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麟風這次來遞本子,主要是為了給學校通個氣,到時候算成學校的學生作品,隻要質量稍稍過關,都會是學校的一大筆政績和宣傳點。


    這種惠而不費的事,他當然很樂意幹。


    至於那些扶助政策,說實話,用處不能算很大。


    唯一一點好處在於,燕影和華影廠淵源頗深,一般會有聯係的渠道。


    如果到時候成品出來,質量不錯,甚至能在威尼斯電影節有所斬獲,後期的宣發和排片,肯定會好談很多。


    這年頭不是作品質量好,就能通行天下的,人脈關係也是重要一環。


    雖然以他自己的能力,也不是沒辦法,但讓人幫忙還能倒賺人情,傻子才不幹。


    陳麟風目的達成之後,又在辦公室逗留了一會,直到有同學找王銳有事,他於是趁機告辭離開。


    回去之後,他第一時間將劇本梗概遞到上邊進行備案。


    這部片子因為時間比較緊張,審核會比較費時間,陳麟風還專門讓梅姐聯係朋友,到時候說不定就能幫上忙。


    幾天之後,《楚留香傳奇》第一個小故事播完,正式驗明了電視劇的成色。


    收視率肯定沒法跟《大唐帝國》比,但是最高收視率9.3%,平均收視率7.4%的成績,足以鎮壓同期。


    不隻是位列全國同時期收視率排行榜的第一,整個後半年的收視率,都沒有比《楚留香》更高的。


    尤其這還隻是開始,隨後是有上漲空間的。


    如果折算央視的收視份額,這種差距會更加明顯。


    說白了,央視在這個時代,雖然有所衰退,但還是毋庸置疑的霸主。


    雖然《楚留香傳奇》這次沒有像之前的幾部劇一樣,在央視一套播出。


    但最高9.3%的收視率,幾乎要破了這兩年8套的收視天花板了。


    陳麟風的收視號召力可見一斑。


    當年他還擔心自己會不會沒有抗劇的能力,如今看來,其已經初具國民度了。


    今年的三部劇《刁蠻公主》《大唐帝國》《楚留香傳奇》,每一部都是別的演員能倚之躍升階級的爆劇,而陳麟風一連播了三部。


    還是在同一年播出,這對人氣的增幅是難以想象的。


    各大衛視不等電視劇播完,如今已經開始爭搶二輪的播放權。


    更有電視台的人直接放出話,以後但凡有小陳導演參與的劇,無腦買入,價格好商量。


    華央台廣告部這邊樂開了花,每次小陳的劇一播出,就會有一大幫子品牌、廣告商舉著鈔票要求加塞廣告。


    在他們看來,這些廣告商不是金主,小陳才是。


    台內已經在商討,怎麽才能說服小陳,讓他繼續同意把下一部劇放在央視播了。


    如今的形勢,已是主客倒轉。


    媒體開始慣例的大吹特吹,前一陣子有關視帝的爭論,因為沒有明星下場,暫時告一段落。


    正愁沒有後續新聞呢,正好小陳的新劇定了上來,質量還很好。


    內地因為論戰沒輸的媒體們,可了勁的吹捧,像是要犒勞功臣一般。


    《新科視帝新劇又創佳績,收視率接近10%》


    《一年三部收視率排在前列的電視劇,視帝實至名歸》


    《古龍大師可以放心了,終於有人能把他的完美的拍出來》


    《……》


    ……


    比較讓人驚訝的是,港島的報紙也在吹捧。


    《星島日報》關於陳版《楚留香傳奇》發表了長文進行誇獎。


    “過去這些年,金庸劇一再被兩岸三地進行改編重播,其中不乏質量優秀的作品,但是古龍劇卻一直乏人問津。


    哪怕有一些公司進行的改編,也往往質量堪憂,少數幾個闖出名頭的,如《小李飛刀》,劇情改動過大,很難說劇本有多好。


    業內甚至有過傳言,古龍劇天生有短板,因其作者在生前寫的時候,用了太多的形容類的描寫,甚少有過程和動作描述,致使讀者雖然觀看體驗不錯,卻難以改編。


    並斷言這不是編劇或者製作組的錯,而是條件所限,無可奈何,隱隱把責任推到了已逝的古龍頭上。


    然而,如今我們卻能看到一部與以往完全不同的作品,它沒有大肆的改動原作劇情,對於原作中的寫意描寫,進行了合理想象和再創作,完美表現出古龍作品中的韻味。


    陳麟風版的《楚留香傳奇》,筆者願稱其為最還原,同時也是最完美的一次改編,陳麟風本人,以其英氣逼人的俊朗外表,幹淨漂亮的打戲動作,精湛又引人注目的高超演技,完美再現了楚留香這一著名角色。


    從表現上來說,秋官當年固然也很不錯,但是粗陋的服化道,和老式的打鬥動作拖累了他,編劇也有不小的差距,總體來說,非戰之罪。


    在2006年的年底,古龍去世的21年後,有這樣一部優秀作品,告訴世人,古龍所創造的武俠世界是怎樣的風貌,已經足以告慰,從這一點上來說,我感謝陳麟風。


    其次,……”


    港島的影視劇從業者,對古龍其實是懷有一定的情懷的,早期的武俠劇,其實古龍劇發展的更早一些。


    但武行的進步,以及威亞等技術的出現,導致金庸劇後來者居上。


    很多人嚐試過,想要重新改編古龍劇,但數次失敗,使得大家都有點投鼠忌器。


    所以才有了長文中說的,古龍劇難改編的結論,然而如今大陸卻有一部優秀到幾乎完美的古龍改編劇出現,著實是讓他們有點難以接受。


    同時心中也多多少少有些服氣,特別這還是那個奧斯卡最佳編劇的手筆。


    有業內人士就說,畢竟人家能拿奧斯卡,有這樣的功力對古龍進行再創作,其他人不一樣不行?


    所以不是我們的問題,都是小陳太變態了。


    內地的媒體,將星島日報的這段長文,進行了大量轉載。


    如今這個時代,能看到港島誇內地人的次數,著實不多,很是讓一些關注相關信息的人長出了口氣。


    網絡上,大家並不是很知道古龍劇的改編難度。


    網友們隻知道這劇很好看就夠了。


    尤其古龍本身名氣很大,哪怕一些沒看過原作的人,也多半聽過楚留香的名字。


    他們是第一次看到楚留香係列的電視劇,就像是第一批看金庸劇的觀眾一樣,很容易就沉浸到劇情中來。


    由於古龍本身就很精彩,這部分觀眾簡直對電視劇愛到了骨子裏。


    而很明顯的,沒看過古龍的,也大部分是年輕人,本就很容易帶入劇情。


    兩項疊加,那感情就相當熾熱了。


    有人直接在網絡上發癲。


    “啊啊啊啊,楚留香為什麽這麽帥啊,我好喜歡他呀。”


    “小陳,不管我爸媽說啥,我再也不討厭你了,你能不能以後就穿那一身白袍出行啊,我真的忍不住,嘶~哈~”


    “怎麽能有這麽好看的男人,我查了查他過去的經曆,竟然還這麽有才華,這不是上天賜給我的老公嗎。”


    “樓上能不能不要亂搶人老公,很沒有道德的。”


    ……


    當然,拋去這些癲狂人群,大部分網友也都對這部劇讚賞有加。


    “古龍味十足,強烈推薦。”


    “我不知道什麽古龍味,但是好看是真的好看,不輸《刁蠻公主》《神雕俠侶》的那種好看。”


    “我現在好想讓小陳回到過去,把《小李飛刀》也給改編了,然後繼續找焦叔演給我看啊。”


    “今年最好的武俠劇,打戲太棒了,這種輕功,讓我感覺小陳真的會飛。”


    “這劇裏的所有角色顏值都好高啊,感覺小陳總是能找來好多長得好看的演員。”


    “確實,妹子們尤其的讚,各有各的特點,不知道楚留香要怎麽才能選的過來。”


    “……”


    除了稱讚劇情的,也有帖子討論起了陳麟風演技。


    “真的少見這種能把古龍男主演出神髓的演員,我總覺得,小陳的演技強得有些可怕啊。”


    “確實,感覺很多人都因為他其他的能力,忽略了這一點。”


    “忽略也很正常吧,長得這麽帥,誰還有功夫去分辨他的演技好不好了。”


    ……


    西北,某處村鎮,蘇小孟家今年第一次安裝了能夠接通衛星信號的衛星天線,也就是俗稱的“鍋”。


    蘇小孟放學回家後,沒有去找小夥伴們玩耍,而是立馬開始認真的寫作業。


    蘇父欣慰不已,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景象,雖然這是約定好的,但兒子能認真遵守,那就是一件好事。


    傍晚時分,蘇母把飯做好了,叫兒子來吃飯。


    蘇小孟頭也不抬的回應道,“快寫完了,等一會再吃。”


    “是你喜歡吃的油酥餅,剛烙好,這時候最香,你確定不來吃嗎?”


    蘇小孟猶豫半天,還是狠下心說道,“我馬上就寫完了。”


    “真是怪了,至於這麽用功嗎?”


    蘇父道,“你少說兩句吧,兒子好好寫作業還不好啊。”


    蘇小孟明顯加快了些速度,大約半小時,他把寫完的作業交到父親手裏。


    “爸,晚上我能看電視了吧?”


    “嗯,遵守承諾,晚上讓你看,不過看完就睡覺,不能太晚。”


    “哦~!我知道了。”蘇小孟歡呼著去吃飯。


    晚飯後,幾個小夥伴按時來敲門。


    “小孟,怎麽樣,你爸讓你看電視了嗎?”


    “那必須,我是誰啊,快進來,一會就開始了。”


    小夥伴們齊聲點讚,“純爺們,太給力了。”


    “就是,就是,小孟,以後你就是我偶像。”


    幾個人嘰嘰喳喳的走近堂屋。


    蘇父一看,好家夥,村東頭的孩子都跑過來了。


    “你們作業都寫完了嗎,就過來看電視?”


    “寫完了。”幾個人齊聲回答。


    “行吧,那你們隨意。”


    蘇小孟把台調到央視八套,電視上正在顯示接下來的節目預告,馬上就是《楚留香傳奇》了。


    “上周末在你家看了兩集,楚留香真是太帥了。”


    “那輕功,感覺房龍都追不上。”


    “就是,李蓮傑也差點意思。”


    蘇父在一旁聽得滿頭問號,這與房龍、李蓮傑有什麽關係,不過小孩子說話不講邏輯,他也不細究。


    這時有孩子抱怨。


    “《楚留香》好看是好看,就是不知道為啥這回陳麟風的劇不在一套播了,太煩人了,否則也不用費事還得跑小孟家來看。”


    “現在一套的電視劇一點都不好看,也就我媽她們還能看的下去。”


    “是啊。”其他幾個人深有同感。


    蘇父在一旁解釋道,“華央台一套播的劇,一般是帶點深度或者教育意義的,武俠劇基本上不會在一套播的。”


    “哦~”幾個人似懂非懂。


    一會,電視劇開播,幾個孩子聚精會神的看著,電視上出現打鬥畫麵的時候,他們不時還會比劃比劃,嘴裏還咋咋呼呼的。


    蘇父也不覺得吵鬧,他也喜歡看這劇,身邊有幾個小觀眾陪著,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蘇母就受不了這個,看了沒一會,就跑隔壁鄰居家去看一套的節目了。


    這樣的場景,正在無數的家庭中上演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