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母可沒管她大兒媳婦的心理活動,反而看向溫暖:“暖啊,今年你們那邊做豆包不?用不用娘帶著你幾個嫂子幫你們攥豆餡去?”


    溫暖連忙推辭,她不習慣讓外人來幫忙攥豆餡,這時候可沒有一次性手套,直接是用手的。


    她自己是不嫌棄自己,但是別人,那她還是蠻嫌棄的:“不用,娘,家裏就我和楊睿倆人,吃不了多少,我倆一會兒就包完了!”


    楊母一想,也確實是這麽回事兒,原來家裏人多,包的也多,得花老長時間。


    但是現在分家了,老兒子家就倆人,確實也用不著幫啥忙去了。


    “那你們到時候那淘米泔水什麽的,可別扔!”楊母囑咐道。


    溫暖納悶:“淘米泔水不扔,留著幹啥用啊?”


    “喂豬,咱們大隊不是養了幾頭豬嗎?這玩意兒喂豬好!這麽著等殺豬的時候,那豬也能多長點肉!”楊母解釋了一下:“往年咱屯子裏的人都是這麽做的!”


    溫暖點頭,表示知道了。


    又坐著跟婆婆這邊說了會兒話,溫暖和楊睿就回了自己家。


    月份越來越大,溫暖坐一會兒就覺得不得勁兒,想著回家躺躺去。


    回去路上,溫暖也開始跟楊睿討論包豆包的事了:“咱今年包多少豆包?包白豆包還是黃豆包?”


    “聽你的,你想吃啥樣式兒的?”楊睿自來都覺得啥樣的豆包都好吃。


    溫暖思考了一會兒:“那就都做吧!”


    楊睿:“行,聽你的,都做!粘大米摻上笨大米做白豆包,黃豆包就是粘大米摻上大碴子!都不難!”


    楊睿的話音剛落,溫暖就“噗嗤”一聲笑出來。


    “笑啥呢?啥玩意兒這麽可樂呀?”楊睿覺得他剛說的話挺正兒八經的啊。


    溫暖笑夠了才解釋說:“我就是覺得咱們這地兒的人特有意思,自己種的大米叫笨大米,自己家養的小雞叫小笨雞,自己家榨的油叫笨榨豆油!”


    楊睿看著自家這個笑個不停的媳婦兒,有點疑惑:“咱這兒一直不都這麽叫的嗎?你們家那邊不是?”


    “是是是。”溫家窩鋪那邊確實也是這麽叫,那是溫暖前世不是東北人,基本上不太這麽叫,就覺得這麽叫很有意思。


    兩口子說著笑著也就到了家,溫暖挺著個大肚子攤炕上去了,楊睿則承擔了烀豆餡的重任。


    但是這第一天也幹不了啥,隻能把這豆子給泡上,泡一宿,第二天才能烀。


    泡好以後,楊睿就屁顛屁顛的進屋去找媳婦兒去了。


    自從結婚,楊睿除了黑市那攤子事兒,基本上大多跟媳婦兒在一塊兒,很少出去瞎逛悠,別說各色牌局,就說男人們聚一塊兒侃大山都很少有他。


    因為他跟著媳婦兒湊到女人堆兒了ㄟ(▔,▔)ㄏ!


    溫暖這麽躺著也無聊,之前家裏也有幾本書,都是楊睿給溫暖帶回來解悶用的,溫暖翻了好些遍以後,就全部給引火燒了。


    楊睿倒是說過可以再給溫暖帶回來一些,溫暖拒絕了。


    等翻過了年,就是1967年了,溫暖上學的時候曆史老師沒仔細講這十年的曆史,隻是一筆帶過。


    但是“博覽群書”——看了眾多年代文的她,也大概知道這個時候形勢的嚴峻的。


    雖說農村會比城市好一些,但是謹慎總是沒有錯的。自家日子過的好,保不準就會有人嫉妒。


    就算社員們不懂這些,但是未來屯子裏保不準也會來知青,他們肯定懂。


    書就少看,她也不太清楚哪本書會不會犯了忌諱?自己看著稀鬆平常的書籍,保不準就被算作什麽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或者是修正主義了。


    溫暖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渺小,是對抗不了大勢的,她隻有適應環境這一條路可以走。


    看不了書,她還不能幹點別的嗎?


    要不讓楊睿給製作一副麻將,到時候找人來一塊兒打著玩兒?


    不對,不行,這麻將算不算“四舊”?


    應該也算,溫暖記得,小腳,妓女,鴉片什麽的都算是“四舊”。


    麻將也算,玩麻將就是不務正業,是修正主義分子,是壞人。


    溫暖腦子轉了一圈,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一孕傻三年,她還是老老實實的待著吧!


    等著倆孩子生了,她保不準要忙的飛起,哪還會覺得無聊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十年代:開局就是新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梔虞101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梔虞1014並收藏六十年代:開局就是新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