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調令從甘泉宮發出,兩騎出鹹陽一騎向北疆而去,一騎直趨南方。
扶蘇與趙基和蒙毅兩人商議之後,覺得不可以寄希望於燕趙齊魏等地的不發援兵,兵者,國之大事,萬一自己失算,豈不是要讓秦國的將士陷入危險之中。
所以趙基認為要用兵勢威脅這幾國不敢動兵,所以扶蘇發出調令,命李晉為主將,鄭統為副將,帶如今的三萬陰山鐵騎南下,趕赴函穀關外。
大勢力之間的鬥爭,從來都不是限於軍事上麵,軍事隻是政治的延伸,政治的失敗,即便打仗打贏了也可能撈不到好處,反而會不敗而敗。
所以扶蘇便讓陳平負責暗中使計,不看過程,隻看結果。
扶蘇說不問陳平如何行事,便真的不問,今日幾乎與扶蘇發出調令時間一致,而吳芮派來的使者也被陳平送出驛站,之間兩人在鹹陽道上麵依依不舍,大有一副相見恨晚的遺憾。
“陳侍,你我當今是相見恨晚呐,本為秦國和我們將軍的事來,能交到陳侍此等賢能之士,當真是意外收獲,也讓我真正看清了秦國如今的強盛,人才濟濟呐,陳侍放心,我回去定會將情況與我家將軍講明,希望我們將軍能夠與大秦的皇帝能有更深的合作,如今的秦國皇帝陛下雄才大略,一定可以平複各地叛亂,我們將軍定然也會站在得道的這一方,正所謂得道者多助,你我下次再見想必便是我們覲見大秦皇帝的時候了。”
陳平也一副惺惺相惜的樣子,對著吳芮派來的使者拜道:
“使者所言正是陳平想說,如今天下雖然叛亂四起,但是那皆是胡亥篡逆所致,如今皇帝治下,秦國安平,有誌之士皆來投秦國,區區一些叛軍,使者可看我大秦軍隊一力掃平,這次回去,還望使者能將此間之事多於吳將軍細述,待到事成,必然少不了吳將軍的好處!”
又是一番你來我往的說辭之後,兩人在依依惜別,陳平望著吳芮使者的車架慢慢遠去,吳芮使者也不時掀開車架的簾子,對陳平揮手,嘴中還念念有詞。
等到看不見吳芮使者的車架,陳平輕輕一笑,踏步走入驛站之內,而吳芮的使者也輕輕拍了怕座位下麵的硬生生的東西,竟然是一大包金子。
陳平最後給出了更重的條件:若是吳芮不支援劉邦,那麽將來扶蘇會封吳芮為候,若是秦國再次統一天下之後,會封吳芮或其弟與吳國都城舊地,而另一人可封與番邑。
這也是扶蘇的底線,這次僅僅是要求吳芮不發兵,而並不要求吳芮能站在自己這邊,所以扶蘇給出的條件不可謂不重。
若是吳芮這樣還不答應,那麽扶蘇會以秦國皇帝的身份封吳芮為王,將來隻能將其殺掉!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扶蘇不想輕易封王,一旦封王那麽失態會極其嚴重,比如蒙恬、王賁這些人封不封王?
一旦封王將來殺不殺掉?
所以陳平自然知道皇帝的心理,在將重砝碼說與吳芮的使者之後,吳芮的使者已然十分動心,雖然想要再爭取一下,但是隨著陳平給出的重利,讓這名使者爽快答應了這件事。
————
蒙恬和韓信各自保證好糧道的安全之後,便挺兵向南陽進發。
劉邦則積極備戰,隨著韓信和蒙恬的節節勝利,劉邦本來就隻是為了阻攔蒙恬和韓信到達南陽的速度,所以一些城邑和關隘並未死戰便向南陽慢慢收攏。
韓信駐紮在南陽西,蒙恬駐紮於南陽北,兩軍呈守望之勢,將劉邦和兩萬士卒困在南陽城中,而灌嬰則統領八萬軍卒屯紮在南陽城南。
兩軍開始在南陽城對峙,大戰似乎等待兩軍擬好作戰計劃之後,便會一觸即發。
“將軍,我們在此屯兵而不攻,是不是會讓劉邦的援軍來了之後,更難攻打?”
這幾日見蒙恬和韓信皆不發兵,僅有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之後,韓信的副將董翳有些不明白的問了一句。
在董翳看來,此時趁著劉邦求救的援兵沒來之際,應當兩軍發動猛烈攻勢,殲滅劉邦城外駐軍,使劉邦的南陽城成為孤城,然後攻破劉邦最後的老窩。
聽到董翳的疑問,韓信也不是藏私不肯教導手下將領的人,跟董翳說道:
“我與蒙恬將軍皆在等消息。”
董翳不明白韓信的意思,又問道:
“等消息?右將軍,你與左將軍在等什麽消息?”
“等讓劉邦等人失望,擔憂的消息。”
董翳作為一名戰將,自然不是蠢笨之人,聽到韓信的話,眼睛一亮說道;
“右將軍是說我們要殲滅來援劉邦的人?”
韓信知道董翳誤會自己的意思了,解釋了一番:
“不是要圍城打援,項羽發兵必然是不輸於我軍總數的,這樣我們很難實現殲滅援軍的想法,而且很容易陷入前後夾擊的狀態,我們等的是,沒有人會來救援劉邦,一旦軍心動搖,縱然南陽城堅固難攻,那麽也擋不住我軍了。”
“沒有人來救劉邦?怎麽可能,項羽此時為天下叛軍的實際領導者,若是他號召皆來此救援,其他各國安敢不來?”
董翳不相信沒有人來救劉邦,而且隻要項羽來救,那麽必然是一場難以分出勝負的爭鬥。
“發兵之前,陛下已經著手準備利用六國之人的矛盾了,此時劉邦全軍抵抗士氣正盛,我們隻需再等一段時間。“
聽到韓信的話,董翳才點了點頭,既然皇帝有安排,那麽自己等人隻要服從主帥的安排便是。
此時著急的正是劉邦,自己發出求救之信之後,還未聽聞任何人來救援自己,氣得劉邦對著六國的人各自罵了一通。
沒想到這群人如此短視,竟然不懂各個擊破的道理,今日若是不來救援自己,那麽日後必然會被秦國再次各個擊破。
但是劉邦幹著急也沒啥用,自己著急也不能將這些人喚來。
扶蘇與趙基和蒙毅兩人商議之後,覺得不可以寄希望於燕趙齊魏等地的不發援兵,兵者,國之大事,萬一自己失算,豈不是要讓秦國的將士陷入危險之中。
所以趙基認為要用兵勢威脅這幾國不敢動兵,所以扶蘇發出調令,命李晉為主將,鄭統為副將,帶如今的三萬陰山鐵騎南下,趕赴函穀關外。
大勢力之間的鬥爭,從來都不是限於軍事上麵,軍事隻是政治的延伸,政治的失敗,即便打仗打贏了也可能撈不到好處,反而會不敗而敗。
所以扶蘇便讓陳平負責暗中使計,不看過程,隻看結果。
扶蘇說不問陳平如何行事,便真的不問,今日幾乎與扶蘇發出調令時間一致,而吳芮派來的使者也被陳平送出驛站,之間兩人在鹹陽道上麵依依不舍,大有一副相見恨晚的遺憾。
“陳侍,你我當今是相見恨晚呐,本為秦國和我們將軍的事來,能交到陳侍此等賢能之士,當真是意外收獲,也讓我真正看清了秦國如今的強盛,人才濟濟呐,陳侍放心,我回去定會將情況與我家將軍講明,希望我們將軍能夠與大秦的皇帝能有更深的合作,如今的秦國皇帝陛下雄才大略,一定可以平複各地叛亂,我們將軍定然也會站在得道的這一方,正所謂得道者多助,你我下次再見想必便是我們覲見大秦皇帝的時候了。”
陳平也一副惺惺相惜的樣子,對著吳芮派來的使者拜道:
“使者所言正是陳平想說,如今天下雖然叛亂四起,但是那皆是胡亥篡逆所致,如今皇帝治下,秦國安平,有誌之士皆來投秦國,區區一些叛軍,使者可看我大秦軍隊一力掃平,這次回去,還望使者能將此間之事多於吳將軍細述,待到事成,必然少不了吳將軍的好處!”
又是一番你來我往的說辭之後,兩人在依依惜別,陳平望著吳芮使者的車架慢慢遠去,吳芮使者也不時掀開車架的簾子,對陳平揮手,嘴中還念念有詞。
等到看不見吳芮使者的車架,陳平輕輕一笑,踏步走入驛站之內,而吳芮的使者也輕輕拍了怕座位下麵的硬生生的東西,竟然是一大包金子。
陳平最後給出了更重的條件:若是吳芮不支援劉邦,那麽將來扶蘇會封吳芮為候,若是秦國再次統一天下之後,會封吳芮或其弟與吳國都城舊地,而另一人可封與番邑。
這也是扶蘇的底線,這次僅僅是要求吳芮不發兵,而並不要求吳芮能站在自己這邊,所以扶蘇給出的條件不可謂不重。
若是吳芮這樣還不答應,那麽扶蘇會以秦國皇帝的身份封吳芮為王,將來隻能將其殺掉!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扶蘇不想輕易封王,一旦封王那麽失態會極其嚴重,比如蒙恬、王賁這些人封不封王?
一旦封王將來殺不殺掉?
所以陳平自然知道皇帝的心理,在將重砝碼說與吳芮的使者之後,吳芮的使者已然十分動心,雖然想要再爭取一下,但是隨著陳平給出的重利,讓這名使者爽快答應了這件事。
————
蒙恬和韓信各自保證好糧道的安全之後,便挺兵向南陽進發。
劉邦則積極備戰,隨著韓信和蒙恬的節節勝利,劉邦本來就隻是為了阻攔蒙恬和韓信到達南陽的速度,所以一些城邑和關隘並未死戰便向南陽慢慢收攏。
韓信駐紮在南陽西,蒙恬駐紮於南陽北,兩軍呈守望之勢,將劉邦和兩萬士卒困在南陽城中,而灌嬰則統領八萬軍卒屯紮在南陽城南。
兩軍開始在南陽城對峙,大戰似乎等待兩軍擬好作戰計劃之後,便會一觸即發。
“將軍,我們在此屯兵而不攻,是不是會讓劉邦的援軍來了之後,更難攻打?”
這幾日見蒙恬和韓信皆不發兵,僅有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之後,韓信的副將董翳有些不明白的問了一句。
在董翳看來,此時趁著劉邦求救的援兵沒來之際,應當兩軍發動猛烈攻勢,殲滅劉邦城外駐軍,使劉邦的南陽城成為孤城,然後攻破劉邦最後的老窩。
聽到董翳的疑問,韓信也不是藏私不肯教導手下將領的人,跟董翳說道:
“我與蒙恬將軍皆在等消息。”
董翳不明白韓信的意思,又問道:
“等消息?右將軍,你與左將軍在等什麽消息?”
“等讓劉邦等人失望,擔憂的消息。”
董翳作為一名戰將,自然不是蠢笨之人,聽到韓信的話,眼睛一亮說道;
“右將軍是說我們要殲滅來援劉邦的人?”
韓信知道董翳誤會自己的意思了,解釋了一番:
“不是要圍城打援,項羽發兵必然是不輸於我軍總數的,這樣我們很難實現殲滅援軍的想法,而且很容易陷入前後夾擊的狀態,我們等的是,沒有人會來救援劉邦,一旦軍心動搖,縱然南陽城堅固難攻,那麽也擋不住我軍了。”
“沒有人來救劉邦?怎麽可能,項羽此時為天下叛軍的實際領導者,若是他號召皆來此救援,其他各國安敢不來?”
董翳不相信沒有人來救劉邦,而且隻要項羽來救,那麽必然是一場難以分出勝負的爭鬥。
“發兵之前,陛下已經著手準備利用六國之人的矛盾了,此時劉邦全軍抵抗士氣正盛,我們隻需再等一段時間。“
聽到韓信的話,董翳才點了點頭,既然皇帝有安排,那麽自己等人隻要服從主帥的安排便是。
此時著急的正是劉邦,自己發出求救之信之後,還未聽聞任何人來救援自己,氣得劉邦對著六國的人各自罵了一通。
沒想到這群人如此短視,竟然不懂各個擊破的道理,今日若是不來救援自己,那麽日後必然會被秦國再次各個擊破。
但是劉邦幹著急也沒啥用,自己著急也不能將這些人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