一句。
張氏被噎得說不出話來,恨恨地咬牙,“我看,你是真的被妖魔鬼怪奪舍了!大師說的沒錯!”
秦疏月一聽便知,張氏一定又做了什麽讓人“耳目一新”的事情。
她沒有說話,隻是讓人把趙掌櫃送到了衙門,是周世崢的侍衛親自送去的,沒人敢攔著,張氏也不行。
“姑母,都是我無用,無法向奶娘交代,可憐她自幼照顧我,事無巨細,我真是無顏麵對。”張清雅哽咽著抹眼淚。
秦疏月不耐煩聽她們唱戲,幹脆打斷,“要什麽交代?你為何要向刁奴交代?怕是你的奶娘亦參與其中,不若一起送到官府受審。”
張清雅頓時就被嚇得哭不出來了,她眼神閃爍。
她的事情,奶娘都知道,如果被送過去,不知道會吐出多少東西來。
重刑之下,她不能保證奶娘的忠心。
張清雅隻好看著張氏求助。
偏偏張氏糊塗,火氣上頭,要和秦疏月對著幹。
“秦疏月,你好大的膽子!”
“母親。”周世崢進門便聽見張氏尖銳的聲音,眼神一暗,看樣子是生氣了。
張氏的聲音戛然而止,看著兒子,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有些心虛。
“秦氏做事冒進,作為婆母教訓她,何錯之有?”張氏硬著頭皮給自己找借口。
她匆忙找了個借口,趕緊去找張氏。
張氏當初把中饋搶來給周婉瑩的時候,也的確抱著女兒可以手到擒來的想法,可如今才知道事情想得簡單了。
且不說周婉瑩是不是那塊料,管家也好,看賬簿也罷,以往從來沒有學過,便直接上手管事,確實有點為難她了。
“以往看著秦氏管家,似乎很輕鬆,我還以為是我老了,力不從心,誰知道你竟是也不成?”張氏有點不願意承認。
難道她精心養大的孩子比不上秦氏?
“母親,哪裏能這樣作比較?”周婉瑩有點惱火地坐在一旁,“我從未做過這些,您也從未教過我,至於大嫂……我若有她那麽聰明就好了,也不會辦蠢事。”
如今想想,以前簡直是蠢死了,怎麽能夠把別人的好當做理所當然呢?
以至於現在孤立無援,周婉瑩甚至不知道誰能信任。
張氏氣得說不出話來,可是,讓她去管賬,也根本做不到。
她思來想去,不願意低頭,那就隻能是去找王明豔了。
把周婉瑩送走,張氏氣得頭疼,“你說這秦氏,到底是怎麽回事?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難道是她被奪舍了不成?”
話說到這裏,張氏忽然愣住,奪舍?好像,真有幾分可能!
“嬤嬤,我有事情吩咐你去做,記住,一定要悄悄地去。”
張氏很小聲地把事情交代給身邊的嬤嬤,這才心情舒暢了些。
不過,秦疏月最近有事要做,根本沒時間去理會這些。
她剛剛盯上了成衣鋪子那邊。
想要得到想要的結果,必然是要有人來引導才是。
秦疏月想了想,立刻讓人去成衣鋪子蹲守,又讓人上門告知要查賬。
他們的兩套賬簿,隻要有心,很容易就能找出來。
秦疏月做事向來簡單粗暴,快狠準,如今就等結果了。
不過三日,賬簿連同人都一並被方管事帶了回來。
“主子,幸不辱命,這廝果然是藏了賬簿,做假賬糊弄主子。”方管事立刻把兩本賬冊都放在秦疏月跟前的桌子上。
“你不要血口噴人,我可什麽都沒做過!我這是……”
對方還在狡辯,秦疏月漫不經心地聽著,立刻就翻開賬冊,一目十行地看完,接著遞給方林,“給世子爺送過去。”
方林立刻就動,秦疏月也不墨跡,當下就做了處置,“按照府上規矩,欺瞞主家,貪墨謊報,該如何論罪?”
“該杖二十,收回貪墨銀兩,扭送官府。”方管事立刻說道。
秦疏月擺擺手,讓他去做,沒想到,張清雅在這個時候哭哭啼啼地跑來。
“大表嫂手下留人,其中可是有什麽誤會?”張清雅紅著眼睛看著秦疏月。
“沒有誤會。”秦疏月非常淡定地說。
“這不可能,趙掌櫃不會做這等事情。”張清雅連忙辯解。
秦疏月黑白分明的眸子落在她身上,“如今,銀兩的去向尚未查明,到了官府的大牢,他自然會吐出來。”
張清雅心頭一緊,依舊哭哭啼啼地看著趙掌櫃,“趙掌櫃,你放心,趙嬤嬤和你們的家人,我一定會照顧好的,你不用掛念他們。”
在她麵前玩心眼,張清雅怕不是想得太簡單了。
“原來,那些銀兩是進了表小姐的口袋。”秦疏月緩緩說道。
張清雅不敢置信地看著她,“大表嫂何出此言,什麽銀兩?我為何不知道?”
她這般明目張膽,自然是有恃無恐,知道查不出什麽,即便有,牽連的也是張氏。
秦疏月同樣明白,所以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把眼前的人先處置了再做打算。
有張氏護著,張清雅還有幾次犯錯的機會。
可是沒想到,張氏也會在這個時候來添亂。
“秦氏!誰準你濫用私刑?你好大的膽子!”張氏還沒進院子,就能聽見她的聲音了。
張清雅立刻癱坐在地上,不停地抹著眼淚。
秦疏月倒是淡定。還有心情給小麻雀喂蟲。
看著被壓在地上,已經皮開肉綻的人,張氏停下腳步,不忍直視。
有時候都覺得這人好笑,當初處罰原主的時候,毫不手軟,怎的現在仿佛生了菩薩心腸?
說到底,不過是她不喜歡原主,便可以隨意踐踏。
“母親說錯了,我是秉公處置,不會濫用私刑,方林,立刻把人和賬簿送到衙門。”秦疏月淡淡地說。
“不準去!這般事情竟然要鬧到衙門,你這是要打我的臉嗎?靖安侯府的名聲都要丟盡了。”張氏厲喝阻止。
“母親,將刁奴送去官府不丟人,若是賬麵不清楚,被底下人中飽私囊,那才是丟人。”
秦疏月補充了一句。
張氏被噎得說不出話來,恨恨地咬牙,“我看,你是真的被妖魔鬼怪奪舍了!大師說的沒錯!”
秦疏月一聽便知,張氏一定又做了什麽讓人“耳目一新”的事情。
她沒有說話,隻是讓人把趙掌櫃送到了衙門,是周世崢的侍衛親自送去的,沒人敢攔著,張氏也不行。
“姑母,都是我無用,無法向奶娘交代,可憐她自幼照顧我,事無巨細,我真是無顏麵對。”張清雅哽咽著抹眼淚。
秦疏月不耐煩聽她們唱戲,幹脆打斷,“要什麽交代?你為何要向刁奴交代?怕是你的奶娘亦參與其中,不若一起送到官府受審。”
張清雅頓時就被嚇得哭不出來了,她眼神閃爍。
她的事情,奶娘都知道,如果被送過去,不知道會吐出多少東西來。
重刑之下,她不能保證奶娘的忠心。
張清雅隻好看著張氏求助。
偏偏張氏糊塗,火氣上頭,要和秦疏月對著幹。
“秦疏月,你好大的膽子!”
“母親。”周世崢進門便聽見張氏尖銳的聲音,眼神一暗,看樣子是生氣了。
張氏的聲音戛然而止,看著兒子,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有些心虛。
“秦氏做事冒進,作為婆母教訓她,何錯之有?”張氏硬著頭皮給自己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