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芳點頭:“就是這個道理,咱們都是女人,將心比心,肯定也能知道三丫的憋屈!”


    “是是是,我們全家肯定都好好待她!”栓柱娘保證道。


    宋春芳見栓柱娘雖然態度很好,但是她剛到的時候,還聽見了拴柱娘破馬張飛的罵聲。


    就知道她心裏不一定真的服氣,於是半威脅半勸告道:“嫂子,你能這麽想就最好了!嫂子,要是你們家再鬧出事,不管是大隊部,還是我這個婦女主任,都會給三丫做主的!”


    拴柱娘連連保證以後,才把宋春芳這個“不速之客”給送走。


    栓柱娘心裏恨的要死,也不敢把溫三丫這個糟心的兒媳婦怎麽樣了,畢竟這兒媳婦會他娘的告狀!


    ———————————————


    隻要進入了臘月,那麽年味兒就越來越重。


    有這樣一首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瀝瀝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楊睿和溫暖嚴格按照這個標準來,每天都過的很有意思,每天都興致勃勃的準備他們這個小家的第一個新年。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也就是小年這天。


    哪怕家裏沒有小孩子,兩人還是做了糖瓜。


    一碗白芝麻,洗幹淨以後,燒火把這些白芝麻給烘幹了!


    這個步驟非常關鍵,如果白芝麻不洗的話,那麽裏邊可能有髒東西,做出來以後吃著也牙磣。


    同樣,要是不烘幹的話,也會影響最後的口感。


    起鍋燒油,再放上一把冰糖,家裏沒有麥芽糖,放冰糖也好吃。


    等大鐵鍋裏的糖微微冒泡的時候,就把之前烘幹的白芝麻下入鍋裏。


    楊睿拿著鍋鏟不停翻炒,這個步驟很考驗人的水平。


    要是沒經驗的或者手生的人來做的話,很容易就會糊掉的。


    但是,楊睿這個一次都沒做過的大廚,竟然直接就成功了!


    溫暖在旁邊呱唧呱唧鼓掌:“你也太厲害了!這東西,你沒做過都能做的,這樣好!你太牛了,等明年,不對,等後年的,我和孩子們就都能吃上你做的糖瓜了!”


    溫暖突然間想起,要是明年的話,孩子才出生幾個月,根本就不能吃這些東西。


    楊睿沒覺出溫暖的語病來,反而衝著自家媳婦兒露出一個得意的表情:“是吧?我就知道我厲害,這一回就成了!等明年我還給你做,後年給你和孩子做……”


    溫暖含笑點頭,自家這個男人,已經越來越能幹,越來越全能了!


    楊睿等白芝麻都裹上了糖漿,翻炒好了,把炒好的芝麻糖盛出來,放到案板上,用擀麵杖擀平,等晾得差不多了,就用刀切成一塊兒一塊兒的。


    溫暖拿起一塊,放進嘴裏,那真是又香又甜,特別的好吃。


    比溫暖記憶中那種白白圓圓的,還有那種長條的,兩種買的糖瓜好吃多了!


    溫暖正吃著呢,楊睿問了她一個問題:“媳婦兒,你知道為啥每年小年兒都要做糖瓜,祭給灶王爺不?”


    這可難不倒溫暖,溫暖確確實實的聽過這個典故:“我聽人說,是因為小年的時候,是灶王爺給玉帝匯報工作的日子!


    得給玉帝匯報這一年他在人間看到的景象,比方說百姓吃了什麽呀,用了什麽呀這種。


    給灶王爺吃糖瓜就是想讓灶王爺甜甜嘴,說些好話,咱們老百姓的日子也能過的更好!”


    楊睿聽了溫暖的解釋,覺得和自己的知識有一點偏差,講了講自己了解的:“媳婦兒,咱倆知道的,前麵都一樣,就是最後邊,你說是給灶王爺甜甜嘴,讓他說點好話。


    我知道的是給灶王爺吃糖瓜,就是想用糖把灶王爺的嘴巴粘上張不開,嘴張不開就沒法兒給玉帝說了。


    玉帝不知道人間有那麽多好吃的,也就不會派天兵天將下凡搶老百姓的吃的了。”


    一說這個,溫暖就開始詭辯了:“就這個年代的條件,玉帝來了,也得哭著走。最多就帶二兩棒子麵!”


    楊睿:……媳婦兒,你說的好有道理!


    溫暖又道:“還有,玉帝保不準多帶倆地瓜走,他可能會說,地瓜這玩意兒,凡人吃了打屁,還是留給仙家吃吧!”


    楊睿忍不住了,直接笑出了聲:“媳婦兒,你也太有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十年代:開局就是新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梔虞101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梔虞1014並收藏六十年代:開局就是新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