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扶蘇跟上郡郡守溝通好之後,便前往上郡西北方向,靠近河南地(河套平原地區,非今日河南)的地區查看此地征兵情況。
如今整個河南地,北地郡,上郡,九原郡因為遷來大批人口,農耕發展十分迅速,近一年的時間,已經充分發揮了華夏民族種田的天賦,整個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被開墾成了良田之地。
這還是扶蘇跟各個郡守商議,保留大片草地以備養馬之用,要不然恐怕整個河套地區都被開墾成田地。
此次征兵,不是扶蘇不想從長城軍團中篩選士卒出來之後,然後匯報鹹陽。
而是長城軍團為秦國雖為秦國關中精銳不加,但是受秦法與“軍功受爵”影響頗深,這使得扶蘇想建立一支完全脫產的常備軍,讓軍隊成為自己私軍太難。
於是扶蘇決定從新遷移人口中來篩選一萬人,組建騎兵兵團。
此處征兵現場很熱鬧,郡縣給出的條件十分豐厚,此次征調者,家中可免賦稅十年。
這使得欲報名之人浩浩湯湯,前去各地征兵處。
扶蘇看著排著長隊前來應征的人,形形色色都在其中,貪鄙、庸陋、輕佻、滑稽之人,是招兵不喜歡的對象,扶蘇前世便讀過很多史書,兵書,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中對於什麽樣的人可以選取,怎麽樣選取,如何根據各自能力分配每個人的職責,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在《束伍》第一句話便是“兵之貴選,尚已”。他多年帶兵南征北戰,選人謹遵“第一切忌,勿用城市油滑之人。”選兵最好的便是“鄉野敦厚之人,黝黑粗壯,堅韌耐苦”。
並且戚繼光認為選人“必以膽為主”,這些正應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兵貴精而不在多”。
後世曆史也驗證了此方法的正確性,李世民一千“黑甲”軍,無往不利,陳慶之白袍多次以少勝多,唐朝名將郭子儀五百精騎,所向披靡,大破敵軍史思明數萬軍隊。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扶蘇走進了一些,聽到一位黝黑壯漢再跟旁邊一位老鄉談論著此次征兵。
“聽說了沒有,聽說這次是扶蘇公子在征兵,選上的話可以成為秦國‘銳士’,從此家裏不用繳納稅賦,嘿嘿嘿,但願我們能被選上。”
在戰國時期便出現了長期服役的“常備軍”,例如秦國的“銳士”,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等等,這些人經過嚴格篩選,被征調為兵後,便成為脫產兵。
這便是戰國時期的職業兵,這些人的家中被免除徭役田稅。是各國精銳中的精銳,也是作戰的主力。
旁邊的漢子則也跟著憨笑了起來,“扶蘇公子有能力,如今才短短一年,咱們遷徙人口現在已經如此繁榮。”
扶蘇也露出和煦的笑容,看到一切有序的進行著,沒有出什麽差錯,便未多加逗留,便趕回上郡,等待征兵結束後,帶著這些人前往選好的山穀之地進行“騎射”,“砍殺”,“奔襲”與“遠途奔襲”訓練,使之盡快成軍,可以投入作戰。
如今扶蘇令蒙恬開出讓遊牧民族善騎者難以抗拒的誘惑,來入秦為民,幫助訓練騎兵,當然,不會讓他們看到馬鐙馬蹄鐵,先學會他們的騎技,等這些新招的士卒學會了,便開始裝上騎兵利器,開始自行訓練。
不足一個月,征調的一萬精壯男子便來到了預定山穀。扶蘇作為最高統帥,自然也早早來到這裏,看著這些被選上而家庭被免除徭役賦稅的人,興高采烈的麵龐,扶蘇也對此軍產生了莫名的信心。
等到扶蘇來到了山穀中一處高地,一位跟隨而來維持秩序的軍官,重重敲了一下戰鼓,人群中的吵雜聲音慢慢變得安靜下來。
眾人看著扶蘇,扶蘇也微笑著看著這些新生力量,大聲喊出:“我是大秦長公子扶蘇,也是你們如今的統率。”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響亮的歡呼,眾人來到這裏之後,都知道了遷徙之策乃是秦長公子扶蘇所提出的,給這些生活本來無望或者淪為城旦、鬼薪(刑徒)之人帶來了生的希望,所以心中對這位大秦長公子都存有深深的敬意與好感。
聽到公子扶蘇的喊話,都忍不住歡呼起來,待這些人歡呼了片刻,扶蘇便笑著用雙手往下一壓,士卒會意,便停止喧囂,靜靜聽扶蘇的喊話。
“昔日胡人侵我大秦,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蒙恬將軍遵始皇帝之命,提兵北伐,所向披靡,所戰必勝,所攻必克,揚我大秦軍威,至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下麵又是一陣歡呼,眾人皆知蒙恬威名,所有人都由衷佩服。
“如今秦北疆屏障,秦之強弓——長城已經建造完成,但使長城蒙恬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次跟隨扶蘇而來的長城軍護衛也麵露自豪之情。
“但是,如今我們雖然可以防禦匈奴,但是匈奴還是不停在我們秋收之時,前來劫掠,雖射殺匈奴人無數,卻依然難以遏止這樣的情況。”
眾人都開始蹙眉,扶蘇所說的都是實情,眾人來到北疆安家之後,已經跟劫掠的匈奴拿著農具戰過很多次。
扶蘇看著下麵的人,又喊道:“長城是弓,卻還缺少利箭,能滅匈奴者,必然與匈奴一般,可以精於騎射,你們便是大秦利箭,他日扶蘇將帶諸位長驅萬裏,絕滅匈奴,你們可有勇氣!”
“有!”下麵萬人齊聲吼出,聲音震徹天地。
“好!今日大家按照軍官的要求編製為軍,明日開始訓練。”
扶蘇說完之後,便安排了人手進行編製軍陣,令萬人為軍,勒為五軍,軍兩千人,;伍和為什,什合為百,百合為千,千合為萬;左合為右,後合為前,前後左右和為中而提與帥。
待到訓練成為一知相應,一氣相貫,如億萬絲為一繩時,便可征戰四方!
一切都是按照有計劃的進行中,可是還是一封鹹陽右相馮去疾的來信使得扶蘇心髒提到了嗓子眼。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醜日,始皇外出巡遊。令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
如今整個河南地,北地郡,上郡,九原郡因為遷來大批人口,農耕發展十分迅速,近一年的時間,已經充分發揮了華夏民族種田的天賦,整個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被開墾成了良田之地。
這還是扶蘇跟各個郡守商議,保留大片草地以備養馬之用,要不然恐怕整個河套地區都被開墾成田地。
此次征兵,不是扶蘇不想從長城軍團中篩選士卒出來之後,然後匯報鹹陽。
而是長城軍團為秦國雖為秦國關中精銳不加,但是受秦法與“軍功受爵”影響頗深,這使得扶蘇想建立一支完全脫產的常備軍,讓軍隊成為自己私軍太難。
於是扶蘇決定從新遷移人口中來篩選一萬人,組建騎兵兵團。
此處征兵現場很熱鬧,郡縣給出的條件十分豐厚,此次征調者,家中可免賦稅十年。
這使得欲報名之人浩浩湯湯,前去各地征兵處。
扶蘇看著排著長隊前來應征的人,形形色色都在其中,貪鄙、庸陋、輕佻、滑稽之人,是招兵不喜歡的對象,扶蘇前世便讀過很多史書,兵書,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中對於什麽樣的人可以選取,怎麽樣選取,如何根據各自能力分配每個人的職責,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在《束伍》第一句話便是“兵之貴選,尚已”。他多年帶兵南征北戰,選人謹遵“第一切忌,勿用城市油滑之人。”選兵最好的便是“鄉野敦厚之人,黝黑粗壯,堅韌耐苦”。
並且戚繼光認為選人“必以膽為主”,這些正應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兵貴精而不在多”。
後世曆史也驗證了此方法的正確性,李世民一千“黑甲”軍,無往不利,陳慶之白袍多次以少勝多,唐朝名將郭子儀五百精騎,所向披靡,大破敵軍史思明數萬軍隊。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扶蘇走進了一些,聽到一位黝黑壯漢再跟旁邊一位老鄉談論著此次征兵。
“聽說了沒有,聽說這次是扶蘇公子在征兵,選上的話可以成為秦國‘銳士’,從此家裏不用繳納稅賦,嘿嘿嘿,但願我們能被選上。”
在戰國時期便出現了長期服役的“常備軍”,例如秦國的“銳士”,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等等,這些人經過嚴格篩選,被征調為兵後,便成為脫產兵。
這便是戰國時期的職業兵,這些人的家中被免除徭役田稅。是各國精銳中的精銳,也是作戰的主力。
旁邊的漢子則也跟著憨笑了起來,“扶蘇公子有能力,如今才短短一年,咱們遷徙人口現在已經如此繁榮。”
扶蘇也露出和煦的笑容,看到一切有序的進行著,沒有出什麽差錯,便未多加逗留,便趕回上郡,等待征兵結束後,帶著這些人前往選好的山穀之地進行“騎射”,“砍殺”,“奔襲”與“遠途奔襲”訓練,使之盡快成軍,可以投入作戰。
如今扶蘇令蒙恬開出讓遊牧民族善騎者難以抗拒的誘惑,來入秦為民,幫助訓練騎兵,當然,不會讓他們看到馬鐙馬蹄鐵,先學會他們的騎技,等這些新招的士卒學會了,便開始裝上騎兵利器,開始自行訓練。
不足一個月,征調的一萬精壯男子便來到了預定山穀。扶蘇作為最高統帥,自然也早早來到這裏,看著這些被選上而家庭被免除徭役賦稅的人,興高采烈的麵龐,扶蘇也對此軍產生了莫名的信心。
等到扶蘇來到了山穀中一處高地,一位跟隨而來維持秩序的軍官,重重敲了一下戰鼓,人群中的吵雜聲音慢慢變得安靜下來。
眾人看著扶蘇,扶蘇也微笑著看著這些新生力量,大聲喊出:“我是大秦長公子扶蘇,也是你們如今的統率。”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響亮的歡呼,眾人來到這裏之後,都知道了遷徙之策乃是秦長公子扶蘇所提出的,給這些生活本來無望或者淪為城旦、鬼薪(刑徒)之人帶來了生的希望,所以心中對這位大秦長公子都存有深深的敬意與好感。
聽到公子扶蘇的喊話,都忍不住歡呼起來,待這些人歡呼了片刻,扶蘇便笑著用雙手往下一壓,士卒會意,便停止喧囂,靜靜聽扶蘇的喊話。
“昔日胡人侵我大秦,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蒙恬將軍遵始皇帝之命,提兵北伐,所向披靡,所戰必勝,所攻必克,揚我大秦軍威,至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下麵又是一陣歡呼,眾人皆知蒙恬威名,所有人都由衷佩服。
“如今秦北疆屏障,秦之強弓——長城已經建造完成,但使長城蒙恬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次跟隨扶蘇而來的長城軍護衛也麵露自豪之情。
“但是,如今我們雖然可以防禦匈奴,但是匈奴還是不停在我們秋收之時,前來劫掠,雖射殺匈奴人無數,卻依然難以遏止這樣的情況。”
眾人都開始蹙眉,扶蘇所說的都是實情,眾人來到北疆安家之後,已經跟劫掠的匈奴拿著農具戰過很多次。
扶蘇看著下麵的人,又喊道:“長城是弓,卻還缺少利箭,能滅匈奴者,必然與匈奴一般,可以精於騎射,你們便是大秦利箭,他日扶蘇將帶諸位長驅萬裏,絕滅匈奴,你們可有勇氣!”
“有!”下麵萬人齊聲吼出,聲音震徹天地。
“好!今日大家按照軍官的要求編製為軍,明日開始訓練。”
扶蘇說完之後,便安排了人手進行編製軍陣,令萬人為軍,勒為五軍,軍兩千人,;伍和為什,什合為百,百合為千,千合為萬;左合為右,後合為前,前後左右和為中而提與帥。
待到訓練成為一知相應,一氣相貫,如億萬絲為一繩時,便可征戰四方!
一切都是按照有計劃的進行中,可是還是一封鹹陽右相馮去疾的來信使得扶蘇心髒提到了嗓子眼。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醜日,始皇外出巡遊。令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