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圍讀之前,陳麟風給在場眾人,大概講述了一下這個劇的一些基礎設定。


    尤其是沒怎麽看過劇本的出品人(方華),以及隻有個人劇本的幾個演員們。


    “咱們這個劇的劇名叫做《請回答1990》,其時代背景並不是特指1990這一年,而是整個90年代。


    一些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劇中發生的事,並不是嚴格的按照曆史事件的時間推進的。


    很明顯的例子就是,第一個事件,映照的是90年亞運會,而接下來立馬就有了港島四大天王的劇情,這是92之後才出現。


    同樣,地點也是不確定的,在亞運會這個事件中,肯定是燕京人才會被選為舉牌誌願者。


    而無論是房間的建製,或者劇中人物的生活習慣,又可以很明顯看出,這地方應該不是燕京。”


    “為什麽要這麽設定呢?我想以小陳你的能力,應該是可以把故事寫的很完善,時間和地點都沒有邏輯錯誤的才對。”方華直接問了出來。


    這也是在場大部分人的疑惑。


    陳麟風解釋道,“我們這部劇主要是為了激發觀眾的青春懷舊情緒。


    而想要引發最廣大觀眾的共鳴,就該以過去那個時代,整個北方民眾、家庭生活的狀態為準,而不局限於具體的時間地點。”


    說到這裏,他有些無奈的笑道,“實際上,如果不是華國的幅員太遼闊,南北的生活習性差距過大,我連北方這個概念都會摒棄,劇本中已經在盡可能的做遮掩了。”


    陳麟風說到這裏,聲音高了一些。


    “專門在圍讀之前強調這些,就是希望大家能對全劇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我們的願景是,希望觀眾們在看到這部劇的時候,能恍惚中覺得,這或許就是他們以前經曆過的時代。


    是他們的童年、青春,或者有些許幸福,甚至些許遺憾的過去。


    如果能實現這樣的預期,那麽我想收視率不用提,影視經典才是我們的期望。


    隻要能夠實現,各位身為演員,必定能在觀眾心中有一個更高的位置。


    因為你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他們的情懷寄托。”


    說到這裏,陳麟風頓了一下,看著前方眼含期待的眾人,言辭懇切的說道:


    “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有賴各位主創的精彩發揮,希望大家將全部精力投身於這部劇的創作中。


    在這裏提前先謝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以此共勉。”


    一番話,連帶畫餅和激勵、鞭策,說的底下幾個年輕些的演員激動不已,連幾個老戲骨都有些意動。


    誰不想有一個經典角色,有一部能走進觀眾內心的經典劇集來傍身呢。


    新近加入的秦浩等人,拳頭緊握,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來在向他們招手。


    石小龍作為名義上的主角,更是心裏躁動。


    這就是我的飛升之路啊!


    雞血打完,接下來大家整體圍坐在一起,不拘什麽姿勢態度,隻要能聲情並茂的發揮自己讀台詞的情感就可以。


    編劇在第一次寫完劇本之後,其實還有一個再創造過程。


    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語言習慣,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對台詞進行一定的調整。


    有一些影視經典橋段中,演員的精彩發揮有時候就是靈光一閃,臨場改的詞。


    而這種情況,在劇本圍讀中,就更普遍了。


    尤其在陳麟風打過雞血之後,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對於劇中台詞也更用心的去體察。


    這才剛開始,就有人覺得台詞不對勁,想要請求更改。


    是郭噠。


    他對自己這個角色的搞笑部分有不同意見。


    “小陳導演,開頭這段陳達峰的表演,到底是個什麽形式啊?劇本上寫了手舞足蹈,又標注帶有韻律,我有點想象不到啊。”


    陳麟風沉吟道,“嗯,這確實是個問題。”


    他嚐試著按照前世原作中,主角爸爸的滑稽樣子,加上自己劇本中翻譯改動過的段子,跳了一下。


    “打擾,打擾,打擾~啦,


    伸,伸,伸頭一看,


    原來這就是我家嘛。”


    陳麟風一邊用怪異的調子唱著,一邊做出原作中的搞笑動作。


    “噗嗤”一聲,有人(指劉茜茜)沒忍住,笑出了聲。


    “哈哈,你這是啥啊?”石小龍絲毫不給麵子的大笑。


    “確實,小陳導演做這種動作,有點怪。”


    全場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郭噠自己嚐試著學了一下,嫌棄不已,


    “小陳你這個不行,一點也不好笑,我回頭自己試著改一個吧。”


    確實,陳麟風做動作有人笑,是因為他的長相放那裏,反差太大。


    又是突然來這種尬的,幾人有點沒繃住。


    但說實在的,笑果不是很明顯。


    至少郭噠這個春晚好手,沒有看上,他起意自己來。


    對此,陳麟風沒什麽意見,劇本圍讀就是做這個的,隻要請求合理,他也會予以修改。


    有郭噠起頭,後麵碰到其他人的台詞或劇情部分,也有人提出異議。


    有一些合理的,陳麟風當場就進行了更改。


    在場的演員,幾乎各個都是有不少經驗的優秀演員,對台詞劇情,都有自己的理解。


    他們不一定知道劇本全貌,但之前一直琢磨自己的內容。


    這次是第一次集合起來,知道了別人的劇情,很多靈感就會突地冒出來。


    如今的形勢不錯。


    因為幾個大牌的老戲骨,以及劉茜茜、石小龍他們,敢於提出不同意見。


    引得其他人也開始集思廣益,團隊氛圍變得很好。


    編劇的工作其實不止前期,隨組的過程中,編劇改劇本的情況也是常有。


    隻是這些年,編劇地位持續下降,演員、導演、投資人,地位則直線上升。


    隨組編劇的工作,已經不再是更改不合理劇情,參與進主創們的頭腦風暴和再創作了。


    更多的是成為各方勢力臨時加戲,或者爭奪番位的工具人。


    陳麟風當然不會遇到這種問題,他當初和父親一起定下劇作優先製,是不包含劇本圍讀環節的。


    換成其他人來,基本也組不起劇本圍讀了。


    用心的狀態下,時間會過得很快。


    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


    臨近收場的時候,雷嘉音和張魯依走過來,對陳麟風表示感謝。


    他們兩個分別被挑中,作為石小龍劇中大哥(雷嘉音),也就是前世原作中很像uzi的那個人。


    以及作為劉茜茜和舒唱劇中三弟(張魯依)的演員,原作中長相老成的弟弟。


    對於他們倆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很驚喜的事,於是今天第一次見,就走過來例行見見大佬。


    陳麟風頷首道,“你們倆的角色戲份也不算少,好好表現。”


    “哎哎,一定,我們肯定加倍努力。”雷嘉音咧開嘴笑道。


    張魯依也連連點頭。


    陳麟風揮揮手,先行離開。


    這兩個人作為劇組的小咖,和秦浩其實差不多,一開始都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


    在不好多打擾別人的情況下,隻好自行抱團。


    正好這時雷嘉音看到秦浩也是一個人,他眼睛一亮,打招呼道。


    “嗨,柳東龍,我是陳正峰(劇中)。”


    “啊,你好。”秦浩見有人主動搭話,心情也是輕鬆。


    “你好,我是張魯依,演的李暉。”


    “不說好了嗎,在劇組期間要喊劇中的名字。”雷嘉音糾正道。


    “啊對,”張魯依改口道,“我是李暉,李靜姝和李文竹的弟弟。”


    “哈哈,”三人莫名的笑了起來。


    男人之間的友誼莫名其妙,他們很快就聊到一起。


    李學建將這一幕看在眼裏,不由心中讚歎。


    “今天弄這一出,等於是把劇組中的氛圍一下子給搞正了,小陳好手段啊。”


    上回在《爆裂鼓手》的時候,還沒有這一手呢。


    張果立和蔣雯莉是老朋友了,他倆也在聊新劇組的見聞。


    “小陳不愧是做出這麽多成績的導演,這手段不得了啊,比一些積年大導都玩的溜。”


    “是啊,”張果立自己也是導演,他對此深有體會。


    “不管怎麽說,劇組氛圍好,大家也都舒心,還是有個大導演鎮著,沒那麽多事。”


    陳麟風自己倒沒有想到,會是這麽一個發展路徑。


    他也就是常規的撒撒雞湯,沒想到一下就將在場主創心中的情緒給勾出來了。


    後麵的發展,他都看不懂。


    怎麽就這麽順利了。


    陳麟風吃晚飯的時候,還在一直想這個問題。


    可不是嗎,要說撒雞湯,估計有的是導演比陳麟風會說。


    但本質上,雞湯的效果怎麽樣,得看誰來說。


    小陳作為進入影視行業以來,從無敗績,部部大爆的選手。


    他直截了當的將自己的規劃和預期說出來,哪怕再幹巴巴一些,也能勾起眾人的無盡遐想。


    因為有足夠的履曆在前,讓人們相信,他的劇本就是這麽強,小陳能夠做到。


    何況,作為專業人士,看到手中的劇本,是真能體會到質量的。


    前景擺在那,怎麽能不用心努力一把呢。


    畫的大餅大概率就能實現,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這是那些更會講的導演,無論如何也不能達到的境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