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垚城
帶著霸總去逃荒,我造反稱王了! 作者:謫仙七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行俠仗義的兩人回到客棧房間,就對上氣成豬的霸天。
潘盈盈有一瞬間愧疚,但很快從空間裏拿出牛肉給胖虎加餐。
“虎啊,娘是出去給你掙口糧了,不然你哪裏能吃上肉?”
她摸著霸天的腦袋,語重心長。
於朝生在屏風後換完睡衣,聞言翻了個白眼,霸天的吃喝大部分都是從他賬上走的好不好?
上了床,潘盈盈從空間摸出賬本和鋼筆,於朝生接過開始記賬。
“金子1500兩,銀子8000兩。”
“銀票3000兩。”
潘盈盈在空間裏點數,於朝生負責記錄。
“金銀珠寶共375件。”
“賣出的古董共計3630兩。”
記錄完,又翻過另一麵,開始把兩人分的東西分開記下。
於朝生沒要金銀珠寶,分了800兩金子和4000兩銀子,賣古董的銀子分去一半。
他給出的理由是自己用不上那些東西,都給潘盈盈。
潘盈盈沒跟他客氣,這小子終於良心發現,自己也不能拂了人家的好意。
她在那些珠寶裏翻找半天,找出了一塊晶瑩剔透的白玉山水牌,準備讓於春兒打塊絡子,給於朝生串了掛腰上。
這小子臭美,肯定喜歡。
一夜無話,第二天聽說城裏出了事,具體不知道是什麽事,隻知道一時間風聲鶴唳起來。
潘盈盈和於朝生對視一眼,估計是昨晚小倌館的事,但這就不是她們該操心的了。
這裏顯然不能久留,於朝生通知午後啟程,大家索性沒再出去賣貨,在城裏逛了一上午添置好物資,吃過午飯就出城了。
三天後,桃源村一行人到達斤州境內,而之前的流犯們也到了金平縣。
縣城戒嚴不讓進,眾人隻好馬不停蹄往斤州趕。
好在於朝生他們速度慢,終於在即將到達斤州的梨花縣時被流犯們趕上。
聽了他們說要投奔自己的話,潘盈盈和於朝生齊齊發出了一聲“哈?”
於朝生撓撓頭,“你們怎麽想的啊?怎麽會來…”投奔他?
齊老爺子拱了拱手,“村長,我和柳家小子頗有幾分交情,江南是回不去了,就想著幹脆一起去垚城,我們齊家想加入桃源村。”
吳家家主吳澤也跟著拱手,他和柳明軒沒怎麽打過交道,吳家做布匹生意,柳家開酒樓,兩家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但為了留下來,還是厚著臉皮,“在下和柳家主也頗有幾分交情。”
在場其他幾家:……
這人臉皮忒厚!
等輪到他們,個個也是“在下和柳家主頗有幾分交情。”
於朝生:……
他幹脆讓龍九去喊柳明軒過來。
既然是柳明軒的朋友,自然得讓他自己處理。
路上大家相處得挺愉快,對於帶上這些人一起,於朝生和潘盈盈沒什麽意見。
也不知道柳明軒是怎麽跟他們談的,反正人是留下了,柳明軒還給潘盈盈交了1000兩銀票的“入村費”。
看著那些人感恩戴德的樣子,潘盈盈驚了,舅舅這一手,牛哇!
介於他們輕裝簡行過來,衣食住行樣樣都缺,潘盈盈小手一揮,先把自家的糧食分了一半出去。
她又不是什麽黑心鬼,收了那麽多銀子,總要還人家一些物資。
大鐵鍋一家兩口,細棉布和粗棉布各五匹,臘肉一家給了二十斤,“菩薩鹽”和“神仙糖”一家給了五斤。
桃源村隊伍再次壯大,這次再進城,三家客棧都不夠了,又多包了一家。
眾人痛痛快快洗漱一番,原先的流犯們也抱著銀子上門拿了些貨物。
他們不愧是生意人,拿的全是貴貨,玻璃茶具一套一套的拿,還不加那些護膚品。
潘盈盈一下就有了大筆銀子入賬。
接下來她和於朝生的重心就是把手上的銀票都換成金銀。
在錢莊換出2000兩銀票,又去賣古董字畫的鋪子消費一筆,兩人在醫館抓了些藥就回了客棧休息。
他們在梨花縣待了三天,第四天一早才離開。
然而,剛走出五十裏,就有一夥蒙麵人殺來了。
約莫30人左右,個個都是頂尖高手。
整個桃源村的人一擁而上,300對上30,亂拳能打死老師傅,更別提差生文具多,桃源村眾人武器還特別精良。
殺掉這30人,隻有20多人受了輕傷。
介於大家都有參與,於朝生把從這些屍體上得到的所有銀子平分,每人都分到了二兩多。
孩子們都高興壞了,這二兩跟白撿來的似的。
到了下一個縣,大家賺錢的賺錢,買物資的買物資,有一戶姓趙的難民想留下開店,潘盈盈給留了貨,又給之前出去的商隊遞了信,以後這裏也是個據點。
就這樣一直到八月中旬,大家終於來到傳說中的“罪城”。
垚城隸屬永州境內,再往前就是潼關,而潼關外就是韃子的地盤。
十八年前,“潼關戰”贏得慘烈,最後以大宇朝割讓潼關外六城收尾。
打贏“潼關戰”的懷王一時風頭無兩,甚至壓過了戰神大將軍陳慶之。
眼瞅著離垚城還有七八十裏,於朝生讓大家換上了之前堅決沒讓丟的破衣裳,並把臉和身上抹上泥土。
除了基本物資,其他的都被潘盈盈收進空間。
這幾個月,潘盈盈陸陸續續把空間麵積增加了一倍,以至於哪怕放下村裏人的物資,空間還是空出了一大片位置。
漢子們推著板車,露出一口大白牙。
婦人們挎著包袱笑著互相調侃,“沒想到這都快到了,還得裝成難民的樣子。”
每人身上都隻帶了少量銀錢,家家戶戶的糧食隻夠吃上十來天,但他們一點也不憂心。
為了能更像一點,大家沒急著趕路,每頓隻吃半飽,活生生把自己餓瘦了好幾斤。
七天後,大家靠著雙腳風塵仆仆走到垚城。
一下來了這麽多難民,垚城城主蕭善頓感頭大。
這裏地廣人稀,又種不出糧食,城裏人自己都吃不飽,哪裏能接濟這些人?
幹脆一揮手,給他們劃了個空村,讓他們遷過去自生自滅。
潘盈盈有一瞬間愧疚,但很快從空間裏拿出牛肉給胖虎加餐。
“虎啊,娘是出去給你掙口糧了,不然你哪裏能吃上肉?”
她摸著霸天的腦袋,語重心長。
於朝生在屏風後換完睡衣,聞言翻了個白眼,霸天的吃喝大部分都是從他賬上走的好不好?
上了床,潘盈盈從空間摸出賬本和鋼筆,於朝生接過開始記賬。
“金子1500兩,銀子8000兩。”
“銀票3000兩。”
潘盈盈在空間裏點數,於朝生負責記錄。
“金銀珠寶共375件。”
“賣出的古董共計3630兩。”
記錄完,又翻過另一麵,開始把兩人分的東西分開記下。
於朝生沒要金銀珠寶,分了800兩金子和4000兩銀子,賣古董的銀子分去一半。
他給出的理由是自己用不上那些東西,都給潘盈盈。
潘盈盈沒跟他客氣,這小子終於良心發現,自己也不能拂了人家的好意。
她在那些珠寶裏翻找半天,找出了一塊晶瑩剔透的白玉山水牌,準備讓於春兒打塊絡子,給於朝生串了掛腰上。
這小子臭美,肯定喜歡。
一夜無話,第二天聽說城裏出了事,具體不知道是什麽事,隻知道一時間風聲鶴唳起來。
潘盈盈和於朝生對視一眼,估計是昨晚小倌館的事,但這就不是她們該操心的了。
這裏顯然不能久留,於朝生通知午後啟程,大家索性沒再出去賣貨,在城裏逛了一上午添置好物資,吃過午飯就出城了。
三天後,桃源村一行人到達斤州境內,而之前的流犯們也到了金平縣。
縣城戒嚴不讓進,眾人隻好馬不停蹄往斤州趕。
好在於朝生他們速度慢,終於在即將到達斤州的梨花縣時被流犯們趕上。
聽了他們說要投奔自己的話,潘盈盈和於朝生齊齊發出了一聲“哈?”
於朝生撓撓頭,“你們怎麽想的啊?怎麽會來…”投奔他?
齊老爺子拱了拱手,“村長,我和柳家小子頗有幾分交情,江南是回不去了,就想著幹脆一起去垚城,我們齊家想加入桃源村。”
吳家家主吳澤也跟著拱手,他和柳明軒沒怎麽打過交道,吳家做布匹生意,柳家開酒樓,兩家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但為了留下來,還是厚著臉皮,“在下和柳家主也頗有幾分交情。”
在場其他幾家:……
這人臉皮忒厚!
等輪到他們,個個也是“在下和柳家主頗有幾分交情。”
於朝生:……
他幹脆讓龍九去喊柳明軒過來。
既然是柳明軒的朋友,自然得讓他自己處理。
路上大家相處得挺愉快,對於帶上這些人一起,於朝生和潘盈盈沒什麽意見。
也不知道柳明軒是怎麽跟他們談的,反正人是留下了,柳明軒還給潘盈盈交了1000兩銀票的“入村費”。
看著那些人感恩戴德的樣子,潘盈盈驚了,舅舅這一手,牛哇!
介於他們輕裝簡行過來,衣食住行樣樣都缺,潘盈盈小手一揮,先把自家的糧食分了一半出去。
她又不是什麽黑心鬼,收了那麽多銀子,總要還人家一些物資。
大鐵鍋一家兩口,細棉布和粗棉布各五匹,臘肉一家給了二十斤,“菩薩鹽”和“神仙糖”一家給了五斤。
桃源村隊伍再次壯大,這次再進城,三家客棧都不夠了,又多包了一家。
眾人痛痛快快洗漱一番,原先的流犯們也抱著銀子上門拿了些貨物。
他們不愧是生意人,拿的全是貴貨,玻璃茶具一套一套的拿,還不加那些護膚品。
潘盈盈一下就有了大筆銀子入賬。
接下來她和於朝生的重心就是把手上的銀票都換成金銀。
在錢莊換出2000兩銀票,又去賣古董字畫的鋪子消費一筆,兩人在醫館抓了些藥就回了客棧休息。
他們在梨花縣待了三天,第四天一早才離開。
然而,剛走出五十裏,就有一夥蒙麵人殺來了。
約莫30人左右,個個都是頂尖高手。
整個桃源村的人一擁而上,300對上30,亂拳能打死老師傅,更別提差生文具多,桃源村眾人武器還特別精良。
殺掉這30人,隻有20多人受了輕傷。
介於大家都有參與,於朝生把從這些屍體上得到的所有銀子平分,每人都分到了二兩多。
孩子們都高興壞了,這二兩跟白撿來的似的。
到了下一個縣,大家賺錢的賺錢,買物資的買物資,有一戶姓趙的難民想留下開店,潘盈盈給留了貨,又給之前出去的商隊遞了信,以後這裏也是個據點。
就這樣一直到八月中旬,大家終於來到傳說中的“罪城”。
垚城隸屬永州境內,再往前就是潼關,而潼關外就是韃子的地盤。
十八年前,“潼關戰”贏得慘烈,最後以大宇朝割讓潼關外六城收尾。
打贏“潼關戰”的懷王一時風頭無兩,甚至壓過了戰神大將軍陳慶之。
眼瞅著離垚城還有七八十裏,於朝生讓大家換上了之前堅決沒讓丟的破衣裳,並把臉和身上抹上泥土。
除了基本物資,其他的都被潘盈盈收進空間。
這幾個月,潘盈盈陸陸續續把空間麵積增加了一倍,以至於哪怕放下村裏人的物資,空間還是空出了一大片位置。
漢子們推著板車,露出一口大白牙。
婦人們挎著包袱笑著互相調侃,“沒想到這都快到了,還得裝成難民的樣子。”
每人身上都隻帶了少量銀錢,家家戶戶的糧食隻夠吃上十來天,但他們一點也不憂心。
為了能更像一點,大家沒急著趕路,每頓隻吃半飽,活生生把自己餓瘦了好幾斤。
七天後,大家靠著雙腳風塵仆仆走到垚城。
一下來了這麽多難民,垚城城主蕭善頓感頭大。
這裏地廣人稀,又種不出糧食,城裏人自己都吃不飽,哪裏能接濟這些人?
幹脆一揮手,給他們劃了個空村,讓他們遷過去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