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8日,周六。


    張元起個大早,開車去到女朋友家接人。


    “今天咱們去哪裏逛啊。”劉洋洋一邊係安全帶,一邊問。


    “去我家附近的國民書店吧,我跟那家店的老板比較熟,一直在他那裏買,正好買完可以到我家看書。”


    “好,出發咯!”劉洋洋元氣滿滿的揮動著手臂指揮。


    “好的,女士。”張元最喜歡女友這種歡樂活潑的樣子,配合著她啟動車子。


    兩人到國民書店的時候大概九點,書店門口竟然還排著隊,隊不長,不過在這種小店,排隊這種事已經很罕見了。


    書店兩邊擺著《解憂小賣部》的宣傳立牌,牆上還貼著幾張海報,萌芽方麵出的宣傳物料比以前要豐富很多。


    這次沒有名家推薦語了,因為陳麟風自己已經在小說出版領域闖出了名聲。


    劉洋洋疑惑的問,“這家書店這麽火爆嗎?”


    張元也沒見過這裏有這麽多人,他問了幾個人,才知道都是來買陳麟風的新書的。


    “你們怎麽不去大書店買?”


    “你不也沒去?聽說這家店總是備貨充足,來這省的缺貨買不到。”


    正在這時,店主周國明抬著一箱子書出來,都是《解憂小賣部》這本書,後麵還跟著一個女人,搬著一張桌子。


    張元一看就知道後麵那個是店主老婆,他以前來書店買書見過幾次。


    周國民把書擺在桌子上,高聲喊道,“買解憂雜貨鋪的直接過來這邊,不用到店裏去了,店麵小,擠著太亂。”


    然後留著老婆在裏麵看店,他就在外麵這裏賣。


    這樣的舉措還是很有效的,隊伍進度快不少,很快就輪到張元。


    周國民抬頭一看,是一張熟悉的麵孔“老客戶啊,每次陳麟風一發書,你一準來。”


    “那肯定,我可是忠實粉絲,來兩本。”


    “這回怎麽買兩本?”


    張元指了指身後的劉洋洋,“我女朋友也喜歡他的書。”


    “呦,談女朋友了,怪不得,恭喜恭喜。”周國民熟練的收錢,把書裝袋,交給對方。


    臨走,張元還是問了一句,“這書老板你看了嗎,怎麽樣?”


    周國民想了想,“跟以前風格差異挺大,不過很好看,是不一樣類型的好看。”


    張元有些奇怪,這是什麽評價?


    他身後的劉洋洋也聽到了,她有些興奮,“那咱們快回家,看看怎麽個不一樣的好看。”


    兩人很快到家,劉洋洋迫不及待的換完鞋,趴在客廳沙發看書。


    張元有些好笑的看了眼女友,找了個板凳,坐在她旁邊一起看。


    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陳家小賣部。


    多年前,這是一個神奇的小賣部。


    當時隻要寫下煩惱塞進窗口內,第二天就會在店旁的意見箱裏得到回答。


    人們將困惑寫在信裏,投進雜貨店,隨即奇妙的事情不斷發生,他們總能及時得到解答和回複,很多人因此解開困惑。


    小賣部因此聲名大噪,引來好多人來信谘詢,他們都是一些處在在掙紮猶豫或絕望痛苦邊緣的人。


    現如今,因為老店主去世,小賣部已荒廢多年。


    淩晨,三個十幾歲的少年小偷躲進破舊的小賣部藏身,窗口處卻突然收到外邊不知是誰,塞進來的一封信。


    信件顯示,這是來自14年前的一個射擊運動員所寄,信中的人說他正備戰奧運會,他女朋友卻在這時得了不治的重病。


    女友勸說他為奧運拚搏,他糾結是否應該陪著女友,於是寫信求助小賣部店主。


    小偷們懷疑是惡作劇,跑出店外看,外麵根本沒人。


    這是一封來自過去的信!


    三人通過一係列動作,驗證了這一點。


    位於2000年的三人,收到了1984年一個運動員的信。


    他們知道那年的奧運會,徐海峰憑借射擊,拿下了華國第一枚金牌。


    所以這名來信的運動員哪怕參加奧運會,也不會有機會。


    因此三人寫回信勸說他,放棄奧運,去陪女友最後一程。


    然而運動員還是去參加了奧運會的選拔,女友病逝了,自己也沒有取得好成績。


    他在接下來的信中坦誠,自己當時是因為訓練遇到瓶頸,產生了畏難心理,想要逃避,其實心裏十分想要拿到金牌,為國爭光。


    最後,他說自己不後悔於追求夢想,隻痛恨沒有更努力,辜負了女友的期盼。


    劉洋洋看到這裏,有些皺眉,截止目前看到的地方,這本小說和以往陳麟風的風格變化好大。


    她繼續看下去。


    小說接下來換到了新的故事。


    84年投遞事件後,又過了幾年。


    一個追求音樂夢想的業餘歌手,在外地經過了多年努力,還是一無所獲,家裏人希望他趕快找個正經工作。


    最近,父親病重,他回來看望,看到父親消瘦的身形,歌手心中有些動搖。


    他想要放棄音樂,找份工作,讓父親臨走前放心,結果父親卻鼓勵他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個業餘歌手很糾結,外出散步時經過了這個解憂小賣部。


    他想到了小時候曾寫信騷擾,卻得到認真答複的事。


    路上又正好遇到幾年前女友去世的那個運動員,運動員告訴歌手,隻要投信過去,第二天就會得到答複。


    於是歌手寫信谘詢,而回信很快收到。


    對方告訴他,他沒有音樂才華,讓他趕快找份工作。


    歌手不甘心,一天晚上,他來到小賣部門口。


    把信塞了一半,並開始用口琴吹奏自己最滿意的原創歌曲《重生》,之後才把信完全塞進去。


    在這個過程中,另一個時空的三個小偷,看到了塞過來一半的信,同時聽到了正在吹奏的樂曲。


    三人跑出門外,外麵空無一人,而屋內還回蕩著那首樂曲。


    他們更加相信,這是來自過去時空的信,而且這首樂曲,他們也聽過。


    是著名歌手李紅的成名曲,報紙上也報道過這個李紅在福利院的事,據說其弟弟曾被一個英雄在火場中拯救。


    幾天後,父親再次讓歌手離開家鄉,去追求夢想,他在臨走前拿到了小賣部的回信。


    信中告訴他,將會有人因為他的歌得到救贖,他創作的音樂必將流傳下去。


    並讓他堅信這一點,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接下來又是幾年時間,有些成績了的歌手,來到兒童福利院給孩子們做表演。


    其中有一個女孩很有天分,竟然隻聽了一遍《重生》,就能將其哼唱出來。


    當天歌手在福利院住下。


    就在這天晚上,福利院發生了大火,他為了救女孩的弟弟,自己犧牲在火場。


    臨終前,他想到了那封回信,會有人因為他的歌得到救贖。


    希望這是真的吧!


    弟弟得到拯救的女孩真的得到了救贖,她後來成了著名的歌手,《重生》在她的演繹下,廣為傳唱。


    而這個歌手正是李紅。


    劉洋洋有些看明白了,每一個故事,都會通過解憂小賣部,和後邊的故事,產生千絲萬縷的聯係。


    果不其然,接下來則開始講述小賣部店主的故事。


    他一直以來都通過信件,替人開解心中的煩惱,之前那個歌手小時候的信件騷擾,就是他耐心的在回複。


    而他也有一個心中的結。


    他曾經接到過一個懷孕單親媽媽的煩惱谘詢,她的體質很難生育,谘詢是否要把孩子生下來。


    當時店主給了肯定得回複。


    結果,幾年前,附近鎮子有個單親媽媽在河裏身亡,她三歲左右的孩子浮在水麵被發現,奇跡生還。


    這個女子平時生活窘迫,警方懷疑是自殺。


    而她正是當時那個寫信谘詢的女人,店主因此深受打擊。


    最近店主被查出患了癌症晚期,他就此關店,不再接受谘詢。


    醫院中的店主病床上做了一個夢,夢到十幾年後,有人往小賣部投信,他有預感,到了店裏就能收到未來的信。


    他讓兒子帶自己回去。


    老店長在傍晚一個人進店,他要在店裏待一整個晚上。


    進去之前,他交代兒子一件事,那就是在他十四年後的忌日,通知大家,解憂小賣部重啟,讓曾經寄過信的大家,告之當年的信對他們人生有何影響。


    當晚,店主收到了十多封信,這些信都來自未來,十四年以後。


    信的主人都是曾寫信谘詢過店主的人,他們紛紛在信中對店主表達了感謝。


    其中一封信尤為特殊,是那個三歲多差點溺亡的孩子,在未來寫的信。


    原來當年她母親不是自殺,而是為了要撫養孩子,打了多份工,身體過於虛弱,在河邊意外栽進河裏死亡。


    已經成年的孩子,對店主表達了謝意,感謝店主讓她來到了世間,她成了著名歌手李紅的經紀人,現在生活的很好。


    一整個晚上,老店主都在看回信,他覺得此生已經無憾。


    臨走前,窗口又投來了一封信,這封信打開,是一張白紙。


    老店主雖然疑惑這張白紙是什麽用意,還是寫了回信,才又出來。


    接著故事回到2000年初,兒子在網上和報紙上刊登了解憂小賣部重啟,希望寫過信的人進行回信的消息。


    那些曾被幫助過的人們收到消息,寫信投遞進解憂小賣部的窗口,這些信被送往14年前,老店主還在的那個晚上。


    張元看到那封空白的書信,就猜到這是伏筆,他往後麵看去,接下來的幾個故事同樣是這種帶點溫馨治愈的小故事。


    直至最後一個故事。


    前麵勸運動員陪女朋友,勸音樂人追尋夢想的都是小偷三人組,他們又收到一個谘詢者的信。


    這回的信來自1997年,求助者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士,她從小受舅舅、舅媽收養,她想要賺錢,以後贍養兩位老人。


    她深感壓力,自身有工作,還在一家夜總會做兼職陪酒工作,如今正苦惱是否要辭掉本來的工作,賺更多的錢。


    三人回信讓她放棄夜總會的工作,做好本職工作,之後正常的結婚生子。


    女士又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她不願意靠他人生存,想自己攢一些錢開店,她也沒有和人發生過關係,如今隻是想知道怎麽說服舅舅和舅媽。


    三人組中的一人母親就是陪酒女,不知道父親是誰,生下他幾年後,就拋棄了他,他正是從曾經著過火的福利院出來的。


    三人決心幫助女士,她所處的時間正好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前夕。


    女士曾經因為一些事對解憂小賣部十分信任,在三人的幫助下,她成功發財,成就了一番事業。


    2000年,福利院改製,接手的正是女士。


    女士在解憂小賣部附近買下一處房產住下。


    她也看到了網上關於解憂小賣部重啟,要求回信的信息,於是寫了一封回信,準備晚上塞進小賣部,暫時將其放進包裏。


    福利院有人在進行非法勾當,不希望其他人接手,於是從中作梗,散布謠言說,女士要將福利院改作他用。


    張元看到文中這個散布謠言的人叫園園,不禁會心一笑。


    經常上網的他,看過論壇裏陳麟風當初發的那一篇回擊稿,此時自然心領神會。


    接著往下看。


    小偷三人組因此憤怒不已,在來小賣部之前,剛剛到女士家,將她綁起來,搶了她家的財物。


    這就回到了故事的開頭。


    為了對解憂小賣部的機製進行試驗,小偷們還從外麵塞進去一封空白的書信。


    回了幾封信後,三個小偷無聊沒事做。


    無意間打開了搶來的包,發現了女士要寄出的信。


    這才知道,原來她就是自己三人之前幫助過的,那個97年在夜總會兼職陪酒的人。


    信中表達了對三人的感謝,感激他們幫助了她,改變了她的人生。


    三人組有些震動,他們這個夜晚,不斷的收到他人的回信,感受著別人發自內心的謝意,自己也受到了洗禮。


    這時又一封信塞了進來。


    是過去的店主對未知的空白信件的回信:


    以下這段話是給無名氏朋友。


    我這個老頭子反複思索了你特地寄來一張白紙的理由。因為我覺得這一定是件很重要的事,不能隨隨便便地答複。


    我開動快要糊塗的腦筋想了又想,最後理解為,這代表沒有地圖。


    如果把來找我谘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


    但我相信你不屬於這兩種情況。伱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裏。


    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


    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


    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麵前是無限的可能。


    這可是很棒的事啊。


    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我以後應該不會再回答煩惱谘詢了。感謝你在最後問了一個很有價值的難題。——陳家小賣部”


    看到這裏,劉洋洋瞬間有些淚崩,整個故事跨越了整整十六年時間,一張白紙貫穿了整個故事。


    看到老爺子認認真真的對待這一封空白的來信,她真的感受到了那股來自人心善意的力量。


    前麵看的那些故事,那些一個個善良的人,仿佛也被串聯起來,每個人都需要人拯救,也都在拯救他人。


    她用手抹掉眼角的淚水,把最後一點內容看完。


    小偷三人組深受觸動,他們被這一封十四年前的信徹底救贖。


    三人組回到女士的住處,解救了她,並等待警方的審判。


    望著天邊紅彤彤的朝霞,從小在福利院長大的三人,第一次試著走出自己的人生,撇開那既定的命運。


    這本書字數不算多,隻二十多萬字,兩人大概到中午就看完了。


    兩人坐在沙發上交流感想。


    劉洋洋有些感動又有些感慨的合上書,“這本書好溫暖啊,我太喜歡它了。”


    “怪不得書店老板說風格不一樣,確實是不一樣的好看,是一本好書。”雖然張元更喜歡前兩本的快節奏和新奇創意,但他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一本好書。


    “他的小說也開始走以情動人的路子了啊。”


    劉洋洋長久的沉溺於書中讓人感動的氛圍中不願走出,沒有說話。


    好一會之後。


    “我好喜歡這一本小說,比他的前兩本更喜歡,陳麟風怎麽這麽會啊,越寫越好了。”劉洋洋激動的站起來。


    “我要再看一遍!”


    她雖然個性活潑,但畢竟是個女孩,心思更纖細些,能夠體會到故事中那些細微的情感,更能沉浸入故事中的悲歡離合。


    “好了好了,都中午了,該吃飯了,咱們先出去買飯吃。”張元是以旁觀者的視角在看故事,固然感歎書中各個人物的境遇,看完也很快抽離掉情緒。


    劉洋洋雖然想再看看前麵的內容,第一遍看的比較快,書中很多人物關係沒有搞太明白,但這時確實不早了,自己也看的有些餓,隻能隨著男友出去吃飯。


    在飯館,兩人等飯期間,忍不住討論小說劇情,他們都有些不吐不快。


    “我覺得這本書最好看,比前兩本提升好多。”劉洋洋已經成了新書的忠實粉絲。


    張元不是很同意,“《命運》更有趣一些吧,那一本書的設定很宏大,明顯還有後文,哪怕第一部的內容,也非常精彩。”


    “你怎麽會這麽想,《小賣部》明顯好看的多,多感人啊。”劉洋洋簡直難以置信。


    “你前幾天不還說《命運》是咱們的定情信物嗎?”


    “現在我有新歡了!”劉洋洋扭頭就不認了。


    隻能說,哪怕是性格很好的女孩子,也會有偶爾耍性子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