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謠言不攻自破
新婚夜,王妃扛著火車連夜出逃 作者:伊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哇!快看!是王爺與王妃娘娘!”這邊還在小範圍討論蘇挽煙失蹤的事,那邊就已經有人激動的叫道:“你們快看!王爺跟王妃從那邊飛過來了!啊啊啊——神仙眷侶啊!好羨慕啊!”
這叫聲一起,眾人紛紛順著所指的方向抬頭,隻見餘南卿攜著蘇挽煙,從護城河上方飛身而過,越過正在比賽的龍舟隊伍,如一陣輕煙一般,在百姓的仰頭注目下,穩穩落在高台上。
見到餘南卿跟蘇挽煙那一刻,還未成形的流言蜚語不攻而破:“嘁,你還說王妃娘娘失蹤了,這不是好好的嗎?瞧你這賊眉鼠眼的就知道嘴裏沒幾句真話。”
“這……這我哪知道!”那人立即反駁:“我昨天確實聽到他們說王妃娘娘失蹤了!這又不是我瞎傳的!”
周圍的人不由起哄:“哦失蹤了,王妃娘娘失蹤了,那現在與王爺出現的是誰?”
“再造謠,仔細王爺派人來抓你。”
也有人開始馬後炮:“方才你一說我就知道不對勁,端午在即,滿城的守衛王妃怎麽可能失蹤,我一聽就知道是假的。”
那男子聽著周圍七嘴八舌調侃,自覺沒理,忙揮手轉了話題:“唉吵什麽吵,吵著我看比賽,今天好不容易占的位置,不跟你們說。”
此話一出,周圍更是一哄而笑,也就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蘇挽煙跟餘南卿回來的時候因為龍舟賽已經開始,所以連衣服都沒換就來了,這會穿在身上的還是昨天離開馥城時的那一套。
第二輪的比賽已經進行到了白熱化,護城河兩岸的百姓齊聲給隊伍加油打氣,叫喊聲連綿於耳。
賽台上還搭著巨大的晉級牌,離得遠的百姓哪怕看到不比賽的勝景,也能知曉有哪些隊伍進了決賽。
高台搭著遮陽的棚子,每一層都布著王府的侍衛。
蘇挽煙在餘南卿的攙扶下緩緩落座:“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她記得在京城看龍舟賽的時候,第一輪的賽程都不怎麽樣,精彩的都在第三跟第四輪。
這會兒剛回來,第二輪的賽程已經過半,緊接著就能看第三輪,可不就巧了嗎?
馥城的府尹這時撩著官袍急急忙忙登上高台:“微臣見過王爺,見過娘娘,不知王爺與娘娘可有什麽需要微臣做的?”
高台早早就搭好,眼不見餘南卿跟蘇挽煙來,他還派人到王府催了幾次。
今日盛典,餘南卿跟蘇挽煙也是這其中重要一環,府尹跟馥城監督可都不希望在這時候出什麽意外。
他問這話,其實就是想探探餘南卿跟蘇挽煙遲來是不是出了什麽事,畢竟王府那邊他派人去了幾次都沒什麽聲音。
餘南卿說了句場麵話:“你做得不錯。”
聽到誇讚,馥城府尹懸著的心也算落了下來,忙眸恭道:“謝王爺誇獎,若沒什麽事,微臣先行告退。”
餘南卿微一拂手,府尹便順著台階退了下去。
府尹退下去沒多久,便立即有婢女端來小吃跟水果,美酒清茶,一應俱全。
不多時,秋葉跟黃葉也從王府匆匆趕來:“娘娘!”
秋葉壓著聲音,擔憂的喚了聲。
蘇挽煙正看著比賽,見狀食指放到唇角輕“噓”了一下,秋葉便抿唇止了接下來的話。
蘇挽煙被綁架的事沒有驚動任何人,悄無聲息的發生,又悄無聲息的結束,對蘇挽煙來說,這也不過是她生命中發生的一件很小的事。
時間如白駒過隙。
端午一過,日子歸於平淡。
蘇挽煙就像她在京城那樣,用閑暇的時間在院子裏養起了雞鴨魚,院中還特意開辟專門的藥園子跟菜園子。
沒事的時候,蘇挽煙也會去妙生堂幫忙。
正如蘇挽煙所說的那樣,當找她看病的百姓藥到病除,她行醫的名聲便漸漸打響起來。
隻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來找她看病的病人已經與騫老先生一樣多,排起的隊伍甚至比騫老先生更勝一層。
與此同時,蘇挽煙也讓王章給妙生堂多招了幾個大夫,醫術雖不及騫老先生,但也是在馥城中叫得上名號的。
如此,到妙生堂看病的病人竟絡繹不絕。
妙生堂的名號到此也算是打出去了。
到妙生堂看病的人多了,自然就有百姓認出在診室出診的是恭親王妃,馥城的百姓這才恍然明白,原來妙生堂就是蘇挽煙開的。
這讓他們又想起來,餘南卿跟蘇挽煙剛來到馥城時盛起的傳聞,東海翁城一戰,蘇挽煙曾身在軍營為龍旗軍療傷治病。
如今見蘇挽煙坐堂開診,想來那傳聞並不是空穴來風,蘇挽煙是真的會醫術。
且醫術相當了得。
這事一經傳開,馥城來妙生堂看病的人又多了一倍,不管是有病的還是沒病的,都要來妙生堂一睹恭親王妃的風采。
蘇挽煙沒辦法,隻能窩在王府暫避幾天。
而也就是這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餘南卿頒布了減稅政策,以馥城首先開放為期一年的試驗,而其餘城市會在往後的計劃中逐一實施。
減稅的政策一出,最高興的莫過於平民百姓,是恨不得奔走相告的那種。
而對於官員來說就沒那麽好了,稅收減了,就代表這其中能撈的油水少了。
早在政策擬定的時候,馥州的官員就隱晦的表達過不滿,隻是餘南卿是誰,他管你三七二十一,行不行,實施起來看看不就知道了。
餘南卿身份擺在那裏,那些官員即便不滿,也不敢去當這個出頭鳥,而這其中,有好事者已經擬奏將這一情況上稟朝廷。
減稅是一個長久的計劃,餘南卿跟蘇挽煙提了一嘴,蘇挽煙也沒去多問,後續是如何,她自然也沒多去關注。
呂策忠臨時受命訓練整頓龍旗軍,如今已過去兩月,呂策忠不好再無視朝廷在此久待,所以在七月初時,呂策忠跟蘇馳恩就已經回了邊疆。
而也就是在呂策忠離開不久後,一封來自京城的信件,被送進恭親王府。
“娘娘,昌國公府來信。”
這叫聲一起,眾人紛紛順著所指的方向抬頭,隻見餘南卿攜著蘇挽煙,從護城河上方飛身而過,越過正在比賽的龍舟隊伍,如一陣輕煙一般,在百姓的仰頭注目下,穩穩落在高台上。
見到餘南卿跟蘇挽煙那一刻,還未成形的流言蜚語不攻而破:“嘁,你還說王妃娘娘失蹤了,這不是好好的嗎?瞧你這賊眉鼠眼的就知道嘴裏沒幾句真話。”
“這……這我哪知道!”那人立即反駁:“我昨天確實聽到他們說王妃娘娘失蹤了!這又不是我瞎傳的!”
周圍的人不由起哄:“哦失蹤了,王妃娘娘失蹤了,那現在與王爺出現的是誰?”
“再造謠,仔細王爺派人來抓你。”
也有人開始馬後炮:“方才你一說我就知道不對勁,端午在即,滿城的守衛王妃怎麽可能失蹤,我一聽就知道是假的。”
那男子聽著周圍七嘴八舌調侃,自覺沒理,忙揮手轉了話題:“唉吵什麽吵,吵著我看比賽,今天好不容易占的位置,不跟你們說。”
此話一出,周圍更是一哄而笑,也就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蘇挽煙跟餘南卿回來的時候因為龍舟賽已經開始,所以連衣服都沒換就來了,這會穿在身上的還是昨天離開馥城時的那一套。
第二輪的比賽已經進行到了白熱化,護城河兩岸的百姓齊聲給隊伍加油打氣,叫喊聲連綿於耳。
賽台上還搭著巨大的晉級牌,離得遠的百姓哪怕看到不比賽的勝景,也能知曉有哪些隊伍進了決賽。
高台搭著遮陽的棚子,每一層都布著王府的侍衛。
蘇挽煙在餘南卿的攙扶下緩緩落座:“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她記得在京城看龍舟賽的時候,第一輪的賽程都不怎麽樣,精彩的都在第三跟第四輪。
這會兒剛回來,第二輪的賽程已經過半,緊接著就能看第三輪,可不就巧了嗎?
馥城的府尹這時撩著官袍急急忙忙登上高台:“微臣見過王爺,見過娘娘,不知王爺與娘娘可有什麽需要微臣做的?”
高台早早就搭好,眼不見餘南卿跟蘇挽煙來,他還派人到王府催了幾次。
今日盛典,餘南卿跟蘇挽煙也是這其中重要一環,府尹跟馥城監督可都不希望在這時候出什麽意外。
他問這話,其實就是想探探餘南卿跟蘇挽煙遲來是不是出了什麽事,畢竟王府那邊他派人去了幾次都沒什麽聲音。
餘南卿說了句場麵話:“你做得不錯。”
聽到誇讚,馥城府尹懸著的心也算落了下來,忙眸恭道:“謝王爺誇獎,若沒什麽事,微臣先行告退。”
餘南卿微一拂手,府尹便順著台階退了下去。
府尹退下去沒多久,便立即有婢女端來小吃跟水果,美酒清茶,一應俱全。
不多時,秋葉跟黃葉也從王府匆匆趕來:“娘娘!”
秋葉壓著聲音,擔憂的喚了聲。
蘇挽煙正看著比賽,見狀食指放到唇角輕“噓”了一下,秋葉便抿唇止了接下來的話。
蘇挽煙被綁架的事沒有驚動任何人,悄無聲息的發生,又悄無聲息的結束,對蘇挽煙來說,這也不過是她生命中發生的一件很小的事。
時間如白駒過隙。
端午一過,日子歸於平淡。
蘇挽煙就像她在京城那樣,用閑暇的時間在院子裏養起了雞鴨魚,院中還特意開辟專門的藥園子跟菜園子。
沒事的時候,蘇挽煙也會去妙生堂幫忙。
正如蘇挽煙所說的那樣,當找她看病的百姓藥到病除,她行醫的名聲便漸漸打響起來。
隻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來找她看病的病人已經與騫老先生一樣多,排起的隊伍甚至比騫老先生更勝一層。
與此同時,蘇挽煙也讓王章給妙生堂多招了幾個大夫,醫術雖不及騫老先生,但也是在馥城中叫得上名號的。
如此,到妙生堂看病的病人竟絡繹不絕。
妙生堂的名號到此也算是打出去了。
到妙生堂看病的人多了,自然就有百姓認出在診室出診的是恭親王妃,馥城的百姓這才恍然明白,原來妙生堂就是蘇挽煙開的。
這讓他們又想起來,餘南卿跟蘇挽煙剛來到馥城時盛起的傳聞,東海翁城一戰,蘇挽煙曾身在軍營為龍旗軍療傷治病。
如今見蘇挽煙坐堂開診,想來那傳聞並不是空穴來風,蘇挽煙是真的會醫術。
且醫術相當了得。
這事一經傳開,馥城來妙生堂看病的人又多了一倍,不管是有病的還是沒病的,都要來妙生堂一睹恭親王妃的風采。
蘇挽煙沒辦法,隻能窩在王府暫避幾天。
而也就是這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餘南卿頒布了減稅政策,以馥城首先開放為期一年的試驗,而其餘城市會在往後的計劃中逐一實施。
減稅的政策一出,最高興的莫過於平民百姓,是恨不得奔走相告的那種。
而對於官員來說就沒那麽好了,稅收減了,就代表這其中能撈的油水少了。
早在政策擬定的時候,馥州的官員就隱晦的表達過不滿,隻是餘南卿是誰,他管你三七二十一,行不行,實施起來看看不就知道了。
餘南卿身份擺在那裏,那些官員即便不滿,也不敢去當這個出頭鳥,而這其中,有好事者已經擬奏將這一情況上稟朝廷。
減稅是一個長久的計劃,餘南卿跟蘇挽煙提了一嘴,蘇挽煙也沒去多問,後續是如何,她自然也沒多去關注。
呂策忠臨時受命訓練整頓龍旗軍,如今已過去兩月,呂策忠不好再無視朝廷在此久待,所以在七月初時,呂策忠跟蘇馳恩就已經回了邊疆。
而也就是在呂策忠離開不久後,一封來自京城的信件,被送進恭親王府。
“娘娘,昌國公府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