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完春聯,掃完院子。


    楊睿和溫暖就帶著點吃食,諸如凍好的粘豆包,做菜用的菜幹,大碴子,酸菜,還有不多的一些做餃子使的肉,用籃子提著去了老屋。


    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也不用多拿,就是楊聰楊智楊睿三家湊點東西出來。


    畢竟已經分家了,要不好帶著幾張嘴去白吃白喝。


    楊父楊母確實是偏心,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也沒有太對不起其他幾個兒子,都給他們娶了媳婦兒,也給了分家的錢,平常也沒有剝削其他兒子,補貼老大。


    並且之前也是說好了,二老現在有勞動能力,不需要兒孫的孝敬,等二老沒有勞動能力了,兒子們才會每年交錢交糧,這條件已經很寬鬆了。


    所以楊聰幾個下麵的兄弟對父母,要說不平,那是有的。


    要說怨怪,那也談不太上!


    就屬於那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等到了老屋,楊睿還沒坐一會兒呢,就被楊父給叫走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鐵頭,鐵蛋!”


    說著又看了看跟在老二媳婦兒身邊的小孫子石頭道:“還有石頭也去吧,這一年石頭養好了不少,也讓祖宗看看,拿上東西,咱們走了!”


    溫暖不懂是什麽意思,但是楊睿懂了,楊睿在溫暖耳邊道:“媳婦兒,我們先去上墳去!一會兒就回來了!”


    溫暖這才知道是什麽意思,輕輕點頭,然後就看著家裏這大大小小的幾個男人帶著糕餅之類的貢品和香燭紙錢出了門。


    這年頭,還真是重男輕女的明顯。


    上墳這件事就可以明顯的表現出來,小石頭年紀小,身子弱都可以去。


    不說楊春丫和楊夢月兩個11歲的姑娘去不了,就連楊母這個為了楊家辛勞一輩子的女主人都不能去。


    ~~~~~~~~~~~~


    去上墳的也不止楊父這一家,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人去。


    再加上屯子裏都是姓楊的,大多都是一個老祖宗。


    所以也會成群結伴,那麽家裏男丁越多,自然也會顯得這一支枝繁葉茂。


    相比之下,隻有一個兒子,或者是一脈單傳的那種,就會顯得很弱勢。


    當然,人丁凋零的人家,在屯子裏肯定也不能像枝繁葉茂的人家一樣挺胸抬頭。


    畢竟要是發生衝突,人丁單薄的人家是不占優勢的,被欺負了也沒處說理去!


    話說這頭兒,別人上墳祭拜的流程還比較正常,而楊睿的風格就比較清奇了。


    簡直是一個碎嘴子,一直跟他沒見過的爺爺的墳前念叨:“爺啊,你說你也沒活到我出生的時候,也沒見過我。


    怪可惜了的!


    但是今年我去找著好媳婦兒了,您有沒有注意到,咱家祖墳是不是冒青煙了?


    您在地下可一定得保佑我啊,保佑我和我媳婦兒還有她肚子裏的孩子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還有,現在家裏條件不好,您可得保佑我多掙大錢呢!


    還有還有……


    我媳婦那麽聰明,學曆那麽老高!那等孩子一出來,不得是文曲星轉世啊!


    那啥,,,,,,


    這麽著,我年年都給您上供來,多多的給您燒紙錢,讓您在下麵吃香的,喝辣的!


    但是也別太想我,我還想在這世上多活些年頭兒!”


    別人跪的位置離楊睿遠,隻能知道他在念叨什麽,卻聽不見具體的內容。


    隻有楊三哥楊智,離楊睿最近了!


    所以聽了個全程,側頭看看自己這糟心弟弟,略有些無語。


    但是隨後,楊智的畫風就被楊睿給帶跑偏了,也開始跟他爺念叨起來了:“爺啊,還有各位列祖列宗!可不能隻保佑老四啊!


    我這結婚都好幾年了,我媳婦兒好不容易懷上,各位祖宗在下邊也得好好保佑著我的孩子啊!”


    各位楊家祖宗:……聽不見,聽不見!


    長眠地下的楊爺爺:這是哪個兒孫這麽碎嘴子呀?我記得我生的那幾個孩兒,都不是這樣的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十年代:開局就是新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梔虞101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梔虞1014並收藏六十年代:開局就是新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